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对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江油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76例患者资料,以其中39例采用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术(改良Parks手术)为对照组、37例采用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方案治疗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时肠道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盆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术前美国纽约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肠道功能问卷得分、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最大收缩时间、肛管直肠抑制反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SKCC肠道问卷总分、便频、便急及排便感觉异常得分、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经肛门结肠直肠套入式吻合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肠道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用支撑捆扎套入法完整保留齿状线和肛门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方法87例低位直肠癌在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后,保留距离齿状线≤1cm的直肠,剥离直肠黏膜,保留齿状线。近端结肠内置入肛门支撑吻合管,经肛门拖出与直肠残端吻合。结果87例保留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漏,随访2~60个月,随访率89%,无吻合口复发;盆腔内软组织肿瘤复发3例,闭孔淋巴结复发2例,异时肝转移6例。术后12个月吻合口狭窄6例。术后6个月对79例排便功能进行评价,平均每日排便2~3次,可以区分排气和排便,可以控制半成形便,排便不规律52例。结论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支撑捆扎套入法可以完成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超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3.
低位直肠癌保肛扩大根治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大根治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65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155例实施保肛手术,对其中62例在扩大根治手术同时完成保肛手术。保肛扩大手术选择标准,高中分化腺癌,浸润到深肌层以上,环周度≥1/2周,肠旁淋巴结肿大者,低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保肛术式,支撑吻合管经肛门环扎式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术后随访1 ̄3年,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徐忠法,五项10分标准评价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撑捆扎法在超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17例直肠癌患者采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患者均在术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确诊为直肠腺癌,且经直肠腔内B超、盆腔CT及MR I排除肿瘤侵犯肛提肌和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结果117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围手术期呼吸衰竭死亡1例,术后吻合口漏2例,1例局部引流治愈,1例直肠阴道瘘行横结肠造瘘转流手术。未发生吻合口狭窄,术后3月排便功能评价:优29例,良44例,一般31例,差13例,优良率为62.4%(73/117)。结论支撑捆扎法用于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安全、可行,可以完成从肛提肌内口到括约肌间沟的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低位直肠癌手术适应证和吻合方法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选择吻合方法。方法:根据直肠癌病理类型,肛门指诊,腔内超声,贫腔CT、MRI,结合术者技术水平,病人具体情况,在不影响根治前提下,从828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528例实施保肛手术。外科切除范围:除端肛侧直肠(肛管),肛提肌肛门内外括约肌,坐骨直肠窝脂肪组织,肛周皮肤外,与Miles手术相同。术式:经肛门环扎式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用支撑捆扎法完成低位直肠癌低位或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手术术式。方法对346例低位直肠癌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根治性清扫基础上,用支撑捆扎法进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对直肠断端距齿状线≥1cm者用改良Welch手术完成结肠-直肠吻合术;直肠断端距齿状线≤1cm者行保留肛门内括约肌的结肠-肛管吻合术。结果本组346例手术中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出现吻合口漏4例(1·2%),局部引流2周治愈2例、横结肠造口转流2例,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距离齿状线距离:2~3cm者114例,1~2cm者145例,0~1cm者87例。术后吻合口狭窄10例,狭窄率2·9%。Lifetable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6%及6·3%。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2·6%。结论支撑捆扎法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以完成耻骨直肠肌上缘到肌间沟平面的吻合,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结肠肛管吻合术在低位直肠癌术中的保肛作用及一些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外科 1991年 5月至 2004年 10月共 35例低位直肠癌行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手术进程顺利,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和吻合口出血各 1例。按Parks制定的标准,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为 84. 4%。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 5. 7%, 3年存活率为 87 .5%, 5年存活率为 65. 4%。结论 结肠肛管吻合术作为保肛手术的一种术式可用于普通手术时无法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病人。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对14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根治性切除,用支撑吻合管完成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超低位结直肠-肛管吻合成功14例,吻合时间l5~30 min,直肠系膜均完整切除,其中结肠与外科肛管吻合8例,结肠与解剖肛管吻合6例。术后病人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狭窄与吻合口瘘者。术后6个月排便功能优良率为85.71%(12/14)。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8.57%(11/14)及7.14%(1/14)。结论〓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支撑吻合管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支撑捆扎法在腹腔镜下对低位直肠癌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的手术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1例低位直肠癌患实施TME原则的根治性切除,用支撑捆扎法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 11例患术中直肠系膜切除完整。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成功,吻合时间15—30min;吻合口距齿状线小于2cm8例。结肠与齿状线处肛管吻合的3例。术后恢复顺利。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未发生吻合口瘘与吻合口狭窄。结论 腹腔镜结合支撑捆扎法可以对低位直肠癌行TME切除后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经肛门环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用于低位直肠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支撑吻合管作为支架,对386例低位直肠癌作了经肛门环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术后随访排便功能与肛门括约功能的优良率达96%。