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尾墩在桃林口水库溢流坝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林口水库原设计为二级消力池形式的底流消能工,采用Y型宽尾墩后,减短了池长.提高了消能率,进而减轻了水流对下游河床的冲刷。本文结合桃林口水库枢纽工程的特点,对宽尾墩的体型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宽尾墩与消力池联合消能工的消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用于大单宽泄洪台阶坝面上的一种新型宽尾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宽尾墩+台阶坝面+消力池的联合消能工形式,在工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与应用,但这些工程单宽泄量均不大于200m^3/s.m。在乌江索风营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为台阶坝面的使用提出一种新型宽尾墩-X型宽尾墩,用以取代传统宽尾墩,这种宽尾墩与台阶坝面,消力池联合使用,既发挥了台阶坝面的消能作用,使宽尾墩+台阶坝面+消力池这种综合消能形式能够推广到大单宽泄洪建筑物上,同时也为台阶式坝面的发展直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宽尾墩和消力池联合消能在水利枢纽工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消能方式的水力特性,采用RNGκ-ε双方程紊流模型和VOF方法对某表孔泄洪闸的泄洪水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宽尾墩表孔泄流能力、水流流态和流速、闸室内水面线、掺气情况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将宽尾墩应用于溢流坝,形成宽尾墩+消力池一体化消能设施,兼有宽尾墩和消力池底流消能的优点,联合消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T型墩消力池阻宽率的概念,通过模型试验对T型墩消力池中T型墩的间距对消力池消能效果进行试验研究,并对T型墩消力池的间距进行优化。推导出含有阻宽率的T型墩消力池的消能率计算式。  相似文献   

5.
桃林口水库原设计为二级消力池形式的底流消能工.采用Y型宽尾墩后.减短了池长.提高了消能率,进而减轻了水流对下游河席的冲刷。本文结合桃林口水库枢纽工程的特点.对宽尾墩的体型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宽尾墩与清力池联合消能工的消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宽尾墩联合消能工是我国首创的一项高坝消能新技术。从70年代开始,我国的科研人员就开始研究工作,并在潘家口、安康、五强溪等大型水电工程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消能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满台城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中,通过对其消能型式的研究,提出运用宽尾墩与卑式消力池联合消能这一新型消能技术,成功地解决了消力库尾水不足的问题,并比原设计节省了大量的。程量。宽尾墩与库式消力池联合消能这种新型消能工在吉林省尚属首次应用。本文主要介绍模型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7.
岸边溢洪道中宽尾墩—消力池消能的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宽尾墩—消力池联合消能的基础上,将宽尾墩消能的思想运用到岸边溢洪道的消能防冲上。通过试验表明这一消能形式较其它方案消能充分,下游冲坑小,同时还可以大大缩短消力池的长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索风营水电站泄洪消能水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缩短工期,提高工效,索风营水电站采用宽尾墩 台阶坝面 消力池的联合泄洪消能形式。通过三种不同比尺的模型试验,分析比较了枢纽布置、表孔泄流能力、宽尾墩、台阶坝面及下游消能防冲等问题,提出了X形宽尾墩,它具有传统宽尾墩大单宽泄洪消能作用,同时又有台阶坝面小流量消能作用,使消力池底板承受冲击压强减小30%。  相似文献   

9.
高树华  王天恩 《红水河》1998,17(1):39-41
主要介绍了大藤峡水利枢纽下坝线枢纽布置方案的泄洪消能问题,对T形墩消力池方案和宽尾墩消力地方案这两种消能型式逐一进行了分析研究,两者对比而言,T形墩消力地方案,则取得了较高的消能防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岸边溢洪道中宽尾墩一消力池消能的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宽尾墩-消力海联合消能的基础上,将宽尾墩消能的思想运用到岸边溢洪道的消能防冲上。通过试验表明这一消能形式较其它方案消能充分,下游冲坑小,同时还可以大大缩短消力池的长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宽尾墩联合消能工在百色水利枢纽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省宗  李世琴 《红水河》1998,17(2):36-41,47
介绍宽尾墩联合消能工在百色水利枢纽的研究和应用(1)采用宽尾墩-中孔-消池联合消能工的试验研究和水力计算;(2)采用宽尾墩一阶梯式坝面-消力池联合消能工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着重分析比较了宽尾墩-跌坎联合消能工与跌坎以及常规消能工消力池内的水流流态、临底流速以及脉动压力等,并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分析了该联合消能工的强迫水跃长度公式。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新型的消能方式改善了跌坎消力池内的水流流态,降低了消力池内的临底流速和脉动压力,缩短了消力池的长度,减轻了下游河道的冲刷,并且能很好地利用宽尾墩良好的消能率,克服宽尾墩挑射水流对消力池底板的冲击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丰富了泄洪消能工的型式。  相似文献   

