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消斑愈肾颗粒剂治疗大鼠实验性 IgA 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 B(SEB)免疫复合法建立大鼠 IgA 肾病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消斑愈肾颗粒剂、肾炎舒及强的松,另设正常组。观察消斑愈肾颗粒剂高剂量组40g(生药)·kg~(-1)·d~(-1)、低剂量组20g(生药)·kg~(-1)·d~(-1)及肾炎舒组6.3g·kg~(-1)·d~(-1)、强的松组5.4mg·kg~(-1)·d~(-1)对其病变的影响。结果:消斑愈肾颗粒剂可以改善实验性 IgA 肾病大鼠血尿和蛋白尿,减轻肾脏的病理改变,减轻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中的沉积。结论:消斑愈肾颗粒剂对实验性 IgA 肾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络康煎剂治疗IgA肾病(IgAN)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脂多糖(LPS)+牛血清白蛋白(BSA)+四氯化碳(CCl4)作为造模方法制作IgA肾病大鼠模型,并分别给予肾络康煎剂和贝纳普利治疗,最后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TNF-α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肾小球IgA荧光较正常,显著组增强(u=3.464 1,P〈0.01),而肾络康煎剂组较模型组明显减弱(u=2.327 9,P〈0.05);简络康组肾小球系膜细胞数43.75±9.68与模型且62.53±15.33比较(t=-2.929 8,P〈0.05),差异显著;肾络康组TNF-α阳性面积(%)为31.25±11.67,较模型组60.67±13.27显著降低(t=-4.708 8,P〈0.01)。结论:肾络康煎剂抑制IgA肾病模型肾组织TNF-α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治疗IgA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减轻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角度探讨藏族药灰兜巴的肾脏保护作用,为其治疗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实验采取高脂饮食喂养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1)法诱导DN大鼠模型,空白组注射等体积溶媒并饲以大鼠维持饲料。将造模成功DN大鼠随机分为DN模型组(10 mL·kg~(-1)·d~(-1)),二甲双胍组(0.045 g·kg~(-1)·d~(-1)),灰兜巴组(0.18 g·kg~(-1)·d~(-1)),每组8只,分别以溶媒或相应药物灌胃给药干预6周。动态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变化,并于药物干预前后收集24 h尿液,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实验取材后,计算肾脏质量指数(KI);并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脂质氧化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检测肾组织MDA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4(Nox4)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DN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及24 h mAlb,SCr,BU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组织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肾小球Nox4蛋白表达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DN大鼠FBG及24 h mAlb,SCr,BUN水平显著下降(P0.01),肾组织病理损伤及蛋白尿减轻,肾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肾小球Nox4表达显著下调(P0.01),肾脏氧化应激损伤得到改善。结论:益气养阴藏族药灰兜巴可减轻DN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损伤,降低蛋白尿,从而延缓DN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与下调DN大鼠肾脏组织NADPH氧化酶Nox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gA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型转化及中药复方肾络宁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肾络宁组、肾炎康复片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和葡萄球菌肠毒素B复合感染的方法建立大鼠IgA肾病模型;常规检测尿红细胞、尿蛋白、血肌酐,光镜、电镜、荧光免疫观察肾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观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区α-SMA、FN、ICAM-1明显阳性表达(P<0.01),系膜区重度IgA沉积,系膜细胞中度增生,基质增多,毛细血管狭窄,血尿及蛋白尿、血肌酐明显增高;肾络宁及肾炎康复片组α-SMA、FN、ICAM-1表达明显减低(P<0.01),IgA轻度沉积,系膜细胞及基质轻度增多,血尿、蛋白尿及血肌酐明显减低。结论IgA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中药复方肾络宁可明显抑制IgA肾病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的表型转化,改善临床及病理变化,肾络宁是防治IgA肾病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禾肾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表达的影响,为其治疗肾病蛋白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禾肾丸组(1.8 g·kg~(-1)),贝那普利组(1 mg·kg~(-1))及空白组。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 mg·kg~(-1)复制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禾肾丸组及贝那普利组分别给予相应药液,模型组及空白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28 d。给药结束后,收集24 h尿液,检测尿蛋白,腹主动脉采血,检测血中白蛋白(albumin,Alb),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苏木素-伊红(HE)检查肾脏组织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及基底膜改变,免疫组化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nephrin表达。结果:经禾肾丸治疗后,24 h蛋白尿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血清SCr,BUN显著降低(P0.01),Alb显著升高(P0.01)。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禾肾丸组肾小球上皮细胞肿胀明显减轻,部分肾小球体积略增大,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仅见轻微增生,管腔内未见小管有蛋白管型。超微结构研究显示,禾肾丸组肾小球基底膜光滑均匀,略见增厚,足突清晰完整、偶见融合。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禾肾丸组nephrin蛋白阳性面积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ephrin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禾肾丸可能通过上调nephrin表达水平,修复受损足细胞而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益肾通络方对大鼠IgA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强的松组、中药中剂量加强的松组、中药大剂量组,治疗16周。