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中介绍了节水灌溉在东雷灌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过程中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对灌区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东雷抽黄灌区低压管道输浑水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雷抽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90多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0多万亩,能运用低压管道灌溉的面积占40%以上。本文通过在该灌区用低压管道输送浑水的现场应用试验、证实了低压管道输浑水不但节水、节能、少地、省工而且是可行的,管网不淤积。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的低压管道输浑水的水力坡降以及临界不淤流速在含沙量、管径、泥沙容重等诸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规律给低压管道在浑水灌区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自排沙廊道排沙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为解决东雷抽黄灌区排沙存在难题而研制的自排沙廊道排沙技术,包括自排沙廊道的主要设施、设计原则、设计程序、结构要求、工作过程等。通过2004—2006年冬、春、夏8个灌季,在东雷抽黄总干渠上段运用测试,验证了自排沙廊道具有以下特点:可小落差、“间歇”排沙;适应水流、泥沙、地形条件变化范围大;不消耗主体工程的水头能量;对主体水流的水深、流量、流速、流向等没有特殊要求;排沙、节水效果显著等。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渠道、河道、沉沙池、水库及其电站、引航道等工程的排沙。  相似文献   

4.
针对东雷抽黄灌区农业灌溉出现的新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影响灌区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必须对灌区进行水管体制改革,并对改革的措施和办法进行了探讨,以促进东雷抽黄灌区实现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黄河二级悬河的成因,提出采用自排沙廊道技术来解决泥沙侵蚀基准面不合理和水沙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从该技术在东雷抽黄灌溉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其排沙效果领先于国内外现有排沙设施,成本仅相当于其他同功能排沙设施的1/3~1/9.  相似文献   

6.
针对灌区工程现状和存在的多种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东雷一期抽黄灌区连续几年的用水量分析,探讨影响该灌区发展的因素及灌溉潜力所在.可供各灌区参考.  相似文献   

8.
东雷抽黄灌区渠道防渗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栋  梅宁  周万勇 《陕西水利》2010,(2):145-146
本文以东雷抽黄灌区渠道防渗为例,介绍了在渠道防渗工程中如何选用合理的断面形式,探讨了防渗、止水材料的选择,总结了相关的施工技术。这些防渗技术的应用使灌区面貌焕然一新,节水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9.
东雷一期抽黄工程是我省以黄河为水源的大型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1975年始建,1988年竣工。灌区有各级抽水站28座,安装抽水机组133台,总装机容量11.86万千瓦,总投资1.29亿元,灌溉合阳、澄城、大荔县共76.11万亩土地。 东雷抽黄工程1988年竣工验收后, 重点转入灌溉管理。 1989年6月,渭南行署常务会议确定在灌区实行“以条为主,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即专管机构管理局(供水单位)负责管理抽水泵站、总干渠及三县共用干渠;配水到支渠口(供水到段),收费至  相似文献   

10.
入夏以来,渭南市东雷抽黄管理局以服务灌区新农村建设为目标,采取多项措施,全力推进抗旱工作。目前,引水流量达28m^3/s,已灌溉农田20万亩。  相似文献   

11.
通过渭南市东雷抽黄大型灌溉泵站的更新改造设计,提出泵站在改造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环节,以期为其他大型灌排泵站的更新改造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灾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的灾害性及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灌区泥沙灾害的经济评估指标、环境评估指标及引黄退水对排水河道排涝能力的影响指标,从定量上综合反映灌区泥沙灾害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具体情况对灌区泥沙灾害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3.
引黄灌区挟沙能力特性研究一直是泥沙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包头镫口扬水灌区总干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总干渠挟沙能力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总干渠挟沙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流量、悬沙中值粒径、来水含沙量。总干渠挟沙能力沿程变化规律是离泵站出水口越近挟沙能力越大;时间变化规律是春灌期挟沙能力小于其他三个灌水期的挟沙能力,秋灌期挟沙能力最大。总干渠挟沙能力在春灌初期小于来水含沙量;其他时段挟沙能力大于来水含沙量。  相似文献   

14.
引黄灌区泥沙远距离输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山东省簸箕李灌区实际资料对建立的引黄渠道泥沙远距离输送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簸箕李灌区干渠水流输沙规律.进而利用该模型对影响泥沙远距离输送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成果显示渠道衬砌、复式断面利于减少渠道淤积,引水时避免小流量长时间引水、减少沿程分水和提水灌溉,是实现泥沙远距离输送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州典型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开河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小开河灌区泥沙处理应转变观念,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注重泥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的处理引黄泥沙。小开河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①浑水灌溉、输沙入田;②以挖待沉,整理开发土地资源;③利用引黄泥沙生产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浪店水源工程灌区存在的泥沙问题,进行了原型观测和计算,对灌区水流泥沙运动规律及泥沙利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在天然资料缺乏的情况下,提出了以渠道泥沙冲淤量为零(Δqs=0)时水流条件所对应的相对平衡含沙量定义为渠道的水流挟沙能力;采用模型相似类比法,由已建渠道实测资料推求新建渠道的挟沙能力;总结了提水灌区通过调控运行解决渠道特别是渠首段泥沙淤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土地沙漠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振民  刘月 《人民黄河》2005,27(10):55-57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有13条大型骨干排水河道。自20世纪60年代复灌以来,由于引黄灌溉面积不断增加,大量引黄泥沙流入农田,加上降雨地表侵蚀,致使泥沙不断积累,土地沙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着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灌区水沙平衡人手,建立引黄退沙、降雨地表侵蚀计算数学模型;以近期引黄水沙资料为基础,定量计算泥沙的区域分配规律,预测土地沙化发展演变趋势,为黄河下游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管华  张大丽 《人民黄河》2005,27(11):5-7
黄河和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单元,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建立和发展以黄河及其流域为研究对象的“黄河学”,具有固植黄河根源、发扬黄河精神、发展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明、促进黄河综合研究、推动黄河开发整治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并且有着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研究基础方面的可能性。“黄河学”应是一门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科学及技术科学之上的综合学科,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具象性特征,包括自身基本理论、黄河及其流域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文化艺术、自然-社会系统和研究方法6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为了建立“黄河学”,应尽快开展有关理论、实践和方法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思考未来的黄河,对现在的治沙输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传统的水流挟沙、输沙是低能效的输沙模式,黄河几年来调水调沙的实测资料表明未有大幅增沙的现象,都是因为挟沙和输沙本身从水流摄取的能量不足的缘故。本文提出一种新观点和新思路,即利用空气的上升流,加强水体紊动,加速排沙,治理黄河泥沙的方法。在现在治黄措施条件下,未来黄河的关键在于治理河口,使河口不再抬高,并尽可能发生冲刷。文中根据黄河的情况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泵站对襄屯灌区工程建设和提水运用至关重要,针对灌溉要求、地质条件、地域环境的不同,采取因地制宜,科学论证来选择泵站实施方案,是搞好泵站工程的关键。文中通过对襄屯灌区已建成4个万亩以上泵站从建设和运行实施上进行总结,从而为以后选取类似最佳泵站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