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型柴油清净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我国柴油汽车的发展和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研制了新型柴油清净剂,在实验室筛选出了清净分散剂主剂和润滑改进剂、抗泡剂、防锈剂、液体抗氧剂等,通过实验室试验、喷嘴清洁度台架评定、高频往复试验机润滑性试验评定、交通部发动机台架试验评定以及行车使用表明,该剂具有优良的清净性、润滑性、抗泡性、防锈性和氧化安定性等多种功能,可以降低油耗约4.0%,尾气排放减少约50.4%,还可增强动力性能,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作用,经欧洲标致发动机喷嘴结焦试验,新制清净剂的空气流量损失为0.5%,达到了柴油清净剂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金属清净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金属清净剂的抗氧性和极压抗磨性能,用一种含硫磷的羧酸衍生物部分中和清净剂中过碱性组分,得到两种改进的金属清净剂,并用四球机和热重分析仪评价其极压抗磨和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功能化处理提高了金属清净剂抗氧化和极压性能,但未对分散和抗磨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生产的减四线环烷酸为原料合成超碱值环烷酸钙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即溶剂用量、二氧化碳的通入速度和促进剂用量对超碱值环烷酸钙产品的碱值和粘度的影响。同时,对合成样品进行了性质评定。  相似文献   

4.
5.
针对目前越来越突出的车用柴油机尾气排放问题做了系统的概述.从尾气排放对人类健康及生存环境的危害阐述了治理排放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为降低排放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各地区制定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改进发动机的制造技术、机外净化装置的应用、降低燃料油中硫含量,以及更苛刻的柴油机油性能要求.其中着重介绍了EGR(尾气再循环装置)、DPF(颗粒捕集器)、CDPF(催化颗粒捕集器)和SCR(选择性催化转换器)等尾气再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我国柴油机排放治理现状及发展进程,以及通过了解世界各地在此领域的不懈努力,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1994年,在欧洲举办了一系列主题为发动机及环境保护的研讨会,来自日本、欧洲及美国的与会者讨论了未来10-15年动力系统的可能发展方向,及其与环境和能源消耗方面的关系。本文根据《HIGH SPEED DIESELS&DRIVES》OCT.1994,PeterMullins和Klaus Kunberger的两篇文章,摘录了英国Ricardo研究所和奥地利AVL研究所对此的一些主要观点,以便了解未来解  相似文献   

7.
围绕着中速机油的使用要求,进行了基础油和添加剂的选择,考察了添加剂性能和中速机油各项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了4040中速机油的配方、实验室产品,中试产品满足Q/SHGQ01.118-2000的质量指标。并通过L-38、改装1135台架试验,在实际行船试验中也表现出优良的清净分散性能、抗磨性和分水性能,能够满足燃用硫含量大于2.5%燃料的中速筒状活塞柴油机的润滑要求。  相似文献   

8.
9.
按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占混合燃料体积分数为10%、20%和30%的掺混比,配制了PODE/柴油混合 燃料。在共轨柴油机上研究了PODE掺混比对PODE/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额定转速100%负荷时,与柴油相比,不同PODE掺混比PODE/柴油混合燃料的滞燃期缩短,缸内最大爆发 压力升高,放热率峰值降低;一氧化碳(CO)体积分数分别降低了13.1%、16.6%和21.3%,未燃碳氢 (HC)体积分数分别降低了17.7%、24.1%和26.2%,排气烟度分别降低了29.6%、44.8% 和75.8% ;但是碳氧化物(NOx)体积分数分别增加了2.0%、7.4%和9.5%;颗粒物数量峰值依次分别增加了16 .8%、30.8%和55.1%。在额定转速25%负荷时,不同PODE掺混比PODE/柴油混合燃料与柴油相比,CO体 积分数分别降低了12.4%、16.3%和20.8%,HC体积分数分别降低了14.5%、21.6%和24.1%,排气烟 度分别降低了28.0%、44.0% 和76.0%,但NOx体积分数分别增加了7.7%、10.4%和16.2%。核模态 颗粒物数量峰值分别增加了143%、269%和335%;而积聚态颗粒物数量峰值分别降低了15.4%、24 .0%和44.5%。  相似文献   

10.
对相同压缩比的3种燃烧室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分析了燃烧室形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NOx和soot在缸内的分布区域形成的原因,进一步用Φ-T图研究了3种燃烧室在不同时刻对NOx和soot的影响。结果显示:敞口燃烧室更有利于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NOx和soot排放低于直口和缩口燃烧室。  相似文献   

