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类型4种抗静电剂在PE-HD中的应用效果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4种抗静电剂在PE—HD中使试样表面电阻值变化的规律和特点,分析了其在PE-HD中的析出速度大小;分析测试了不同抗静电剂在空气中的吸水率大小及添加有不同种类抗静电剂的材料的单位表面吸水量与其表面电阻变化量的关系,据此分析了其抗静电规律和特点,得出抗静电剂的抗静电效果主要与其吸水量有关;并分析了离子型抗静电剂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抗静电机理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吴逊  丁永红  愈强 《中国塑料》2014,28(4):92-96
选择单甘酯、硼酸酯、液态乙氧基胺和固态乙氧基胺4种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与聚丙烯(PP)熔融混合制得抗静电薄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电性能测试仪、接触角测试仪和摩擦因数仪分别对抗静电薄膜的表面结构、电阻率、水接触角和摩擦因数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湿度为70 %时,单甘酯能使薄膜表面电阻从1016Ω降到1011Ω,液态乙氧基胺降到108Ω;在湿度为30 %时非离子型抗静电剂不具有抗静电效果,硼酸酯可使薄膜表面电阻降到1013Ω;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的迁移、抗静电薄膜的接触角和摩擦因数不受环境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抗静电剂在BOPP中的应用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进行国产与进口抗静电剂在BOPP专用树脂中的抗静电性能比较。通过加入不同份量的抗静电剂,测试聚丙烯聚片的表面电阻,比较它们抗静电性能优劣,找出抗静电性能较佳的添加量。并观察了聚丙烯薄片表面电阻随放置时间增加而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抗静电聚丙烯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丁运生  王僧山  汪涛 《塑料工业》2004,32(5):37-38,52
通过共混复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性能的聚丙烯(PP)。考察了抗静电剂的添加量,抗静电剂与PP的混合方式及冷却方式对抗静电PP表面电阻的影响;探讨了抗静电剂在聚合物中的抗静电机理。结果表明,抗静电剂HKD-151与HKD.520的质量比为1:1,且其用量分别为PP质量的1.5%时,PP的抗静电性能较好;与高搅混合方式相比,冷辊混合有助于抗静电PP性能的提高;骤冷优于逐渐冷却。  相似文献   

5.
合成纤维油剂中抗静电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玉美  马媚 《天津化工》2006,20(3):13-15
详细的研究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型以及两性抗静电剂在不同纤维中的抗静电性能。结果表明,在各种抗静电剂中,阴离子型中的C8-10PK(烷基磷酸酯钾盐)的抗静电效果最好。对于不同纤维而言,各种类型的抗静电剂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6.
以离子液体和淀粉基抗静电剂及其复配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PE-HD)中,研究了其在PE-HD材料中的抗静电效果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与淀粉基抗静电剂复配后在PE-HD材料中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和良好的耐久性,在一定含量下不会降低PE-HD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固态和液态抗静电剂在HDPE中混合使用与单组分抗静电剂在HDPE中使用的表面电阻率变化情况;通过水洗试样后测试其表面电阻率变化,对比了几种抗静电剂在HDPE树脂中不同的析出速度;还比较了固态抗静电剂和液态抗静电剂加入基体树脂中所得材料表面电阻率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混合型抗静电剂中固态组分的迁移速度决定了其混合型抗静电剂在基体树脂中向试样表面的迁移速度,但析出饱和稳定后的表面电阻率由其中效果好的组分及其之间的协同效应决定;液态型和凝胶型抗静电剂在树脂中的分散性比固态型抗静电剂好。  相似文献   

