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云峰  陈凯  李景明 《食品科学》2021,42(20):83-9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棚架与篱架架式下栽培的威代尔葡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应用热图、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香气雷达图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栽培架式对葡萄果实香气的影响。研究表明,葡萄果实定性确定87 种香气物质。对于2 种架式,高级醇类、C6类香气化合物在葡萄果实香气化合物总含量的贡献率很高,而萜烯类化合物在棚架贡献率很少,在篱架贡献率高居首位;果实香气活性值贡献方面则主要由高级醇类、萜烯类、C6、C9类香气化合物组成,棚架侧重于C9类香气化合物,而篱架侧重于萜烯类香气化合物。对葡萄果实香气有整体贡献(香气活性值>1)的香气化合物共计24 种,其中绝大多数香气物质均呈现后熟期含量逐渐升高的规律,并且架式对比得出有18 种物质在篱架含量更高。香气雷达图显示威代尔葡萄果实最突出的香气特征是青草香、花香、果香,且篱架均优于棚架。综上所述,在东北桓仁地区,相比于棚架栽培,篱架栽培方式是更适合进行威代尔葡萄栽培的架式选择。  相似文献   

2.
以棚架和篱架两种栽培方式的摩尔多瓦葡萄果实为试材,成熟后采收进行酿酒试验,测定水平叶幕和直立叶幕对葡萄酒品 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棚架葡萄酒与篱架葡萄酒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棚架葡萄酒的pH值比篱架葡萄酒高0.02,葡萄 酒色度提高44.12%,总酚、抗坏血酸含量分别提高18.65%、14.64%,抗氧化能力(铁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43.76%、 17.39%。同时,棚架葡萄酒香气物质种类比篱架葡萄酒多7种,酯类、醇类物质含量分别是篱架的3.06倍、1.36倍,其中,正己醇、辛酸乙 酯、苯乙醇含量是篱架葡萄酒的2.08倍、2.26倍、1.93倍,乙酸异丁酯、丙醇、乙酸异戊酯含量也分别高69.80%、41.87%、60.57%。 由此表 明,棚架水平叶幕可提高葡萄酒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增加葡萄酒色调饱和度,增强葡萄酒稳定性,提升葡萄酒风味,改善葡萄酒品质。  相似文献   

3.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南延伸的地段,全年降雨量在450~510mm,光照充足,无霜期各项气候指标适于葡萄栽培。但多年来,由于果农多采用传统的栽培及管理方式,形成了有规模,低效益的格局。基于此,我们通过借鉴各地经验,对该区葡萄早期丰产的障碍因子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旨在提高该区葡萄生产的规模效益。1改棚架栽培为篱架栽培因该区冬季葡萄需下架防寒,在改棚架为篱架栽培时必须充分考虑防寒取土问题,行距宜在2~3m以上,株距保持在1.0~1.5m以上为宜。这样既克服了棚架栽培不能早期丰产的障碍,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保证了葡…  相似文献   

