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钛缆结合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4年4月手术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30例,将其随机分为环抱器组及钢板组,每组各15例。环抱器组采用钛缆结合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65个月,平均(30.7±2.1)个月。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抱器组均优于钢板组。术后引流量及切口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钛缆结合记忆合金环抱器是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骨折端愈合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30例(30髋)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骨折(A组),15例采用钛缆环扎固定骨折(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初次置换原因及术式、假体类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原因、骨折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以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B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8,P=0.609)。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6.3个月;B组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6.7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A组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柄周围骨折患者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进行治疗.结果 随访4~24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3~7个月骨折正常愈合,14例患者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屈曲位均大于100°,X线片显示骨折均骨性愈合,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种内固定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继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A组12例)和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B组12例)治疗,比较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结果 24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A组患肢负重恢复时间4.5~7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24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84.26±9.27)分;B组患肢负重恢复时间5.5~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4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72.35±8.57)分。A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继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中,锁定钢板内固定较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有效处理方法。方法对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进行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加锁定钢板固定术、环抱器固定术以及锁定钢板固定术等几种手术方法。结果 7例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3.5个月。手术前髋关节H arris平均分值为84分,术后髋关节为78分,无骨折不愈合、松动、假体感染及深静脉栓塞形成。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应根据骨折类型、骨骼的质量及患者的经济情况等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钛缆钢板或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采用钛缆钢板内固定,9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随访记录患者的患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12个月时患者功能均基本恢复到伤前正常状态.结论钛缆钢板及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均较好,临床疗效均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同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3例(VancouverB1型),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假体全髋翻修术1例(VancouverB2型).结果 4例均获随访,时间8~18(13±5)个月.4例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2)个月.术后Harris评分,3例B1型平均(89±4)分,1例B2型75分.结论 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B1型)具有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实用可靠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钢缆环扎、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长柄翻修术结合钢缆环扎或结合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等方法治疗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结果 8例获得骨折愈合,1例加长柄翻修结合钢缆环扎内固定的B3型和1例锁定钢板内固定C型骨折未愈合。结论利用Vancouver分类系统,制定手术方法,确定治疗方法治疗假体周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方式及原则。方法笔者自2010-01—2014-09对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术、人工半髋或全髋关节翻修术、人工髋关节翻修加锁定钢板固定术和环抱器固定术等治疗。结果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6个月,平均11个月。术前Harris评分平均85(83~89)分,术后平均81(80~85)分。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切口感染、假体松动下沉、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原则是重建髋关节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充分考虑患者预期寿命、经济条件、假体类型、骨折类型及骨量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后外侧入路和外侧入路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6月~2018年1月,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38例。其中,采用后外侧入路18例(后外侧组),外侧入路20例(外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首次下地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Harris评分和影像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3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骨折及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组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外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入路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优于外侧入路组(P0.05),之后两组间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未发生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深静脉血栓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和外侧入路翻修治疗Vancouver B2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各有其特点,后外侧入路术后早期康复效果优于外侧入路。  相似文献   

11.
