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肝细胞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肝细胞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思美肽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通过对2组症状,体征及转氨酶,黄疸指数的比较,评判其疗效.结果蒿芩清胆汤治疗肝细胞性黄疸总有效率为84%,思美肽为74%,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在护肝降酶方面优于思美肽,退黄方面与思美肽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肝细胞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思美肽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通过对2组症状,体征及转氨酶,黄疸指数的比较,评判其疗效.结果蒿芩清胆汤治疗肝细胞性黄疸总有效率为84%,思美肽为74%,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在护肝降酶方面优于思美肽,退黄方面与思美肽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泡性包虫并发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明确介入治疗在此类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7例肝泡性包虫伴发黄疸的患者,应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的介入治疗方法,并对术前、术后1周及1月肝功能、黄疸指数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对比患者术后1月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数值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一般情况改善;术后1周总胆红素值明显下降,差异显著,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亦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结论:经皮肝穿胆道引流这种介入治疗技术可使晚期泡性肝包虫患者黄疸指数下降、肝功能改善,可以进行药物及手术等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探究新生儿黄疸治疗中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的应用效果。选取甘肃省甘谷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诊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3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黄疸指数变化、光疗期异常情绪反应、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睡眠时间及排便情况。两组患儿经治疗黄疸指数均有所下降,观察组黄疸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光疗期间异常反应与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且患儿睡眠时间与排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蓝光照射与早期抚触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改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肝细胞性黄疸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思美肽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通过对2组症状,体征及转氨酶,黄疸指数的比较,评判其疗效。结果蒿芩清胆汤治疗肝细胞性黄疸总有效率为84%,思美肽为74%,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在护肝降酶方面优于思美肽,退黄方面与思美肽相当。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引流术对胆汁淤积型肝炎退黄疸二例报告唐永煌(暨南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510632,广州)胆汁淤积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型肝炎,临床上较为少见,其自觉症状较轻,但肝内梗阻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周).影响病人康复,造成心理压力。我们采用十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半侧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对108例眼睑痉挛的患者进行眼睑皮下眼轮匝肌内7点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索,每个点注射2.5u,半侧面肌痉挛者159例在颧面部肌肉增加2~3处注射.结果肉毒杆菌毒素A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肌及半侧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为100%,无全身反应,药效作用时间前者平均9周,后者平均13周;重复注射同样有效.结论本疗法疗效可靠,简便易行,并发症轻而且可逆转,无全身毒副作用,可作为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减少阳性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2015年5月A、B两个单位年度体检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数共176例,分别抽取82例阳性率患者,A单位作为对照组,B单位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治疗,四联药,延长治疗时间,进行健康宣教,观察效果.结果:2组患者阳性复发率与治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改进后的治疗方法适用可行,可作为一项措施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3例和对照组43.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只要病情平稳即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分别由专职的康复医生在治疗前24h及治疗后3周进行ADL指数评定.结果经3周治疗后,康复组ADL指数(62.57±19.42),较治疗前(34.94±21.31)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治疗后(46.25±15.9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进行超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瘫痪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病例简介患儿,男,(母亲孕1产1,无输血史),孕32w因受外力致胎膜早破,保胎未果,30h后胎儿娩出,产后2h因呕吐咖啡色样物而在当地医院儿科治疗,次日患儿出现黄疸,且便中带血,经治疗无明显好转,一周后转入我院,诊断为①早产儿;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炎;③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申请输同型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青鹏软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42例,给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用,每晚一次;B组40例,给予硫磺乳膏,外用,早晚一次;C组54例在A组基础上加用青鹏软膏,外用,早上一次;疗程均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定患者的总皮损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ABC3组有效率分别是76.19% 、65.50%和90.74%;C组的有效率与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联合青鹏软膏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即发生,进展快,黄疸延迟2~3周以上或退而复发。早期多为溶血性,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胆红素排泄障碍。对于病理性黄疸除一般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疗法外,还可用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可使血中间接胆红素氧化分解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胆汁、尿中排出体外,防止核黄疸,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中药与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5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皮肤黄染,进食、精神表现及血清总胆红素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分组为256.5~342μmol/L(15~20mg/dl)和136.8~171μmol/L(8~10mg/dl),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皮肤黄染逐渐消退.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碘-131(131I)联合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全切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80例DTC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术后4周给予(131I),在此基础上A组40例按2.5μg/kg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B组40例...  相似文献   

15.
分析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患者应用根管治疗的效果。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白银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医院收治的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的患者152例,采用种植体修复治疗的7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的76例患者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口腔根管治疗牙髓及根尖周类疾病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前检测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在筛查胎儿染色体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973例妊娠7-26周高危孕妇血清中PAPP-A的亚单位SPP-A的水平,当SPP-A水平低于同孕周中们数的0.43倍时,于妊娠15周以后取脐血或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在116SPP-A水平低于同孕周中位数的0.43倍的病例中,50例自愿做脐血或养水检查,其中5例染色体数目异常,7例染色体结构异常,阳性率为24.00%。结论:妊娠早期及中期检测孕妇血清PAPP-A水平对胎儿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的筛查均匀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探讨双醋瑞因联合藏药浴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OA)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将72例OA患者随机分为双醋瑞因联合藏药浴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A组37例,口服双醋瑞因50mg,早晚饭后服,每日2次,同时进行藏药五味甘露药浴治疗;B组35例,口服模拟药片50 mg,早晚饭后服,每日2次,同时藏药五味甘露药浴。12周为一个观察周期,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12周前后对各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同时对综合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治疗12周后A组能明显改善20 m步行痛、关节触痛症状、WOMAC骨关节炎指数、健康状况、关节肿胀指数。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A组间的患者和医生对疗效和耐受性的总体评价优于B组:安全性亦相仿,主要是一过性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醋瑞因联合藏药浴治疗OA疗效可靠,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43/51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其中胆管癌24例,胰头癌22例,壶腹癌4例,手术后胆管狭窄1例。结果:47例穿刺成功(47/51,92.15%),其中经肝左叶肝内胆管置管40例,经肝右叶肝内胆管置管4例,肝左叶及肝右叶肝内胆管均置管3例。4例穿刺失败均为因肝内胆管内径纤细无法成功置入引流管;穿刺术后随访1周~12个月,1例胆管感染,1例随访3月死亡,其余病例均引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别嘌呤醇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标准抗心衰治疗.别嘌呤醇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 g/d,观察12周.两组均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2周后由专人用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测量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清尿酸浓度.结果 别嘌呤醇组在血清尿酸浓度明显减少,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而常规治疗组无显著变化.结论 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别嘌呤醇(0.3 g/d)能给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20.
信息荟萃     
《科技潮》2007,(1)
项目追踪病毒性肝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验收本刊讯北京市生命科学领域级别最高、力度最大、参加单位最多的科研项目——“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一体化研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去年年底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由我国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牵头,在京的解放军、卫生部与北京市属共17家单位近百位专家联合承担,受到各参加单位及专家的高度重视。市科委生物医药与新材料处新闻简报首届“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揭晓本刊讯2006年12月12日,首届“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届“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