4.
以南方特色刺葡萄资源湘珍珠和紫秋为试验材料,结合现有刺葡萄的3种主要栽培架式:篱棚一体架、水平棚架和双十字V形架,对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果实的内在品质、外观品质及糖酸类物质代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棚架栽培的刺葡萄无论是在产量、穗重和穗长等外观品质,还是在总糖、总酸、花青素含量等内在品质方面都显著优于篱棚一体架和双十字V形架。在刺葡萄成熟后不同时间采收发现,糖类物质代谢呈上升趋势,其中水平棚架中糖含量最高,积累速度较快;在3种架式中,酸类物质代谢速度明显低于糖类物质,酒石酸的含量与增长速度无显著差异,苹果酸含量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不同架式与负载量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架式及负载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体棚架栽培的果实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此等品质指标均高于平棚架和篱架,总酸含量低于二者;立体棚架新梢保留8~10个/m2较适宜;立体棚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极显著高于棚架和篱架(P<0.01),并且叶片Pn6果实单粒重、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葡萄属于藤本攀援植物,枝条生长迅速,必须要依附支架保持其树形才能更好地满足生长需要。树形不只是外形的表征,也是生长状态的直观反应,架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树体的营养分配以及果实的质量和产量。传统意义上,葡萄架式主要分为篱架和棚架,随着人们对葡萄生长发育的认识以及生产需求等而衍变。详细介绍葡萄架形的发展历史,篱架和棚架的特点、分类及优缺点,论述架式选择的标准以及常见树形,并简单阐述我国目前主要的设施栽培类型和关键技术。以期为实际生产中如何选出最适合的葡萄种植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栽培架式对玫瑰香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棚架和篱架栽培条件下的7年生玫瑰香葡萄果实酿酒,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色谱法测定葡萄酒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结果表明,棚架栽培与篱架栽培相比,其葡萄酒中杂醇的种类较少,其含量除辛醇、苯甲醇和苯乙醇外均较低;酯类化合物种类较多,乳酸乙酯、乙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含量较低,己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酸苯乙酯和乙酸-3-甲基丁酯含量较高;除里哪醇的含量明显较低外,其他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均较高.说明栽培架式对玫瑰香葡萄酒的香气构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前言单壁篱架、优点甚多、是葡萄栽培的主要架式之一,北疆各地已使用多年。经实践认为:在寒冷地区为确保葡萄正常越冬,应留足足够的行间、鲜食葡萄行距以不小于3米为宜。但因行距增大,单位面积的有效架面小了,产量较低;若减少行距(改为2~2.5米),就会造成防寒取土困难,根系受冻。如果架高超过2.2米,虽然可以扩大架  相似文献   

9.
葡萄因受架面制约而存在不能多留枝和充分利用光能的矛盾。五、六十年代曾采用双壁篱架,增加了一倍支架面积,以增加枝梢和产量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管理不便和架材较费等而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近年,我们曾尝试对单篱架的部分枝梢使其呈45  相似文献   

10.
从1984年开始在桂北兴安县溶江镇推广露地种植巨峰葡萄.栽培架式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从单篱架到大面积的双壁篱架,现在逐渐接受"双十字V"型篱架(如图1).  相似文献   

11.
高"Y"型平棚架是在南方广为推广的"V"型架的基础上,提高主干高度到1.7m,将双向单层水平主蔓直接固定在水泥杆的一道铁线上,将"Y"型架顶端的横档以平棚架的柱间骨干钢线替代.它与平棚架的区别是:与行向平行的纵网线在行与行之间断开,也可称为"断裂式平棚架",它避开了平棚架枝梢互相交叉,夏剪费工的弊端;它与"V"型架(也称为单干双臂篱架)的区别是:新梢从倾斜直立生长改为基本平行生长,且先端略为下垂.  相似文献   

12.
山葡萄不同株行距和架式对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葡萄主栽品种双红、双优和左优红果实品质和产量,以双红、双优和左优红为试材,进行不同株行距和架式试验的结果表明:采用篱架和棚架建园株行距0.75m×2.5~3.0 m的树,进入始花期和丰产期早,坐果率高、落果率低、果实酸低糖高、产量高。双红、双优和左优红适宜的株行距和架式是0.75~1.0m×2.5m篱架或0.75~1.0m×3.0m的小棚架。  相似文献   

