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腰果主要过敏原分离鉴定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腰果的主要过敏原进行分析、鉴定与纯化.方法 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分离腰果的蛋白质组份,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方法鉴定过敏原,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腰果主要过敏原进行初步纯化.结果 腰果粗提液SDS-PAGE显示有10条蛋白条带,Western-blotting显示对腰果过敏患者的阳性混合血清能与其中2个蛋白条带起反应,分子量分别为21kD和11kD.离子交换层析可初步纯化出21和11kD的过敏原蛋白.结论 对腰果过敏原成功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初步纯化出腰果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2.
鸡蛋过敏原分离、鉴定与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鸡蛋中主要过敏原进行分离、鉴定与纯化.方法 分别提取鸡蛋的蛋清与蛋黄的蛋白,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鸡蛋的蛋白质组份,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wB)方法鉴定过敏原,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鸡蛋主要过敏原进行初步纯化.结果 WB检测显示,蛋黄与鸡蛋过敏患者的阳性混合血清没有反应;蛋清中有4条蛋白带起反应,分子量分别为83,71,38,13 kD,尤以13 kD的蛋白质最为明显,离子交换层析可初步纯化出13 kD的过敏原蛋白.结论 鸡蛋的主要过敏原为13 kD的蛋白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鸡蛋过敏性疾病提供标准化的过敏原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过敏原的提取、分离及免疫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分离大黄鱼特异性过敏原成分,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用Coca’s提取液提取大黄鱼蛋白;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大黄鱼总蛋白的组成,以对鱼过敏患者阳性血清为一抗,Western-Blotting分析大黄鱼中的过敏原;阴离子交换层析对大黄鱼总蛋白进行初步分离,Western-Blotting分析各个组份的免疫学活性。结果大黄鱼粗浸液蛋白分子量在8~116kD之间;Western-Blotting检测到分子量为54、29、27和14kD的过敏原;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过敏原蛋白的相对含量有显著提高,且大多都保持原有的免疫学活性。结论研究发现了大黄鱼中多种过敏原并对其免疫学活性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4.
鲤鱼主要变应原的分离、鉴定与纯化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对常见的食物过敏原鲤鱼进行特异性抗原成分的分离、鉴定和纯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鲤鱼过敏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磷酸盐缓冲溶液进行提取、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出多种蛋白组分并测定其分子量;采用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blotting)鉴定其变应原并通过DE52离子交换层析对鲤鱼变应原进行初步纯化,进一步经凝胶过滤层析对变应原混合组分进行纯化。结果 SDS-PAGE分离出14种蛋白组分,其中主带有9条,分子量分别为5,46,36,34,26,25,23,20,16kDa。Western—blitting结果显示,鲤鱼的主要变应原及次要变应原的分子量是42,36kDa的变应原组分。结论 鲤鱼主要特异性变应原为42和36kDa的蛋白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鱼类过敏性疾病提供标准化的廊原尊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刀额新对虾变应原的分离、鉴定与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喻海琼  刘志刚  张帆  胡川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199-1201
目的通过对我国常见的刀额新对虾变应原蛋白进行分离、鉴定与纯化,以提供虾特异性变应原用于食物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刀额新对虾的蛋白质组分并测定其分子量,收集过敏病人血清,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鉴定其变应原成分,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刀额新对虾变应原进行初步纯化,通过疏水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进一步对变应原纯化。结果刀额新对虾有17条蛋白带,其中主要条带有10条,68和36kD为可与虾过敏性病人血清IgE结合的特异性变应原;通过各种层析方法纯化出刀额新对虾68kD变应原,纯度为96%。结论对刀额新对虾变应原进行分离、鉴定和纯化,得到高纯度的68kD刀额新对虾变应原。为临床虾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杂色曲霉菌变应原蛋白进行分离、鉴定与纯化.方法 提取杂色曲霉菌蛋白质,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鉴定变应原成分,用western-blot法鉴定出了6种变应原,通过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变应原.结果 碳酸氢盐-盐水提取液(Coca'...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用免疫和质谱方法鉴定枝孢芽枝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主要过敏原。方法空气中暴皿获得枝孢芽枝菌菌种,经鉴定后大规模培养;用碳酸盐缓冲液提取枝孢芽枝菌蛋白,并用SDS-PAGE、Western-blotting方法鉴定出枝孢芽枝菌的主要过敏原。主要过敏原胶内酶切,再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所得质谱数据进入网站(http://www.matrixscience.com)Mascot检索比对。结果经过暴皿获得枝孢芽枝菌菌种,其蛋白粗提液SDS-PAGE结果显示有14个条带,含量丰富的有10个条带;Western-Blotting鉴定出18kD的蛋白阳性率达66%,为枝孢芽枝菌的主要过敏原;质谱显示枝孢芽枝菌主要过敏原与约18kD嗜冷杆菌(Psychrobacter arcticum)50S的核糖体蛋白的匹配分值最高。结论采用免疫、质谱法鉴定了枝孢芽枝菌的主要过敏原是约18kD的核糖体蛋白。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融合蛋白PTD-Lmp-3的表达质粒,并进行诱导表达、纯化及鉴定。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T43.1a-PTD-Lmp-3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融合蛋白,经Ni2+-NTA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表达质粒pET43.1a-PTD-Lmp-3,表达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经IPTG诱导表达的总菌体蛋白在融合蛋白的相应位置PTD-LMP-3约为22 kD,可溶性分析发现融合蛋白主要以上清形式存在,纯化后得到了目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显示表达蛋白具有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TD-Lmp-3的重组表达载体,使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亲和层析后获得了纯化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患者与正常捐精者血浆蛋白含量的差异。方法:利用低浓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分离10例正常捐精者和2例不育症男性患者的血浆蛋白,对差异蛋白条带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鉴定,继而对142例不育男性患者血浆进行分析。结果:男性不育患者与正常捐精者血浆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分子量约为200kD及120kD处出现了两条明显的蛋白差异条带,经鉴定为补体C3。对所有144例不育患者的血浆蛋白分离验证结果表明,同时出现这两条差异条带的有135例(93.75%)。结论:补体C3在男性不育患者与正常捐精者血浆中存在蛋白形式差异,该差异在不育患者中的生物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水平浓缩铀内污染机体时,对脑内主要蛋白组分的变化。方法 通过低温高速离心,离子交换层析,以及透析过程,从SD大白鼠脑中经分离纯化,获得β-NGF,并经PC12细胞突起生长试验鉴定其活性。结果 发现浓缩铀内污染机体时,可导致β-NGF得率降低,并与内污染剂量成线性关系,同时可导致脑内蛋白质裂解,从而使SDS-PAGE电泳图谱中主要蛋白组分分子量范围扩大,条带增加,结论 浓缩铀内污染诱发机体脑组织的放射毒理效应是可导致脑内蛋白质的裂解,同时可使β-NGF得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