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众用电》2021,36(5):38-39
正1研究背景蓄电池组更换过程中,旧蓄电池组的退出直接影响着全站直流负荷及二次设备的安全,特别是对仅有一套蓄电池组供电的110k V变电站,通常采用17节蓄电池用作临时供电,供电可靠性低。因此,减少蓄电池整组更换及消缺工作所用时间,对于提高变电站直流系统安全稳定性,保障220k V及110k V变电站的可靠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秋松  张健毅  贾颖涛 《蓄电池》2011,48(6):267-270
新投运220 V直流蓄电池组运行一年后,对部分不合格蓄电池进行了更换,本文仅对重组后试验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以下需要检修的情况:直流充电设备故障或交流电源失去、直流系统整套屏更换、蓄电池做核对性试验、蓄电池整组更换等。为确保直流系统持续供电,防止变电站直流系统全所停电,本文介绍了车载式移动直流应急电源箱的设计方案,研制出可同时适用于DC110V和DC220V两种直流系统的移动直流应急电源箱。当变电站发生直流系统故障时,只需车载运输到现场后,选择变电所直流系统电压就可接入原直流系统。系统操作简单,装置可靠性高,成本低,大大缩短了直流系统的抢修时间。  相似文献   

4.
某电厂在2010年发生了一起因二期网控110V直流失压导致4号机组跳闸的事故。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网控110V直流蓄电池组的第42、46号蓄电池极柱腐蚀断裂,致使蓄电池组形成开路,在将3号网控变切换为4号网控变供电时,3号网控变开关断开的瞬间,二期网控380V专用盘母线短时失电,对应在同一段上的21号充电器和22号充电器失电。由于二期网控110V直流蓄电池组开路,二期网控110V直流母线失压,最终导致4号机组跳闸。  相似文献   

5.
110kV武鸣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发生容量异常降低故障,经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直流系统充电装置自动转均充功能失效。对直流系统和蓄电池组进行了更换改造后恢复正常运行,最后提出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供用电》2016,(3)
针对直流系统中蓄电池组不能正常放电的现象,结合本质安全化设计思想和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研究开发了一种本质安全化直流系统。文章介绍直流系统的构成,对蓄电池组不能放电现象进行分析,根据本质安全化设计方法中的"提高元件的可靠性"、"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等,结合电力电子变换技术,提出本质安全化直流系统,即在不增加额外蓄电池数量的情况下,利用非隔离型DC/DC变换器和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升压功能,将原有直流系统中的蓄电池组分成2~3组,在其中1组或2组蓄电池组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能输出稳定的直流电,给直流负荷供电。最后对其进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仿真结果可知,本质安全化直流系统达到蓄电池组冗余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直流系统的可靠性;另外,该直流系统还能通过DC/DC变换器判断蓄电池组是否存在故障,从而及时进行蓄电池组的维护和更换。  相似文献   

7.
刘凯 《电工技术》2018,(12):100-101
统计500kV 变电站直流220V 蓄电池组安装及运行情况,总结蓄电池组常见故障,从运维方面分析故障原因,并给出运维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根据某发电厂厂用电源切换时发生的一起直流220 V蓄电池组故障,同时柴油发电机联锁启动不成功,造成机组直流系统异常、UPS系统失电、DCS系统失电、机组各直流油泵联锁启动后又跳闸等一系列异常事件,分析了直流220 V蓄电池组故障及柴油发电机启动不成功对其他系统和设备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汪强 《安徽电力》2003,20(4):32-34,39
本文通过合肥二电厂1号机组220V直流蓄电池组充放电过程及其数据分析,介绍了蓄电池新型维护技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许震 《电世界》2023,(4):36-38
<正>某发电厂机组直流220 V母线蓄电池组采用德国产HOPPECKE(松树)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型号为OP2V-2500,标称电压为2 V,10 h率额定容量C10为2 500 Ah, 10 h率充电电流I10为250 A,共104瓶;机组直流110 V母线蓄电池组采用风帆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型号为GFM-1000,标称电压为2 V,C10为1 000 Ah, I10为100 A,共52瓶。充电装置电源分别采用智能高频开关电源模块,  相似文献   