13.
介绍百色水利枢纽采用表孔宽尾墩——中孔——消力池联合消能工的水流特性和消能效果。与常规直尾墩消力池对比,宽尾墩联合消能工有效地提高了消能效率,池内水深增加,流速显著降低;并缩短消力池长度,提高护坦高程,节省了工程量。是解决复杂地质条件下高坝、大流量消能防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民黄河》2014,(8):116-119
为探究宽尾墩跌坎消力池消能机理及其水力特性,采用RNGκ-ε湍流模型结合VOF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宽尾墩联合平底消力池、无宽尾墩平底消力池和宽尾墩跌坎消力池三种方案进行了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这三种方案的流态及水面线、临底流速、压强分布。结果表明:宽尾墩跌坎消力池表现出掺气充分,水流紊动剧烈,临底流速小,压强小且分布均匀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宽尾墩作为一种适应于大单宽泄洪建筑物的消能技术,近年来先后在许多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应用,为了对其技术发展与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首先对宽尾墩消能技术及体型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其次对宽尾墩体型布置特点、以及与宽尾墩联合使用的坝面、台阶面体型、消力池体型及其相关水力特性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对宽尾墩消能技术应用有待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两相流模型,辅以Realizable k湍流模型,来模拟阶梯溢流坝和消力池组合以及阶梯溢流坝、宽尾墩和消力池组合两种联合消能工的水力特性,获得了流速场、压强场、紊动动能及紊动动能耗散率等物理参量的分布。网格划分采用了分区域划分:模型中任何形状不规则的复杂部分采用非结构网格划分,对形状规则的部分则采用了结构网格划分,并根据流动梯度的大小安排网格的疏密程度。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采用了VOF法处理自由水面,使用PISO算法求解速度与压力的耦连方程组。比较分析了两种消能工在速度场、压强场、紊动动能及紊动动能耗散率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受宽尾墩的影响,坝面及消力池中的流速均小于无宽尾墩的情况,而台阶坝面的压强明显高于无宽尾墩的情况;在消力池中紊动动能及其耗散率均大于无宽尾墩的情况。可见,阶梯溢流坝、宽尾墩和消力池组合消能工的消能优于无宽尾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新疆肯斯瓦特水利枢纽溢洪道模型进行试验,提出调整T形墩间距,布设差动尾坎辅助消能工对消力池进行优化。通过试验得出当T型墩阻塞率为45%,采用差动尾坎辅助消能工时,消能效果良好,能较好地满足消力池消能防冲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水头、大单宽流量、下游水位变幅大的水电站中的泄洪消能问题,本文结合官地水电站工程进行了水工模型试验研究,从消力池的水流流态、临底流速以及底板时均动水压强对比几方面,分析了宽尾墩对跌坎底流消力池的影响。结果表明,宽尾墩改善了消力池内的水流流态,降低了消力池内的临底流速和时均压强,充分利用了宽尾墩技术优势,提高了泄洪设施的总消能率,有效解决了下游水位变幅较大的水电工程类泄洪消能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结合新疆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的水工模型试验,提出一种带防挑盖板的新型消能工,即T形墩消力池。理论推导出T形墩消力池消能率的计算公式,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误差在实际工程允许范围之内,可以用该公式来计算实际工程T形墩消力池的消能率。通过试验计算不同消力池池长、T形墩支腿及不同墩形的消能率,分析池长、支腿长度、墩形等参数对消能效果的影响,得出适合该工程的最佳池长为52.2m,最优墩形为支腿梯形、前墩弧形。  相似文献   

20.
新型宽尾墩在索风营水电站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南晓红  梁宗祥  刘韩生 《水利学报》2003,34(8):49-52,57
把宽尾墩应用到碾压混凝土台阶溢流坝面,形成“宽尾墩+台阶坝面+消力池”联合消能工,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一大创举。索风营水电站单宽流量达207m3/s·m,在应用台阶溢流坝面工程中属最大,经模型试验验证常规宽尾墩联合消能工已不能满足要求,于是提出了一种新型宽尾墩形式——X型宽尾墩,它继承了传统宽尾墩的优势,又拓宽了台阶坝面的消能作用。本文是“X型宽尾墩+台阶坝面+消力池”联合消能工在索风营水电站应用的水力特性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