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金智生教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自己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文章主要总结金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强调金教授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辨证特点:分析古今医家,辨析消渴病机;重视脾肾同治,治疗脾病多用健脾化湿之兰药;健脾补肾,善用红芪,运用自拟益肾化浊方加减治疗;病久入络,全程使用活血化瘀之品。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证治疗精于辨证而细定法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在消渴病肾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消渴病肾病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痰湿证、湿浊证七个证型,根据临床特点,对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患者身体恢复快,康复效果好,住院平均日、医疗经费都较前下降。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消渴病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举例二则临床验案,用以探究中医中药治疗消渴病的思路与方法,为中医内科学术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有益借鉴。方法:详细记述消渴病合并肾病、合并高血压等案例二则的诊治过程,分析其理法方药,总结经验,揭示规律。结果:两例消渴病患者均为西医确诊2型糖尿病不足2年者,单独口服西药降糖,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服用中药后口渴、消瘦、多食易饥等症状好转或消失,血糖平稳下降,其并病得以临床控制。结论:从整体观念出发,以中医辨病、辨体质、辨证为主,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分别治以益气滋阴,清泄肺胃,化浊行血法;滋阴益气,固肾摄精,凉血止血法对辨治消渴病肾病有效。  相似文献   

4.
张喜奎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虚、肾虚为本,痰、湿、热、瘀为标。治疗上应辨证分期论治,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急性发作期多为湿热痹阻,治以缓急止痛,清热除湿;慢性缓解期以气阴两虚和脾肾阳虚为主,分别以益气养阴、化湿去浊和益肾健脾、温阳泄浊之法治之。  相似文献   

5.
消渴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胜,病久可见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瘀血贯穿疾病始终.消渴病初期热象明显,标实证表现突出时,此时为急,重用清热之剂治标;热盛缓解,以本虚为突出表现时,当以益气养阴为主治本;兼有痰浊、血瘀者给予化痰、活血之品.临床所见热盛津伤证和气阴两虚夹瘀证较为常见,采用具有清热生津、开郁清胃功效的石葛消渴方及具有益气养阴、清热祛瘀功效的参精降糖颗粒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梳理叶桂书籍中有关消渴及其并发症医案,探析叶桂治疗消渴及其并发症的治法特色。叶桂认为阴亏阳亢,津涸热淫为消渴病机,久病入络致消渴并发症产生,以“三消理论”“久病入络”为指导,贯以“脾阴学说”“胃阴学说”“肝病治胃”“阳化内风说”“奇经辨治”“络病辨治”等学术思想,结合脏腑、卫气营血病位辨证用药,通过清热保津、甘凉补中、摄肾运津以清气血之热,养脏腑之阴,平衡阴阳治疗消渴;以滋补肝肾、祛风通络为主,佐以清热凉血、补气行血、化痰散瘀治疗消渴病痹证;通过温阳通补、填补奇经、通经固涩治疗消渴病肾病。  相似文献   

7.
严兴茂 《新中医》2018,50(1):205-208
汤宗明先生系遵义市中医院主任医师,2009年获评贵州省首届省级名中医,临证半个世纪,对内科之代谢病、心脑病、脾胃病、肾病等独具匠心,疗效确切。消渴病慢性并发症是消渴病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消渴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汤主任认为,该病可统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但由于其临床变证百出,多并发胸痹、心悸、水肿、中风、暴盲、视瞻、耳聋、脱疽、肢体麻木等[1],临证当须审证求因,宗于消渴而不能泥于消渴,临证时必须紧扣扶正与祛邪的根本大法,扶正当调补脾肾、益气滋阴为主,祛邪当活血化瘀、化痰祛浊为重。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对其学术思想有所体悟,现就汤主任辨治消渴病慢性并发症之临证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糖尿病肾病 ,燥热久损肾之气阴 ,肾失固涩 ,水谷精微下泄 ,形成蛋白尿。甚则脾肾衰败 ,湿浊内停 ,湿阻瘀生 ,形成肾衰之证。辨治方法 ,微量蛋白尿期以阴虚燥热为主 ,宜清热养阴 ,方选人参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 ;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以湿瘀阴伤为主 ,当加入除湿化瘀之品 ,方宜用知柏地黄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以肾虚湿热、湿毒内蕴为主要病机 ,治法应以补肾泄浊为主 ,方用真武汤合二陈汤加减。在辨证治疗的同时 ,据情选用雷公藤制剂、大黄制剂和清热解毒药、清化湿热药 ,对于控制糖尿病肾病蛋白尿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消渴病心病病因在于痰饮瘀血等羁留心脉,日久引发胸痹心痛。于教授认为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羁留心胸脉络,引发邪实为主的消渴病心病;和久病消渴者导致五脏正虚,引发以心阴虚为主要类型胸痹心痛,芳香通络饮以芳香通络类药物为君药,能够活血化瘀、祛除痰饮,是治疗消渴病心病的主药。于教授以此方辨证加减,从芳香通络、活血化瘀,调补厥阴、以攻消渴,脏腑辨证加减和三消辨证加减治疗消渴病心病。  相似文献   

