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本文结合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的情况,构建了环境监测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框架,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阐释了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海峰 《河南化工》2021,38(12):55-57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工具.为了提高环境类高职学生安全责任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的专业素养,在环境监测课程SEQ内容建设、综合性的实训方法、全过程考评体系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尝试,开展了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构建了环境监测教学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实践表明,环境监测课程SEQ理念的实施优化了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升企业、社会对学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欧阳科 《广东化工》2012,39(7):163-163,158
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之一,社会对环境类人才的环境监测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结合本院环境监测教学的现状,对环境监测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情况下,确定了教改的基本思路,通过合理构建教学体系、规范教学、改革教材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环境监测理论和实验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使本专业的教学适应了培养目标的要求,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分离工程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工类学生整个专业知识体系中重要一环.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分离工程课程建设须更新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标准、紧跟时代科技前沿,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从课程思政、教材建设、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切实提升了分离工程课程建设质量,有助于实...  相似文献   

5.
通过借鉴CDIO教育方法中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的大工程理念,构建了以课程教学体系的"3平台+1体系"模式、实践创新体系的"3实践+1认证"模式和培养时间上的"3校内+1企业"模式等三个"3+1"结构为特色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于CDIO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赵竹子  叶招莲  马帅帅  周文鳞 《广州化工》2022,50(7):180-182+188
为满足新时势背景下对环境专业人才的要求,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是更好地适应环境类专业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有效途径。本文总结了高校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从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出发,探讨了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探索了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教学改革思路,以期提升教学质量,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环境监测》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课的起点。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三大核心理念引领下,本文结合2020版教学大纲的修订,对《环境监测》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在2016版教学大纲基础上,增设"了解现代仪器工具"的课程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环境前沿热点,持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对考核方式进行多元化改革,增加课程研讨环节;采用课程质量评价方法对《环境监测》进行持续改进,从而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课程量化评估体系建设对于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团队在 ABET认证背景下,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细化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了可量化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和课程的持续改进机制,并通过数据反馈不断改进教学,使专业培养目标在本课程中完美体现。课程量化评估体系的建设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推进化工专业的国际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姬燕培 《广东化工》2023,(18):221-222+217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抓手。通过分析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的现状,按照环境监测岗位的职责标准,从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实验实习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计、实验教学标准化建设、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教学课堂思政的融入等方面探索适合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环境监测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安石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石油工业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将工程思维理念贯穿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按照构建综合知识体系与结构的原则,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整合和优化教学体系,以课程为中心搭建了认知和实践平台,并灵活借助媒体网络的优势,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意识,充分训练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持续建设和不断完善教材体系、构建标准化教学文件、建立多层次实践教学模式等举措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石油及相关行业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具有石化特色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对具有石化特色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和研究。找出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存在的问题,就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创新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吴志敏 《广东化工》2011,38(5):252-253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对<环境监测>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案等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13.
袁鹰  刘明源 《广东化工》2014,(12):229-230
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系统工程。自学校精品课程立项以来,作者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探索和改革性的工作,并就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考核等方面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结合环境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针对西部地方高校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建设与教学相对薄弱问题,开展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群的改革与建设。本文主要介绍课程群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评估体系等方面的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群的建设、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郭文显  陈妹琼 《广东化工》2013,(22):171-172
文章阐述了我校环境监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环境监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实践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分别论述了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式,为今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本文阐述了水污染控制工程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实践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刘彤 《广东化工》2012,39(3):205-206
文章根据贵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的特点以及化工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化工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从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对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促进贵州大学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应用化学专业特点和我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了更好的提高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借鉴和总结已有教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教学改革力度,对教学方面涉及到教材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等的改革重新进行了思考和探讨,以其通过实施教学改革,切实改善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包括优化实验课程内容、更新实验项目、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等。新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一体化、两平台三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式,对普通高校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