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是一个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能被多种途径激活。近来研究表明胰腺初级感觉神经元中TRPV1受体的活化可促进胰腺炎症。此外,阻滞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能显著改善胰腺炎模型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2.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分为外周机制和中枢机制,两者共同参与,使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来,对外周神经损伤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利用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4(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4,TRPV4)基因敲除(TRPV4-/-)小鼠,探讨TRPV4受体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所诱导的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和Ang Ⅱ处理组。在野生型和TRPV4-/-小鼠中通过皮下灌注Ang Ⅱ建立Ang Ⅱ依赖型高血压模型,而假手术组小鼠皮下只灌注生理盐水。处理4周后,分别检测小鼠的尾动脉收缩压、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及8-异构前列腺素、血清肌酐的改变,并且同时对肾组织病理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与相应的假手术组比较,Ang Ⅱ处理组小鼠血压升高、尿白蛋白及8-异构前列腺素排泄量增加,并同时伴有血清肌酐升高(P0.05);肾小球纤维样硬化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均出现明显加重,并伴有肾胶原蛋白水平的增高(P0.05)。除血压外,TRPV4基因敲除能显著抑制上述所有病理变化,从而缓解Ang Ⅱ所诱导的肾损害(P0.05)。结论在Ang Ⅱ所诱导高血压的过程中,TRPV4基因敲除能够明显减弱由上述过程所诱发的肾损害。因此,上述研究结果提示TRPV4受体在促进Ang Ⅱ所诱导的肾损害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在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64只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组(D组)和TRPV1抑制剂组(E组),E组大鼠腹腔再注射TRPV1拮抗剂SB366791。分别于第2、4、6、8周末测定每组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左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NCV)、背根神经节(DRG)中TRPV1表达情况。另取32只大鼠做空白对照组(C组)。结果:随糖尿病时间延长,D组MWT和NCV值逐渐降低,TRPV1水平逐渐升高(P<0.05);E组MWT和NCV值逐渐增高,TRPV1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与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RPV1表达水平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心脏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激活诱发的心血管反射及该反射的心血管中枢部位c-Fos蛋白阳性神经元及其外周神经递质的表达,阐明心脏TRPV1受体介导的心血管反射活动的中枢及外周神经机制。方法: 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树胶脂毒素(ido-RTX)组、阿托品组、免疫荧光组和神经束路追踪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麻醉后行心包插管术;对照组、ido-RTX组和阿托品组大鼠动脉插管观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免疫荧光组大鼠心包内注射辣椒素1 h后灌注取材,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辣椒素诱发的c-Fos阳性神经元与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在延髓的共表达;神经束路追踪组大鼠心包内注射羰花青荧光染料(Dil)作为神经束路逆行追踪剂,1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il阳性细胞在延髓的分布。结果:对照组大鼠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血压和心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ido-RTX组和阿托品组大鼠心包和静脉分别注射TRPV1受体拮抗剂ido-RTX和M受体拮抗剂后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后延髓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内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P<0.05),其中大部分神经元为胆碱酯酶阳性神经元;大鼠心包内注射Dil后延髓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内出现大量红色荧光标记神经元和神经末梢。结论:心包内注射辣椒素可选择性激活心脏TRPV1受体,使延髓心血管中枢的胆碱能神经元兴奋性增加,外周释放乙酰胆碱增加,通过激活M受体产生对心血管活动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褪黑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夜间加重的影响,并通过特异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BMAL1)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 96只SPF级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NP)组和NP模型+褪黑素治疗(NP+M)组;术前试验小鼠置于指定光照模式环境中;采用12 h光照与12 h黑暗交替环境,持续至少两周,将自然时间转换为授时时间(ZT),光照起点定为ZT0;S组小鼠仅分离坐骨神经,NP组和NP+M组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制备小鼠NP模型,NP+M组术后注射10 mg/kg褪黑素;Western blot法检测术后14 d各时点脊髓的SIRT1、BMAL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1(Gpx1)表达量的变化;术后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对脊髓背角SIRT1和脊髓神经元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小胶质细胞激活标记物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ba-1)、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进行共染色,并检测各时点iba-1以确定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结果 与NP组ZT10时点相比,NP组小鼠术后14 d ZT22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羌活水提液(Water extract of notopterygium incisum,WN)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疼痛行为实验检测WN灌胃对急性疼痛模型小鼠和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 ury,CCI)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小鼠热痛觉过敏和机...  相似文献   