采用内毒素脂多糖(LPS)加四氯化碳(CCl4)加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复合造模方法,10周造模成功。检测大鼠尿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TGF-β1表达及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减少尿红细胞计数、24小时尿蛋白定量、保护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并降低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结论:益肾通络方对大鼠IgA肾病模型有明显减少血尿、蛋白尿,减轻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脏TGF-β1分泌与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心络超微粉联合津力达颗粒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8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25 mg·kg~(-1)·d~(-1)),通心络超微粉组(0.8 g·kg~(-1)·d~(-1)),津力达颗粒组(1.5 g·kg~(-1)·d~(-1)),通心络超微粉加津力达颗粒组(0.8+1.5 g·kg~(-1)·d~(-1)),共6组;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DM)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肾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kt/m TOR信号转导通路中Akt,m TOR蛋白及相应磷酸化蛋白p-Akt与p-m TOR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VEGF蛋白的表达升高;各给药组中VEGF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通心络超微粉加津力达颗粒组更接近于正常组;各组Akt及其下游分子m TOR的总蛋白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p-Akt与p-m TOR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通心络超微粉联合津力达颗粒可抑制DN大鼠Akt/m TOR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并致相关蛋白VEGF表达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芒果苷联合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炎性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为高血压病心肌炎性损伤的临床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8只正常血压大鼠(normal blood pressure rat,WKY)为空白组A,72只10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苯那普利(10 mg·kg~(-1)·d~(-1))组C,芒果苷单用(20 mg·kg~(-1)·d~(-1))组D,葛根素单用组E(20 mg·kg~(-1)·d~(-1)),芒果苷(20 mg·kg~(-1)·d~(-1))+葛根素片(10 mg·kg~(-1)·d~(-1))组F,芒果苷(20 mg·kg~(-1)·d~(-1))+葛根素片(20 mg·kg~(-1)·d~(-1))组G,芒果苷(20 mg·kg~(-1)·d~(-1))+葛根素片(40 mg·kg~(-1)·d~(-1))组H,芒果苷(10 mg·kg~(-1)·d~(-1))+葛根素片(20 mg·kg~(-1)·d~(-1))组I,芒果苷(40 mg·kg~(-1)·d~(-1))+葛根素片(20 mg·kg~(-1)·d~(-1))组J。每天10 m L·kg-1连续灌胃,灌胃给药2个月后停药,取材前禁食12 h。用显微镜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SHR心肌组织IL-6,IL-10,TNF-α水平。结果:各组大鼠心脏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组给药大鼠心肌组织IL-6,IL-10,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结论:芒果苷联合葛根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无显著影响;但可下调大鼠心脏组织异常升高的炎症因子IL-6,IL-10,TNF-α水平,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银杏叶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异丙肾上腺素(4 mg·kg~(-1)·d~(-1),10 d,sc)制备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并以银杏叶提取物(100 mg·kg~(-1)·d~(-1),13 d,ig)或倍他乐克(10 mg·kg~(-1)·d~(-1),13 d,ig)进行治疗,记录大鼠体重和左心室重,计算心室重指数,测定血流动力学及心肌酶谱AST,LDH,CK,HBDH,CKMB等指标.结果:模型组体重增长速度显著放缓(P<0.01),心室重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显示大鼠心功能显著下降(P<0.01,P<0.05),心肌酶谱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与模型组比,银杏叶提取物组体重增长速度变大,心室重指数明显下降(P<0.05),血清中心肌酶谱含量明显下降(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恢复(P<0.05),与倍他乐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茅根及其复方汤对大鼠IgA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白茅根组、茅根复方组与地塞米松组.采用牛血清白蛋白加葡萄球菌肠毒素B法建立IgA肾病大鼠模型,连续给药4周.检测大鼠尿红细胞计数(URBC)、24 h尿蛋白定量(UP)、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白介素-2(IL -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及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减少URBC、24h UP、Scr、BUN、PAF,并降低TGF-β1蛋白表达,升高血清IL-2含量(P<0.01),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结论 白茅根及其复方汤对IgA肾病大鼠模型均可明显减少血尿、蛋白尿,减轻病理改变,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白茅根通过刺激机体分泌IL -2,抑制肾脏TGF-β1分泌与表达等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长期灌胃给予大黄素对大鼠血清肝功能、肝脏转运蛋白及代谢酶UGT1A1表达的影响,探讨大黄素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黄素低剂量组(20 mg·kg~(-1)·d~(-1))、中剂量组(40 mg·kg~(-1)·d~(-1))及高剂量组(80 mg·kg~(-1)·d~(-1)),灌胃30 d后,检测大鼠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大鼠肝脏中转运蛋白P-gp、Mrp2、Mrp3、Oatp1、Oatp2、Bsep、Ntcp及代谢酶UGT1A1的mRNA表达,以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大鼠肝脏中P-gp、Mrp3、Ntcp及UGT1A1的蛋白表达。结果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LP、TBIL、DBIL、TBA明显升高(P0.05或P0.01),肝脏P-gp、Mrp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而肝脏中Ntcp及UGT1A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长期给予较高剂量的大黄素有肝脏毒性的风险。