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出聚丙烯酸水凝胶,考察了交联剂、单体中和度、盐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以结晶紫为模板研究了水凝胶对结晶紫的控制释放性能。结果表明,交联剂用量在0.8%,单体中和度为70%时水凝胶溶胀性能最佳;在相同条件下,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率随盐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聚丙烯酸水凝胶对药物具有良好的控制释放性能,对结晶紫的释放为扩散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自由基引发聚合制备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的溶胀率、保水率,讨论了交联剂、引发剂的用量以及pH、盐溶液浓度对溶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合成温度为70℃,pH=8,盐溶液浓度为0,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分别为反应物质量的0.6%、1.0%时,制备出来的水凝胶的溶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硫代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敞开体系快速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盐性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CO-丙烯酰胺).探讨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单体含量、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对吸水(盐)率的影响,同时对共聚物的溶胀性能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聚丙烯酸系聚合大分子链上同时引入适当配比的酰胺基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有效提高树脂的耐盐性,且所得树脂的溶胀性能好,最高吸蒸馏水倍率达1 840g/g,吸盐(质量分数0.9%的NaCl溶液)倍率达162g/g.  相似文献   

4.
水溶液聚合小麦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淀粉与丙烯酸为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吸水性复合树脂。考察了丙烯酸的中和度、淀粉/单体比例、引发剂、交联剂等对聚合反应和树脂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物料的最佳配比:丙烯酸的中和度为90%,引发剂用量为0.5%,交联剂用量为0.05%,淀粉含量为10%。制备得到的吸水性复合树脂吸水率达1060g.g-1,性能优于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5.
用NaOH中和后的丙烯酸为单体,以过硫酸钾K_2S_2O_8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考查了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吸水倍率测试结果表明,当丙烯酸的中和度为80%、K_2S_2O_8用量为占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的0.18%、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占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的0.02%时,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最佳,为165 g/g,该树脂对质量分数为20%的NaCl盐水的吸收倍率为31.6 g/g。  相似文献   

6.
周颖梅  范飞  徐阳 《广东化工》2014,41(22):31-33,35
室温条件下,以安息香双甲醚作为光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乙醇溶液中,采用紫外光照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透明均质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水凝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水凝胶的结构,通过测定水凝胶的溶胀率和退涨率考察了单体、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p H敏感性测定,发现该共聚凝胶为阴离子型p H敏感水凝胶。在弱碱性溶液中有最高的溶胀率。  相似文献   

7.
以氯化钠(Na Cl)水溶液为分散介质,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通过分散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钠(PAA-Na)吸水凝胶。考察了单体中和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对分散聚合的分散效果及凝胶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盐水浓度为24 wt%,丙烯酸中和度为75%,引发剂、交联剂、分散剂用量分别占单体0.9 wt%、0.6wt%、12 wt%时,制备的吸水凝胶能够稳定分散且吸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机械活化后的花生壳粉末为基质,丙烯酸/丙烯酰胺为复合单体,过硫酸钾作引发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交联剂,在水溶液中接枝聚合制备复合水凝胶。讨论了丙烯酸中和度、机械活化时间、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凝胶的吸水倍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的工艺条件下水凝胶对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吸水倍率分别为148.37 g/g和19.78 g/g。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钠(AANa)、丙烯酰胺(AM)为原料,过硫酸胺((NH)4S2O8)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P(AM-AANa)。利用红外光谱对P(AM-AAN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丙烯酸(AA)中和度、AM和AANa物质的量比、(NH)4S2O8用量、MBA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M∶nAA=2∶1、AA中和度为7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 4%、交联剂用量为单体用量的0. 8%、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8 h时,所制备的P(AM-AANa)水凝胶具有最佳溶胀性能。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酸钾-高岭土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王玉芳  任皞 《山东化工》2009,38(11):13-15
以丙烯酸钾、高岭土为原料,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合成高岭土-聚丙烯酸钾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并对单体的中和度、高岭土的添加量、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复合高吸水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单体的中和度为85%,引发剂用景为0.25%,交联剂用量为0.015%时,可以合成出性能较好的复合型高吸水性树脂,其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率可达728g/g。  相似文献   

11.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辛烷基磺酸钠(NaAMC8S)三元共聚高吸水树脂,研究了引发剂含量、交联剂含量、AA中和度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基单体NaAMC8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吸水树脂的盐水吸收能力,当引发剂含量为0.2%,交联剂含量为0.02%,中和度为75%,加入NaAMC8S为0.5%时,共聚树脂吸自来水的量为601mL/g,吸0.9%Nacl水溶液的量为154mL/g。  相似文献   

