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析地研究了中高度(离他心3-4个地球半径)极隙区极低密度上行电子束流引起的沿磁力线传播的电磁个稳定性,上行电子束流和背景等离子体都考虑成冷等离子体.结果表明,上行电子引起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电磁来流模是不稳定的,当它与离子回旋模耦合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频率色散关系仍为电子束流模特征这此结果对解释权隙区纬度地面站低频电磁波观测资料和理解极隙区动力学过程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中高度(离地心3-4个地球半径)极隙区上行电子束流和上行氧离子(o+)锥引起的沿磁力线传播的电磁不稳定性.采用的物理模型假定:上行电子具有单能束流分布函数,而上行氧离子(o+)锥可用单能环-束分布函数来描述.结果表明,左旋和右旋圆偏振的低频电磁模是不稳定的,激发不稳定性的自由能源主要由上行电子束流提供,而上行氧离子(o+)锥因自由能太小只影响频率色散关系,上行粒子(电子和氧离子)与背景等离子体密度比的变化对电磁不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这些结果对解释权隙区纬度地面站低频电磁波观测资料和理解极隙区动力学过程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中高度(离地心3-4个地球半径)极隙区上行电子束流和上行氧离子(o)锥引起的沿磁力线传播的电磁不稳定性.采用的物理模型假定:上行电子具有单能束流分布函数,而上行氧离子(o)锥可用单能环-束分布函数来描述.结果表明,左旋和右旋圆偏振的低频电磁模是不稳定的,激发不稳定性的自由能源主要由上行电子束流提供,而上行氧离子(o)锥因自由能太小只影响频率色散关系,上行粒子(电子和氧离子)与背景等离子体密度比的变化对电磁不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这些结果对解释权隙区纬度地面站低频电磁波观测资料和理解极隙区动力学过程是很有益的.  相似文献   

4.
处于高纬向日面的极隙区是太阳风能量、动量和质量可以直接进入地球磁场并到达地球的近地空间的区域。本文简要介绍了极隙区的观测和研究,综述了极隙区的粒子沉降、场向电流、等离子体对流和电离层电流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极隙区Pc 3脉动特性的短基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中山站和戴维斯站(不变磁纬74.5°)白天中午位于磁层极隙区,两站均安装了完全相同的感应式磁力计,选择1997年3月和1996年6、9、12月两站的数据,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波形检查方法选择Pc3脉动事件,然后用信号互谱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在中山站-戴维斯站,Pc3脉动主要出现于白天,尤其是中午/磁中午附近;Pc3脉动振幅及发生率均在6月份最小,在其他月份大些;Pc3脉动传播方向,白天主要向西.这些可能反映了电离层电导率和日侧电离层电流系统对Pc3脉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维三分量完全电磁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由温度各向异性电子束流和电于环束流引起电磁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它们都能激发高频宽带电磁不稳定性,其中环束流不稳定性(RBI)的非线性饱和水平比温度各向异性束流不稳定性(TABI)强,对RBI波在系统发展的线性增长阶段呈右旋极化,在非线性饱和阶段则主要呈左旋极化,而对TABI波在系统发展的整个阶段均享右旋极化.这些结果可应用于磁化星磁层射电暴的解释中.  相似文献   

7.
用Kamide-Matsushita方法,在行星际磁场具有较小的北向分量,且|By|>>|Bk|时,对磁语和磁扰状态以及Br>0和By<0等不同情况,分别计算了场向电流引起的电离层电势、电场和电流体系.结果表明,极隙区场向电流的存在使高纬向日面区域的电势发生畸变,当By>0时,无论是磁扰还是磁静日,极隙区电场具有显著的北向分量;等离子体对流有较大的西向分量;电离层电流为东向电流.当By<0时,电场和等离子体对流的方向与By>0时相反;电离层电流在磁抗日有西向分量,但在磁静日没有西向分量.电导率对电场和电流体系的影响十分明显,磁扰极光带电导率增强使电流涡从背阳面向向阳而漂移,与静日相比,磁扰时极隙区场向电流引起的电场畸变更为明显,但电场和电流强度的大小却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维三分量完全电磁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由温度各向异性电子束流和电于环束流引起电磁辐射特征,结果表明它们都能激发高频宽带电磁不稳定性,其中环束流不稳定性(RBI)的非线性饱和水平比温度各向异性束流不稳定性(TABI)强,对RBI波在系统发展的线性增长阶段呈右旋极化,在非线性饱和阶段则主要呈左旋极化,而对TABI波在系统发展的整个阶段均享右旋极化.这些结果可应用于磁化星磁层射电暴的解释中.  相似文献   

