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鼻咽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作为鼻咽癌首次病例常规外照射后局部追加剂量及对未控和复发患者补救治疗的一种方法的近期疗效。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院 1 997年 2月引进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X-刀 )设备至今 ,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常规放疗后仍有肿瘤残留者局部追加剂量及对局部未控或复发者用 X-刀治疗鼻咽癌共 1 0例。年龄范围 31~ 66岁 ,平均 35岁 ,男 8例 ,女 2例。全部病例均有组织学证实。 9例低分化鳞癌 ,1例为中分化鳞癌。 1 0例患者中 ,首诊患者 4例 ,肿瘤未控 4例 ,复发 2例。其中 1例为术后患者。临床按 TNM分期 , 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X-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WDVE-XKY808X-刀治疗系统治疗垂体腺瘤患者50例,单次治疗(SRT)30例,分次治疗(SRS)20例。50例全部获得影像学复查,其中31例获得血激素水平复查。结果:治疗后3~36个月复查MRI,病灶消失(CR)者10例(20%),病灶缩小1/2或以上(PR)者21例(42%),病灶缩小1/2或以下(NC)者15例(30%),PD4例(8%),总有效率(CR PR)达62%。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无症状加重者。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达29%。结论:X-刀治疗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明显副作用,它不同于一般外放疗,它的治疗次数虽少而瘤体受量高,疗效肯定,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注意并发症,及X-刀剂量选择。SRT治疗后血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率高于SRS治疗,但血激素水平恢复时间长于SRS治疗。  相似文献   

3.
吴少雄 《肿瘤学杂志》2006,12(4):296-299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简称X-刀)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放射治疗新技术,具有定位准确、靶区剂量集中、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很少的特点,为残留或复发鼻咽癌的再治疗提供了一条新途经。该文主要对X-刀的工作原理、体位固定及CT定位、治疗计划设计、治疗实施,鼻咽癌X-刀治疗适应证、靶区确定、处方剂量选择,以及国内外X-刀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X刀治疗29例晚期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X-刀 )具有定位准确 ,靶区剂量高 ,周围正常组织剂量锐减等突出优点 ,故其临床应用日趋广泛。自 1999年 9月 - 2 0 0 0年 11月我科用 X刀治疗 2 9例晚期恶性肿瘤 ,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2 9例。男 2 1例 ,女 8例。平均年龄 6 1岁 (42岁~ 79岁 )。肿瘤类型为 :肺癌 11例 (NSCL C10例 ,SCL C1例 ) ,食管癌 4例 ,原发性肝癌 4例 ,盆腔复发肿瘤 5例 (直肠及子宫来源各 2例 ,鼻咽来源 1例 ) ,颈椎转移性肿瘤 2例 (乳腺及鼻咽来源各 1例 ) ,膀胱癌、胰腺癌…  相似文献   

5.
丘脑中央中核毁损治疗癌症顽固性疼痛的实验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u LH  Chen SC  Long DH  Tang B  Xiang YS  Du TM 《癌症》2003,22(3):314-316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癌症顽固性疼痛(简称顽痛)尚未有较好的治疗方法。有报道丘脑中央中核(centromedianusnucleus,CM核)在中枢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大鼠动物实验和临床治疗90例多种癌症顽痛患者,探讨毁损CM核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用远交群大鼠(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10只,电解毁损其CM核,采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进行测痛,同时设假毁损组SD大鼠10只,除不通电毁损外,其余手术条件均与毁损组相同。以电流强度(mA)的变化,测定大鼠痛阈的改变。临床治疗癌症顽痛患者90例,其中肺癌36例、鼻咽癌21例、结肠癌10例、胰腺癌8例、骨癌8例、肾癌4例、肝癌3例。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对CM核行热凝射频毁损。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分法评定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毁损组大鼠痛阈术前为(0.152±0.034)mA,术后为(0.326±0.05)mA,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假毁损组大鼠痛阈术前为(0.142±0.027)mA,术后为(0.138±0.035)mA,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组患者术前疼痛计分均在7分以上,术后降至0~3分。随访发现,2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疼痛复发,但计分在5分以下;其余患者均持续止痛,有3例达2年多。术后并发症,嗜睡15例,尿失禁10例,语言错乱8例,一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3例,经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均消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中丝氨酸118 磷酸化的雌激素受体α(p2Ser1182ERα) 的表达情况、与ERα、PR 表达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 年前治疗的70 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p2Ser1182ERα、ERα、PR 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并用Kaplan2Meier 法分析其与三苯氧胺( TAM) 疗效的关系。