11.
正弦波逆变蓄电池回馈放电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正弦波逆变蓄电池回馈放电装置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电路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一台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输出功率因数高、对电网谐波污染小、恒流放电等优点,非常适用于电力行业220V或110V直流系统蓄电池放电。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户外休闲、野外工作者有时需要应急电源的情况,设计了利用太阳能电池进行充电的多功能电源。将太阳电池组件的能量通过充电控制电路为内置的蓄电池充电储存电能。介绍了电路工作原理,通过调试实现了DC5V、12V、4.15V、AC 220V电压输出。具有蓄电池充电欠压和过压显示及自动断开、5号电池限流/限压充电及充满显示和自动断开、锂电池4.15V快速可调的限压充电等功能。通过逆变实现的AC 220V输出,可为5 W以内电器提供交流电源。USB 5V、DC 12V最大输出电流1A,可根据不同的接口为手机、MP3等小功率电子产品充电或供电。  相似文献   

13.
小功率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采用推挽输出的新型光伏独立发电主电路拓扑结构,系统包括光伏阵列、CUK充电器、蓄电池、升压变换和逆变部分。CUK充电器采用了基于蓄电池电流控制的充电策略,可以在短时间内使蓄电池达到充满状态;升压变换拓扑采用推挽结构,使由蓄电池输出的24V直流电,上升到符合逆变需要的380V(母线电压)。该系统采用闭环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灵活性强,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储能变流器是微电网与蓄电池组之间的连接设备,功能为实现能量的双向交换。所研发储能变流器可以实现多组电池的独立控制、系统容量的灵活配置以及电池组的灵活投切,结构设计采用多级型拓扑,包含15个并联的半桥型非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设计为并网变流器采用SVPWM控制技术,DC/DC变换器根据设计环境设计改进下垂控制策略。所设计大功率储能变流器产品已完成相关下垂控制充/放电和满功率并网试验,充/放电电流准确跟踪指令电流并网效率超过95%,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锂电池在生产流程中需要进行充放电的特性,设计了锂电池能量并网回收系统。该系统能够以锂电池的低压直流电压为输入,完成直流升压及逆变并网的功能,将生产锂电池过程中放电的能量回馈到电网,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文中详细叙述了系统中DC/DC变换器、三相并网逆变器以及控制方法的设计思路和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按照文中方法设计的样机能够稳定地并网运行。  相似文献   

16.
接入网电信级前置端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蓄电池对于接入网直流供电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接入网配套电池优选电信级狭长型前置端子蓄电池,以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本文通过对接入网应用失效普通型UPS类12V电池的解剖分析,找到了接入网应用蓄电池的失效原因,并针对失效原因从设计角度上提出了改善措施。本文还就接入网配套蓄电池的选择与维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蔡松  霍伟强 《湖北电力》2012,36(2):70-72
介绍了纯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的种类及原理、各种充电电池的参数及其应用情况、国家和国网电力公司对动力电池的强制认证和技术标准,文章还简要介绍了当前主流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配置参数,并探讨了直流快充、交流慢充、更换电池等各种充换电方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锂电池作为光储微网的储能电池,能够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稳定性,改善电能质量,但成本高昂。将电动汽车的退役动力锂电池用于光储微网的储能单元,不仅可以降低投资成本,还可以缓解大批量电池进入回收阶段的压力。首先基于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构建了退役动力锂电池的等效电路模型。接着建立了储能变流器和多重双向DC/DC变换器级联拓扑,储能变流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策略,稳定直流母线的电压;多重双向DC/DC变换器采用以电池组的荷电状态(SOC)为约束条件的双闭环控制策略,平抑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波动。最后搭建了基于退役锂电池储能的光储微网系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电力系统蓄电池放电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电力系统发电厂和变电所内,蓄电池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决定了直流操作电源的可靠性,合理使用和维护蓄电池,使之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这是延长蓄电池寿命和提高直流操作电源可靠性的关键。在分析了电力系统蓄电池放电重要性和当前蓄电池放电装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蓄电池放电的基本要求,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正弦波逆变蓄电池回馈放电装置,该装置包括DC/DC变换电路、PWM整流逆变电路、控制电路、保护电路等,同时也对放电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典型动力电池特性与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对以铅酸电池、氢镍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典型动力电池,分别在电池的容量特性、效率特性、电压特征、直流内阻特性、温度特性、自放电特性以及能量和功率性能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具备最佳的综合性能,随着安全性不断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必将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