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勇  彭俊平  饶建章 《四川医学》2002,23(4):375-376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肿瘤切除术6例(21.4%),中位生存期16个月;肝管引流16例(57.1%),中位生存期7.8个月,探查活检术6例(21.4%),2例死于并发症术后,4例4个月内死亡,结论:肝门胆管癌早期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在胆道转流手术联合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9月我院129例肝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113例,其中60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切除率53.9%;R0切除48例,R1、R2切除12例;53例行引流,术中46例行内引流,7例行外引流;16例未手术。根治性切除的中位生存期47.86个月,高于未切除的10个月及减黄手术的14.83个月。根治性手术的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83%、62.50%、33.33%,明显高于姑息性手术的56.92%、12.31%、0%和未手术的31.25%、0%、0%。结论(1)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主要手段。(2)当肿瘤侵及汇合部胆管时应行尾状叶切除。(3)姑息性治疗在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2年6月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数占同期总手术倒数47.6%(10/21),根治性切除率为28.6%(6/21),无手术死亡。根治性切除患者中有2例分别于术后16个月和21个月死于肿瘤复发,有4例仍存活,平均生存18个月。姑息性切除患者有1例存活,其余3例死亡,平均生存10.5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应尽可能行切除手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和联合肝切除是根治术的基本要求和延长生存期的重要措施。用PMOD进行刮吸解剖,对手术成功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薛晓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109-111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各种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根治性切除4例(其中合并肝叶切除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姑息性手术5例(其中内引流3例,外引流2例),单纯剖腹探查2例。随访8例,随访率为72%,根治性切除组存活时间8个月~33个月,平均16个月,现仍存活1例,已45个月;姑息性手术组存活时间2.5个月~20个月,平均8个月;单纯剖腹探查组均在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尽量行根治性切除或扩大切除术,对不能切除者应争取行内、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方法,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方法回顾分析2005~2011年收治肝门部胆管癌3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术前确诊26/30(86.67%)。手术切除16例(53.33%),其中根治性切除(R0切除)10例(33.33%)、姑息性切除6例(20%),引流术12例(40%),单纯剖腹探查术2例(6.67%)。术后随访28例,2人失访,随访率92.86%(26/28),其中随访根治性切除10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50%、20%。随访姑息性切除6例,1、3年各1例,4例于一年内死亡。随访引流术10例全部于半年内死亡。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根治性切除率低,影像学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对黄疸病人应尽早行影像学等相关检查,以提高根治切除率。手术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和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3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临床分型、治疗效果。结果 无痛性梗阻性黄疸者占62.8%,切除组术后2周TB和AKP水平较其他两组下降明显;根治性切除8例,姑息性切除10例,引流减黄手术17例;肿瘤切除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22.2%,单纯引流者l、3年生存率为58.8%、0;肿瘤切除明显优于单纯引流(P<0.05)。结论 手术治疗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简化术前检查,力求早期手术,争取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9例肝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45~69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黄疸,黄疸前后有上腹疼痛或不适,体重下降病史。手术方式包括肝门部胆管癌局部切除,胆管引流术,部腹探查出现癌肿晚期仅取活检。术前均行B超检查,CT检查6例,PTC检查2例,ERCP检查2例。肿瘤分型采用Bismuth—Corlette方法,Ⅰ型2例,Ⅱ型2例,Ⅲa型1例,Ⅲb型1例,Ⅳ型3例。结果9例病人中,根治性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2例,胆道引流组采用胆管空腔吻合加支撑管引流,剖腹探查发现癌肿晚期,取活检4例。术前B超均发现肝内胆管扩张,6例发现肝门部肿块影。PTC检查2例,显示肝内胆管扩张,肝门部胆管狭窄或截断,ERCP检查2例,显示肝门部胆管狭窄或截断。术后病理检查示中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4例。术后2个月死于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低蛋白血症6例。根治性切除1例存活14个月,另1例存活25个月,姑息性切除术者,生存3~6个月,4例剖腹探查取活检患者术后2~3个月死亡。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早期确诊困难,应在认真询问病史的基础上,对B超和CT检查的肝内胆管扩张而胆囊不肿大,胆总管不扩张等影像加以综合分析,必将提高早期确诊率。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2种,原则上能切除者即求根治,避免姑息性扩大手术,尽量降低术后胆道感染的并发生率,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洪梅 《广西医学》2000,22(6):1373-1374
肝门部胆管癌占胆道恶性肿瘤的 1 / 2 ,大多数无法切除 ,并于诊断确立后 3个月死于肿瘤导致的严重合并症( 1) 。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展和外科技术的进步 ,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已大为提高。我院自 1 995年 2月至 1 997年 3月手术切除治疗 1 9例肝门部胆管癌 ,手术顺利 ,效果满意 ,现将手术方法及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 3例 ,女 6例 ,年龄 38~ 75岁 ,均由于阻塞性黄疸入院 ,经 B超、CT或 MRI等检查拟诊“高位胆管癌”行手术治疗。其中姑息性切除 7例 ,根治性切除 1 2例 ;1 3例行各种类型肝切除。 1 9例术后经病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减黄”引流方式。方法:对1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不能切除患者术中给予胆管内永久性置入T形乳胶管引流进行分析,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引流方法选择和注意事项。结果:患者术后黄疽减轻,恢复进食,大便恢复正常。讨论:不能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应用胆管内置管内引流,能有效地解决胆管梗阻,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术式的选择和效果.方法对1992年7月至2002年7月手术治疗4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总结,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式、临床分型、治疗效果.结果无痛性梗阻性黄疸者占53.5%.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6例,单纯引流减黄手术15例,肿瘤活检4例.肿瘤切除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82.4%、23.5%,单纯引流者1、3年生存率为58.3%、0,肿瘤切除明显优于单纯引流(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及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简化术前检查,力求早期手术,争取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及远期疗效。方法:对27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其中3例联合左半肝及尾状叶切除,3例联合右半叶及尾状叶;13例行姑息性手术中9例行胆肠内引流,4例行外胆道引流。