结果 70 例ERα阳性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p2Ser1182ERα的表达与ERα的表达正相关( r = 0. 348 P = 0. 003) ,p2Ser1182ERα的表达与PR 的表达正相关( r = 0. 241 P = 0. 044) 。p2Ser1182ERα阳性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 P = 0. 013) ; PR 阳性的患者中,p2Ser1182ERα阳性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于阴性的患者( P = 0. 021) 。结论 p2Ser1182ERα联合PR 检测有可能为三苯氧胺疗效的评价提供一个更精确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A(PKA)RIαmRNA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 ,检测 5 4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远端正常组织中PKARI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PKARIαmRNA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6 6 .7% )明显高于相应远端正常组织 (2 0 .4 % ,P <0 .0 1)。 (2 )PKARIαmRNA表达与肺癌TNM分期明显相关 (P <0 .0 1) ,临床分期级别越高 ,PKARIαmRNA表达越高。 (3)淋巴结转移阳性者的PKARIαmRNA表达水平 ,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 (P <0 .0 1)。 (4 )PKARIαmRNA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 >0 .0 5 )。结论 PKARIαmRNA在肺癌组织中过表达 ,提示PKARIαmRNA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γ-刀与X-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γ射线与X射线立体定向全身治疗系统(简称γ-刀与X-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89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SCRT)。分为两组:γ-刀组46例(52个病灶);X-刀组43例(47个病灶)。均在各自立体定向放疗定位系统下以5mm层厚CT连续扫描靶区,根据三维重建图像资料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确定治疗方案。60Coγ射线使50%~7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6MV-X射线使80%~9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照射剂量均为30~45Gy/6~10Fraction/10~20d。对比分析γ-刀组与X-刀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影像学改变、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白细胞及肝功能指数,根据WHO标准,按治疗后1~3个月时的CT或MR I评价各自近期疗效。结果γ-刀组:12个为CR(23.1%),26个为PR(50.0%),10个为NC(19.2%),4个为PD(7.7%);X-刀组:11个为CR(23.4%),23个为PR(48.9%),8个为NC(17.0%),5个为PD(10.6%)。并对两组治疗后血AFP降低率、血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及肝功能指数进行对比:γ-刀组分别为83.8%、19.6%和6.5%;X-刀组分别为85.7%、16.3%和7.0%。γ-刀组与X-刀组统计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治疗中晚期不能手术肝癌有效的无创治疗手段。γ-刀与X-刀治疗的疗效相当,均是控制局部病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好近期疗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单纯放疗与X-刀加全脑照射治疗脑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41例脑转移患者中24例给予~(50)Co或6~8MVX线全恼照射及缩野补量,18例给予X-刀治疗,随后12例加全脑照射,结果单纯放疗组显效率54.2%(13/24),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X-刀治疗组显效率77.8%(14/18),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该组中6例未加全脑照射有1例治疗后3个月发现新的病灶。结论全脑照射加X-刀治疗脑转移瘤其疗效优于单纯放疗,X-刀治疗安全有效可替代手术治疗,对于X-刀治疗的剂量、分次、与全脑照射的先后顺序及比重需造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X-刀治疗脑深部肿瘤(附6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X-刀治疗脑深部肿瘤的方法、优越性、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68例脑深部肿瘤患者行X刀治疗,随访1~18个月,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得到随访的55例病人中,症状好转37例,无变化10例,加重5例,死亡3例。其显效率为63.7%,有效率为85.5%。结论对于脑深部肿瘤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x-刀治疗肺癌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刀治疗肺癌的方法、疗效、并发症。方法对14例肺癌患者行X-刀治疗,随访1~18个月,结合文献进行临床分析及疗效评价。结果1月后部分缓解7例,其中5例周围型肺癌;3月后完全缓解3例,均为周围型肺癌;3月后恶化1例,6月后恶化3例;1月左右死亡3例。其中2例中心型肺癌。结论X-刀治疗周围型肺癌效果优于中心型肺癌,且可以反复进行,为临床治疗中晚期肺癌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变构蛇神经毒 (modifieddotoxifiedneurotoxin ,MN81)是用氧化修饰法 ,氧化修饰眼镜蛇和银环蛇毒素得到的运动神经元病治疗药物。本文探讨MN8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BALB/c小鼠 ,雄性 ,体重 2 0± 2 g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 (动物许可证号 :军医动字95 0 12 )。1.2 药品及试剂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 (Sigma产品 ) ;RP MI 16 4 0培养基 (GIBCO产品 ) ;N 1 萘乙二胺盐酸盐(分…  相似文献   

13.
