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我国当前PPI与CPI长期背离,在通胀正向传导机制不明显的背景下,可以基于动态视角来解释我国通胀成因.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得到反映货币因素、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的综合因子,以此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求出通胀影响因子的时变参数,结果显示:2008年以前我国通胀属于成本推动与需求拉上混合型通胀;2008年至今是典型的需求拉上型通胀.并进一步建立了VAR模型,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发现,货币因子、通胀惯性、需求因子和成本因子能够分别解释通胀变化的45%、30%、20%、5%.通胀惯性和需求因子能够迅速强烈影响通胀,货币因子对通胀的影响较为持久,而成本因子对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弱.最后兼顾稳增长、防通胀提出通胀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谈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的原因。莫迪利阿尼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非货币通胀,具体表现为:工资推动、公司涨价推动和外部成本推动。他还认为.通胀还源于中央银行对其地方的分支机构缺乏有力的控制。2、通货膨胀与失业。弗里德曼认为,在短期内...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1995-2017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SVAR模型和运用相关检验分析,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期经济增长对货币供给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当期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和当期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均具有抑制作用;货币供给与通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短期为正,长期为负,且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同时货币供给对通胀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而经济增长对通胀的影响则具有阶段性;经济增长与通胀对货币供给的短期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跨期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一般均衡为基础,构建我国货币需求函数。并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葛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长期和短期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经验估计和检验。结果表明:实际消费、通货膨胀和货币化进程对狭义实际货币余额有显著影响,而一年期存款利率影响不显著;对广义货币实际余额需求有显著影响的是:实际消费、五年期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水平。  相似文献   

5.
股票价格对货币总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资产替代效应、交易需求效应、资产组合效应和收入效应四个方面。把超出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因素的货币需求定义为超额货币需求量,并把股票价格因素纳入到超额货币需求函数中,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票价格对超额货币需求有正向影响但影响较小。不过,随着以后我国股市规模的扩容和金融改革的深入,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其对超额货币需求的影响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治理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水平稳定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目前影响中国物价水平的原因十分复杂。研究表明,通胀预期因素、供给因素和货币供应量是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决定因素。资产价格和外部因素虽然在统计上不显著,但是房价和外汇储备的连续增长使得通胀水平有了上升的动力。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水平的上升,政府应采取以下政策:PPI可以作为CPI的先行经济指标;利用政策积极引导通胀预期;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改革;规范房地产供给制度,坚持制定并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不完全的汇率传递理论,汇率传递效应内生于通货膨胀、汇率和货币制度等宏观经济因素.我国已有的相关研究基于线性组合模型进行,因而脱离了现实和制约了可研究范畴.本文基于动态和非线性的宏观经济视角,采用多变量的平滑转移门限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汇率传递效应及其与宏观经济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创新研究.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汇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显著,其中,通胀滞后1期和货币供应量滞后4期的较大影响发生在1996年底前,汇率升值滞后1期的较大影响则贯穿始终,并在研究期末达到新高.这意味着在我国,通胀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变弱了,而汇率升值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却越来越强了.  相似文献   

8.
全文以揭示通货膨胀的实质是分配问题以及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所造成的危害入手,指出通货膨胀的诸种成因,并提出了控制货币总量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标本兼治通胀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货币需求的理论和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探讨了我国货币需求估计问题,并以近年来外汇占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例,指明了我国货币需求估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在澳大利亚上调现金利率以缓解通货膨胀的政策背景下,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影响利率的相关因素以及对货币供给和实际GDP的影响。该分析广泛引用学术期刊、教科书、著作和官方网站的相关观点、理论、数据和实证案例。研究发现现金利率的上升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减少和总体GDP的下降,央行可以通过设定通胀目标来稳定通胀预期,减少经济的不确定性。从而得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取各种措施如扩大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等来实现利率的提高这一结论,并且提出了可以结合财政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等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中国1952年至2010年的年度数据以及1993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基于AR(p)-EGARCH计量技术手段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中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的通货膨胀水平将带来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增加,而通货膨胀不确定性增加也会进一步提高通货膨胀水平。根据研究结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应该注重保持中国物价水平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它直接冲击了传统会计计量模式,进而影响企业、国家进行经济计量、经济管理和决策。本文从分析通货膨胀对传统会计计量模式中的“货币计量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的影响入手,定性分析了通货膨胀对会计实务中的资产保全以及其他分支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依然存在,通胀失控风险正在上升,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通账形成原因,提出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宋代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发行纸币的时代,由纸币、金属货币和有价证券共同构成的宋代货币体系,其相互关系的复杂及其不确定性导致了宋代通货膨胀的复杂和持久,地造成了对这一问题看法上的诸种分歧和不足。事实上,宋代正当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其通胀成因错综复杂,表现出混合型的特征。宋代纸币是一种混合货币。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爆发的滞胀危机主要是由于长期执行扩张型财政政策导致的后果。约翰逊政府时期减税、增加社会福利和对越战争同时进行,财政赤字迅速增加,导致经济发展停滞,通胀严重。尼克松时代,为抑制通货膨胀,实行价格管制,暂时遏制了通货膨胀发展的趋势,但随着管制的放松,通胀率报复性回升。而其滞胀内因也因此表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上,由于美联储没有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屈从于政治压力,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货币发行量,使美国的通货膨胀愈加严重。  相似文献   

16.
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最紧要、最迫切、最引人关注的问题,也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对通胀成因的分析,着重探求治理的对策。笔者认为,农业问题、国有企业问题、投资规模膨胀、地区发展不平衡,乃是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流通秩序的混乱,价格改革步伐的加大、工资改革的推进、货币的过多发行、汇率并轨税制改革的副作用,使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加强宏观调控,注重发展农业,加快企业改革,整顿流通秩序,是抑制通胀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浅议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陈海鑫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市场货币供应超过了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量,使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减少,而商品和劳务价格表现为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胀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头号敌人,是一国经济总量失衡的货币表现,已成为中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中国金融系统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中国金融系统在从资金动员机制向信号发出机制转化过程中存在滞后,这种滞后造成了中国金融系统从抽取发展税变为抽取通胀税,从而造成了中国的结构型通胀。因此,若以一种通胀税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通胀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减税率同时扩大税基的方式来治理中国的通胀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通货膨胀现象,其成因与过程非常复杂。国内现有文献对通胀影响因素的看法各不相同。本文采用2008年1月-2013年3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广义货币供应量M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和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运行现状,并且针对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量、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采购经理人指数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作了实证分析,进行了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并通过VAR脉冲响应分析出M2对CPI的影响大约滞后8期,最后提出相应的货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态经济已经成为时代主题,当前通货膨胀既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现象,也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中国虽然度过了金融危机,但目前正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从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通货膨胀主要是一种货币现象,是流动性过剩的结果。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远不是央行多发了基础货币那么简单,广义货币增加背后的逻辑是复杂的,反映了国内外双重流动性过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因此,治理通货膨胀也必须采用多元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