8.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类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以自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为特征的疼 痛,目前认为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关键机制之一。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大麻素受体1可调控神经 递质的释放,改变突触可塑性,进而抑制中枢敏化,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此外,大麻素受体1激活亦可缓解神经 病理性疼痛所致的抑郁。  相似文献   

9.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是一种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感觉神经纤维和非神经元细胞中,TRPV1的激活参与了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近年来大量研究揭示TR-PV1激活可减弱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鼠爪注射碘乙酸钠创建炎性痛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以及研究TRPV1介导的碘乙酸钠炎性痛大鼠痛敏机制。方法 低、中、高剂量碘乙酸钠组大鼠左后肢足底分别注射含碘乙酸钠0.11mg、0.33mg、1mg的溶液100μl,观察注射后大鼠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和足负重等痛觉行为学指标以及鼠爪体积的变化。分别给予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的拮抗剂辣椒平和TRPV1的激动剂辣椒素去阻断和激活TRPV1,以观察TRPV1在碘乙酸钠诱导的炎性痛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碘乙酸钠可成功降低大鼠的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和足负重,痛敏时程长达4~6d;碘乙酸钠注射鼠爪肿胀程度明显;碘乙酸钠注射后第2天,给予辣椒平能有效缓解碘乙酸钠诱导的热痛阈值、机械痛阈值和足负重的减小程度;给予辣椒素后,与正常大鼠相比,碘乙酸钠炎性痛大鼠的舔爪及抬爪等保卫性行为显著增多。结论 碘乙酸钠注射鼠爪后,可导致大鼠发生痛觉过敏,由此制作出了一种新型的慢性炎性痛动物模型;TRPV1可能参与介导碘乙酸钠诱导的痛觉过...  相似文献   

11.
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是一类和痛觉传递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受体,在神经病理痛的发生、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资料表明,电针具有较好的治疗神经病理痛的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电针具有调节TRPV1表达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TRPV1参与神经病理痛的中枢敏化调控机制以及电针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氯胺酮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影响.方法 24只SD大鼠,体重160~2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氯胺酮组(K组)和假手术组(S组),每组8只.S组仅分离但不结扎L5脊神经,其余2组建立脊神经结扎(SNL)模型.K组分别于SNL后每天腹腔内注射氯胺酮10 mg/kg,直至观察时点.S组和C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5 d,7 d、14 d测定大鼠热辐射照射下缩爪反射的潜伏时间(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为热痛阈.结果与术前及S组比较,C组、K组术后3 d热痛阈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K组术后3 d、5 d,7 d、14 d热痛阈显著升高(P<0.05).结论腹腔内注射氯胺酮可抑制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制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方法: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用链脲菌素(STZ)制备糖尿病模型,于STZ注射前、注射后第21、35、49d分别测定大鼠血糖、体重以及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变化。另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结果:模型组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低于基础值和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机械痛阈和热痛阈下降愈明显(P<0.05).结论:该方法制备的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造模时间短,成模率高,痛阈测定方法简便客观,模型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糖尿病病理性神经痛(DNP)大鼠脊髓磷脂酶Cε1(PLCE1)表达变化及RhoA抑制剂C3胞外酶对其活性影响,阐明PLCE1在DNP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24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 = 6):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RhoA抑制剂组(E组),1型糖尿病DNP模型组(DNP组)和RhoA抑制剂干预组(EG组);静脉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 65 mg/kg)用于建立1型糖尿病DNP大鼠模型。对E组和EG组大鼠进行每天1次为期1周的RhoA抑制剂C3胞外酶(10 pg/10 μL)鞘内注射治疗;C组和DNP组在相应时间点鞘内给予同等容积的溶剂;应用葡萄糖测定仪测定空腹血糖浓度(mmol/L);采用von Frey细丝法和冷热板测痛仪测定大鼠后爪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WL)作为痛阈观察指标;Western-blot检测脊髓活化RhoA蛋白(RhoA-GTP)、总RhoA蛋白和PLCE1蛋白表达,用脊髓PLCE1蛋白表达水平和RhoA-GTP/总RhoA比值分别评价PLCE1和RhoA活性。ELISA检测脊髓TNF-α和IL-6含量以评价炎症反应。  结果  单纯应用RhoA抑制剂C3胞外酶对非DNP大鼠各项检测指标无明显影响;1型糖尿病DNP大鼠脊髓组织RhoA和PLCE1活性均显著增加(P < 0.05),TNF-α和IL-6含量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WL及MW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C3胞外酶治疗在显著抑制1型糖尿病DNP大鼠脊髓组织RhoA 表达(P < 0.05)的同时,伴有脊髓PLCE1活性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炎症因子TNF-α和IL-6生成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并显著缓解1型糖尿病DNP大鼠的机械痛敏和热痛敏。  结论  PLCE1在1型糖尿病大鼠DNP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活性受RhoA调控。  相似文献   

15.
