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核磁共振测井在砂砾岩稠油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凌梅  赵文杰 《测井技术》2004,28(6):531-534
胜利油区的宁海-王庄油田储层岩性复杂,油质稠,常规测井资料在产液性质、产层性质评价及储层参数计算等方面存在困难.核磁共振测井在该油田的有效储层划分、流体识别、孔隙结构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稠油粘度大,含氢指数低,也造成核磁共振测井的孔隙度、渗透率偏低.因此,在6口砂砾岩稠油井的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稠油校正方法,经稠油校正后,计算的储层参数更加准确,满足了砂砾岩稠油油藏精细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页岩气储层评价过程中,有机碳含量是表征富有机质页岩的主要指标,脆性指数则是反映压裂品质的重要参数,有机碳含量与脆性指数相结合可以更为精细地刻画"甜点层"的分布,从而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有利依据。为此,依据岩矿资料,应用"石英+白云石+黄铁矿"三矿物脆性指数模型对四川盆地焦石坝、长宁和威远3个气田的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进行了脆性评价。基于脆性指数(BI)与有机碳含量(TOC)之间的显著相关性,综合有机质丰度和可压裂性,建立了储层品质的分级标准:TOC3%且BI50%为优质储层(甜点层);2%TOC3%且40%BI50%为次优储层;1%TOC2%且30%BI40%为差储层;TOC1%且BI30%为非储层。依据该标准,长宁地区优质页岩气储层厚度为32 m,焦石坝地区优质储层厚度为22 m,威远地区优质储层厚度为13 m。探索脆性指数与测井响应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了富有机质、高脆性页岩的常规测井响应图版,以自然伽马大于160 API、钍铀比小于3且密度小于2.58 g/cm~3作为优质储层的测井识别标准,进而预测了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甜点层"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由于稠油具有黏度大、密度高等特点,采用常规储层的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很难得到理想结果。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原理和稠油储层的特性,根据地区实验数据,估算了稠油储层的等待时间、回波间隔、 回波个数等核磁参数,并通过优选观测模式,获得了有效的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对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新疆 JMS 地区的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进行稠油储层测井解释,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发育,产能预测难的问题,基于平面径向稳态渗流原理,分析油层产能的主控因素,建立区域比采油指数预测模型,利用岩心、测井资料构建相关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初步实现了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产能预测。研究表明:葵东地区油层产能的主控因素是储层构造特性、岩性和物性;油层比采油指数与地层渗透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采用阵列感应反演的地层原状电阻率计算地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结果更合理;要实现辽河葵东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产能预测,应优选核磁共振和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该研究对同类储层产能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比采油指数的关键因素。根据测井学基本理论,建立了比采油指数与测井主要参数(孔隙度、泥质体积分数、电阻率及原油黏度)的相关式。以渤海油田某区域探井测试数据为基础,通过引入校正系数,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式,对该区域比采油指数进行了求解,建立了该区域比采油指数预测方法,并以渤海X油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泥质体积分数引入校正系数,能够利用测井资料和原油物性参数预测单井的比采油指数。该方法预测精度高,对海上油田产能评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提取反映稠油油藏储层动态的特征参数,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稠油储层类型进行划分,在比较原钻井及其侧钻井的水淹状况与测井响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用电阻率减小率作为划分稠油储层水淹级别的标准,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稠油储层水淹程度的动态测井解释.  相似文献   

7.
多参数综合分析指导基山地区低渗透储层压裂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衡量低渗透率储层的压裂增产效果,在压裂前后产能预测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测井、地质、试油等资料,分析了孔隙度、渗透率、声波时差、电阻率、异常高压、表皮系数、每米采油指数、产能增产比等储层参数与储层压裂改造效果的关系,并据此确定各参数在不同取值区间中的评分和权重.再对各参数得分作加权多参数综合分析,以综合得分作为储层的压裂改造指标,把基山地区低渗透储层划分为压裂无效储层、压裂显著有效储层和自然产能储层3类.商548井、商74-7井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快捷、实用,可以指导压裂改造目的层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稠油生产基地,稠油油藏占据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产量。而稠油测井解释仅仅是静态测井储层评价,热采后的动态测井解释基本上没有展开,因此,有必要选择一定区块从事蒸气吞吐后的储层评价,以便深刻认识稠油油藏的动态变化,找到稠油的解释方法,直至找到一种与稀油相对应的动态解释模型,为此选择欢喜岭油田锦45块作为研究区块,进行稠油油藏的测井储层评价研究。文中给出了区块的地持特征、诸层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处理成果图,同时也给出了稠油水淹层的判别方法,该方法目前已投入使用,对所处理的40多口井,效果令人满意,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提取反映稠油油藏储层动态的特征参数,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式对稠油储层类型进行划分,在比较原钻井及其侧钻井的水淹状况与测井响应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用电阻率减小率作为划分稠油储层水淹级别的标准,并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稠油储层水淹程度的动态测井解释。  相似文献   

10.
