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缆电子束辐照工艺中的剂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剂量的改变,电缆绝缘层的性能指标,如凝胶量、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老化等都将发生变化,它们直接影响了电缆的参数和质量。因此,要保证电子辐照交联电缆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控制吸收剂量。本文详细叙述了电缆在电子辐照工艺中应用薄膜剂量计作剂量扫描均匀度的测量及在不同辐照方式下剂量分布的测量。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一种新型硅吸收剂量量热计的结构、电加热校准情况及其测量原理,给出了用该量热计标定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60Coγ辐照室中吸收剂量率及升降源过程吸收剂量对距离分布情况,说明升降源过程吸收剂量尤其在短时间、近距离、小剂量等辐照情况下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质子水吸收剂量的准确定值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量热法研究建立了质子束水量热计,针对量热计中的惠斯通电桥开展研究,经测试该惠斯通电桥具有有效性。经分析,基于惠斯通电桥的质子束水量热计可用于质子水吸收剂量的绝对测量,为质子剂量监测提供技术保障,确保质子剂量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为设计一种可以用于测量辐射加工级电子束吸收剂量的量热计,采用高纯石墨为吸收体,发泡聚苯乙烯(EPS)为绝热层材料,结合MCNP吸收剂量模拟结果设计各个部分的结构,利用ANSYS模拟分析软件进行热分析,确定各个部分的具体尺寸。以此量热计为基础,在某公司的10 MeV电子加速器下进行实验,采用microK250高精密测温电桥测量电阻阻值,获得10 MeV标称能量下的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结果,得到吸收体被照射时间变化与吸收剂量的比例关系。探讨量热计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在能量为10 MeV时测量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总不确定度为1.43,本研究结果可为辐射加工级电子束的吸收剂量测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巴维真  吾勤之 《核技术》1995,18(4):247-250
报道了一台硅吸收剂量量热计的结构和特性,给出了用该量热计测量脉冲X射线辐射剂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60Co γ射线对聚-L-乳酸(Polv(L-lactic acid),PLLA)进行辐照.研究了在真空、氮气、空气和氧气气氛下吸收剂量对PLLA粘均分子量、结晶行为以及热失重的影响,并采用粘度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偏光显微镜(Polarized microscope,POM)、热重分析法(17hermogravimetry analysis,TGA)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LLA粘均分子量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下降,真空辐照的PLLA粘均分子量最高;在吸收剂量6~40kGy范围内,辐照提高PLLA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在吸收剂量6~40kGy范围内,辐照后PLLA的TGA曲线移向高温.6kGy的吸收剂量,PLLA在氧气辐照气氛下热失重低于氮气辐照气氛.  相似文献   

7.
汪元坤  王倩  王涛  刘静 《核技术》2019,42(7):19-24
选择双列直插塑料封装的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器件CC4069六反相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器件吸收剂量与标称辐照剂量的差异,结合电离总剂量效应敏感参数阈电压的测量,分析评估了不满足次级电子平衡条件对器件敏感区吸收剂量和电离总剂量效应的影响程度,分析比较了标称辐照剂量和修正吸收剂量的PMOS(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和NMOS(Nega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不同偏置下的阈电压漂移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器件敏感层中的吸收剂量只有标称辐照剂量的83.52%。次级电子不平衡下的辐照试验会影响器件的抗辐射水平考核,器件的抗辐射水平被高估了16.5%。  相似文献   

8.
电子束吸收剂量量热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了一种用于电子束吸收剂量深度分布和电子束能量测量的多层石墨量热计及一种用于吸收剂量测量和薄膜剂量计校准的石墨量热计校准装置,并介绍了两种量热计的结构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4MeV加速器上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我们研制的中子吸收剂量量热计的原理、结构及其测量系统。测量了池式研究用反应堆中的中子吸收剂量并得到满意的结果。该量热计轻便、简单、测量迅速而准确。已精确知道比热数值的其它吸收材料均可采用本设计。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在1.5 MeV电子加速器下分别以18 kGy/h和2 250 kGy/h的剂量率对其进行辐照处理,以达到总吸收剂量135 kGy、270 kGy、500 kGy和1 000 kGy。系统研究了两种不同剂量率和不同吸收剂量对环氧树脂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环氧树脂时,高剂量率下环氧树脂内部会产生脉状裂纹,而总吸收剂量对树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环氧树脂经电子束辐照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交联密度下降,同时力学性能下降,表明辐射裂解占主导;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测试表明辐照过程中有烷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浓度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了自由基在空气中的稳定性,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自由基浓度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膨润土的长期稳定性,以高庙子天然钙基膨润土及其改性钠基膨润土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一差示扫描量热(TG-DSC)方法对不同累积剂量的电子辐照和不同温度、不同热作用时间下的老化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作用引起的膨润土吸热峰峰值温度和起始温度的变化比电子辐照的大;钠基土比钙基土有更好的耐电子辐照和高温老化能力。在电子辐照/高温老化条件下,改性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的结构热稳定性比其钙基膨润土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子静电加速器和高频高压电子加速器,在1.0~3.0MeV能量范围内,测定了两种聚乙烯材料中的剂量深度分布;比较了AI、Fe、Cu、Pb4种衬底金属板,对受辐照材料吸收剂量深度分布的影响;考察了材料中吸收剂量的边界效应。吸收剂量测量的总不确定度为7.8%。优化电子束辐射加工工艺是实现辐照产品质量控制的一种有用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辐射加工级电子束吸收剂量量热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了辐射加工级电子束吸收剂量量热计的设计原理,给出了用自行研制的石墨和盒式水量热计测定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方法和结果。用不同吸收体材料和几何参数是热计测量参考材料的吸收剂量,所得结果在0.8%以内符合。并对现有的吸收剂量深度分布测量模体的关键结构作了改进。由测量结果刻度GAF-DM-1260和FWT-60辐射显色薄膜得到的电子束吸收剂量响应曲线与^60Coγ射线响应一致。研制的量热计及其测试技术可作  相似文献   

