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老子》第六十章中的一句话,当下亦有很多管理者将其用在企业管理之中。CIO作为企业IT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面对“云计算”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具备“烹小鲜”的心态,更为重要是具备“烹小鲜”的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寻求平稳度过金融危机,保持工业在逆势中保持增长,我国工业产业必须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采用创新的信息化手段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仍然是必由之路,处于转型升级中的制造业正迎来新一轮信息化浪潮。  相似文献   

3.
在政府向“柔性家长制”转换以及企业向“弱利他主义”转变的趋势下,政府和企业在数据管理与服务方面正面临着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4.
很多企业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想出了很多所谓的“招”。这些“招”或许一时很凑效,但它们却并非是企业长久发展所能秉持的“道”,甚至企业中还滋生并固化着很多“潜规则”。那么,在实际日常运维中,什么才是企业真正该坚持的“道”?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经济文化对国民的影响非常深远,现代农业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三农”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国从1998年提出”城镇化“战略.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过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此举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经济形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博览》2011,(12):5-5
2011年11月15日,“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广州站)”活动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在启i不,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将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相似文献   

7.
我们处在一个竞争、变化的年代:旧经济向新经济转变,区域经济向世界经济转变,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从过去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从以产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从人工管理向电子商务发展。“所有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企业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包括很多内容,这里仅就企业管理信息化谈谈企业面临的3大难题:如何正确地选择软件产品;如何选择合格的服务提供商;如何实施才能确保成功。当然还有一个难题是资金。这里根据我们20余年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经…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互联网上的勃勃商机,很多企业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忙着建立自己互联网门户。原有的计算机管理人员逐渐转变为网络管理人员,这有效的利用了企业人力资源,但这些技术人员对于网络安全往往知之甚少,它们对“黑客”了解得不多,由他们构建起来的网络体系不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安全漏洞,这就给了“黑客”以可乘之机。 “黑客”是英文“Hacker”的译音,通俗的说黑客就是设法入侵他人电脑的人。这些人往往长期沉迷于电脑,有一定的技术背景。他们的目的不合相同,有的出于对电脑网…  相似文献   

9.
动态不确定环境下,企业逻辑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竞争力”向“服务力”转变。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企业的机制转变,不单是股份制的问题,也不是“一股就灵”,但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改造”确实有着很多意义,且起到重要的作用。合资合作、资本运营,实行股份制不单可以解决转让推广的资金短缺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形式,加快机制转变。实践告诉我们,靠自身的“改良”,或是母公司与几个子公司合起来,实行股份制改造,往往取得不了实质性机制转变,或是换汤不换药,其结果可想而知。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这句话一点不假,有无数的例证证实。然而,这句话提得越来越少了,问题出在哪呢?常有人抱怨“体制、…  相似文献   

11.
一个实时企业的梦想就是实现从“数据”到“信息”,再到“智能”和“洞察力”的转变。从业务信息中实时提取可转变为实际经济收益的有用信息,配合企业更好地实施信息随需应变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世界工厂向服务大国转型的使命,在微观层次上无法忽略一个群体企业。在本刊采访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刘九如的过程中,他特别提到了“信息服务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而中小企业的另一个身份多是民营背景。刘九如建议,在发展信息服务业的过程中,“应完善企业的投资创业机制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很多企业的生产模式还没有完全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但是深处内陆的赣州却能借信息技术实现了“无水港”、“借船出海”,这正是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自身的发展的一种极好的模式,是企业学习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葛辉 《软件世界》2010,(8):40-40
未来5~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资讯科技业的大国,而香港会成为这个大国的一个“门户”,来帮助内地企业输入和输出他们的产品和科技。  相似文献   

15.
国内企业的IT管理经历了系统管理、网络管理之后,现在正逐渐向IT服务管理阶段过渡,但不可避免的是,这种转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很多企业在实施ITSM时,虽然遵循了以流程为中心的核心思想,但实现的功能依然停留在服务支持流程组,而远没有全面实现ITIL服务提供流程组(Service Support S大流程)的主动式管理。 虽然如此,进行这样的尝试性实践也是极其可贵的,毕竟这是通向全面实现IT服务管理的前哨,我们姑且可以将这个过渡的阶段称为“前ITSM时代”。  相似文献   

16.
微软变了     
丁伟 《微电脑世界》2004,(13):28-36
也许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微软悄然中发生了巨大转变。昨天的微软曾是一方霸主,我行我素,颇有点儿“东邪西毒”的味道。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产销国,中国如何抓住这次新工业革命的机遇,完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至关重要。”曲道奎既有些自豪,也有掩盖不住的急迫。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家电产业整体升级转型之年。根据中国家电协会公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建议》,中国将从家电大国向家电强国转变。“十二五”期末,家电工业总产值达到1.1万亿元,年均增长率8%~10%,在全球出口市场的比重达到32%~35%。这对于每一个家电企业来说,都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博览》2014,(5):4-4
在2014年3月22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ABB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盛赞中国全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战略转移,分析了这个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与各企业政府学术机构一同探寻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良方。  相似文献   

20.
电力的供求结构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电网企业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电网企业在寻求“变”,了解客户需求是“变”的基础,信息化将极大加快企业了解客户需求的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