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肖林霞  亓亮  凌柏 《化学世界》2023,(2):116-118
以2-氨甲基吡啶(1)和2-吡啶甲醛(2)为原料、NaBH4为还原试剂,在六氟异丙醇(HFIP)中制备二甲基吡啶胺(3),对反应溶剂、还原试剂和溶剂循环次数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百克级放大。结果表明,HFIP作为高极性溶剂,可以有效促进二甲基吡啶胺的合成,在最优条件下(HFIP, r.t.~reflux,体积分数为10%甲醇,NaBH4),产率为80.46%,HFIP可以进行多次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2.
以醇为烷基化试剂,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实现羰基α位烷基化的C-烷基化反应,或者与胺反应实现胺基烷基化的N-烷基化反应是一锅多步串联的借氢反应。这种绿色的借氢反应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报道的该反应的催化剂均为贵金属基催化剂,开发廉价的非贵金属多相催化剂对于此类借氢反应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廉价易得的ZrO2纳米颗粒催化剂催化这两种类型的借氢反应,构建的C—N键形成借氢反应产率高达97.5%,C—C键形成借氢反应产率92.1%。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ZrO2具有优良的催化借氢反应能力。同时ZrO2纳米颗粒表现出较大的底物适用性和很高的稳定性,在重复使用五次后催化活性损失不大。  相似文献   

3.
卡宾法制备1—氯十八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仁旺  龚明智 《化学试剂》1990,12(6):378-379
高级氯代烷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也是合成季铵盐、季鏻盐和季锍盐等相转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之一。制备高级氯代烷过去多用PCl_3或 SOCl_2等有毒试剂。用相转移二氯卡宾法由醇类制备低级氯代烷已有文献报道,产率也较高。用相转移卡宾法以十六烷基三苯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制备1-氯十六烷,产率只有43.1%。我们以苯扎溴铵(Liquorbenzalkoni bromidum)溶液、三甲基苄基氯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催化剂制备1-氯十八烷,得出了5%的苯扎溴铵溶液为较佳的催化剂,产率高达87.5%。探讨了以苯扎溴  相似文献   

4.
以滩涂海泥(SM)为催化剂载体,通过共浸渍法制备了Fe3+、Ni2+、Ni-Fe基低负载催化剂并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负载金属、负载率、温度等因素对污泥蒸汽气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为SM-Ni-Fe-6%> SM-Ni-6%> SM-Ni-Fe-12%>SM-Fe-6%。Ni-Fe低负载SM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相同气化条件下,可有效提高合成气产率、H2纯度及H2产率;在相同H2产率条件下,可显著降低气化温度。t=850℃,催化剂Ni-Fe负载率为6%时,获得最大合成气产率(0.38 m3/kg)、H2纯度(49.34%)和H2产率(8.40 mol/kg),相比无催化剂(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4.77%、17.45%和105.73%。Ni-Fe基催化剂中NiFe2O4的形成可有效协同Fe3+裂解C—O和...  相似文献   

5.
张健  翁森  石俊杰  蔡静宇  肖龙强 《精细化工》2024,(4):858-864+871
以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二水合钨酸钠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复合材料g-C3N4/WO3·H2O(CNW-1),通过XRD、XPS、SEM、TEM对其进行了表征,探究了298 K、0.1 MPa条件下其对CO2的可见光催化还原性能,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通过调控WO3结晶水含量可以实现CO和CH4的产率调节,在反应10 h后,CNW-1具有最高的CH4产率(0.33μmol/g),而g-C3N4/WO3(CNW)具有最高的CO产率(0.67μmol/g)。该研究为CO2选择性还原为C1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策略,同时突出了以g-C3N4作为半导体构建Z型光催化体系在催化领域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近年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介绍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合成中的安全性及9种合成方法,如卤化物与叠氮化试剂的取代反应,醛、羧、酯、醇、环氧化合物、芳香胺/杂环(芳香)胺的叠氮化反应、含叠氮基分子向目标化合物的连接反应以及醛、醇与叠氮化试剂的3组分偶联反应。阐述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超分子化学、聚合物与材料科学、药物与生物技术及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抗凝血药物达比加群酯-d3的合成工艺。以4-氯-3-硝基苯甲酸甲酯为起始原料,氘代甲胺盐酸盐为氘代试剂,经氘代甲基化、取代、还原、缩合、环合、水解、亲核等反应得到关键氘化中间体3-{[(2-{[(4-氰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d3)苯并咪唑-5-基)氧亚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而后再经氨解和亲核反应,成功制备稳定的达比加群酯-d3,8步反应总产率为6.4%,目标化合物结构经NMR和MS确认,同位素丰度达99.7%。该合成方法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达比加群酯-d3的合成。  相似文献   