13.
设施延后葡萄高效省工树形培养和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科研成果和生产推广实际经验,总结了日光温室延后栽培葡萄有干双臂"Y"树形的优点及树形培养和修剪技术,提出了传统葡萄单臂篱架扇形改造"Y"形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笔者经多年研究,调查了双十字V形架、高宽垂架和水平棚架,分析了这3种架式的优点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2005年设计了集3种架式为一体的V形水平架,并在大紫王葡萄上应用,在实践中进行调整,2007年定型.即在距架柱1.55 m处,柱的两边各拉一条底层拉丝,保留了双十字V形架和高宽垂架下部V形叶幕,中、上部叶幕按水平棚架的高度定在1.7 m,保留了水平棚架的水平叶幕,定名为V形水平架.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叶幕微气候对葡萄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影响,将鲜食酿酒兼用葡萄品种‘摩尔多瓦’设置为篱架 直立叶幕和棚架水平叶幕两种类型,连续两年于果实膨大期实时监控两种叶幕下果实周围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花后9~15 周葡萄果皮花色苷单体组分与含量,以及果皮花色苷代谢途径相关 酶的基因表达量与活力,分析两种叶幕下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与篱架直立叶幕相比,棚架水平叶幕显著降 低了果实周围环境的温湿度波动幅度及高温比例,提升了成熟期的果实品质;2015年水平叶幕下果实还原糖质量 浓度、百粒质量和花色苷、类黄酮含量分别比直立叶幕提高2.39%、5.48%、27.11%、44.89%;2016年水平叶幕下 果实总酚、花色苷、黄烷醇含量分别比直立叶幕高5.09%、6.45%、13.67%。花后11~13 周棚架水平叶幕葡萄果皮 UDP-葡萄糖-3-O-类黄酮糖苷转移酶基因(Vitis vinifera UDP-glucoseflavonoid 3-O-glucosyltransferase,VvUFGT)、 O-甲基转移酶基因(Vitis vinifera O-methyltransferase,VvOMT)和多酚氧化酶基因(Vitis vinifera polyphenol oxidase, VvPPO)表达量显著上调,UFGT、OMT以及花青素苷-5-O-葡萄糖基转移酶(anthocyanin 5-O-glucosyltransferase, 5GT)活力则在花后13~15 周保持较高水平,而在花后9~13 周,篱架直立叶幕的UFGT、无色花色素氧化酶、 OMT、5GT以及PPO 5 种酶的基因表达量与相应酶活力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成熟期花色苷单体分析表明,水平叶幕 下21 种花色苷单体中,13 种单体含量显著高于直立叶幕,花色苷的修饰程度显著提高,但单体种类未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整形和架式对葡萄建园及植株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因子,实现优质、丰产密切相关。当前架材投资昂贵,阻碍着葡萄生产的发展。为此认真地总结群众中有关架、形方面的经验,改进和推广较合理的架、形,对于促进发展,提高品质,增加产量,事关重要。河南省东部故道地区葡萄生产中多采用单篱架多主蔓扇形整枝,还有双篱架多主蔓扇形,单行密枝形以及各种类型的无架栽培树形和高、宽、垂树形。如仪封园艺场单篱  相似文献   

17.
1 葡萄“Y”形整形“Y”形整形的特点是主干高1~1.2m,行距宽3~4m,新梢经引缚沿两臂两侧生长,经摘心后,副梢下垂或不下垂,全行植株架面自然形成一个“Y”字形。2 “Y”形整形栽培有如下优点2.1 光照充足,葡萄上色好 由于葡萄新梢向两臂两侧引缚分开形成一定夹角生长,形成“开心形”,光线能很好的充足照射所有葡萄新梢,照射时间长,葡萄着色好。2.2 高产稳定 虽然单位面积株数减少,但光照充足,光合效率提高且植株空间增大,枝蔓分布均匀,单株产量增加,因而增产潜力大。2.3 管理更加简单化 新梢沿臂两侧等距离(15~2…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发育期的‘桂葡6号’葡萄果实为试验材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不同架式下‘桂葡6号’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组分特征。结果表明,在整个果实发育期,3种架式下的‘桂葡6号’葡萄黄烷-3-醇组分中表棓儿茶素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次之,儿茶素含量最低。3种架式下的‘桂葡6号’葡萄黄烷-3-醇总量及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单臂篱架处理果皮中表儿茶素含量在采收期显著高于30°"V"形篱架和60°"V"形篱架处理,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含量和比例在采收期均显著低于其他两个"V"形架处理,30°"V"形架处理葡萄果皮中黄烷-3-醇总量和三羟基化黄烷醇的比例最高。从提升葡萄酒柔顺度和改善口感的角度考虑,生产上建议‘桂葡6号’选择30°"V"形篱架的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19.
对新建葡萄幼园实施优质早丰稳产栽培技术管理,建园第二年亩产优质果达1000-1500公斤,以后各年优质果稳产在1500-2000公斤。葡萄优质早丰稳产栽培技术的特点是:合理密值,强化树体管理,双行栽培,轮换更新,篱棚架交替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20.
葡萄小棚架栽培技术浅谈王义平,张新华(吐鲁番市红柳河园艺场)葡萄搭架在国内外葡萄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吐鲁番地区,夏季干旱,日温差较大,在此栽培葡萄得天独厚,品质优良。50年代初期种植面积约1.5万亩,基本为无架栽培,到90年代的今天,吐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