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别概述了以金属Mg、氢氧化镁、硝酸镁、硫酸镁、氯化镁、乙酸镁等为原料制取草酸镁的合成方法,详细介绍了草酸镁作为催化剂和作为制取镁铝尖晶石、纳米氧化镁的前驱物等方面的应用现状。草酸镁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在气体选择性聚合物中保护纳米级空气敏感金属纳米晶体的方法合成空气稳定型镁基亚克力复合材料。利用SEM、XRD表征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储氢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和相组成结构。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滤氢机理的研究,总结了反应条件对镁基储氢材料的吸氢/脱氢性能影响、重点阐述了镁基亚克力复合材料组成成分-微观结构-储放氢性能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在低成本、高容量储氢介质方面提供了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耐火材料中含碳总量,进而减少冶金过程中热量损失,生产更多环保型耐火材料,研究了纳米碳镁碳耐火材料的发展。使用少量纳米碳能够使耐火材料对液态金属的碳污染降至最低。石墨中加入不同比例的纳米碳作为碳源,但总碳量都保持在传统镁碳耐火材料中总碳量的一半以下。合成材料按照传统的加工技术进行加工,与几乎完全相同条件下制备的传统耐火材料进行比较后评估其性质。本文还做出了元素分布图,研究纳米碳在基体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对比纯镁电解液的镁电池,锂镁双盐混合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充放电速度快、Coulomb效率高、正极选择多等特点,特别当采用容量更高的转换反应型正极时,可显著提高镁电池的能量密度。从硫基和有机正极材料方面综述了转换反应型或多电子转移型双盐电池的研究进展,通过纳米结构调控、导电网络构筑、支撑离子诱导等手段,实现了镁硫电池和镁玫瑰酸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和长期循环稳定,它们的正极能量密度可达500 W·h/kg。提出了添加剂盐激活转换型镁金属电池的策略,为未来镁基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双基系推进剂用绿色燃烧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含铋、铜、钡、镁、锆等绿色金属基燃烧催化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含金属铋的绿色燃烧催化剂催化性能优良,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含金属铜的绿色燃烧催化剂与其他金属盐复配使用,催化效果更好;含金属钡的绿色燃烧催化剂催化活性较低,但平台效果很好;含其他金属绿色燃烧催化剂还需加强应用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绿色燃烧催化剂含能化、纳米化研究;新型碳材料负载纳米绿色金属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和使用;双金属多功能绿色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和机理探究;铋-铜-炭三元复合催化剂体系协同作用的应用研究。附参考文献78篇。  相似文献   

6.
大容量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储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Mg-C纳米晶复合储氢材料的研究,对目前大容量镁基储氢材料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Mg纳米晶可提高其储氢密度、改善其动力学性能,但材料放氢温度一般较高。作者课题组将碳微晶与Mg复合,并引入金属催化剂,以降低MgH2分解温度。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Mg-C纳米晶复合储氢材料的初始放氢温度为201~240℃,降低了60~90℃,其热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以结晶氯化铝(AlCl3@·6H2O)、结晶氯化镁(MgCl2·6H2O)为主要原料,采用前驱体溶胶超临界流体干燥方法(SCDF)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铝镁超细粉俸,借助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仪器对纳米氢氧化铝镁超细粉体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纳米氢氧化铝镁超细粉体对CP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8.