8.
采用环丙沙星(CIP)生物矿化调控制备γ-Al2O3/SiO2吸附剂,研究所制备吸附剂的形貌与微结构变化及对CIP的吸附作用机制。在浸渍法制备γ-Al2O3/SiO2的过程中,采用不同浓度的CIP调控γ-Al2O3/SiO2的形貌与微结构。结果表明,采用0.1 mg/L CIP调控制备的吸附剂表面活性位密度(Nt)由6.68×10-4 mol/g增加到7.48×10-4 mol/g,平衡吸附量由8.60 mg/g增加到9.30 mg/g。pH=7.0时平衡吸附量最大,此时CIP 98%以分子形态存在、吸附剂表面形态98%为≡AlOH。从两者之间的分子形态作用结合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FTIR)分析,推测吸附作用机制是γ-Al2O3/SiO2表面的≡AlOH与CIP...  相似文献   

9.
在组合体系“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EMIm][OAc])/O2”作用下,以芳甲醇为原料,经氧化反应,合成了系列芳甲醛(酮)类化合物。通过对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适宜反应条件为:芳甲醇与1-乙基-3-甲基咪唑乙酸盐物质的量比为1∶1、O2压力为0.20MPa、温度为130℃、时间为12h。在此条件下,实现了苯甲醛的克级规模制备,得到20种芳甲醛(酮),产率为62%~96%。提出了[EMIm][OAc]通过阴离子作用于苯甲醇,经O2氧化,脱水得到苯甲醛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0.
郑炳云  杨磊 《化工进展》2019,38(2):933-939
为了探究复合纳米颗粒对环氧丙烯酸酯(EA)涂层阻燃性能的影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合成了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以ZnCl2和SnCl4·5H2O为原料合成了锡酸锌(Zn2SnO4)纳米颗粒,将它们复合制成了介孔二氧化硅/锡酸锌复合纳米颗粒(SiO2/Zn2SnO4),并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对其表征。将所制的纳米颗粒(介孔SiO2、Zn2SnO4、SiO2/Zn2SnO4)与丙烯酸、丙烯酰胺、EA复合,经UV光固化制备出3种涂层(SiO2/EA、Zn2SnO4/EA、SiO2/Zn2SnO4/EA),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氧指数测定仪等对涂层的透光率、热稳定性、阻燃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SiO2/Zn2SnO4/EA涂层的综合性能较佳,当SiO2/Zn2SnO4质量分数为4.85%时,该涂层的热稳定性及阻燃性能最佳,其极限氧指数、燃烧级别、残炭率(500℃下马弗炉煅烧)和硬度分别为31、V-0、17.32 % 及6H。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K2CO3/SiO2固体碱催化剂,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探究了反应时间、K2CO3负载量、醇油物质的量比、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和焙烧时间6个因素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探究结果显示,在大豆油制取生物柴油时,最优的条件是:K2CO3负载量70%、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4 h、反应时间是4 h、催化剂用量3%、醇油物质的量比9∶1。此时产物的产率是94.7%。  相似文献   