氩氦刀联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氩氦靶向冷冻治疗系统 (即氩氦刀 )结合放疗治疗晚期肺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89例肺癌患者分为2个组 :单纯氩氦刀治疗组 2 5例 ;氩氦刀联合放射治疗 64例。结果 氩氦刀联合放疗组有效率为 70 .3 % (4 5 / 64 ) ,完全缓解率为7.8% (5 / 64 ) ;单纯氩氦刀治疗组有效率为 48.0 % (12 / 2 5 ) ,完全缓解率为 0 (0 / 2 5 ) ;单纯氩氦刀治疗组及氩氦刀加放疗组 1、2年生存率分别为 42 .1% (8/ 19)、2 0 .0 % (2 / 10 ) ;70 .2 % (4 0 / 5 7)、5 3 .1% (17/ 3 2 )。并发症咳嗽、咯血 2 0例 (2 2 .5 % ) ,气胸 16例 (18.0 % ) ,胸腔积液 11例 (12 .4% ) ,发热 12例 (13 .5 % )。结论 氩氦刀治疗类似外科手术切除 ,创伤小 ,反应轻 ,术后患者精神体能恢复快 ,对晚期肺癌可行 ;氩氦刀结合放疗能较有效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疗效可靠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的抑制剂塞来昔布(西乐葆,celecoxib)对N-丁基-N-(4-羟丁基)亚硝基胺(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癌抑制作用.方法:本实验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均以BBN为致癌剂诱发SD大鼠膀胱肿瘤的生长.同时,其中的2个实验组另外哏以不同剂量的塞来昔布(0.5 g/kg饮用水、1.0 g/kg饮用水),30周后处死动物,现察塞来昔布对BBN所诱导的膀胱癌是否有抑制作用.结果:塞来昔布能明显抑制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肿瘤结节的形成,P<0.05.塞来昔布的刺量越大,其对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越强,P<0.05.结论:塞来昔布对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癌有抑制作用.剂量较大的塞来昔布对BBN所诱导的SD大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5.
冷冻联合rhTNF-α治疗C6大鼠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冷冻联合rhTNF-α治疗C6大鼠脑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借助于立体定位技术,将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40只雄性Wister大鼠脑S1区,待肿瘤长至第15天,直径约6mm时,随机将荷瘤鼠分为四组:G1、G2、G3、G4分别为盐水对照组、冷冻治疗组、rhTNF-α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同时分别行相应的治疗。治疗后第15天,行核磁共振(MRI)检查,测量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动态观察各组荷瘤鼠生存期和rhTNF-α对荷瘤鼠的毒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肿瘤体积和生存期与其它各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且该组对肿瘤生长的抑制率(89.5%)明显大于冷冻组(66.3%)和rhTNF-α治疗组(49.0%),且大于理论抑瘤率(82.8%)。同时观察到rhT-NF-α对实验动物有一定毒副作用。结论冷冻和rhTNF-α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γ刀或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10年9月间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69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5例患者接受深圳一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月亮神γ刀设计放疗联合TACE治疗,B组34例患者接受瑞典医柯达公司生产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设计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TACE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2个月复查肝脏增强CT,根据病灶大小评估疗效。所有患者均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1次,4周后重复1次,休息2周后再根据分组情况分别行γ刀治疗或三维适形调强放疗。γ刀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具体方法为:在各自的立体定向放疗定位系统下以5mm层厚行CT增强扫描靶区,对所获图像在TPS上进行三维重建,勾画靶区,GTV为影像学上所见肿瘤靶区,PTV在GTV基础上均外扩1cm,修饰解剖学边界。γ刀为50%等剂量曲线包绕病灶,照射剂量为每次3Gy,每周5次,共15次。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为9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边缘,照射剂量为每次2.5Gy,每周5次,共28次。结果 A组患者完全缓解(CR)2例(5.7%),部分缓解(PR)20例(57.1%),稳定(SD)8例(22.9%),进展(PD)5例(14.3%),总有效率(RR)为62.9%。B组患者CR 0例(0),PR 19例(55.9%),SD 8例(23.5%),PD 7例(20.6%),RR为55.9%。A组患者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2.3%和60.7%,B组患者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9.6%和58.1%。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轻度肝功能损伤,无与治疗相关死亡患者。结论γ刀联合TACE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联合TACE均为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方法。γ刀联合TACE治疗对患者骨髓抑制作用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7.
