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漆山 《建筑师》2014,(2):32-39
本文以汉传佛寺空间格局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学修体系-建筑载体”互动关系这-新视角。以“教育目标-学修体系-组织方式及管理制度-建筑空间格局”这一逻辑演进的脉络为研究模型。对中国汉传佛教不同历史时期的典型佛寺类型如“道宣式”、“百丈式”、“后百丈式”等。进行了梳理和研究。这一研究,是让活的人的因素重新回归佛寺建筑研究。是一种“正本清源”式的思路,成为理解古今佛寺空间格局嬗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佛寺的文化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青  郑洁平 《山西建筑》2007,33(18):7-8
指出作为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语汇,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制,从佛寺的由来,儒家和道教思想对佛教的影响、世俗观念的融入以及佛塔的演变几个不同的方面,对中国佛寺的文化进行了阐述,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佛寺文化。  相似文献   

3.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从石窟建筑空间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追溯了摩崖佛寺这一类型建筑的产生过程;结合巴蜀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论述了巴蜀地区摩崖造像的历史源流及摩崖佛寺的建制。  相似文献   

4.
玄胜旭 《华中建筑》2013,(10):136-141
在佛教寺院中的经楼与钟楼是早期佛寺的重要布局要素之一.但是,由于中国早期佛教考古发掘资料的缺乏,我们尚不知道其具体布局情况如何.因此,该文基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以及敦煌莫高窟佛寺壁画和韩日早期佛寺遗址资料,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寺中的经楼与钟楼布局变化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由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佛寺布局中的经楼与钟楼,由佛殿后边至佛殿前边、由中心院落以外至中心院落以内迁移,但其左右位置却无定制.  相似文献   

5.
莆田佛寺园林是闽地园林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梳理了莆田佛寺园林的发展概况,以莆田地区全国重点佛寺即南山广化寺、梅峰光孝寺、囊山慈寿寺为例,从相地、布局、建筑、植物4个方面对莆田佛寺园林景观进行了归纳与概括,分析了现存问题,为现代佛寺园林发展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是北京城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相传始建于晋代,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其建筑年代却似乎并不久远。本文在潭柘寺内外碑刻、清代《潭柘山岫云寺志》、《鸿雪因缘图记》、民国《游潭柘山岫云寺记》及建国后档案资料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大致推测出了潭柘寺不同年代的历史格局,分析其格局变迁及这种变迁背后隐藏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潭柘寺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佛寺布局演化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文斌 《华中建筑》1998,16(1):116-118
佛寺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类型,自西汉末年传入,与中国玄学不断交融,演化成中国式的佛寺建筑。论文论述了布局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是北京城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相传始建于晋代,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其建筑年代却似乎并不久远。本文在潭柘寺内外碑刻、清代《潭柘山岫云寺志》、《鸿雪因缘图记》、民国《游潭柘山岫云寺记》及建国后档案资料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大致推测出了潭柘寺不同年代的历史格局,分析其格局变迁及这种变迁背后隐藏的影响因素,进而探讨潭柘寺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谢丽琴 《建造师》2006,(11):51-53
本文从建筑美学的角度,论述中国合院式佛寺与欧洲哥特武教堂在建筑造型、建筑空间以及建筑环境上的差异,着重探讨中西宗教建筑所蕴含的不同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迟群  许政 《华中建筑》2014,(3):149-153
基于佛塔与佛寺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实物,结合笔者对"中国古塔"研究及古塔保护实践经验,提出在丝绸之路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我国早期佛寺"塔为中心"制度受印度犍陀罗佛寺影响,在国内沿官方与大众两条路线发展,官方佛寺承袭印度规制而大众佛寺则模仿官方佛寺由本土居住建筑改造而来。随着佛殿地位提高,"前塔后殿"式布局成主流。在唐代佛教教义中国化成熟的基础上,佛寺布局两条发展路线合二为一,并向以佛殿为中心定制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蔚  张曦 《室内设计》2014,(6):64-69
藏传佛教建筑以寺院著称,寺院多 维地反映着藏族的文化和历史。各个藏区的 藏传佛教寺院都有其固有的特色,四川康巴 藏区寺院建筑在其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单 体造型、建造技术以及色彩装饰等方面就 有独到之处。这一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或多或少的体现了汉地传统建筑风格。文章 从惠远寺着手探讨如何将汉传佛教寺院建 造风格与技术应用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中, 以期对研究整个康巴藏区建筑物质形态提 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始建于唐代的戒台寺是明清时期北京西郊地区重要的佛教寺院,寺院不仅在建筑布局和园林景观方面具有特色,还是周围自然风景区的核心。建寺以来历代都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明代以后更是成为北京西郊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场所。文章通过历史文献的考证,还原戒台寺的历史沿革及建筑布局,解析其园林景观和相关游赏活动。  相似文献   

