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合成了自交联型涂料印花粘合剂.讨论了各种因素对该印花粘合剂的性能和印花织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自交联型涂料印花粘合剂稳定性好,印制的织物牢度好、手感佳.  相似文献   

2.
自交联涂料印花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S-Ⅰ高温自交联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制备.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同时对单体及其配比、乳化剂、引发剂、聚合反应的时间和温度进行了研究,找到了最佳单体配比和聚合工艺.该粘合剂储存稳定,成膜无色透明,弹性强,适合纯棉与合成纤维进行辊筒印花、圆网和平网印花.印花织物手感柔软,刷洗牢度3~4级,摩擦牢度4~5级,高温焙烘不泛黄.  相似文献   

3.
高洁 《应用科技》1998,(5):11-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纺织品的求新心理日益增强。纺织装饰品受产品花色流行趋势的影响,织物不断更新换代,是一项消费量很大的商品。将特种印花技术应用于纺织装饰品,可赋予其新奇的美感和风格,尽管有时新技术仍然使用了原有的机械加工方式,但其产品却完全不同于普通印花织物的外观,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功能,是纺织装饰品的发展方向。l变色印花将变色印花技术应用于装饰织物,使其具有“动态’的特征,花型立体感强,产品显得丰满,再配合国际流行色的潮流,可以广泛地吸引消费者。(l)光敏变…  相似文献   

4.
低温快固自交联涂料印花粘合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S-Ⅱ低温自交联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制备,采用了核-壳聚合新工艺.该粘合剂适合纯棉和合成纤维的低温涂料印花,印花产品手感柔软,刷洗牢度3级,摩擦牢度3~4级.  相似文献   

5.
由于涤纶是疏水性纤维,结构本身紧密,涤纶织物经高温高压染底色后采用氯化亚锡拔染印花必须借助于特殊的拔染印花助剂。本文研究了新拔染助剂WT-DA、有机酸、吸酸剂以及金属离子掩蔽剂对氯化亚锡拔染印花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各助剂的用量,并优化了汽蒸工艺条件,筛选了部分底色分散染料和着色染料。研究结果为:氯化亚锡拔染印花色浆由8份SnCI。,10~16份WT—DA,0.6份酒石酸,1~2份尿素,0.6~1份Na。SIO。和x份染料;印花后的汽蒸条件为190~200℃下汽蒸8~12min,相对湿度60%~70%;在此印花条件下,有9只底色染料和10只着色染料可用于拔染印花,拔染白度最高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6.
印花单元专用变频器是平网印花机印花单元的主要组成部件.多年来,国内外已推出许多相关产品,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其速度、位置的控制精度及可靠性上.本文设计了印花单元专用变频器.其控制方案以TI公司新一代低功耗、高速DSP芯片TMS320LF2407A的控制器为核心,以日本三菱电机第五代智能化IGBT模块IPM为逆变器件,构成了印花单元的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且性价比高,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外以及国内采用此种方案设计的印花单元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采用变性剂,膨化剂等对棉织物预处理,然后进行热转移印花,并对影响棉的改性和转移印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此种转移印花方法,转移率可达72~73%,固色率为89~91%,转移印花后的皂洗牢度,摩擦牢度及织物上游离甲醛的含量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镁与变色酸双偶氮衍生物的β型显色反应.并用分光光度法初步探讨了β型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弱酸性介质中,室温形成高灵敏的β型配合物,ε=9.11×10 ̄4L·moL ̄(-1)·cm ̄(-1),但形成条件较为苛刻.  相似文献   

9.
赵博选 《甘肃科技》2013,(20):14-17
通过对国内外EC电致变色材料及相关应用器件的行业研究及相关制作工艺技术研究;确定了研发互补型自动防眩EC电致变色后视镜的阴极、阳极互补变色材料及溶剂,并对其进行了复合纯化处理;自行研发、设计了阴/阳极可同时互补作用的自动防眩EC电致变色后视镜的结构,研究、探索了相关的制备工艺,最终成功研制出了互补变色作用、自动防眩、高效的有机EC电致变色后视镜。使用PerkinElmer公司的Lambda900型分光光度计及SEIKO—SVAE105等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所研制的互补型自动防眩EC电致变色后视镜达到了快速、自动、防强光、防眩目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进行了McTHPA对促进剂DMP-30的不变色研究,并探讨了不变色(或稍变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