14.
茶叶堆码辐照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茶叶堆码辐照工艺,测定了产品箱中的辐照吸收剂量、剂量不均匀度,结果表明,对于花蓝结构的辐照装置,必须控制好辐照产品箱的前后翻身,上下对调,不均匀度可控制在 μ<2 以内。测定分析了茶多酚、氨基酸总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提出了茶叶辐照剂量为 3—6kGy。  相似文献   

15.
γ射线辐照对聚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力学性能测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断口形貌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研究了聚砜材料在γ射线辐照下的老化行为,并研究了吸收剂量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砜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玻璃化温度、数均分子量、峰值分子量和数均聚合度等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化学结构在辐照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变化;其断口表面的光滑程度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和重均分子量随吸收剂量变化曲线的上升段表明,在低吸收剂量下聚砜材料内部交联反应占优势;这些曲线的下降段表明,在中高吸收剂量下聚砜内部降解反应占优势.动力学分析表明,聚砜在化学上的降解属于无规降解类型,间接证明了聚砜在低吸收剂量下交联反应占优势,在中高吸收剂量下降解反应占优势.  相似文献   

16.
高能Ar离子辐照PET膜引起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傅立叶转换的红外光吸收技术在反射方式下分析研究了35MeV/u Ar离子辐照半晶质PET膜引起的表面改性及其对吸收剂量的依赖性。结果表明,辐照导致PET膜中与晶态区域相关的吸收带强度随吸收剂量增加普遍减弱,而与非晶区域相关的吸收带强度随吸收剂量增加逐渐增加,表明辐照使PET膜发生了非晶化转变。化学键断裂主要发生在苯环的对位和酯的C-O键上,而苯环的基本结构在整个辐照过程中变化较小。非晶化效应和化学键断裂同时依赖于离子的照射剂量和样品表面的电子能量沉积。此外,在约5.0MGy以上的吸收剂量,辐照还引起了炔端基团的形成,炔端基团浓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7.
在N2气中用γ射线对聚碳硅烷(Polycarbosilane,PCS)进行辐照,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吸收剂量下PCS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和热分解特性。结果显示,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PCS轻微失重,分子量和软化点随着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PCS经辐照后发生了分子间的交联反应。红外分析表明,PCS的交联主要是通过Si-H键和C-H键的断裂产生新的Si-C-Si结构实现的。热重分析表明,PCS热解为碳化硅的陶瓷产率随吸收剂量的增加显著升高,剂量达到1.5 MGy后PCS样品的陶瓷产率基本提高到稳定值,此时,陶瓷产率从改性前的61.9%提高到80.0%。  相似文献   

18.
γ辐射场中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室温下空气、真空或惰性气氛中60 Coγ射线对柔性开孔型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泡沫的辐射效应。采用傅立叶红外分析仪 (FTIR)、扫描电镜 (SEM )、裂解色谱 质谱联用仪 (PGC/MS)以及热失重分析仪 (TG)等对辐照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 ,同时使用色质联用仪 (GC/MS)对辐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分析 ,并且测定了空气中辐照试样的凝胶含量与吸收剂量的关系以及在室温下试样的压缩性能、应力松弛率与吸收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化学交联后的硅泡沫材料在低剂量 ( 2× 1 0 5Gy)下发生了第二次交联 ,但随剂量的进一步提高 ,则以辐射降解为主。经不同剂量辐照以后 ,试样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9.
贾德林  宋庆洪 《辐射防护》1992,12(6):479-482
本文报道了一起~(60)Co 源辐照事故中受照人员的剂量模拟测量结果。经调查和现场模拟实验,确定了受照条件。使用组织等效人体模型和 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测定了受照人员的器官吸收剂量。事故受照人员 F(男)和 L(男)的造血干细胞活存计权等效剂量分别为1.24和0.3 Gy,红骨髓计权平均剂量分别为1.29和0.31 Gy,全身平均吸收剂量分别为1.22和0.32 Gy。  相似文献   

20.
辐射加工是核技术工业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辐射加工的主要工艺参数是被辐照材料的吸收剂量。准确测量辐照产品的吸收剂量是产品优质高产的保证。硫酸亚铁和硫酸铈剂量计是目前研究得最多,应用最广泛,也最为成熟的两种液体化学剂量计。由于硫酸铈剂量计量程大,可作为电子束辐射加工剂量测试系统中的参考标准剂量计,直接用于测定被辐照材料中的吸收剂量,并能校准其它剂量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