8.
龚月华 《江苏化工》1996,24(2):21-23
介绍椰子油、烷基胺与环氧乙烷国成型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工艺条件。考察了两种最佳牌号的抗静电剂添加在聚丙烯中的特点:用量在0.5phr时其表面电阻值为10^9Ω产品毒性低,成本低,对制品的机械性能基本无影响,可推荐用作聚烯烃类塑料的优良抗剂。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比分析了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与导电炭黑对木粉/PP复合材料的抗静电作用,重点探讨了导电炭黑的添加量对其抗静电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相比,导电炭黑对木粉/PP复合材料的抗静电作用效果更优;当导电炭黑的添加量达到8份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分别达到1.64×10~8?和2.54×10~8?·cm,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效果;在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的存在下,导电炭黑提高了木粉/PP复合材料的抗弯性能。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抗静电HDPE的抗静电机理及其应用领域,介绍了抗静电剂的种类和抗静电HDPE的常用制备方法最后分析了抗静电HDPE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前景,并对抗静电剂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种抗静电的半硬质PVC塑料地板,其表面电阻可低达10^6欧姆。对抗静电剂SN-18和912进行了评价。研究了抗静电剂的加入量、填料加入量、试样放置时间等因素对PVC塑料地板的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的影响。同时还发现,抗静电剂912的加入不会造成PVC塑料地板变色,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抗静电剂对已脱油的聚丙烯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比较不同抗静电剂处理的效果,并对抗静电效果较好的1231和1631处理的纤维进行了耐水洗试验,同时还对抗静电剂1631进行了扩大实验。结果表明1231和1631的抗静电效果均为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不同抗静电剂对聚丙烯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不同配比的多元醇脂肪类抗静电剂、磺酸类抗静电剂改性聚丙烯(PP)抗静电材料;分别考察了两种抗静电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表面硬度。结果表明:两种抗静电剂的加入都能够降低PP的表面电阻率,起到抗静电效果,而多元醇脂肪类抗静电剂的效果要比磺酸类抗静电剂突出;两种抗静电剂对PP体积电阻率影响都不大。此外,两种抗静电剂的加入会降低PP的拉伸强度和表面硬度,对冲击强度影响不大。在PP中添加6份多元醇脂肪类抗静电剂,抗静电效果最佳,其表面电阻率为4.7×1011Ω,拉伸强度为27.28MPa,冲击强度为4.9kJ/m2,邵氏硬度为64.8。  相似文献   

14.
非离子型复合抗静电剂在聚丙烯薄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慧杰 《当代化工》2006,35(6):371-374
采用非离子型抗复合抗静电剂通过共混复合的方法制备出具有抗静电性能的聚丙烯,考察了抗静电剂的添加量、放置时间、环境湿度对抗静电聚丙烯的表面电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热压成型的方法制备抗静电PVC木塑复合材料。对其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当导电炭黑的添加量超过14份时,复合材料电阻开始急剧下降,在含量为18份左右时已经达到抗静电材料的要求;高分子抗静电剂ATMER129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抗静电性能,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材料的表面电阻呈下降趋势,当含量到达10份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迅速下降;力学性能分析表明:当炭黑添加量超过12份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明显下降;ATMER129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影响不大,弯曲强度则随着用量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在聚烯烃中添加抗静电剂,采用模压法制备了发泡材料。研究了抗静电剂用量对发泡材料表面电阻率的影响及性能的变化;分析了抗静电剂用量与交联剂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抗静电剂的用量为10份时,发泡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为10^8Ω,同时材料的物理性能变化不大;交联剂的用量随着抗静电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玻璃钢抗静电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制备出以多羟基季铵盐为主组分的复配型抗静电剂。当抗静电剂的加入量为4~5份时,玻璃钢的表面电阻为1×10~7~1×10~8Ω,并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对玻璃钢的加工性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一种含有长链烷基的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并通过两种方法(外部涂覆法和内部掺加法)将其作为PVC阻燃输送带的抗静电剂,测试了输送带的表面电阻。结果表明,在较低的质量分数下,即可使PVC阻燃输送带的表面电阻降至期望值(107数量级),达到了理想的抗静电要求。含有超支化型抗静电剂的PVC阻燃输送带经过多次水洗和较长的存储时间,依然保持优良的抗静电性能。经计算,超支化型抗静电剂的生产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树脂基体中分别加入抗静电剂(导电炭黑、导电炭纤维),开发出复合材料锚杆成型用抗静电树脂基体,制备了抗静电及力学性能优异的树脂。研究了不同用量的抗静电剂对树脂浇铸体的表面电阻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加入炭黑≥1.0份时,表面电阻满足矿用锚杆要求(表面电阻≤3×108Ω),树脂浇铸体的拉伸强度>57 MPa,冲击强度≥28 kJ/m2;当加入炭纤维≥1.0份时,表面电阻满足矿用锚杆要求,树脂浇铸体的拉伸强度>60 MPa,冲击强度≥24 kJ/m2,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以炭纤维1.0份配方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极值法研究了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固化反应活化能为65.8 kJ/mol。该树脂适用于拉挤成型,可应用于矿用锚杆的制备,制得的锚杆可实现长久性抗静电。  相似文献   

20.
韦坚红  王坚毅 《塑料工业》1996,24(3):107-110
S型抗静电剂是一种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协同剂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复合型抗静电剂。介绍了S型抗静电剂的合成路线,考察了在高分子材料中的抗静电效果。在催化剂作用下,直链烷基伯胺和环氧乙烷生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协同剂作用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再与高氯酸和环氧乙烷进行季胺化反应,得到产品S型抗静电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