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杂交瘤技术自1975年建立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抗免疫球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cAb)已是实验与临床研究的重要试剂,其中抗人IgA McAb国内外已开展了一定的工作。夏恺等报道,建立了四株分泌抗人IgA 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应用于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等。国外也有报道,应用其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及B细胞发育分化的研究等。 作者建立了二林分泌抗人IgA 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5A6和2F7,其分泌抗  相似文献   

2.
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技术已在医学生物学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解杂交瘤细胞冻存一般时间复苏后产生McAb的稳定性,我们复苏了30株杂交瘤细胞,并用其中一部分细胞株制备McAb腹水。本文就杂交瘤细胞复苏后的生长情况及细胞冻存后分泌McAb的稳定性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 自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现已迅速运用单克隆抗体(McAb)试图解决肿瘤抗原及肿瘤的诊断、治疗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人体实质性肿瘤McAb的研制近况及探讨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可能性。 一、人体实质性肿瘤McAb的研制: (一)已建立的杂交瘤及其McAb的特性:目前制得肿瘤McAb大部分是小鼠骨髓瘤细胞与免疫小鼠的脾脏细胞融合的杂交  相似文献   

4.
<正> 上海市免疫学会和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于1983年11月22~24日联合举行“杂交瘤专题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吉林、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和陕西等八个省市的40余名代表,就40篇论文以及有关杂交瘤技术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内容报道如下: 一、抗人Ig和补体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McAb):中国医科院基础所和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分别建立了抗人IgE、IgA、IgD、IgG McAb杂交瘤细胞株,并对这类McAb进行了较深入的鉴定和理化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自Kohler等建立杂交瘤技术以来,单克隆抗体(McAb)研究日益深入。含McAb的细胞培养上清、腹水及血清含中有大量杂蛋白和其它大分子物质,使McAb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McAb纯化的研究倍受重视,取得了进展。本文试以小鼠McAb的纯化为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单克隆抗体     
(1)高度特异性追踪单克隆抗体(McAb)已在医学中取得成效,本文介绍了这种免疫防御武器的应用可能性和限度。Kohler应用细胞杂交瘤技术,将致敏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可按照人们的意愿生产大量纯的McAb。Kohler和Milstein由于发展了生产McAb的技术于1984年获诺贝尔医学奖金。目前McAb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相似文献   

7.
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了5株稳定分泌抗空肠弯曲菌共同抗原(CA)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4株的McAb针对CA中的耐热抗原成分,1株的McAb针对CA中的不耐热抗原成分。应用32种其它细菌对这些McAb的特异性检查表明,除与幽门弯曲菌发生交叉反应外,与其它细菌均为阴性反应。应用不同地区、不同来源的516株空弯菌对这些Mc-Ab与空弯菌的反应性进行了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反应。应用BA-ELISA对人(140)、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 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8种CEA单克隆抗体(McAb),这8种McAb经~(125)I标记NcA,NFA,NcA(J)抑制试验,证明是什对CEA抗原决定簇的,取其中的三种McAb混合后,其亲和常数为2×10~(-8)M,应用此混合McAb检测239例人次血清标本、85例正  相似文献   

9.
随着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单克隆抗体(McAb)制品进入临床研究及应用,McAb制品的质量控制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McAb制品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对该制品的制备过程及最终产品进行监控,以期获得化学纯度及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自从kohler和Milstein 1975年建立杂交瘤技术以来,我国已建立了针对不同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百余种。由这些细胞系分泌的单克隆抗体(McAb)是均一的蛋白质。目前McAb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疾病诊断和了解人类疾病的发病机理。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探讨。实验表明,纯化后的McAb不易标记酶和荧光素,往往采用标记第二抗体进行间接法检测,因而使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最近,我们直接用腹水型单克隆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中期,Kohler和Milstein运用小鼠B细胞杂交瘤技术,开创了体外产生单克隆抗体(McAb)的新纪元。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各实验室在不断完善和改进这一新技术的同时,建立了分泌各种各样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且在生物医学的分析研究,疾病的诊疗中,由于McAb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产生的McAb多为异源性的啮齿类抗体,要把它们广泛地用于人类疾病的体内诊疗和预防中受到了很大限制。因此,近年来对制备人源性McAb,建立分泌人McAb的杂交瘤细胞系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对近年来国内外人McAb研制及其在乙肝病毒(HBV)中的研究概况做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抗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孵育D-葡萄糖和人血清白蛋白(HSA)获得AGE-HSA,取凝胶层析纯化后的第1峰AGE—HSA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AGE.HSA的McAb,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其亚类和特异性。结果:成功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AGE-HSA的McAb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抗体亚类为IgM,经Western blot鉴定该McAb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结论:获得抗人AGE—HSA的McAb细胞株3株,为深入研究AGEs和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3.
制备Annexin A2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为Annexin A2的体内外功能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以原核表达的全长p36蛋白(Annexin A2单体)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Annexin A2的McAb。以间接ELISA法筛选出目的杂交瘤细胞株并进行染色体计数;分析McAb的亚型,检测其效价、浓度及亲和常数;以细胞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和RT-PCR鉴定McAb特异性。结果得到1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针对p36的McAb的细胞株F8,其抗体亚类重链为IgG2a,轻链为κ型;腹水纯化后效价为1∶4 000;亲和常数为3.4×109L/mol。成功获得了能稳定分泌AnnexinA2特异性McAb的细胞株。  相似文献   