腺嘌呤制备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利用腺嘌呤制备大鼠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模型.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慢性肾功能损伤模型组,每组8只.对照组动物灌胃蒸馏水,模型组动物灌胃腺嘌呤悬液100 mg (ks·d),实验共持续12周.实验期间监测动物的体重、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的大体形态,并对肾脏组织进行HE染色病理观察以及透射电镜的检测.结果:模型组动物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肌酐清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动物出现进行性的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改变.模型组动物肾脏的长轴长以及重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出现了典型的肾脏损伤的病理学以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用腺嘌呤100 mg (kg·d)给予大鼠灌胃,可以制备出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IF-1α、MMP-2、MMP-9等易感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98只通过化学诱导的方法诱导为NSCLC模型的SD大鼠,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60只肺部良性病变的SD成年雄性大鼠作为对照组。测定上述易感基因在良性组织以及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以及随着病情的加重上述基因阳性表达率的变化情况。HIF-1α表达采用HIF-1α试剂盒对单克隆抗体HIF-1α进行检测;MMP表达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测。结果:HIF-1α、MMP-9、MMP-2在对照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8.3%、10.0%,在观察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6%、78.6%、74.5%(P均<0.05)。随着病情的加重HIF-1α、MMP-9、MMP-2在肿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与良性组织相比,HIF-1α、MMP-9 、MMP-2在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因此有必要对上述基因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观察肝细胞癌变过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动态改变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以含0.05% 2-乙酰氨基芴(2-FAA)颗粒饲料连续喂饲雄性SD大鼠12周诱发肝细胞癌变,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普通颗粒饲料喂饲,采用HE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细胞及外周血中HIF-1α的动态变化,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HIF-1α的表达及胞内定位.结果:SD大鼠在喂饲2-FAA后,肝细胞出现颗粒样变性、不典型增生及肝细胞癌(HCC)的变化;HIF-1α随着上述病理组织学的改变依次呈梯度增高表达,表现为肝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变性组(P<0.05);HIF-1α在肝细胞内呈强阳性表达;外周血与肝组织中的mF-1α动态改变呈正相关关系(r=0.474,P<0.05).结论:HIF-1α参与肝细胞的癌变过程,其表达增加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顺铂局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积液中VEGF、HIF-1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顺铂联合恩度胸腔局部注入治疗,并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3 ml胸腔积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VEGF、HIF-1α水平。观察局部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不同疗效患者VEGF、HIF-1α水平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周化疗,其中CR 1例,PR 9例,SD 12例,PD 8例,总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73.3%,随访至今,中位缓解时间为65 d(7~354 d)。所有患者对局部灌注化疗耐受性较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10例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按照临床疗效将30例患者分为有效组(CR+PR,10例)和无效组(SD+PD,20例),化疗后CR+PR患者胸腔积液中VEGF、HIF-1α水平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SD+PD患者VEGF、HIF-1α水平稍有上升,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恩度联合顺铂局部灌注治疗晚期NSCLC合并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较少,能提高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与抑制VEGF、HIF-1α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