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同侧股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再骨折患者中,13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8例,采用逆行带锁髓内针治疗4例,股骨远端支持钢板治疗4例;3例保守治疗。结果24例患者随访10个月~4年,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假体稳定,无X线松动表现,无感染、骨不连、再骨折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假体部及假体远端骨折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PFF)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2003年3月-2011年1月,收治7例Vancouver B1型PFF患者。男2例,女5例;年龄57~78岁,平均69.2岁。关节置换术后6~102个月发生骨折。骨折原因:摔伤5例,交通事故伤2例。骨折至手术时间为3~7 d。3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4例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固定。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96个月,中位时间21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8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3~91分,平均83分。X线片检查示,与术前比较假体位置均无变化,边缘无透亮线,无松动临床表现。结论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或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皮质骨板治疗Vancouver B1型PFF,固定牢固,术后恢复良好,是较好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钛缆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3年6月,9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钛缆钢板内固定并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股骨近端按Gruen方法分7个测量兴趣区,术后3 d对健侧及患侧股骨近端7个分区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个月(12~36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无感染、内固定断裂、股骨假体松动或下沉。髋关节Harris评分75~92分,平均82分,优良率达77%。假体周围骨折术后3 d患侧股骨假体周围所有Gruen分区骨密度均较健侧骨密度低(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钛缆钢板结合抗骨质疏松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髋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 B型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13 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 erB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3 例B1型行切开复位捆绑带或钢板钢缆螺钉内固定治疗;8 例B2型患者取出股骨假体后骨折复位内固定,然后置入长柄股骨假体;2 例B3型采用结构性异体骨植骨,假体翻...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目的将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结果相比较,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适应证以及早中期随访结果。方法对1996年8月~2002年4月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80岁以上新鲜的4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和45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随访时间均为3~7年,转子间骨折组平均4.6年,股骨颈骨折组平均5.5年。两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扶拐下地时间和术后早期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转子间骨折组比股骨颈骨折组手术时间长,术后出现双下肢不等长的可能性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Harris髋关节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情况:在深静脉血栓、髋关节间隙变化、疼痛、假体柄松动下沉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假体翻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未见因髋臼磨损而发生髋臼内陷甚至中心性脱位。结论使用标准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了与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同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的临床效果.方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 12例,其中Vancouver AL型3例和B1型7例应用带螺钉锥形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结合钢丝内固定,C型2例行带螺钉锥形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骨缺损给予植骨处理.结果 本组随访8~3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及骨不连,无假体松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应用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FF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Li H  Wei W  Lin JH  Kou BL 《中华外科杂志》2012,50(1):28-3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使用捆绑带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7年9月由同一术者连续进行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包括翻修手术)2186例,发生术中及术后股骨干骨折22例,其中术中骨折12例,术后外伤骨折10例.男性10例,女性12例,初次置换术9例,翻修术13例.Vancouver骨折分型为B1型骨折15例,B2型骨折7例,并且均为斜形骨折.处理方法为切开骨折复位,根据骨折长度和范围采用2~5根钛制捆绑带环形捆扎,其中13例选用2根,7例选用3根,1例选用4根,1例选用5根.同时根据术中原假体稳定性决定是否更换,其中15例B1型骨折和1例B2型骨折患者术中未予更换股骨柄假体,另外6例B2型骨折患者因股骨假体松动给予更换同类型的加长柄假体.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平均18周(12~ 20周)时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术后随访4~11年(平均6.5年),髋关节Harris评分80~ 95分(平均90分),髋关节活动度105°~135°(平均120°).股骨假体固定良好,无下沉,无明显透亮线及松动迹象.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发生股骨干斜形骨折时可采用捆绑带固定,如果股骨柄假体稳定及分型为B1型骨折时不更换原假体,如果假体柄不稳定分型为B2型时直接更换同类型的加长柄假体,可获得骨折处的坚强固定和股骨柄假体良好的初始稳定性,中长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DHS螺钉内固定手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法对我院101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9.2个月。DHS内固定组56例,优良率92.86%,全髋关节置换组45例,优良率57.78%。DHS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平均输血量均显著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在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笔者认为DHS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靠、动力加压等优点,有利于骨折稳定以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钢缆环扎固定治疗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Mallory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Mallory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并使用钢缆环扎固定的14例(14髋)患者(骨折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且术中未发生骨折的28例(28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生物型股骨假体。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关节置换原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髋关节疼痛情况。摄髋关节X线片,根据Engh等的X线评分标准,评价两组股骨假体固定和稳定情况;观察术后是否发生异位骨化;记录骨折组股骨骨折愈合时间。结果骨折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t=–3.590,P=0.001),但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6,P=0.209)。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75个月,平均69.5个月。骨折组1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对照组1例术后发生切口不愈合,1例发生谵妄症状。术后6个月及5年两组Harris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复查示,骨折组股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12个月,平均6.1个月;均未见骨折不愈合或明显骨折畸形愈合。术后6个月及5年,两组X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骨折组未发现钢缆移动、断裂、脱落等现象。骨折组2例、对照组1例发生异位骨化。结论采用钢缆环扎固定治疗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MalloryⅡ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钛捆绑带结合加长柄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入我科的2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钛捆绑带结合加长柄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月~38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优7例,良10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为73.91%,患者满意度100%;无骨折畸形、人工关节脱位、感染、假体松动、假体下沉等情况发生.结论 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钛捆绑带结合生物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