蒸汽吞吐驱油用于稠油开发,它与注水驱油不同之处是降压采油,十几年的蒸汽吞吐采油,导致稠油层蒸汽冷凝水不断增多,含油饱和度降低,形成蒸汽吞吐水淹油层。用已受到蒸汽吞吐波及的动态稠油密闭取心并,建立蒸汽吞吐驱油水淹层与岩心油水饱和度分析的测井解释模型,即电阻减小率与剩余饱和度的关系,此方法用于几十口稠油侧钻井水淹层解释,经采油验证,与产液性质基本吻合。多轮次的蒸汽吞吐,使储层物性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孔隙度、渗透率降低,泥质含量、碳酸盐含量增加,岩心分析与测井响应基本一致。当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较高时,稠油的厚度与吞吐后的水淹状况密切相关,油层越厚,驱油效果越好,动用程度越高。分析不同厚度稠油层的水淹状况,制作稠油蒸汽吞吐水淹层解释图版,依据不同层厚的驱油效果不同的经验划分Ⅰ、Ⅱ、Ⅲ类油层。一般情况下,物性越好的储层,其原始含油饱和度越高,易造成强、中水淹层,用TPS-9000型高温测试仪检测的静态测井响应与侧钻井水淹层解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砂砾岩稠油储层具复杂孔渗性和非常规流体特性,这使得对其测井解释异常困难。多矿物分析测井解释方法能有效利用该类储层的各种测井信息,并较准确地求取储层参数。JMSR地区的储层主要为砂砾岩,矿物组分较多。采用多矿物模型最优化方法计算出储层的孔隙度和各种矿物组分的含量,并利用Scheidger公式计算出渗透率,结果表明,计算出的数值及变化趋势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利用泥浆侵入信息,并结合油气显示结果识别稠油储层,可有效提高测井解释符合率,为科学、合理地开发JMSR地区的稠油油藏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焦永丰 《钻采工艺》2006,29(4):53-54,60
砂岩稠油油藏储层的酸化主要集中在施工技术和方法研究上,还没有文献对砂岩稠油油藏储层酸化原理及模型、以及相应的表皮系数进行过报道。对伤害前后产能及采液指数比仍然使用的是达西流模型。基于迂曲度推导的幂律流体的流变特性方程、垂直井的产能预测模型,推导了受伤害井伤害前后的产能模型和相应的采液指数比。提出了砂岩稠油油藏储层的表皮系数新模型。分析了非牛顿流体流变特性参数对模型的影响,为砂岩稠油油藏的酸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测井解释和评价难度较大.从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的特点和类型入手,分析储层的独特测井响应特征,并从油气运移和成藏、物理规律特性2方面对其进行解析,提出了层内流体细分测井精细评价模式.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包括层内油水倒置和层内油水间互2类储层,油水倒置储层非均质性弱,油水间互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内部的“物性圈闭”与“油水重力分异异常”认识相结合,可较好地解析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的独特测井响应特征.提出并构建了非均质稠油油藏储层流体细分的测井精细评价方法,即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重叠法、相渗曲线和可动流体综合法.实际应用证实,测井评价成果与试油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测井信息提出按原油的性质(即超稠油和特稠油、稠油两种类型)研究其解释模型和解释方法.准确地计算储层的各种地质参数,为稠油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建立了一套从钻取岩样、洗油到测定疏松砂岩岩样的各种地球物理参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平湖油气田P11储层开发是平湖油气田增储提产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平湖油气田开发面临的难题之一。由于埋藏深,储层物性条件差,试油自然产能低下,储层流体性质复杂,气油比低,凝析油含量高,密度大,储层温度高,压力系数高,给测井解释和评价带来很大困难,对开发方案的实施提出了挑战。根据岩心分析资料,从成岩作用、沉积作用等方面对平湖组放鹤亭P11储层低渗原因进行了分析;对P11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总结,对P11储层"四性"关系、孔隙度结构进行剖析,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一套适合P11储层测井解释评价的方法,为P11储层的开发提供参数依据和测井解释服务。