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估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按门诊就诊顺序连续选择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或将磺脲类药物换为瑞格列奈疗程16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Alc(GHbAlC)体重变化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试验前FBG、PBG2h、GHbAlc分别是(7.9±1.6)mmol/L、(13.1±1.9)mmol/L、(2.5±1.5)mmol/L;16周后FBG、PBG2h、GHbAlc分别是(5.6±0.6)mmol/L、(7.8±1.7)mmol/L、(6.1±0.5)mmol/L,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体重指数(24.3±1.6)kg/m2、终点时为(23.9±1.8)kg/m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少,仅4例次。结论瑞格列奈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FBG、HbAlc均达到理想控制水平,而不需要增加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瑞格列奈为对照,评价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设计,观察了228例2型糖尿病病人,其中那格列奈组111例,瑞格列奈组117例。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治疗12周后那格列奈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下降(1.25±1.79) mmol.L-1,(4.03±2.82) mmol.L-1和(0.56±1.07)%;瑞格列奈组病人FBG、PBG及HbA1c分别下降(1.54±1.49)mmol.L-1,(3.79±3.44) mmol.L-1和(0.53±0.97)%;2组下降各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那格列奈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20例糖尿病患者住院定期由糖尿病科护士进行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电话咨询或家庭随访,时间1年。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心理教育、基本知识教育、饮食教育、药物治疗指、运动教育、生活行为方式教育。结果教育后依从性好为55.83%高于教育前的28.33%(P<0.05),教育后空腹血糖(FBG)(7.2±1.9)mmol/L、餐后2h血糖(PBG)(8.8±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6±1.7)%低于教育前的(8.3±1.9)mmol/L、(9.5±1.8)mmol/L(P<0.0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充分调动患者健康保健的积极性,依从性明显提高,FBG、PBG、HbA1c亦有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甘舒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比较治疗前、治疗半个月后、2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数据。结果甘舒霖治疗后,空腹血糖(FBG)为(6.1±0.5)mmol/L,餐后2h(2h PG)为(8.0±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6.8±0.4)%,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甘舒霖能有效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初诊为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5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运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在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11.78±1.32)mmol/L、(18.43±1.56)mmol/L、(10.23±3.85)%,治疗后分别为(6.21±0.63)mmol/L、(8.56±1.04)mmol/L、(6.32±1.72)%。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11.75±1.30)mmol/L、(18.37±1.62)mmol/L、(10.14±3.76)%,治疗后分别为(6.52±0.68)mmol/L、(9.45±1.34)mmol/L、(7.14±1.76)%。两组发生低血糖均为2例,胃肠道反应均为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中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盐酸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西格列汀+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值和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 h PBG、HbA1c、Scr、BUN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 PBG、HbA1c、Scr、BUN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FBG(5.21±1.01)mmol/L、2 h PBG(7.80±1.71)mmol/L、HbA1c(6.22±1.59)%、Scr(332.18±111.71)μmol/L、BUN(17.22±1.59)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8±2.41)mmol/L、(8.89±2.29)mmol/L、(8.33±1.94)%、(555.43±173.29)μmol/L、(23....  相似文献   

7.
周峰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77-278
目的评价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60周岁以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格列奈组30例,采用瑞格列奈1.5mg/d,视血糖情况加量至6mg/d或加用二甲双胍0.75~1.5g/d;格列吡嗪组30例,采用格列吡嗪2.5~20mg/d,视血糖情况调整或加用二甲双胍0.75~1.5g/d。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低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肝肾功能,但餐后2h(2hPG)、低血糖发生率瑞格列奈组低于格列吡嗪组。结论瑞格列奈是治疗老年糖尿病安全有效的口服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对于未接受过口服降糖药治疗的中重度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HbA1c〉8.5%)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未接受过口服降糖药治疗的中重度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23例用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口服,单药组23例用瑞格列奈单独口服。观察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体质量、常规安全性指标和低血糖事件,并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瑞格列奈单独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体质量没有明显变化,FBG降低2.8 mmol·L^-1(P〈0.01),PBG降低5.2 mmol·L^-1(P〈0.01),HbA1c降低3.9%(P〈0.01),血糖的达标率为81.8%。联合组瑞格列奈中位数剂量每日3 mg,单药组瑞格列奈中位数剂量每日6 mg,联合组瑞格列奈用量显著低于单药组(P〈0.05)。结论对于未接受过口服降糖药治疗的中重度(HbA1c〉8.5%)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瑞格列奈单独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有效和安全地降低HbA1c,降低FBG和PBG,以PBG为著;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够减少瑞格列奈的剂量。  相似文献   

9.
