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大中型灌区探索一种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监事会、以支渠水文边界为单元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灌区村委会成立分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并阐述了当前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要消除的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2.
农民用水户协会--市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国外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经验及国内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江西省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都江堰灌区用水者协会的发展状况,通过比较用水者协会在建设规模、机构设置、灌区管理、协会运营等方面的异同点,分析用水者协会自成立以来的成效和不足,提出都江堰灌区进一步深化和推广用水者协会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窄口灌区实施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大力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用水管理的方法,成立了11个用水者协会,使用水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益和灌溉水利用率,保证了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结合实际,介绍了窄口灌区成立用水者协会的做法和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前后的实践效果和存在问题,研究发现,农民用水者协会在节省劳动力、改善渠道质量、节约用水、保证水费上缴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农民用水者协会是我国小型灌区灌溉管理的新举措,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功能、作用的发挥还受到各种制度和体制限制。  相似文献   

6.
宿迁大禹集团自1997年8月28日成立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3月,经过不断模索,在大量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这个集团又在其核心单位皂河灌区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供水公司和用水者协会,把水推向市场,实现水价改革,强化水资源管理 对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作了有益的尝试 一、改革管理体制,成立供水公司和用水者协会 大禹集团成立后,为皂河灌区灌泗运行机制转换创造了条件 传统  相似文献   

7.
黄镇坪 《中国水利》2014,(11):60-61
<正>为了加强灌区管理,充分体现农户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宁夏唐徕渠灌区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民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协会在农业用水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宁夏的灌区逐步走向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一、唐徕渠灌域农民用水户协会基本情况2004年,宁夏水利厅唐徕渠管理处在灌域内的青铜峡市瞿靖镇渔粮村和平罗县姚伏镇开展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试点工作。2005年,按照宁夏引黄  相似文献   

8.
全国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就诞生在湖北省漳河灌区。 漳河灌区是全国十大灌区之一,设计灌溉面积17.3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5.53万hm^2,属湖北省灌区之首。1995年6月16日,漳河灌区三干渠洪庙支渠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全国率先组建成立。11年来,漳河灌区已先后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67个,覆盖灌溉面积4.2万hm^2,涉及252个村46746户农户。漳河灌区自组建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以来,在末级渠系建设管理中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小型水利面临的组织者、建设者、管理者缺位问题,化解了灌区城镇生活与农业用水难题,体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深受灌区政府、水管单位和用水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9.
陈彬  陈永军 《治淮》2008,(6):44-44
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水库灌区是全国大型灌区。自2002年起,雪野灌区将灌区节水改造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相结合,在全灌区范围内逐步推广“灌区+用水户协会+农民”的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新模式。目前共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5个,遍及5个乡镇、100个村。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20日,大竹县人和乡召开了人和乡乌木滩水库灌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县人大副主任胡灵均、县政府副县长王吉鹄为乌木滩水库灌区人和乡管理委员会授牌授章,同时,人和乡乡长和乌木滩水库灌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杨连英为响龙村、双岩村等四个用水者协会授牌授章。这标志着大竹县推行灌区管理委员会及用水协会全面启动。成立灌区管理委员会后主要有三大好处:  相似文献   

11.
灌区人员爱岗敬业精神不强,而且工程不配套,严重影响灌区的发展,今后灌区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另一方面进行体制改革,成立用水户协会或把灌区推向市场,实行工程承包租赁制,使管养分离或把成立用水协会和实行管养分离相结合,总之灌区今后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强化灌区田间工程良性运行的有效管理模式之一,不仅能更进一步的深化灌溉管理体制改革,还能理顺用水管理体制,合理有效的利用水资源,为农民提供更好服务,促使泼河灌区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文章对泼河灌区的概况及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及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农民用水者协会体现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是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它既是行政管理的执行者,又是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文从衡水市桃城区用水者协会建设实践出发,对协会的成立、职能、运作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正>1.协会总体建设情况1.1机构建设馆陶县建农民用水者协会22个,其中县级总会1个,村级协会21个,县农民用水者总会在民政局正式注册登记,村级协会为会员,发放会员证,从而使我县农业灌溉有了统一管理体制。1.2县农民用水者总会成立县农民用水者总会,是为更好的对村级用水者协会进行管理与服务,做好宏观调控工作,保证试点经验逐步推广并促进协会的健康发展,总会会长由抗旱服务站站长担任,协会成员包括  相似文献   

15.
石津灌区已成立17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用水户协会,管理灌溉面积占灌区自管有效灌溉面积的60%以上。在总结以往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基础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明确协会对工程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希望国家加大末级渠系投入力度.切实加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东坪电灌站作为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单位,通过民主选举,成立了用水者协会及其执委会,整体推行用水户自主管理,促进了工程良性运行,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周边地区推进灌区改革总结出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郭培成 《山西水利》2002,(Z2):48-49
农民参与灌溉管理和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是当今国际上倡导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汾河三坝灌区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通过转让经营管理权,充分利用有限水资源,调动了农民用水积极性,效果喜人.  相似文献   

18.
漳河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实践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6月16日,中国第一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在湖北省漳河灌区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是以灌区支、分渠为单元,用水者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管水组织,具有法人地位,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它与国家、集体、灌区管理单位等有关部门通过协议联合开发、运用与管理灌区一处小型灌溉系统。实践证明,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让灌溉工程的受益者农民直接参与用水管理,对于促进灌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促进经济自立灌区的建立,促进灌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音河灌区通过成立用水户协会,加强供水服务和管理,保证了灌区正常供水,使水费收缴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马晓阳  周涛 《中国水利》2012,(23):60-61,59
2004年以来,宁夏引黄灌区全面推行了以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支斗渠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水费改革.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宁夏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采取的主要做法、取得的工作成效,分析了协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议.结合宁夏水利工作实际,认为要在加强协会管理、建立考核机制、转变服务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大力度,不断提升灌区建设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