9.
依据太阳耀斑爆发特征,建立了双耀斑电子束与日冕背景相作用的模型,数值结果表明,该等离子体系统将激发静电不稳定性,其时间增长率ωi受耀斑热束密度与日冕背景密度比值(nh/no)以及耀斑冷束相对论电子密度与日冕密度值(nc/no)影响较大,并随它们增大而增大,其实频大小在耀斑热束等离子体频率附近。因此,此系统可激发大于1GHz的高频静电辐射,这些结果对揭示耀斑粒子在日冕空间传播行为有一定作用,并可用于探讨高频Ⅲ型射电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南极中山站和戴维斯站均位于极隙区纬度附近,均安装了完全相同的感应式磁力计.选择两站的数据,1997年3月和1996年6、9、12月,运用信号互谱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在中山站-戴维斯站,Pc5脉动出现时间范围较广,但以地方时中午/磁中午及磁午夜附近出现频次多,其振幅、传播及发生率季节变化不大.振幅白天变化小,中午有小峰,夜间有时有大值.传播方向白天以磁中午为界,晨侧向西传播,直至磁凌晨;昏侧向东传播,约在5:00MLT处转向.夜间约以20:00 MLT为界,之前向西传播,之后向东传播,磁黄昏附近,Pc5脉动传播方向变化较多,显得不规则.这些特征,反映了Pc5脉动在不同地方时段有不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二级理论研究了在等离子体片边界层电磁不稳定性引起的波—粒输运.结果表明,束流离子被热化和各向同性化,离子最大加热率峰值与电磁不稳定性最大增长率峰值出现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被热化和各向同性化的束流离子可能是等离子体片中心区热离子的来源.这些结果对于理解等离子体片边界层的输运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二级理论研究了在等离子体片边界层电磁不稳定性引起的波-粒输运.结果表明,束流离子被热化和各向同性化,离子最大加热率峰值与电磁不稳定性最大增长率峰值出现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被热化和各向同性化的束流离子可能是等离子体片中心区热离子的来源.这些结果对于理解等离子体片边界层的输运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级理论研究了在等离子体片边界层电磁不稳定性引起的波—粒输运.结果表明,束流离子被热化和各向同性化,离子最大加热率峰值与电磁不稳定性最大增长率峰值出现在大致相同的方向上.被热化和各向同性化的束流离子可能是等离子体片中心区热离子的来源.这些结果对于理解等离子体片边界层的输运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在计算电导率异常的电磁响应时作了一次网格收敛试验.该收敛解和其它几种数值解法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这些方法是Hohmann的积分方程法、Lee等的混合法和Gupta等的混合法.我们的结果基本上和Hohmann的以及Gupta等的结果一致.试验表明,有限差分法所用的计算机时间比SANGAM混合法的少.为了缩减迭代过程的计算时间,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技巧——变区域迭代法,这种方法的收敛速度和一般的(在全区域迭代的)迭代法的收敛速度相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在计算电导率异常的电磁响应时作了一次网格收敛试验.该收敛解和其它几种数值解法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这些方法是Hohmann的积分方程法、Lee等的混合法和Gupta等的混合法.我们的结果基本上和Hohmann的以及Gupta等的结果一致.试验表明,有限差分法所用的计算机时间比SANGAM混合法的少.为了缩减迭代过程的计算时间,我们使用了一种新的技巧--变区域迭代法,这种方法的收敛速度和一般的(在全区域迭代的)迭代法的收敛速度相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动态系统时间连续模型建立的新方法(DM(n,h)模型),通过对唐山老震区ML>4.7级地震的建模,讨论DM(n,h)模型对唐山老震区晚期强余震预测的可行性。并比较了DM(n,h)模型与GM(n,h)模型,发现DM(n,h)模型优于GM(n,h)模型,同时,给出了唐山老震区晚期强余震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