12.
以交联聚天冬氨酸(PAsp)、丙烯酸(AAc)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分步法制备了聚天冬氨酸/聚丙烯酸(PAAc)互穿网络吸水性树脂(IPNAP),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AAc与PAsp质量比、引发剂用量(以单体质量计,下同)、交联剂用量(以单体质量计,下同)、AAc中和度对IPNAP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c与PAsp质量比为1.0∶1、引发剂用量为0.50%、交联剂用量为0.40%、AAc中和度为75%时,IPNAP的吸液性能最好,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液倍率分别达到826g·g-1和120g·g-1。  相似文献   

13.
A semi‐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semi‐IPN) hydrogel based on kappa‐carrageenan (κC) and poly (vinylsulfonic acid, sodium salt) (PVSA) was prepared by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amide (AAm) using methylenebisacrylamide (MBA) as a crosslinking agent and ammonium persulfate (APS) as an initiator. FTIR spectroscopy was used for confirm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inal product. It was found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Semi‐IPN hydrogel is equal to the initial homopolymers and monomer feed compositions. The swelling capacity of the hydrogel was shown to be affected by the MBA, APS, and AAm concentration as well as κC/PVSA weight ratio. The swelling behavior of the hydrogel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various pHs and salt solutions. Since the highly swelling biopolymer‐based hydrogel exhibits low salt‐sensitivity, it may be referred to as an anti‐salt superabsorbent hydrogel. The swelling kinetics of the superabsorbent hydrogels was studied as well. POLYM. ENG. SCI., 47:1388–1395, 2007. © 2007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AA)为单体、聚乙二醇(PEG)为大分子模板、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原位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PAA)/PEG复合水凝胶膜,研究了PEG用量对复合水凝胶成膜性、热稳定性、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PAA/PEG复合水凝胶膜;适量PEG的引入有利于复合水凝胶成膜;PAA/PEG复合水凝胶膜的热稳定性良好;PEG的引入对水凝胶膜的吸水溶胀性能不利;适量PEG有利于提高凝胶的力学性能,复合水凝胶膜软而韧;PEG与AA质量比为0.4的PAA/PEG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标称应变最大,分别为1.58 MPa,414%。  相似文献   

15.
孙琳  王存国  林琳  刘维  肖红杰  袁涛 《应用化工》2007,36(12):1194-1196
应用小麦秸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耐盐性吸水树脂,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吸盐水倍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接枝共聚的适宜条件为:丙烯酸单体与麦秸秆质量比为8∶1,丙烯酸中和度为70%,引发剂过硫酸钾-硫代硫酸钠的用量为单体的3.5%,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24%,反应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盐水倍率最高,吸盐水(CNaC l=0.9%)可达68 g/g,可应用于医疗卫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和高岭土为原料,用溶液法合成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中和度、高岭土加入量、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等影响吸水倍率的主要因素。加入高岭土粉体的复合型高吸水性能脂用溶液法聚合,产物不易粘壁,后处理方面优于纯的交联聚丙烯酸盐树脂。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钠(AA-Na)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微波辐射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备可溶解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探讨丙烯酸中和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温度等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19%,中和度为80%,引发剂用量为0.05%,交联剂用量为0.002%,反应温度35℃条件下合成的聚丙烯酰胺(PAM)的相对分子质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阴离子型高吸水性树脂,以丙烯酸为单体、氢氧化钠为中和试剂,加一定量的引发剂和交联剂,在适当的温度下恒温聚合反应、得 吸水们经达500倍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中和度、交联剂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刘珍贤 《广州化工》2011,39(12):88-91
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魔芋粉-丙烯酸(钠)-丙烯酰胺超强吸水剂。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法对该合成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总用量(单体/魔芋粉)8.79 g·g-1、引发剂量(引发剂/魔芋粉)4.50%、反应温度66.7℃、交联剂量(交联剂/魔芋粉)1.42%、反应时间2.55 h、丙烯酸中和度81.74%、单体比例51.7%。产物吸水率为751.3 g·g-1,吸盐水率为128.6 g·g-1。  相似文献   

20.
王艳 《应用化工》2011,40(6):997-998
利用棉花杆作为基准材料,以过硫酸钾(APS)为引发剂引发单体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最优合成条件为:引发剂APS用量为棉杆的5%,单体AM与AA的质量比为7∶3,棉杆∶单体质量比为1∶5,AA中和度80%,反应时间3 m in,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用量为5%,树脂吸生理盐水率135 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