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孤南地区浅层稠油藏地震流体预测问题,考虑油藏温度、压力以及地层水矿化度影响,利用经验公式估算了地层条件下稠油和地层水的纵波速度和密度,认为地层条件下稠油和矿化水弹性参数的差异要比地面条件下明显;在测井岩石物理横波估算和流体替换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对储层岩性和流体敏感弹性参数分析认为,砂岩储层相比围岩低泊松比特征明显,由于储层孔隙大,流体对饱和岩石弹性参数影响大,含油砂岩相比含水砂岩低拉梅系数参数特征明显,利用泊松比和拉梅系数可以较好地识别油层;通过叠前反演得到的泊松比和拉梅系数体开展双参数油层识别技术应用,提高了浅层稠油藏的油层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含油饱和度的测井解释过程中通常重视Archie公式中岩石电阻率参数的研究与选取,很少考虑油层中油水赋存状态的影响。浅层疏松砂岩稠油层具有与常规油层不同的油水赋存状态,以"孤立水滴"形式存在于孔隙体积中的水被油分隔,很难形成导电网络,导致利用Archie公式解释得到的稠油层含油饱和度值比实际值偏高,因此需要对饱和度的测井解释进行优化校正。本文选取济阳坳陷沾化凹陷馆陶组稠油油藏为研究目标,阐述了产生"孤立水滴"赋存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储层孔隙结构,并以油基泥浆取心分析含油饱和度作为标准,采用实验分析和解释方程对比两种方式,通过CT图像分析、Archie公式、毛细管压力曲线反算含油高度和含水率方程反算等方法,初步确定解释值的校正量为4.1%~5.4%,平均为5%,这为浅层疏松砂岩稠油层的含油饱和度解释校正提供了依据,也为稠油层含油饱和度的校正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页岩气储层岩石的脆性指数、断裂韧性、岩石力学特性3个方面,对中国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评价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分布范围,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盆地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脆性指数预测模型;总结了室内实验测定和利用测井数据计算页岩储层Ⅰ型、Ⅱ型断裂韧性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了以弹性模量E、泊松比μ、单轴抗拉强度St三项岩石力学参数为自变量,可压裂指数Frac为因变量的可压裂性评价方法;绘制了可压裂指数立体图版,据此评价页岩气储层压裂的难易程度,弹性模量值越高,泊松比和抗拉强度值越低,则Frac值越高,反映储层越容易被压裂。根据地震测井和垂直地震剖面(VSP)等资料,结合室内实验校正,获取整个储层的岩石力学参数后,可以计算任意处的可压裂指数,建立储层可压裂性立体分布图。  相似文献   

19.
薄储层超稠油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发现厚度小于6 m、原油粘度大于50 000 mPa·s的薄储层超稠油低品位储量7×108 t,是重要的战略储备资源。由于原油粘度高、薄储层散热快、热利用效率低,传统注蒸汽热采技术产量低,难以经济有效动用,亟待突破形成新型稠油热采配套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了稠油热化学复合采油方法:研发了超稠油专用降粘剂,阐明了“汽剂耦合降粘、氮气保温增能、热剂接替助驱”热化学复合采油机理,自主研发了热化学复合采油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注采工艺参数优化图版。攻关形成了水平井裸眼筛管防砂完井工艺及配套工具、热采水平泵注采一体化工艺、稠油热采采出水余热梯级利用和资源化回用方法等薄储层超稠油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春风油田建成了年产百万吨薄储层超稠油生产基地,连续5年稳产100×104 t以上。形成的稠油热采升级换代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和老油田采收率,对保障国内原油稳产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裂缝性多层稠油油藏采用水平井压裂纵向缝能够实现有效增产,为分析压裂井在产生纵向缝后的产能,考虑流体在压裂裂缝和水平井筒的变质量流动,以及水平井筒内摩阻压降、加速度压降及井筒内流体流态变化,建立了储层、裂缝渗流与水平井筒流动耦合的纵向缝压裂井产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对于已知油藏规模、流体粘度及裂缝导流能力下对应有唯一的压裂井比采油指数;纵向缝内压力垂向上呈台阶状分布,储层物性越好层段对应裂缝内压降越大;裂缝导流能力对产能影响较小;原油粘度对采油指数影响较大,降低原油粘度可大幅提高比采油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