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无线信道的建模和估计对于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讨论了无线信道仿真器的构建模式,给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的信道仿真器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方案;以典型无线信道作为独立对象进行图形化建模,并对各种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模块封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线信道仿真和参数估计平台的实现技术。最后介绍了基于MATLAB GUI开发的可视化无线信道仿真器。该文开发的无线信道仿真器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简单、一致,具有开放性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非静止轨道 (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算法仿真的问题 ,提出在C 平台下的一种方法和结构。该方法利用了C 程序面向对象的特点 ,完成核心类的设计后 ,使代码量和完成代码的复杂度都不大 ,并成功完成仿真要求。本方法对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的算法仿真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面向对象的方法在移动电话通信仿真测试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了面向对象技术在移动通信仿真测试系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SSTE系统仿真层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字移动通信过程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数字移动通信的特点以及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个流程化、结构化仿真模型,并依据面向对象思想、相似理论、合理估计思想构建仿真模型。在构建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利用VR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来开发数字移动通信仿真系统,模拟数字移动通信过程,从而对数字移动通信的研究和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OFDM宽带移动通信中,为了保证无线信道的成功传输,需要加入相关的差错控制技术。本文首先详细介绍OFDM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的差错控制技术——混合ARQ,分析Ⅰ类HARQ和Ⅱ类HARQ以及实现Ⅱ类HARQ的4种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将使用HARQ机制的情况与没有采用ARQ机制的情况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与没有ARQ的传输系统相比,Ⅰ类HARQ增加开销之后并没有获得明显增益;而Ⅱ类HARQ能够满足QoS的要求,提高无线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第三代移动通信信道模型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信道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们通信的质量,为了更好地评估无线信道的性能,首先为第三代移动通信信道模型建立了仿真平台;针对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的仿真方法运算量大的问题,在一种新的移动信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抽样延迟的仿真方法,运算量小且容易实现,并根据IMT-2000标准所提供的参数,分别得到了室内移动、室外步行以及车辆移动三种条件下的信号包络,仿真结果表明方法能很好的仿真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从而使得对于3G无线信道性能的评估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7.
针对数字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的多径效应和时变性问题,本文通过对数字移动通信信道特性的分析,运用离散信号卷积和的运算方法及性质,对通过滤波器后的单位脉冲序列拓展成滤波器延时序列,采用基于阈值的小波包去噪方法滤除接收信号中的高斯白噪声,采用匹配追踪(Matching Pursuit—MP)算法,对去噪后的信号在时域进行分解,提取出无线信道的“指纹”。论文着重论述了无线信道的多径效应及其时变性,提出了数字移动通信中无线信道“指纹”特征提取的思想方法,并实现了对无线时变信道 “指纹”的提取。通过仿真证明了这一思想方法对无线信道“指纹”提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人口密集区域移动通信优化问题。如果在小区域内大量人口同时使用移动通信资源,数据通信需求会瞬间增大,移动信道随机分配增加的通信需求,容易造成信息堆积、信道饱和。传统的移动通信方式,一旦出现数据量大幅增加,无法避免通信资源分配失衡,造成移动信道阻塞,通信效率下降。为提高通信效率,提出了动态优先比例算法的移动通信优化处理方式。建立移动数据信道频谱数学模型,直接反应信道利用状况;对突变的信息流进行加权处理,确定资源分配比例,根据比例完成新增的移动通信资源分配。仿真结果证明,改进后的分配方式提高了密集区域人员移动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的网络移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玉龙  张伟 《计算机工程》2008,34(24):246-249
以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的网络移动方案为研究背景,将网络仿真软件NS作为仿真平台,扩展和改进NS中移动IPv4的相应模块,设计并实现双重IP隧道,使其支持拓扑固定的网络移动功能。通过改进无线信道的相应模块完成对卫星信道的模拟,建立可以对IP业务传输性能进行仿真、基于卫星移动通信的网络移动模型BMSC-NEMO,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矿井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针对矿井无线信道快衰落多径信号幅度统计特性的可变性,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Nakagami幅度统计衰落信道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空直巷道中收发信机在相同传输距离下,针对900 MHz、1 800 MHz和2.45 GHz频段的电磁波对Nakagami衰落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并将QPSK信号作为输入信号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创建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对矿井移动通信信道衰落过程描述较为精确等优点,这对矿井移动通信整体性能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多径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的仿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仿真模型,给出了具体信道的参数.在不同信道传输环境下,对不同调制方式和不同移动速度下的OFDM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OFDM系统抗多普勒频移的参考方案,采用的信道模型基于ITU-R M.1225 Channel B瑞利(Rayleigh)衰落信道.最后,在基于COST 207的信道模型下,对四种典型环境的OFDM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其结果作了讨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可以有效克服多径衰落和多普勒频移,能够应用于未来的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2.