门冬胰岛素在青少年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新型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 岛素注射液在中国青少年1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 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常规人胰岛素泵治疗比 较。方法:10例正在使用胰岛素泵的青少年1型糖 尿病病人,年龄(13±s3)a,进行4wk的纳入期(继 续常规人胰岛素治疗)和8wk的治疗期(改用门冬 胰岛素治疗),共12wk的研究,观察治疗前后餐后 2h血糖(PB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wk后,FBG, PBG和HbA1c分别由(9±3)mmol·L-1,(11.6± 2.7)mmol·L-1和(9.1±2.0)%下降至(6± 3)mmol·L-1,(7±3)mmol·L-1和(7.6± 1.2)%。PBG和HbA1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 显著和显著意(P<0.01,P<0.05)。治疗过程中 低血糖事件无明显增加。结论:门冬胰岛素能有效 降低青少年1型糖尿病病人PBG和HbA1c,无明显 不良反应,是目前胰岛素泵治疗中满意的胰岛素类 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来得时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用组37例应用瑞格列奈与来得时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来得时治疗,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FBG、2hPBG、HbA1c有显著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hPBG、HbA1c下降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FBG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用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尤其对餐后2h血糖、HbA1c,对全天血糖控制起到了全面控制的作用,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确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药瑞格列奈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瑞格列奈及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BG由(7.88±0.65)mmol/L降至(6.19±0.61)mmol/L(t=10.90,P〈0.05),2hPG由(14.52±1.96)mmol/L降至(7.97±0.83)mmol/L(t=17.73,P〈0.05),HbA1c由(8.68±1.35)%降至(6.64±0.68)%(t=7.76,P〈0.05),实验组治疗后2hPG及HbA1c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t=-4.67,P〈0.05;t=-4.2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确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101例.对照组行单纯甘精胰岛素治疗,研究组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 C肽、糖化血红蛋白、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结果 治疗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单纯饮食运动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瑞格列奈组60例(A组)和阿卡波糖60例(B组),疗程12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及餐后胰岛素(FINS,P2hINS),血脂和体重指数(BMI)。结果:瑞格列奈组FBG平均下降3.84mmol·L-1,疗效优于阿卡波糖组(下降2.90mmol·L-1),两组P〈0.01;两种药物对2hBG均有明显地降低作用(P〈0.01),且降低程度相似;两组HbA1C均能显著降低,两组比较HbA1C降低的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餐后2小时血清胰岛素与治疗前比较瑞格列奈组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阿卡波糖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12周后瑞格列奈组BMI略上升1.3%(P〉0.05),阿卡波糖组BMI降低2.6%(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卡波糖能使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1)。结论: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均能明显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以及HbA1C。瑞格列奈降低空腹血糖的作用优与阿卡波糖,而阿卡波糖可减低餐后胰岛素分泌,调节血脂,减轻体重,更适合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14.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和瑞格列奈联合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餐后C肽(PCP)含量变化和低血糖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FB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FCP、PCP均升高。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格列吡嗪片和二甲双胍片为对照,评价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三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方法,用药观察周期为12周,其中试验组服用药物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格列吡嗪模拟片+盐酸二甲双胍模拟片;格列吡嗪对照组服用药物为格列吡嗪片+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模拟片+盐酸二甲双胍片模拟片;盐酸二甲双胍对照组服用药物为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吡嗪模拟片+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模拟片。结果:随机化入组患者352例,其中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组116例、二甲双胍组118例、格列吡嗪组118例。经治疗12周后,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组、二甲双胍片组、格列吡嗪片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为(5.5±1.3)%、(6.0±1.4)%、(6.1±1.5)%;空腹血糖分别为(7.3±1.8)、(7.9±2.3)、(8.2±2.