10.
痛风性肾病为脾肾亏虚,兼夹湿浊、瘀血的虚实夹杂证,在急性期以湿热瘀血为主,稳定期以脾肾气虚为主。益肾泄浊方是我院著名肾病专家陈以平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临床验方,其根据痛风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而组方,以达益肾健脾、活血通络、化湿泄浊之效,从而有效防治痛风性肾病,提高生活质量。附现阶段临床研究结果及验案3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吕彩兰 《河南中医》2011,31(9):1074-1075
肾病综合征以脾肾功能受损为本,浊毒内壅,气滞络阻为标,而浊毒为害乃病机关键之所在.故肾病综合征治疗应从浊毒论治,浊毒应以解、以泄、以散为主,或去湿化浊,或利湿解毒,或泄浊清毒,或行气散结、活血化瘀以使浊毒消散.  相似文献   

12.
总结张明教授辨治痛风性肾病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为正虚邪实、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期以湿热、寒湿、瘀血为主,缓解期治以脾肾气虚、肝肾阴虚为主;临床分期论治,急性期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缓解期以培补脾肾、温阳泄浊,同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采取综合性治疗,其亦强调痛风性肾病患者应科学饮食,调畅情志,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独特的六经辨证体系大大扩展了临床辨证疾病的范围。通过对临床中消渴病肾病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总结,发现其遵循由表入里、由轻到重的传变规律,与仲景疾病由三阳到三阴的六经传变规律相符合。本文借鉴仲景六经辨证的核心理论——"三阳三阴"理论,尝试以六经辨证体系辨证消渴病肾病,以六经辨证为依据立法指导消渴病肾病的诊疗及用药。  相似文献   

14.
痛风性肾病属"痹症""历节病"等范畴,与脾肾不足、痰瘀湿浊密切相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痰瘀湿浊是致病之标,当从脾肾论治。健脾则脾之运化升清功能正常,水谷得以化生精液,湿浊之邪难以生成;补肾能使肾藏精、主水、分清泌浊功能正常,精微物质得以保留,湿浊之邪得以排泄;化痰祛湿,泄浊通络,活血化瘀,经脉流畅,则痰瘀湿浊之邪不能滞留为害。急性发作期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明显加剧,邪气实,以风湿热痹及风寒湿痹为主,方选二陈汤;慢性稳定期正虚邪恋,脾肾虚衰为主,方选温脾汤。临症辨证加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何泽 《光明中医》2016,(3):331-334
南征教授,学验俱丰,在学术上坚持读经典,做临床,以继承为特色,为创新而继承。坚持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中西医综合治疗。在消渴病(糖尿病)临证中突出气血津液辨证,重视经络辨证,综合辨证。提出消渴病病位散膏新说;糖尿病肾病中医"消渴肾病"新病名;对糖尿病肾病提出了"毒损肾络、邪伏膜原"病机新理论。临证强调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固护散膏;重视解毒通络,调散膏、达膜原;擅用对药、虫类药。  相似文献   

16.
庞国明教授擅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认为消渴病肾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浊毒瘀为标,根据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证诊疗原则,应用经方真武汤、肾气丸、五苓散、瓜蒌瞿麦丸、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消渴病肾病,方证对应,内外合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陈以平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陈以平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经验。陈师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在于肾虚脾弱,湿浊瘀阻;辨证施治,注重培补脾肾,活血化瘀;遣方用药,经方为主,参以中和尿酸之品。并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18.
虚湿痰瘀为消渴病病机的四大关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永山 《新中医》2008,40(1):98-99
人多以阴虚内热为消渴病病机的基本特点.然笔者认为,该病是以虚为主,又兼夹有水湿、痰浊、瘀血等的本虚标实之证,虚、湿、痰、瘀是消渴病病机的四大关键.而其治疗也应首先确立补虚的治则,在此基础上再衡量湿、痰、瘀的轻重缓急而用药.  相似文献   

19.
刘师从事临床三十余年,精于内科杂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以法无常法,常法无法为导向,以辨病、辨证为主,不墨守成规,敢于探索,立论独具匠心。关于消渴病,她认为本病病机为痰浊瘀毒为表,脏腑功能失调为本,治则调理脏腑,化痰祛瘀。并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及生活习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并发症的发生多与其"瘀血"相关。本文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为"精微不得正化",致瘀原因为"高脂痰浊阻络"。由于高脂痰浊的形成是多病因、多脏腑的共同作用。因而,无论消渴病或消渴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辨证多样性的特点,非传统理论认为的"阴虚燥热"、"津耗血枯"独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