环氧/纳米ZnO复合涂层对镁锂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O,并对其进行改性,得到了环氧/纳米ZnO复合涂层.采用XRD和SEM对环氧/纳米ZnO复合涂层进行了表征.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研究了裸基、复合涂层以及经锡酸盐转化处理后涂覆环氧/纳米ZnO的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涂层呈明显的两相结构,纳米ZnO分布均匀;复合涂层和锡酸盐转化协同,提高了镁锂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涂层中纳米ZnO质量分数不同,对镁锂合金耐蚀性能有不同的影响,纳米ZnO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涂层对镁锂合金的保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荧光金属纳米团簇的尺寸介于金属原子和纳米颗粒之间,特殊的结构和尺寸赋予了金属纳米团簇一系列优异的荧光特性,如荧光强度高、抗光漂白性能强、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脱氧核糖核酸(DNA)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可设计的序列而成为合成金属纳米簇的理想模板。DNA模板的金属纳米簇主要包括DNA模板的银纳米团簇(DNA-AgNCs)、铜纳米团簇(DNA-CuNCs)、金纳米团簇(DNA-AuNCs)等。DNA模板的金属纳米团簇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探针在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较大潜在应用价值。基于先前对DNA模板的金属纳米团簇的研究,系统总结了DNA模板的金属纳米簇的制备、性质和在生物传感以及生物成像中的应用。最后,讨论了DNA模板的金属纳米簇的未来发展研究重点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绿茶提取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银和金纳米颗粒,进而化妆品中植入纳米银或纳米金,从而赋予了配方抗菌活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分析确认了金属纳米颗粒的成功制备及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成功植入。通过动态光散射分析了金属纳米颗粒的尺寸大小及分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对金属纳米颗粒和含金属纳米颗粒的妆品配方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价了金属纳米颗粒从化妆品中的释放、在模拟皮肤中的渗透等生理性能,以黑曲霉菌为目标,测量了含金属纳米颗粒化妆品的抗菌性能。结果显示,金属纳米颗粒的引入并不会破坏化妆品配方的稳定性;它们虽然可以穿透皮肤,但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含金属纳米颗粒的化妆品对黑曲霉菌显示了较强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高温微波功能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波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环境与发展;论述了透波和吸波材料的性能要求;重点叙述了两种高温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详细描述了智能复合材料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波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我国化工新材料的行业概况,重点介绍了有机氟、有机硅、纳米材料等三个领域的行业现状、市场情况、需求预测、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成为当今世界材料学科研究的重点。介绍了碳纤维的概念及其性能,简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型复合材料、结构功能型复合材料及功能型复合材料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刘巢湖 《安徽化工》2007,33(3):50-51
对淮化老合成氨原料输送系统进行了改造,达到了节能降耗,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刘巧宾  卢秀萍 《弹性体》2007,17(2):76-80
智能化是材料科学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智能材料已普及到材料界的各个方面。智能材料应用于阻尼体系,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阻尼材料——智能阻尼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几种研究比较成熟的智能阻尼材料的阻尼机理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炭载体的前驱体,经过镍离子交换,再经热解后制备了一种纳米镍/炭(n—Ni/C)复合材料。以XRD、SEM、TEM、EDS为主要分析手段研究了热解条件对纳米镍在n—Ni/C复合材料中的形貌、大小和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解条件可以控制n—Ni/C复合材料中纳米镍的粒径;TEM和SEM—EDS观察表明热解所得n—Ni/C复合材料中的纳米镍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好。差热分析(DTA)研究结果表明加入n-Ni/C可增加高氯酸铵(AP)的表观放热量,降低AP的高温分解峰,最大可达9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可得到具有良好的弹性记忆功能及形状记忆效应的聚氨酯材料,其玻璃化温度为-30~70℃,最大弹模量之比为180。本文论述了这类材料的分子设计原理、制备方法,性能特征及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8.
聚氨酯水声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聚氨酯材料的水声特性,并重点评述了聚氨酯水声吸声材料、水声透声材料和水声反声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和掺杂技术,以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包括它们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缓控释药物载体、靶向药物传递及环境功能材料等方面的制备技术和应用,显示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将会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智能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自修复型高分子材料可大大降低建筑工程的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导电高分子材料可实现光能与电能、热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为建筑物提供能源;环境敏感型高分子材料则会根据环境变化改变自身性能,从而起到美化建筑物、保护居民隐私和保温等作用。智能高分子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