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食管、贲门癌手术时术中留置鼻肠管(NJT)给予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对17例食管癌和8例贲门癌患者术中行NJT留置,术后患者肛门排气后,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1、9d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及营养指标,观察患者营养支持期间胃肠道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能经常规操作置入NJT,未发生因导管留置而引起的任何并发症,患者均能耐受早期肠内营养。术后9d白蛋白、转铁蛋白及前白蛋白明显增高(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临床手术后简便、安全、有效地营养补给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凯  王文正 《山东医药》1999,39(22):32-33
1986~1998年,我院对685例胃癌患者术中放置硅胶鼻肠营养管,术后24~48小时即开始应用肠内营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22例,女163例;年龄21~93岁,平均62.5岁。术前均经胃镜证实为胃癌,发现糖尿病76例。行全胃切除P型空肠袢代胃术97例,胃大部切除术424例,胃肠吻合术164例。方法:术前将2mm的硅胶鼻饲管随同胃肠减压管下至胃内,术中将鼻饲管置于最远端吻合口以远20~30cm处,并推注生理盐水检查鼻饲管有无打结。术后24~48小时即开始经鼻饲管滴入营养液行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液先后采用复方营养要素、爱伦多、安素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EN)的价值。方法将32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5例和对照组143例,均行肿瘤切除术,观察组术中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2天开始行EN,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经周围静脉行肠外营养(PN)。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两组体质量、血浆白蛋白水平及血清免疫学指标,并观察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费用、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血浆白蛋白及免疫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食管贲门癌术后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EN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及免疫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4.
赵滢  王强  冯勇 《山东医药》2010,50(40):47-4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三腔胃肠管(FT)与螺旋鼻肠管在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对60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别放置FT与螺旋鼻肠管,观察相应生理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8天复查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FT进行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焦念华 《山东医药》1990,30(6):15-16
一、不同术式评价1.左胸进路。优点:①对下段食管暴露好,能在直视下操作,经膈显露胃操作简便,适于下段食管癌及贲门癌;②中段食管癌也可以切除,并可做弓上、胸顶或左颈部吻合。缺点:①因主动脉弓跨越,对中、上段食管癌的显露较差,游离不易彻底,也不易彻底清除气管隆突上、下淋巴结;②高位吻合操作不便;③易损伤食管后方的乳糜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律失常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因此,探讨其发生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甚为重要。1998年1月至2004年2月,我院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527例,其中143例发生术后心律失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对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且伴有营养不良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组术后1~2d开始EN治疗,肠外营养(PN)组术后24h经外周静脉输入由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等配置的全营养混合液。两组患者营养支持持续1周,逐渐恢复进食。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及所需费用。结果 EN组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PN组的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EEN支持是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补给方式;与PN支持相比更有利于患者营养状态的恢复及肛门排气功能的恢复,且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9.
2002~2004年,我们共采用鼻肠管置入行肠内营养加胸腔闭式引流并冲洗治疗胃食管吻合口瘘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早期食管癌、贲门癌检出率.方法内镜检出食管癌2148例,其中早期癌104例,占0.48%.镜下分为充血型7例,糜烂型38例,斑块型23例,乳头状型36例.检出贲门癌2197例,其中早期癌81例,占0.37%.镜下分为隐伏型8例,隆起型11例,糜烂型44例,凹陷型18例.早期食管癌镜下均为单癌灶.癌灶分布颈段2例,上段18例,中段58例,下段26例.早期贲门癌发生贲门前侧壁22例,小弯侧壁50例,胃底贲门9例,发病部位与进展期癌相近.早期食管癌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68例,鳞状细胞癌35例,早期贲门癌为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22例,高分化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3例,管状细胞癌8例,粘液细胞癌13例,乳头状腺癌5例.病理类型与进展期癌相近.结果食管早期癌以青中年组检出率相对较高,镜下分型以乳头状型多见,早期贲门癌以中年级检出率相对提高.镜下分型以糜烂型多见.本组病例早期癌检出率低于文献报道水平与群众缺乏防癌治癌知识有关,症状轻微时不重视诊治,症状明显时已是进展期癌.为提高早期癌检出率,笔者认为:①必须向群众宣传防癌治疗癌知识,使提高对癌瘤的警惕性,及早诊治.②必须重视早期癌的症状,及时检查.③放宽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吞咽时轻微梗阻,食管内疼痛或异物感,胸骨后疼痛、饱胀感  相似文献   

11.
王强  赵滢 《山东医药》2008,48(45):63-64
将4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百普力组和能全力组(含膳食纤维)各2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发现两组术后腹胀、腹泻和便秘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认为胃癌术后含膳食纤维的早期EN能降低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2例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N组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PN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8天,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及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B淋巴细胞)。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IgA、IgG、IgM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第8天均明显回升,EN组较PN组增幅大(P均<0.05)。两组术后第1天CD3、CD4、CD4/CD8、NK细胞、B淋巴细胞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第8天均明显回升,EN组较PN组增幅大(P均<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14.
经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对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1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对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临床表现、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评价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肠内营养治疗均痊愈,肠内营养后患者体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均明显提高。结论:经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是一种治疗胃瘫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张梅  陈淑娜 《山东医药》2011,51(26):89-89
食管癌根治术创伤较大,术后患者因禁食、发热需行营养支持治疗。然而,部分患者行肠内营养后机体反应较大,易发生各种并发症。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们对术后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9年6月~2011年5月,我们共给予食管癌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988例,男648例、女440例,  相似文献   

16.
马丽梅 《山东医药》2009,49(50):35-35
食管贲门癌术后禁食时间较长,必须早期进行肠内营养。腹泻为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常发生于肠内营养开始时。2008年4月1日-2009年4月1日,我科们共对24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37例发生腹泻。经针对性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残胃贲门癌及胃部分切除后食管癌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残胃贲门癌、食管癌的治疗原则同一般贲门癌及食管癌。但由于病人已行胃部分切除,因此消化道重建则是治疗的关键。消化道的重建与第一次胃切除的方式、肿瘤发生及受累部位、以及残胃大小等直接相关。此外,还要考虑到病人...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1995/19973a以来,经腹贲门癌手术后的115例患者给予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法进行对比观察.1材料和方法1.1材料115例贲门癌患者,男102例,女13例,年龄34岁~77岁,平均年龄585岁.术前均经病理检查所证实,手术均采用经腹应用吻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鼻空肠营养管的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技术与内镜下推送式置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6月,选择因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病变导致狭窄梗阻需要空肠营养治疗的40例患者,分成两组,进行鼻空肠营养管的内镜下常规推送式置入(推送组)与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导丝组),比较操作时间、置入一次性成功以及空肠营养管脱回胃内的情况。结果每组20例患者,均完成内镜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治疗。推送组与导丝组,操作平均时间分别是(750.3±445.9)S、(157.4±79.3)s,一次性成功率为85%、100%,空肠营养管脱回胃内发生率为30%、0%。两者比较,在操作平均时间上,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置入鼻空肠营养管,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技术比内镜下推送式置入技术,更具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胰腺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林  李宝平  贾仙 《山东医药》2007,47(30):97-98
对96例胃癌、胰腺癌术后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52例、肠外营养(PN)组24例和常规补液(对照组)20例。术后24h给予EEN或PN,检测术前和术后第9天免疫指标,观察术后严重并发症及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EEN组和PN组术后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EN组术后CD^+4、CD^+4/CD^+8亦显著高于PN组(P〈0.05)。认为EEN可明显改善胃癌、胰腺癌患者术后的免疫状况,在术后细胞免疫和肠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P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