针对OFDM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信道的双选衰落和非平稳特性导致下行链路信道估计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基扩展模型(basis expansion model,BEM)并结合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信道估计方法。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信道的双选衰落特性,使用BEM对信道进行建模,把估计大量的信道冲激响应转变为估计少量的基系数,减少了待估参数,有效降低了估计复杂度;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信道非平稳特性,建立了深度神经网络,通过离线训练使其学习到双选信道的变化特征,提高了信道估计的准确度。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所提信道估计方法,性能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3.
节点移动和无线链路的衰落导致车联网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拓扑的快速变化。传统的路由通常依据移动参数(如位置、速度和方向)计算链路稳定性,而忽视信号的多径衰落,其降低了网络性能的。为此,提出面向Nakagmai衰落信道的车与路边设施通信 (Vehicles-to Roadside Infrastructure, V2I)通信路由(Nakagmai Fading Channel-based V2I Communication Routing, FCCR)。FCCR路由引用有效链路寿命作为新的路由指标,其考虑了移动参数和多径衰落信道统计值对链路稳定性的影响,目的在于使车辆能够选择具有最稳定、最小衰落连通路边设施(Road Side Units, RSUs)的路由。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FCCR路由算法提高了吞吐量,并降低了开销  相似文献   

14.
解云雁 《计算机仿真》2008,25(4):114-116
利用瞬时信道信息去实现MIMO系统的自适应传输,需要发射机和接收机能准确地获得当前信道信息.但随着移动通信系统载波频率的提高和移动台运动速度的增加,信道时变性增加,对于快衰落信道,通过信道估计准确获得当前信道信息是不可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信道预测.提出将SISO系统中的信道预测技术引入到MIMO系统,结合闭环发射分集,给出预测算法,通过仿真给出性能比较,表明在快衰落信道中,它能更好地将链路自适应地快速调整到信道的真实条件,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低密度校验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韶辉  贺玉成  王新梅 《计算机学报》2002,25(10):1077-1082
低密度校验(LDPC)码具有编码增益高,译码速度快,可并行译码等特点,是当前编码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都集中在高斯信道上,该文分析和讨论了LDPC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应用联合界技术推导了一个规则友的性能限,并给同了仿真结果,且发现LDPC码在瑞利衰落信道下也具有非常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卫星移动信道的特点,结合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在卫星移动信道模型基础上分析并讨论了三种典型的信道估计算法,即最小二乘(Least-Square,LS)估计算法、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估计算法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算法。采用经典的抽头延迟线模型,对各算法进行仿真试验,得出不同算法下信道估计误比特曲线。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三种算法均能够有效地抑制卫星移动信道衰落产生的误码率,其中SVD-MMSE算法能够在降低MMSE算法复杂度的基础上,抑制噪声,提高信道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平坦衰落环境中的极化分集MIMO信道,建立了三维空间中的接收信道模型,推导出了关于水平角度扩展和俯仰角扩展的相关函数表达式,分析了水平角度扩展和俯仰角扩展对信道相关性的影响,并且仿真分析了角度扩展对信道容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