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伟元 《云南水力发电》2013,(5):151-152,164
为确保水库安全,实现水库防洪要求,充分发挥水库综合效益的水库控制运用方式,称为水库防洪调度。当发生洪水时,利用水库的防洪库容,根据水库及下游防洪的设计标准,合理解决入库洪水、水库拦洪与水库泄洪的关系,进行水库防洪调度。  相似文献   

2.
水库工程安全、水库效益衰减、水质恶化等是影响我国水库健康的主要因素.从水库安全程度、水库绩效、水库生态功能和水库对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对健康水库内涵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水库安全、水库绩效及水库影响3类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在内的水库健康状况综合评价体系,选用多目标多层次模糊模型评价水库健康状况,给出了指标量化和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家口市共有水库96座,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一、二期和专项规划的水库24座,其中包括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7座,小(Ⅰ)型水库15座。截止目前,已完工并竣工验收的水库6座,在建和新开工的水库12座,国家下达投资计划的水库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石头城水库于2008年4月开工,是专项规划中全省第一座开工建设的中型水库;汤泉水库于2008年5月开工,是专项规划中全省第一座开工建设的小型水库,  相似文献   

4.
在河流梯级水库中,上游水库设计标准低于下游水库设计标准,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若上游水库溃坝,将对下游水库造成不利影响。研究上游水库可能失事对下游水库造成的影响,在水库防洪、调度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实例研究,分析上游小型水库渍坝对茅奉水库特征洪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河流梯级水库中,上游水库设计标准低于下游水库设计标准,当发生超标准洪水时,若上游水库溃坝,将对下游水库造成不利影响。研究上游水库可能失事对下游水库造成的影响,在水库防洪、调度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实例研究,分析上游小型水库渍坝对茅奉水库特征洪水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大坝安全、水库效益和水库生态效应的角度对水库健康效应进行探讨,提出水库健康效应的概念,分析水库健康评价的意义、特征以及影响水库健康状况的因素。初步建立了水库健康评价的结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提出了水库健康综合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利用水库健康综合指数对水库健康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辛琳 《吉林水利》2013,(10):55-59
平原区水库与山区水库最大的区别是:天然地表水不能直接引入水库,入库径流在时间分配上不均匀,水库入库径流的准确计算是水库设计的需要和水库安全运行的保障,本文根据平原区水库的特点,以新疆乌苏市乌苏水库为例,提出了平原区水库设计中入库径流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河流梯级水库中,当上游水库校核标准低于下游水库校核洪水标准时,应考虑因流域内发生超标准暴雨洪水时造成上游水库溃坝,溃坝洪水对下游水库工程设计洪水的影响。以昌源河流域子洪水库和北关水库为例,分别对考虑和不考虑北关水库溃坝的子洪水库设计洪水进行了计算,并定量分析了上游北关水库溃坝对下游子洪水库校核洪水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加强子洪水库水情测报系统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浍河水库的洪水由上游小河口水库下泄水量及小河口水库至浍河水库区间形成的洪水组合而成。分析以小河口水库为主、区间相应的洪水组成和以区间为主、小河口水库相应的洪水组成,认为以区间为主、小河口水库相应的洪水组合对浍河水库防洪较为不利,故以此作为浍河水库设计洪水。  相似文献   

10.
多措并举 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龙县目前共建有水库125座,其中小(Ⅰ)型水库21座,小(Ⅱ)型水库104座,水库总库容5953万m~3。由于这些水库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库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水库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且水库设施和各种设备不断老化,有些水库工程存在较严重的质量问题,水库不能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谢念 《山西水利科技》2011,(3):12-13,20
柏叶口水库坝体型式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88.3 m,坝顶长310 m。采用滑模技术进行面板混凝土施工,面板共分25块,每块宽12 m,最大坡长143.68 m,面板混凝土总方量13 803 m3。面板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变厚,顶厚30 cm,底部最大厚度59 cm。采用2套滑模施工,叙述了具体的施工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小型振动冲击式打桩机冲击点优化及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振中 《水利学报》1999,30(8):72-76
在建立振动冲击式打桩机力学模型和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冲击点进行了优化分析,给出了最佳冲击条件,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此外,在一台样机上进行了试验,证明了理论分析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3.
渠道运行管理自动化的多渠段模型预测控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崔巍  王长德  管光华  范杰 《水利学报》2005,36(8):1000-1006
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研究多渠段中央集中控制。以渠道过渡过程的状态空问离散方程为基础,运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构造目标方程,采用二次规划法求最优解。建立三渠池串联实验渠道及预测控制模型。分析其运行特性和时域特性,采用Marlab编程对5种初始条件下渠道运行状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水流在各种复杂工况下均能快速、平顺地达到稳定,较好地解决了渠道运行中存在的耦合、大滞后问题,系统动态性能和鲁棒性优良。  相似文献   