14.
七十年代中杂交瘤单克隆抗体问世以来,在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单克隆抗体己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能应用的单克隆抗体(McAb)大多是鼠-鼠杂交瘤,抗体是属鼠的免疫球蛋白(Ig),在进入人体后能激发抗异种蛋白的反应。为此,人们试着获得人型免疫球蛋白(Ig)的McAb。目前除了人-人杂交瘤外,用抗体基因工程方  相似文献   

15.
抗人IgM单克隆抗体在免疫单扩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一株抗人(IgM)单克隆抗体(McAb)Z172A4。在免疫单扩散试验中可形成乳白色沉淀环。对46份未经稀释的人血清样品检测结果证明抗人IgM McAb与多克隆抗体(PcAbs)测得的总IgM值基本一致,两者相关性好(r=0.9205P<0.001)。证明Z172A4McAb完全可以代替PcAbs在免疫单扩散试验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体细胞杂交瘤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选技术,获得了6株持续分泌抗人甲状腺球蛋白 McAb 的杂交瘤细胞系。这6种 McAb 对人 T_3/T_4、及家兔、小牛、大鼠的甲状腺球蛋白均无交叉反应,但其中4种 McAb 对狗甲状腺球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包括2种 McAb对人甲状腺微粒体也有交叉反应,余2种 McAb 均无交叉反应。将所得杂交瘤细胞接种 BALB/c鼠腹腔,获得高效价的腹水 McAb。本文还以这些 McAb 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和检测病理甲状腺组织中甲状腺球蛋白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讨论了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单克隆抗体杂交瘤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需要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系统地分析鉴定,以确定其在各种免疫学试验中的价值。除了对McAb的免疫球蛋白链理化性质、结合抗原的特异性、以及检测抗原时的敏感度进行分析外,测定McAb对特定抗原的结合亲和力(affinity),对选择合适的McAb用于某一特定目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小鼠B淋巴细胞杂交瘤和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的发展,预计今后80%左右的常规动物多克隆抗体(PcAb)将被McAb取代。McAb在分子结构、亲和力、稳定性、效价和抗原位点(或称决定簇)特异性方面都与PcAb不同,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对获得的McAb进行更多的鉴定,以使成为更加稳定、标准和特异的制剂。近几年来,我们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抗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O1serotypeOgawa)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为霍乱的早期快速诊断提供有力的抗体工具。方法以灭活的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针对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的McAb,以间接ELISA法对所需的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筛选,分析其亚类,检测其效价及相对亲和力,以间接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McAb特异性,并进行McAb结合表位分析。结果融合了602株能分泌抗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最后得到5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的针对该McAb的细胞株,其抗体亚类分别为3株IgG1,1株IgG2b,1株IgG3;腹水效价均达1×10-6;亲和常数在1×108~1×109之间。间接ELISA法及Westernblot证实所获的McAb可与O1群小川型霍乱弧菌发生特异性反应。ELISA相加实验结果显示除有2株McAb识别相同的抗原表位外,其余均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结论获得霍乱弧菌O1群小川型特异性McAb,为O1群小川型霍乱早期快速诊断和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杂交瘤技术获得抗AFP McAb。用放射性核素~(125)I,采用改良的氯胺丁法标记AFP McAb(IgG)。 采用裸鼠人肝癌模型和化学致癌剂诱发的大鼠肝癌模型,尾静脉注入~(125)I-AFP Mc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