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11.0±4.0)、(12.2±4.2)、(12.5±4.5)mmol/L,3项指标较用药前均有显著下降,各组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餐后2小时胰岛素均有所上升,空腹胰岛素无明显变化。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二甲双胍片两组甘油三酯有所下降,格列吡嗪片组有所升高,胆固醇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共发生不良事件54例,不良反应22例,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糖负荷饮食疗法在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食物交换份组62例,血糖负荷(glycemic load,GL)饮食组62例,进行为期3个月的饮食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以及饮食知识问卷在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 3个月饮食干预后,血糖负荷组患者的FPG、2 h PBG、HbA1c明显低于食物交换份组(P〈0.05),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知识问卷表明血糖负荷饮食组在饮食计算方法和合理选择食物方面明显优于食物交换份组(P〈0.05)。结论血糖负荷饮食疗法与食物交换份法相比能更好地促进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血糖控制欠佳(HbA1c〉7.5%,FBC-8-13mmol/L)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甘精胰岛素+瑞格列奈组,23例)和对照组(诺和灵30R组,22例),疗程16周。以两组FBG〈6.5mmol/L为治疗目标,观察两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FBG、餐后2h血糖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5)。结论:甘精胰岛索联合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血糖.不易出现低血糖,有利于全天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运动疗法对抗精神病药致糖脂代谢紊乱患者血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完全随机分对照组(100例)和研究组(100例).对照组在持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体质量、腰围、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脂谱、血抵抗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脂联素水平.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65 ±8)kg、(84 ±5) cm、(7.2±1.5) mmol/L、(10.8±2.2) mmol/L、(7.8±0.6)%、(6.3±2.6)、(2.5±0.3)mmol/L、(6.2±1.0) mmol/L、(0.7±0.2)mmol/L、(3.4±0.4)mmol/L,治疗后分别为(63±6)kg、(83 ±4)cm、(6.5 ± 1.3) mmol/L、(7.8±0.6)mmol/L、(6.5±0.4)%、(3.5±0.7)、(2.2±0.3)mmol/L、(5.6±0.9)mmol/L、(1.0±0.3)mmol/L、(2.6±0.3)mmol/L.研究组治疗前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65 ±8) kg、(84 ±5)cm、(7.3±1.6) mmol/L、(10.6±2.3) mmol/L、(7.9±0.6)%、(6.4±2.5)、(2.6 ±0.3) mmol/L、(6.3±1.1) mmol/L、(0.7±0.2)mmol/L、(3.3±0.4)mmol/L,治疗后分别为(58±6)kg、(80 ±4)cm、(5.7±1.2) mmol/L、(7.3±0.5)mmol/L、(6.1±0.4)%、(2.9±0.6)、(1.8±0.3)mmol/L、(4.9±0.8)mmol/L、(1.3±0.3)mmol/L、(2.3±0.3)mmol/L,研究组治疗12周后,体质量、腰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和本组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和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抵抗素、脂联素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分别为(45±13)、(30±10)μg/L,研究组分别为(45±13)、(30±10) μg/L,均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患者血抵抗数、脂联素等脂肪细胞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35±8)μg/L比(43±8)μg/L、(22 ±9) μg/L比(28±9) μg/L,均P<0.05].结论 二甲双胍在影响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同时,可通过降低血抵抗素、脂联素等脂肪细胞因子而产生的作用,运动疗法可减轻体质量,缓解胰岛素抵抗,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二甲双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低体重指数(BMI)2型糖尿病患者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的低BMI 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血脂、BMI、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 2h 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腹腔镜胃旁路术后6个月,患者总胆固醇为(4.66±0.39) mmol/L、甘油三酯为(1.65±0.24) 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63±0.1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54±0.32) mmo]/L、BMI为(20.67±2.01) kg/m2、空腹血浆FPG为(5.12±0.31) mmol/L、餐后 2h 血糖PBG为(5.82±0.65) mmol/L、HbA1C为(5.36±0.47)%、生理机能为(70.83±4.58)分、生理职能为(61.74±4.35)分、躯体疼痛为(70.23±4.37)分、一般健康状况为(75.46±4.28)分、精力为(58.46±4.35)分、社会功能为(61.81±4.71)分、情感职能为(60.74±4.49)分、精神健康为(60.42±4.82)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旁路术治疗低BMI 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不失为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欠佳的 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