本术式损伤小、手术费时短和不用缝合的吻合,为低位直肠癌根治性结肛吻合提供一种有前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使用吻合器行降结肠肛门吻合,以改善肛门功能、提高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至今开展了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使用吻合器的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与Parks术5例及Bacon术6例相对比。结果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使用吻合器行降结肠肛门吻合,术后无复发,肛门功能优5例,良2例。Parks术1例复发,肛门功能优1例,良3例。Bacon术无复发,肛门功能优2例,良3例。Parks术1例吻合瘘,Bacon术1例吻合口狭窄。结论超低位直肠癌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只要肛管直肠括约肌环完整,可采用该术式,手术安全,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治疗低位直肠癌(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成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低位 /超低位 /行结肠 -肛管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 方法 按TME原则 ,在腹腔镜下对 4 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 /超低位 /结-肛吻合术。 结果  4 2例腹腔镜TME、低位 /超低位 /结肠 -肛管吻合术均获成功 ,保肛率 10 0 %。手术时间 (110~ 2 10 )分钟 ,平均 12 5分钟 ;术中出血 (5~ 80 )ml,平均 2 0ml;术后 1~ 2天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 ,住院时间 (5~ 14 )天 ,平均 8天。术后 18例应用了止痛剂 ,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下行TME低位 /超低位结肠 -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行。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外 ,对自主神经丛的保护更准确 ,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至2005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6例距肛缘4~6cm的低位直肠癌采用双吻合技术行直肠及部分外科肛管全层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切除),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的资料。结果吻合口距肛缘平均2.5cm。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术后远处转移4例,无局部复发者。3年总存活率100%,无瘤存活率84.6%。术后1年,随访28例病人,根据Williams分级标准,肛门控便功能Ⅰ级(完全自制)23例,Ⅱ级(排气失禁)2例,Ⅲ级(偶尔漏稀便)3例。结论经腹结肠肛管吻合术是治疗距肛缘4~6cm低位直肠癌的较理想保肛术式;切除部分内括约肌对肛门的远期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低位直肠癌中选择部分病例实施保肛手术是可行的。本文报道了选择62例低位直肠癌在扩大根治术基础上,保留肛门括约肌,术式为经肛门环扎式结肠一直肠(肛管)吻合术。术后上方淋巴结转移率53.4%,侧方淋巴结转移率17.2%,下方淋巴结转移率0%,转移度9.10%。随访1~3年,未见盆腔软组织、淋巴结、吻合口复发。因肝转移死亡5例。影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生存率主要原因是血行转移,不是局部复发。低位直肠癌中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和保证根治的前提下积极实施保肛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外手工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用肛外手工吻合的方式完成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15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无腹腔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5~270min,平均156min。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70ml。住院时间9~14d,平均11d。15例术后随访2~37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局部无复发,远处肝转移1例。结论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外手工吻合保肛术是一种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J形端侧吻合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拖出保肛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经肛门拖出切除J形端侧吻合术的情况,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J形端侧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0~24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出血30~80 m...  相似文献   

17.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标准评价保肛术后临床效果。方法:根据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MRI、术前活检病理,在265例低位直肠癌中选择155例和支撑吻合管经肛门环扎式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低位直肠保肛手术适应证选择标准:高中分化腺癌、隆起型、未浸透深肌层、环周度≤1/2周,无肠旁淋巴结肿大、距齿状线1cm以上。高中分化腺癌、溃疡型≥1/2周,浸透肠壁深肌层、无盆腔淋巴结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术式,即支撑捆扎法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2年来采用支撑捆扎法进行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保肛组)3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肿瘤距离肛缘的平均距离为(4.7±1.2)cm。TNM分期:Ⅰ期40例,Ⅱ期130例,Ⅲ期109例,Ⅳ期31例。吻合口距肛缘平均距离为2cm(1~4cm)。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3%,肛门括约肌控制力优良率为82.25%。中位随访时间为84个月(12~186个月),310例患者中5年内有18例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5.8%。全组中位生存时间(57.8±2.73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67.494±1.738)个月。结论支撑捆扎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技术,可以完成从肛提肌内口到括约肌间沟的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不影响肿瘤的根治原则、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1990年1至1998年10月间经腹低位直肠癌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33例,探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低位直肠癌经腹切除术,采用结肠肛管吻合术的方式及疗效,并对Parks进行改进研究.结果 33例采用经腹直肠癌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其中根治切除32例,占96.97%,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瘘2例,占6.06%,无吻合口狭窄,随访6~84个月,盆腔复发2例,无吻合口复发病例,手术近期肛门控制稀便功能欠佳,3~6个月随访肛门功能良好.结论 低位直肠癌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只要肛管直肠括约肌环完整,可采用该术式,手术安全,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理想的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对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1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用支撑捆扎法进行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保肛手术(sphincterpreservingoperation,SPO),并与542例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的低位直肠癌患者比较5年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同时分析保肛术后的排便功能。结果APR和SPO组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和69.7%;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7%和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PO组中:低位吻合术5年生存率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86.2%与1.4%;超低位吻合术分别为85.3%与2.5%;Park手术分别为68.7%与4.8%;Bacon手术分别为65.7%与6.3%;低位和超低位保肛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1.5%和94.3%。结论对低位直肠癌病例进行SPO手术,从根治性和功能性上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