结果:根治切除率为67.5%,患者1、2、3年生存率为76.0%、36.0%、16.0%,中位生存时间20个月;姑息性手术者中行内、外引流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8个月。结论:合理选择病例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根治性切除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罗光辉  苏兴桂 《河北医学》2003,9(3):208-210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置入记忆金属内支架术,在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作用。方法:20例估计不能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置入记忆金属内支架(PMSE)20例,观察其减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再梗阻时间及生存率。结果:全组术后2-3月的减黄有效率92.85%;引流效果与Bismuth分型有密切关系。引流维持通畅平均时间7.3个月。术后随访平均存活期7.3个月。结论:对无切除可能的肝门部胆管癌,经皮经肝记忆金属内支架置入术可作为首选的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7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并发症、生存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78例中手术切除38例,其中根治性切除16例,姑息性切除22例,行手术胆管引流40例,其中内引流11例,外引流29例。随访50例中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率为78.0%、56.0%、18.0%,姑息性切除组1、3年生存率为70.4%、12.3%,无5年生存。内引流组和外引流组1年生存率为47.9%和28.6%,无3年生存。结论B超检查联合CT或MRI,对肝门部胆管癌可基本明确诊断;根治切除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远期存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6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6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联合应用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肝门部胆管确诊率为100%;52例患者获随访,随访率81.3%;手术病死率3.1%;手术切除4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22例;内引流16例;外引流6例。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内引流和外引流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4、15.6、12.9、3.8个月。联合肝叶切除、单纯肿瘤局部切除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5、16.3个月。结论联合运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率。根治性切除及联合肝叶切除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者以内引流为首选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及影响。方法 :对 5 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 2 2例 (3 9.2 % ) ,其中根治性手术 15例 ,姑息切除 7例 ,行胆管内、外引流 2 9例 ,5例仅作探查活检。随访根治性切除 13例中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5 3 .3 % (8/15 )、2 0 %(3 /15 )、13 .3 % (2 /15 ) ,最长 1例生存已 5 1个月。姑息切除 7例中 ,1年生存率为 2 8.5 % (2 /7) ,非切除 3 4例中随访 2 2例 ,仅 2例作胆管外引流 ,术后放疗 ,存活 15、17月 ,其它未超过 8月。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治疗应力争作根治性切除 ,无法切除者应作内或外引流 ,尤以内引流者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肝门部胆管癌(HCC)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老年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中手术切除13例,其中R03例、R110例,切除率为48.1%(13/27);T管外引流5例、PTBD组9例;术后并发症10例、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肺部感染。R0组平均生存期20.3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100%、33.3%;R1组平均生存期12.7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50%、12.5%;T管外引流组生存期3~10个月,平均6.6个月;PTBD组生存期3—7个月,平均4.8个月。结论:手术切除是提高老年HCC患者生存期的有效手段,围术期应加强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尹清臣 《中外医疗》2008,27(21):85-86
目的 观察肝门部胆管癌局部切除附加肝尾状叶切除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纳入2004年6月~2007年12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肝门部胆管癌依据Bismuth-Corlette分型,Ⅱ型和Ⅲ型的患者16例为观察对象,对Ⅱ型志者进行局部切除附加肝Ⅰ段(尾状叶)切除;Ⅲ型患者进行肿瘤局部切除附加肝Ⅰ段切除和肝右叶(Ⅲa)或左叶(Ⅲb)切除.结果 手术死亡率为6.25%.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并发胆管炎2例,腹水、腹腔感染、胆漏、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腹腔患染手术引流治愈,其余保守治疗治愈出院.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病理检查,15例切除的尾状叶镜下有瘸细胞.患者1、2、3年存活率分别为84.7%,56.3%、36.2%.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根治治疗,对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的病人行肝门部胆管癌局部切除附加肝尾状叶切除可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对于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肝脏切除联合动脉切除重建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的进展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情况及预后。结果15例中,肝右动脉与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5例,肝右动脉与胃、十二指肠动脉端端吻合3例,肝右动脉与肝左动脉端端吻合1例,肝右动脉与肝右动脉端端吻合1例,肝右后与肝右后端端吻合1例,肝固有动脉与门静脉端侧吻合3例,肝右动脉与门静脉端侧吻合1例,其中4例同时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本组根治性切除(R0切除)11例,非根治性切除(R1切除)4例。3例术后出现胆瘘,1例出现胆瘘合并腹腔内感染,1例出现腹腔内感染,1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均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于术后因肝功能衰竭死亡。术后4例肿瘤复发,时间为6~26个月,平均复发期为17.5个月;其中1例(25%)为R0切除,3例(75%)为R1切除。术后6个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5.6%、78.6%、33.7%。结论对于动脉受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肝脏切除联合动脉切除重建,可提高根治切除率并可改善患者预后。熟练掌握血管吻合技巧可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方式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生存期为8~30个月,胆肠内引流的生存期2-15个月.结论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疗效与术式密切相关,以根治切除疗效最佳,不能切除者应选择姑息性手术.  相似文献   

20.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 3 8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 ,介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的体会 ,探讨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本组切除率为 5 8% ;其中术后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1 5 %、5 7 6%、3 4 5 %。结论 胆门部胆管癌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疗效最好 ,姑息性切除优于内引流术 ,内引流术优于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