12.
以Co(NO3)2·6H2O和尿素为原料制备了9种Co3O4催化材料,考察了其对水中酮基布洛芬(KTP)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效能。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氧化相比,所制备的Co3O4对水中KTP的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率提高了12.0%~63.8%,且在n[Co(NO3)2·6H2O]:n(尿素)=4:1、煅烧温度400℃下制备得到的Co3O4催化剂催化活性最高。SEM、XRD、FTIR、XPS、BET等表征分析显示,该Co3O4催化剂表面呈覆盖细小微粒的球状颗粒,晶相为立方相,且表面含有丰富的羟基,表面羟基密度为1.075×10-5 mol/m2。机理研究证实,Co3O4对水中KTP的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硅谱对多晶硅行业副产氯代二硅烷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氯化氢、有机胺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氯代二硅烷裂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氯代二硅烷中主要含有Si2Cl6、Si2HCl5、Si2OCl6、SiCl4和SiHCl3。芳香胺作催化剂时,无裂解试剂氯化氢存在下Si2Cl6和Si2HCl5不发生裂解反应,通入氯化氢后Si2Cl6和Si2HCl5迅速发生裂解反应生成SiHCl3和SiCl4;脂肪胺作催化剂时,无裂解试剂氯化氢存在下Si2HCl5可在30 min内完全裂解,通入氯化氢后Si2Cl6开始...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含能材料合成中的氮链扩增化学反应方法,总结了氮-卤键的叠氮化取代、叠氮离子的电催化氧化、伯胺重氮转移、二氮烯的二聚、N氨基化及硝化、氨基氧化偶联、氨基重氮偶联等共性反应,介绍了典型氮链扩增反应的机理。重点讨论了N5+、[N7O]+、N-8等离子型氮链,以及具有N3/N4/N5/N6/N7/N8/N10/N11链等全氮片段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演进过程,提出了N-7、N10、N12长氮链化合物的可能合成路线,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后续发展的趋势和建议。附参考文献65篇。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介绍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合成中的安全性及9种合成方法,如卤化物与叠氮化试剂的取代反应,醛、羧、酯、醇、环氧化合物、芳香胺/杂环(芳香)胺的叠氮化反应,含叠氮基分子向目标化合物的连接反应以及醛、醇与叠氮化试剂的三组分偶联反应。阐述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超分子化学、聚合物与材料科学、药物与生物技术及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近年有机叠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介绍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合成中的安全性及9种合成方法,如卤化物与叠氮化试剂的取代反应,醛、羧酸、酯、醇、环氧化合物、芳香胺/杂环(芳香)胺的叠氮化反应、含叠氮基分子向目标化合物的连接反应以及醛、醇与叠氮化试剂的三组分偶联反应。阐述了有机叠氮化合物在有机合成、超分子化学、聚合物与材料科学、药物与生物技术及精细化学品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O2介质阻挡放电微等离子体制备O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质阻挡放电(DBD)是工业生产臭氧(O3)最有效的方法。研究以O2为原料气采用DBD微等离子体放电制备O3,研究了放电间距、放电长度、放电功率以及停留时间对产生O3的影响。此外,通过向正弦AC等离子体电源中叠加调制脉冲,探讨了脉冲占空比与调制频率对O3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O3浓度与DBD反应器的放电间距呈负相关,与O2的停留时间呈正相关,放电功率及有效放电长度对O3浓度的影响呈现火山形变化趋势。综合考虑O3浓度及能量产率确定了适宜的参数。与普通正弦交流电源相比,在其基础上叠加脉冲调制电源有利于O3的产生,而能量产率与占空比呈正相关,与调制频率呈负相关,据此确定了合适的占空比与调制频率。  相似文献   

18.
潘虹  任立国  高文艺 《工业催化》2012,20(12):58-62
以NaOH、正硅酸乙酯和乙醇为原料,经溶胶-凝胶法制备新型固体碱催化剂(Na/SiO2),用于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研究催化剂焙烧温度、n(NaOH)∶n(SiO2)、n(甲醇)∶n(大豆油)、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固体碱催化剂Na/SiO2在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催化剂焙烧温度600 ℃、n(NaOH)∶n(SiO2)=2∶1、n(甲醇)∶n(大豆油)=15∶1、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7%和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脂肪酸甲酯产率可达97.42%,催化剂在稳定性试验中呈现出优良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水中双酚A(BPA)检测的准确性,采用两步法制备胺功能化聚(N-乙烯吡咯烷酮-二乙烯苯)[P(NVP-DVB)]吸附剂。采用SEM、FTIR、BET、TGA和水接触角测试对两步反应中的样品进行表征,并将胺功能化P(NVP-DVB)用于水中BPA检测。通过优化实验得到氯甲基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以多聚甲醛[(CH2O)n]和盐酸为氯化试剂,Zn Cl2为催化剂,n(HCl)∶n[(CH2O)n]∶n(Zn Cl2)=1∶1∶1,反应温度为80℃,氯化时间为3 h,在该条件下制得中间体[P(NVP-DVB-CH2Cl)]氯含量可达11.14%;以苯胺为胺化试剂对P(NVP-DVB-CH2Cl)进行接枝改性制得的P(NVP-DVB-苯胺),其平均孔径为8.59 nm,比表面积为590.36 m2/g,热失重率为70.66%,其对水中BPA的回收效果最好,回收率为99.65%,相对标准偏差为1....  相似文献   

20.
以硫酸锰和硝酸镧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不同比例的SO2-4/MnO2/La3+。以催化合成乙酸苄酯为探针反应,考察H2SO4浓度、La(NO33的质量分数、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因素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的最佳条件为:硝酸镧的加人为硫酸锰的3%(质量分数),浸渍浓度为1 mol·L-1的H2SO4,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3 h,酯化率到达最大,为8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