14.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度为230.5 m,为超高型的面板堆石坝,高度接近目前世界最高的同类坝型。本文依据高面板堆石坝渗流控制设计原则,对坝体进行了分区设计,提出了坝体混合料和全爆破料两种分区方案。使用三维有限元法,全面分析了坝体坝基的渗流场状况。结果表明: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上游水头由面板、趾板、高趾墩、坝基帷幕承担,渗控系统发挥了良好作用,面板及各填筑分区水力梯度均小于破坏水力梯度;全爆破料方案的坝体填筑料的最大水力梯度小于混合坝料方案,但是面板的防渗负荷相对较大;在面板发生整体渗漏的极端情况下,坝内浸润线和下游溢出高程升高的程度有限,但是极可能发生渗透破坏;坝基灌浆帷幕减少两岸渗漏的作用明显,河床和两坝肩渗漏量很小,绕坝渗流并不明显,受到右岸单薄山梁影响,右岸渗漏量略大于左岸。本文成果可供相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大塘一级水电站位于基本对称的较宽梯形河谷,最大坝高48.5 m,其拱坝体形经过比较和优化,最终结合泄洪建筑物布置选择了对数螺旋双曲拱坝,使坝体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拱坝结构的特点得以充分发挥,工程投资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6.
三种通过常规气象变量估算实际蒸散量模型的适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比较3种通过常规气象变量估算实际蒸散量模型的适用性,采用无量纲化分析方法将基于互补相关理论的平流-干旱(简称AA模型)模型和Granger模型与Katerji和Perrier提出的通过气象变量确定表面阻力进而直接估算实际蒸散量的PenmanMonteith(PMKaterji)模型转化为类似的可比形式,即将实际蒸散量与Penman潜在蒸散量之比(蒸散比)表示为Penman潜在蒸散量中辐射项所占比例的函数。3种模型分别采用不同的函数形式,通过对函数特性的分析发现, AA模型适用于既不非常干燥和也不非常湿润的环境,计算的实际蒸散量在干燥的环境下偏小,而在湿润的环境下偏大;Granger模型在蒸散比变化范围较大都适用,并且在一般湿润状况下与AA模型近似等价;PMKaterji模型在蒸散比变化范围较大时模拟效果不好。通过干旱(黑河试验沙漠与戈壁站)与湿润(淮河试验安徽寿县站)两种状况下的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现代试验设计方法中的均匀设计方法。对均匀设计表作了改进,提出了余表的构造。余表用于搜索优化方向。借助配方试验设计方法提出了配方设计表的设计方案,以此选择最佳初始迭代点。以函数求极值问题作为算例,验证了均匀设计方法的可行性。进而考察了体积约束条件下受横向均布荷载作用的弹性薄板的刚度优化问题,给出了优化后两端简支两端自由方板的厚度分布。结果表明均匀设计的思想可以用于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全沙数学模型在港口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用两相流连续方程、运动方程描述底沙推移质运动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封闭求解的二维全沙数学模型方程组,对悬沙与底沙的交换问题进行了讨论。引入了平衡挟沙和非平衡挟沙交替计算的新方法。将此模型初步应用于港口建设的工程环境评价中,得到水流泥沙实测资料的验证,说明全沙数学模型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白山水电站枢纽工程分一、二、三期,一期枢纽由三心圆重力拱坝及右岸发电系统组成,总容量900MW;二期工程为左岸发电系统,总容量600MW;三期为抽水蓄能电站,总容量300MW.一期、二期已建成运行多年,三期工程已完工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20.
阿拉尔灌区农田排水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田排水资源化利用作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与减小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已经被众多学者关注,所以,在农田排水资源化利用的前期就需掌握水质、水量变化规律。实验通过对阿拉尔灌区塔南总排农田排水两年采样,监测排水量、矿化度、Na~+、Cl~-等离子浓度并分析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塔南总排农田排水水量丰富且逐月变化规律明显,2015、2016年总水量分别为0.75×10~8、0.69×10~8m~3;排水全年为咸水水质,两年平均矿化度8.7 g/L且矿化度变化规律与水量变化规律呈负相关;排盐量变化规律与排水量变化规律呈正相关,排渠两年向塔里木河排盐11.93×10~4t;排水属Na-Cl型水质,Na+为主要阳离子,平均占比16.7%,平均浓度1.4 g/L;Cl~-为主要阴离子,平均占比35.6%,平均浓度3.1 g/L。并提出了南疆农田排水资源化利用建议:农田排水水量较大月份排水的矿化度、Na~+、Cl~-浓度均较低,再利用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