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了我国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分别下降1/5的目标,而日前新生儿死亡尤其是早期新生死亡儿占婴儿死亡的一半以上.因此,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降低早期新生儿的死亡率。为此,我们对1999~2002年镇江市早期新生儿死亡回顾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便指导我市早期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工作。  相似文献   

2.
47例围产期新生儿死亡因素探讨宁夏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于淑霞宁夏区妇幼保健院吴龙,徐长柏围产新生儿系指出生后≤7天的新生儿。我国婴儿死亡率虽已大幅度下降,但目前新生儿死亡却占婴儿死亡的50%左右,尤其生后第1周死亡者所占比重更大 ̄[1]。为降低新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合肥市1990年~1992年新生儿,婴儿,幼儿死因资料分析,得出合肥市婴幼儿三年平均死亡率为3.15‰,其中婴儿死亡率为16.45‰,与我国一般城市水平接近,并且存在新生儿,婴儿死亡构成年龄越小死亡百分比越高的规律。在新生儿,婴儿,幼儿不同年龄段前几位主要死因不同,新生儿第1位死因为产伤窒息,顺次为早产,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并提出如何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报告盐城市郊区所辖范围内婴儿死亡资料分析,1990-1993年4年中,活产儿总数为52452例,婴儿死亡1290例,死亡率为24.59‰,其中新生儿死亡686例,死亡率为13.08‰,占婴儿死亡总数55.18%;婴儿及新生儿前5位死因均为窒息,肺炎,早产,先天畸形及败血症,占死亡总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索有效地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2009年回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统计。结果: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4岁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4.05‰、5.93‰、0.89‰、6.82‰,5年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呈徘徊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依次是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及颅内出血。结论: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重视儿科队伍建设,大力宣传妇幼保健知识,预防早产、低出生儿及先天异常的发生,避免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6.
342例早期新生儿死亡分析东海县妇幼保健所时蕴关键词新生儿;死亡率;死亡分析中图号R722.1为提高儿童身体素质,降低婴儿死亡率,现将我县1992年度342例早期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以求相应对策。1资料来源系我县妇幼保健所根据村、乡、县三级保健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00~2009年周村区新生儿死亡原因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2009年比2000年下降了33.58%。新生儿死亡率占婴儿死亡率的73.91%,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62.96%。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缺陷、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产妇保健和围产期保健,提高产前检查和产前筛查水平;加强产科和新生儿科建设,提高急救能力;建立基层急救通道,建立三级高危保健网络;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66例重度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临床分析湖南省长沙市二医院儿科(410008)罗素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分类号R722.12新生儿窒息或称新生儿缺氧,是新生儿常见症候群。据我国孕妇和儿童生命监测的统计,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率的70%,出生1周以内死亡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9.
玉溪市199l—2000年婴儿死亡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玉溪市1991—2000年10年婴儿死亡资料的调查分折,为降低玉溪市婴儿死亡率,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统计调查的分折方法,对玉溪市10年婴儿死亡的个案死亡卡、漏报调查报告及结果进行系统分折。结果 1991—2000年玉溪市婴儿死亡率呈逐步下降,从最高的49.8‰,下降到最低的25.32‰,10年间下降一半。7天内新生儿死亡数占婴儿(1岁以内)死亡数的45.1%,与婴儿死率数且呈正相关;住院分娩率与婴儿死亡和7天内新生儿死亡呈负相关。婴儿死亡的前5位死因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腹泻、先天畸形,死亡地点以家中和途中为主。结论 1991—2000年玉溪市婴儿死亡率正在逐年下降,降低婴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预防7天内新生儿死亡,加强对高危儿、体弱儿的管理,重点做到抓早、抓小、抓牢。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死亡率,是反应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的一个指标。本文是我院1980~1987午新生儿死亡率及其死因情况。 1 资料来源本组病例是从1980年1月1日至1987年12月30日全部住院产妇分娩后人婴儿室的新生儿。临床资料以婴儿室病历为依据,对死亡的新生儿按性别、孕周、体重、日龄、分娩方式和单双胎死亡率及死亡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宏蕾 《河北医学》2014,(12):2127-2129
早期新生儿是指孕周满28周至出生7d内的新生儿(即围产期新生儿),其死亡率高低直接影响到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早期新生儿死亡与诸多因素有关,主要原因是早产、出生窒息以及出生缺陷。承德市地处山区,经济、文化、科技欠发达,为了解我市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对2009年至2013年承德市578例早期新生儿死亡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影响早期新生儿死亡的不利因素,为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早期新生儿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宁夏1996—2005年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探求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宁夏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率从1996年的20.21%o下降至2005年的15.45%。(P〈0.01);婴儿死亡率从1996年的28.58%o下降至2005年的19.33%o(P〈0.00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1996年的34.68%。下降至2005年的23.OO%。(P〈0.001)。且地区间的差别较大,山区县儿童死亡率是城市儿童死亡率的2.4倍。