大黄素致肝毒性可能与肝脏中P-gp、Mrp3表达的上调、Ntcp及UGT1A1表达的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新加良附颗粒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IL-23、IL-21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裸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空白组、5-Fu组、新加良附中剂量+5-FU组(联合给药组)及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新加良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g·d~(-1)·kg~(-1)、5g·d~(-1)·kg~(-1)、2.5g·d~(-1)·kg~(-1);5-FU组给药剂量为17mg·d~(-1)·kg~(-1);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联合给药组剂量为新加良附颗粒中剂量(5g·d~(-1)·kg~(-1))联合应用5-FU(17mg·d~(-1)·kg~(-1))。连续给药10天,进行眼球取血并处死小鼠,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3、IL-21的含量。结果:联合给药组、5-FU组、新加良附高、中、低剂量组裸鼠血清中IL-23、IL-21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3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新加良附大剂量组、5-FU组比较,联合给药组血清IL-21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加良附颗粒联合5-FU具有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移植瘤裸鼠血清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21、IL-23的表达,其可能通过调节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配伍(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赤芍总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炎性因子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从胶原代谢方面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将9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前降支仅穿线不结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灌胃缬沙坦7.2 mg·kg~(-1)·d~(-1))、益气组(灌胃西洋参茎叶总皂苷162 mg·kg~(-1)·d~(-1))、活血组(灌胃赤芍总苷54 mg·kg~(-1)·d~(-1))和益气活血组(灌胃西洋参茎叶总皂苷162 mg·kg~(-1)·d~(-1)+赤芍总苷54mg·kg~(-1)·d~(-1))。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4周后取材,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B型脑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cTnT),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化指标层连蛋白(L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益气活血组大鼠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减少,心肌纤维间隙水肿和心肌纤维细胞坏死变性明显减轻;(2)阳性对照组、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P0.05),益气活血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显著降低(P0.05);(3)阳性对照组和益气活血组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清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4)阳性对照组和益气活血组炎性因子血清TNF-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5)益气活血组纤维化指标血清LA、HA、PⅢNP含量明显降低(P0.05);(6)阳性对照组和益气活血组损伤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配伍可以减轻心梗后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减少损伤心肌纤维化因子的释放及胶原的堆积从而达到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配伍(西洋参茎叶总皂苷+赤芍总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室重构炎性因子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并从胶原代谢方面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AMI模型,将9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前降支仅穿线不结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灌胃缬沙坦7.2 mg·kg~(-1)·d~(-1))、益气组(灌胃西洋参茎叶总皂苷162 mg·kg~(-1)·d~(-1))、活血组(灌胃赤芍总苷54 mg·kg~(-1)·d~(-1))和益气活血组(灌胃西洋参茎叶总皂苷162 mg·kg~(-1)·d~(-1)+赤芍总苷54mg·kg~(-1)·d~(-1))。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4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4周后取材,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放射性免疫法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B型脑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cTnT),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化指标层连蛋白(L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益气活血组大鼠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减少,心肌纤维间隙水肿和心肌纤维细胞坏死变性明显减轻;(2)阳性对照组、活血组和益气活血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均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P0.05),益气活血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显著降低(P0.05);(3)阳性对照组和益气活血组心肌损伤标记物血清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4)阳性对照组和益气活血组炎性因子血清TNF-α、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5)益气活血组纤维化指标血清LA、HA、PⅢNP含量明显降低(P0.05);(6)阳性对照组和益气活血组损伤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益气活血配伍可以减轻心梗后心肌纤维化过程中的炎性反应,减少损伤心肌纤维化因子的释放及胶原的堆积从而达到减轻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大鼠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Ⅳ型胶原(COL-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模型组、洛丁新组和肾病Ⅰ号方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的方法制备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假手术组和UUO模型组每日予2 m L生理盐水灌胃,洛丁新组按洛丁新片1.67 mg·kg~(-1)·d~(-1)给药,肾病Ⅰ号方组按18.75 g·kg~(-1)·d~(-1)给药。