大量研究表明激活中枢神经系统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NMDA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因此对NMDA受体亚基特异拮抗剂特别是对NR2B拮抗剂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NMDA受体的分布及其特异性亚基在疼痛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HMGB1-TLR4轴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痛( DPN)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为新型靶向药物治疗的临床研究提供动物实验基础。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NC组、DPN 组、TAK组。 NC组按大鼠体重腹腔注射55 mg/kg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DPN腹腔注射55 mg/kg链脲佐菌素溶液造模,TAK组腹腔注射3 mg/kg TAK-242对大鼠进行行为学分析以及刺激实验,包括热辐射刺激、冷板试验以及触觉过敏试验。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PN大鼠模型脊髓组织的HMGB1-TLR4轴上下游基因( HMGB1、TLR4、MAPK、NF-κB、IL-6)的变化,分析上述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大鼠疼痛行为的相关性。观察TAK-242对DPN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结果 DPN组大鼠热辐射、冷刺激反应以及机械性触觉异位性疼痛阈值均较NC组下降(P<0.05)。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DPN组大鼠HMGB1、TLR4、NF-κB、IL-6蛋白表达量较NC组升高( P<0.05);TAK组TLR4、NF-κB、IL-6表达较DPN组下降( P<0.05)。结论 TLR4抑制剂TAK-242通过阻断HMGB1-TLR4轴对DPN动物模型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长时程抑制 (LTD) 的变化.方法 老年雄性Wistar大鼠15只, 随机均分为3组 (n=5) :假手术组 (S组) 、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组 (NP组) 、NP+AP5组 (NA组) .采用结扎L4, L5右侧脊神经的方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于模型制备后7 d、14 d和21 d观察大鼠痛行为学及足部形态, 于模型制备前 (基础值) 、制备后7 d、14 d和21 d时测定痛阈;于最后一次痛阈测定结束后3 d记录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膜电位 (EPSP) , 以低频刺激 (LFS) 诱发LTD.NA组LFS前20 min经侧脑室给予输注AP5 (NMDA特异性拮抗剂) 6μL (11.8μg) .结果 与S组比较, NP组和NA组各时点痛阈降低, NP组各时段LTD减小 (P<0.05) ;S组与NA组相比L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结扎L4, L5右侧脊神经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易化老年大鼠海马CA1区突触LTD;机制可能与NMDA受体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 研究A 型肉毒毒素(BoNT/A)对腰5脊神经前根切断(L5 VRT)介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行为学测试方法观察BoNT/A足底注射后对L5 VRT大鼠机械刺激撤足阈值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析BoNT/A对L5 VRT术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中钠离子通道(Nav1.8)蛋白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BoNT/A对DRG神经元中功能性Nav1.8电流密度的影响?【结果】 一侧足底注射7?15 U/kg的BoNT/A 1 d后可显著缓解L5 VRT介导的机械触诱发痛症状,且作用时间至少持续至给药后14 d;BoNT/A可显著下调 L5 VRT术后 DRG神经元中Nav1.8蛋白表达水平,并可明显降低功能性Nav1.8电流密度? 【结论】 BoNT/A可能通过下调DRG神经元中Nav1.8蛋白表达,降低功能性Nav1.8电流,发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