前3位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推广窒息复苏技术及儿童疾病综合管理技术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四平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划2000—2004年的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掌握了我市5年间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死亡原因及构成。找出相关因素,探索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降低婴儿死亡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2000年611例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成都市2000年6ll例死亡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00年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9.67%,占婴儿死亡的68.58%。新生儿死亡原因顺序: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意外窒息。结论: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加强图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肺炎标准病例管理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贺兰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5 ̄1997年儿童死亡及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儿童死亡率有所下降,新生儿死亡率为16.61‰,婴儿死亡率为21.5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6.52‰,且年龄越小死亡所占比重越大,婴儿前3位死因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占婴儿死亡的62.96‰,而肺炎是婴儿死亡的首要死因。结果提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关键是婴儿死亡率,也就是要减少肺炎死亡率。开展ARZ监测工作是一项降低肺炎死亡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死亡在婴儿死亡中占有较大比率,因此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对提高儿童的生存质量,降低儿童死亡率至关重要。对贵州省1991~1998年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贵州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项目工作的十个县市(两个城市监测点,八个农村监测点)1991~1998年度监测报告,其质量控制按照《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质控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酒泉市肃州区近5年来新生儿死亡率下降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方法对酒泉市肃州区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中的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年平均新生儿死亡率为18。28‰。新生儿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重点在农村,作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加强产、儿科合作,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和儿童疾病综合管理等适应技术,强化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培训,提高农村儿童保健质量,普及巩固爱婴医院成果等,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8):164-164
目的:根据甘肃省1996~2005年婴儿死亡的调查统计资料,对婴儿死亡率的变化及其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为确定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与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利用全省16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1996~2005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中婴儿死亡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来全省婴儿死亡率下降明显,但农村婴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婴儿前3位死因顺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中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死亡率下降明显,而出生窒息死亡率没有明显下降。婴儿死亡构成中,新生儿占77.32%,其中早期新生儿占85.40%。神经管畸形、其他先天异常等出生缺陷死因构成有所增加。结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应加强围产期、新生儿期保健,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和能力的提高,减少和降低出生窒息的发生和死亡: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近5年天津市河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情况及其主要原因,探讨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适宜方法和途径,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6-2011年度天津市河北区所辖10个监测点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为基本资料,计算并分析新生儿、婴儿、1~4岁儿童和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死亡年龄构成比、死亡主要原因以及变化趋势.结果:2006-2011年度该地区新生儿死亡率由6.02‰下降至1.68‰,降幅72.09%;婴儿死亡率由7.29‰下降至4.79‰,降幅34.2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7.61‰下降至5.51‰,降幅27.60%,3者下降趋势均有显著性意义.5年间,5岁以下儿童各年龄段死亡构成比差异没有显著性.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先天畸形、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结论:采取多种干预措施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工作已初见成效;努力降低1~4岁儿童意外死亡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对河南省12个县1989年4岁以下儿童进行死亡回顾抽样调查。结果为婴儿死亡率61.80‰,新生儿死亡率为45.3‰,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婴儿死亡总数的73.26%。婴儿死亡的病因顺位依次为新生儿窒息、肺炎、早产、畸形、意外死亡等。不同年龄死因顺位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加强围产保健,防止早产和产科意外,减少畸形儿出生率,加强小儿肺炎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死亡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