灌胃14 d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清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取肾组织行HE染色评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α-SMA、COL-Ⅳ、TGF-β1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α-SMA相对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洛丁新组、肾病Ⅰ号方组大鼠的SCr,BUN明显下降(P<0.05),肾组织α-SMA、COL-Ⅳ、TGF-β1表达量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病Ⅰ号方对肾纤维化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α-SMA、COL-Ⅳ、TGF-β1的表达,从而达到肾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肾平颗粒对IgA肾病小鼠肾组织病理及TGF-β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平颗粒治疗实验性IgA肾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及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免疫复合法诱发小鼠IgA肾病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洛汀新组、肾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6组。观察治疗前后IgA免疫复合物在肾组织中的沉积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肾小球系膜的表达。结果:正常组无IgA沉积,治疗组IgA在肾小球的沉积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中TGF-β1的表达增加,治疗组TGF-β1在肾小球的表达明显减少,并且在肾平颗粒各治疗组中呈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肾平颗粒能降低IgA肾病小鼠肾小球TGF-β1的表达,表明肾平颗粒对IgA肾病纤维化有抑制作用,能减轻细胞外基质增生,是延缓IgA肾病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化瘀方及其拆方对腺嘌呤致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肾降浊化瘀方对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70只分正常组,模型组,尿毒清组,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除正常组比较,用腺嘌呤ig法制作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0 m L·kg~(-1)·d~(-1)),尿毒清组(2.5 g·kg~(-1)·d~(-1)),全方组(20.2 g·kg~(-1)·d~(-1)),拆方1,2,3组(11,8.2,7.9 g·kg~(-1)·d~(-1))。给药4周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8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NF-α,IL-8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NF-α和IL-8在血清和肾组织中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全方组、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血清和肾组织TNF-α,IL-8含量明显降低(P0.05),其中全方组肾组织TNF-α,IL-8蛋白表达和血清TNF-α,IL-8含量明显低于各拆方组(P0.05)。结论:益肾降浊化瘀方全方组及其拆方1组、拆方2组、拆方3组均能下调TNF-α,IL-8的表达,其中以益肾降浊化瘀方全方组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京尼平苷酸(GPA)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胆汁淤积模型大鼠的酮洛芬(Ketoprofen,KP)及结合型代谢产物酮洛芬葡萄糖醛酸复合物(KPG)的肝代谢和胆汁排泄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依次为灌胃100、50、25 mg·kg~(-1)·d~(-1)的GPA高、中、低剂量组,ANIT模型组以及空白对照组,给药10 d;在第8天给药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大鼠一次性灌胃65 mg·kg~(-1)ANIT诱导肝内胆汁淤积模型;末次给药后,各组静脉注射KP 20 mg·kg~(-1),以HPLC-UV法测定大鼠血浆、胆汁中KP及其酮洛芬葡萄糖醛酸结合物(S-KPG和R-KPG)含量。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AR)、孕烷X受体(PXR)以及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mRNA的转录。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CAR、PXR、Ugt1a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IT模型组大鼠KPG的累计胆汁排泄量显著降低(P 0.01);与ANIT模型组比较,100和50 mg·kg~(-1)·d-1GPA干预组大鼠KPG的累计胆汁排泄量显著提高(P 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IT模型组大鼠血浆中KP曲线下面积AUC0-∞显著增加(P 0.01)、消除半衰期T1/2显著延长(P 0.01);与ANIT模型组比较,100,50 mg·kg~(-1)·d~(-1)GPA干预组大鼠血浆中KP的曲线下面积AUC0-∞显著降低(P 0.01)、消除半衰期T1/2显著缩短(P 0.01)。与ANIT模型组比较,100和50 mg·kg~(-1)·d~(-1)GPA干预组血清中TB、GPT、GOT和TB的含量明显下降(P 0.01),25 mg·kg~(-1)·d~(-1)GPA干预组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GPA能显著增加CAR、PXR、Ugt1a1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量,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大鼠KPG胆排泄降低,可引起KP的药动学参数的变化。GPA可改善胆汁淤积大鼠对酮洛芬肝代谢和胆汁排泄的影响,有可能是通过调节CAR和PXR对Ugt1a1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炎2号对IgA肾病大鼠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口服和尾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方法进行IgA肾病模型的制作,治疗组、对照组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肾炎2号(15g/kg)和福辛普利(4.17mg/kg)至12周末。观察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肾组织的病理改变及肾小球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①第7~12周末模型组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组与对照组(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肾小球内α-SMA的表达减弱(P<0.01),但治疗组、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肾炎2号具有减轻肾小球内α-SMA的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