11.
使用长链羧酸与无机铈(Ⅳ)盐反应,得到了油溶性良好的羧酸铈配合物,以该羧酸铈配合物为柴油添加剂,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考察加剂前后发动机负荷特性、速度特性及有害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结果表明:羧酸铈配合物柴油添加剂可使柴油发动机节油最高达到6%左右,同时降低了排放中的THC、PM、CO及烟度等有害物质,但NOx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2.
研究提出了超低硫燃料暂定战术技术指标,并规定了其润滑性要求。通过对基础油生产工艺研究、柴油润滑性添加剂研究及配方性能评定,成功研制了一种环保型超低硫燃料,满足外燃发动机(燃烧室高温高压)的使用要求。研制产品具有馏分窄、闪点高、氧化安定性好、低温性能优异、硫含量超低、润滑性能好等特点。燃料的低硫化是燃料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开展低硫或超低硫环保型燃料研制,同时开展燃料润滑性添加剂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豆油作为柴油机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植物油在柴油发动机中的使用性能,将植物油(以市售大豆油为例)和-10号军用柴油按照不同的比例掺兑,进行了植物油和柴油实验室理化性能试验对比分析、发动机特性试验考察、实车实际性能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植物油使WD615柴油机综合性能较好,可以作为柴油机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14.
内燃机油添加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蒋明俊  郭小川 《润滑油》1998,13(6):47-50
探讨了内燃机油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磺酸盐与水杨酸盐的相容性差,混合后有沉淀物生产;水杨酸盐与丁二酰亚胺,ZDDP有较弱的相互作用,添加量小时无沉淀物生成,添加量大时才有沉淀物生成;磺酸盐与丁二酰亚胺,ZDDP的相容性好,混合后沉淀物生成。该结论为内燃机油的调配,贮存和全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一台6120Q直喷式柴油机上对十六烷值改进剂、表面活性剂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柴油添加剂时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的规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三类化合物都能有效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采用均匀设计试验考察了十六烷值改进剂、表面活性剂、有机金属化合物和二甲苯的复合使用效果,并得到以这些成分间最佳比例组成的最优配方。在一台HZD433B柴油机对该配方柴油添加剂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0#柴油中添加了1.5‰该配方柴油添加剂后,柴油发动机在全负荷时,有效功率平均增加3.0%;燃油消耗率平均下降2.2%;排气烟度平均下降19%;排气温度在大负荷时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16.
徐小红 《润滑油》2004,19(5):1-6
文章从美国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阐述了API柴油机油规格的演变过程,并着重从满足排放法规要求的视角介绍柴油机油规格的发展历程,指出美国柴油机油规格的变化,是随着排放法规的加严、发动机技术的改进以及燃料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过程,从而为国内柴油机油升级换代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7.
柴油催化燃烧添加剂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添加剂的组成及配比的研究 ,得到一种新型高效柴油催化燃烧添加剂。测定了添加剂的理化性质。对添加剂的节油率及烟度降低率进行了综合测试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佘海波 《润滑油》2002,17(6):44-47
API CF-4柴油机油规格标准中增加了腐蚀性能评定(ASTM D5968),为适应新产品和产品质量监测的需要,中国石油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大连)建立了与ASTM工D5968等效的试验方法,即柴油机油腐蚀性能评定法。  相似文献   

19.
以市售0号柴油作为雾化对象,采用三维激光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和发动机台架试验,探究清净添加剂(清净剂)对柴油雾化特性及使用性能的影响。三维激光粒子的微观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清净剂含量升高,喷嘴出口处雾化形成的液滴趋向分布于高速、小粒径区,并且粒径较大的液滴所占比例逐步减小,小液滴所占比例逐步增大;随着轴向距离增大,无论是否加入清净剂,柴油的雾化液滴速度均出现明显衰减,并且朝着低速、大粒径区间发展,但含清净剂柴油的雾化液滴在大粒径区间内分布始终较少,总体上小粒径的液滴数量、质量和速度都优于不含清净剂的柴油。柴油发动机台架宏观试验结果表明,含清净剂柴油可以有效降低污染物HC,CO,PM的排放量,并显著降低发动机喷油嘴空气流量损失率。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深度氧化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催化氧化脱硫是降低柴油硫含量的非加氢脱硫工艺,在催化氧化溶剂抽提的基础上,引入超声波为反应提供能量,考察了超声频率、声强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H2O2-有机酸为氧化剂,在室温,剂油比为0.05,搅拌速率为300r/min,反应时间为15min,频率为28kHz,声强为0.408W/cm^2的条件下进行柴油催化氧化反应,将得到的产品与萃取剂(DMF)在室温下按照1:1混合,萃取两次后进行分离,其脱硫率为94.8%,而未加超声波的脱硫率仅为67.2%,说明超声氧化脱硫效果明显优于未加超声波的氧化脱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