13.
任琳哲  刘杰 《新建筑》2012,(5):86-89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的以胶合木为代表的工程木材,性能优良,成为木构建筑的新型材料。在杭州香积寺的复建规划设计中,运用胶合木结构恢复古代"伽蓝七堂"制的佛教寺院空间,为宗教建筑营造出超脱于传统形式的空间和造型,并运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探索新的现代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和文史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拉卡楞寺各类建筑的建筑形制,布局特征,分析了拉卡楞寺的建筑设计思想及其与西藏格鲁派四大寺之间在建筑方面的关联,试图探究藏传佛教寺院的一些建筑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5.
法明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自唐初建,至今香火延绵不断,虽然目前仅存一殿一塔,但其对云南汉传佛教寺庙建筑研究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论文在实测调研的基础上,参考法明寺碑文记载及梳理相关史料,结合法明寺的历史发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法明寺大殿的建构技艺特征,进一步明晰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在云南边疆地区的传播发展与地方建构技术的灵活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16.
贾珍  田青 《园林》2021,(4):38-44
为了研究藏传佛寺园林中的生态观与生态理念,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两大藏区的拉卜楞寺、禅定寺、天堂寺为研究对象,从3座寺院的选址与自然环境、空间布局、风景园林要素等方面进行探析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藏民族传统文化对藏传佛寺园林的营建及保护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藏传佛寺园林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观及生态文明思想。挖掘和提炼藏传佛寺园林中的生态观及生态文明理念,可为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7.
龙门禹庙位于山西河津西北12km处的黄河龙门两 岸,是晋陕黄河沿岸胜景建设的杰出代表,也是“龙门胜景” 群的核心建设。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根据薛瑄《游龙门记》 《龙门山全图》、民国历史影像等为代表的多重实证,对禹庙 历史空间进行考证。通过前三章节,即“所建何地”“所建何 人”“禹庙几何”,进一步恢复龙门禹庙空间布局与历史面 貌,并在“胜景何为”中借助视景模拟分析及文献研究,探讨 龙门胜景蕴含的理景智慧及其背后的典型理景手段。最后从三 方面对龙门禹庙胜景研究进行总结,即禹庙表征的晋陕黄河沿 岸“山-水-庙-景”共生演绎特色、禹庙研究的历史观与演进 视角、晋陕营景的多样功能与宏阔视野。  相似文献   

18.
周学鹰  马晓 《华中建筑》2007,25(8):222-226
唐代寺院多采用院落布局,且为数众多,其建筑往往规模宏大、雄伟壮丽.有些大型寺院主殿建筑左右各布置一座小殿(即左钟右藏).其它建筑,如配殿、三门多用楼阁;飞廊形式多样;四角设角楼等.这些平面布局特征及建筑艺术特色等,在浙江海宁盐官唐代安国寺修复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9.
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研究——以宁波天童寺 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明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20,36(1):134-139
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主流类型之一,历史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皇家园林的气势恢宏、私家园林的精致细腻不同,基于佛教文化背景产生的寺庙园林,有着独树一帜的造园特色。以宁波天童寺为例,从整体布局、相地风水、植物配置、理景艺术等方面对寺院的“匠心”布局进行分析,从视境、声境、嗅境、味境和触境五境对寺庙园林造园“意境”进行阐述,总结寺庙园林造园意匠特征,丰富传统园林文化7理论,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梁烨 《广州建筑》2013,(5):3-11
本文以肇庆七星岩石峒古庙的构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庙正殿及献殿的斗科构造及其承重结构的构成进行剖析.从而得知其构架在保留中原地域的一些古老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上,又极具技术的独创性,同时充分体现岭南殿堂建筑的技术特征,是研究岭南现存早期殿堂建筑营造工艺的珍贵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