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16-QAM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部分内插滤波的理论,重点介绍了16-QAM的实现。该调制系统主要在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逻辑到FPGA上完成。该系统在QuartusII软件环境下.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完成系统主要部分的底层设计,在Altera的Cyclone系列中的EP1C6Q240C8实现了整个设计。  相似文献   

2.
HFC上行信道噪声对调制方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萍  花汉兵  王建新 《电视技术》2007,31(Z1):94-96
根据HFC网络上行信道的特性,建立了信道模型;分析了上行信道中存在的各种噪声对QPSK和16QAM两种调制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N较低的情况下,采用QPSK调制方式,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对于C/N较高的网络,采用16QAM调制方式,可取得较高的传输速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FPGA的8DPSK调制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8PSK调制原理.重点介绍了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在QUARTUS Ⅱ环境下,利用Verilog HDL语言实现8PSK数字调制的系统设计方法.最后在PCB板上对基于可编程逻辑芯片EP1C6Q240C8实现的整个系统功能进行了验证,并且得到了比较满意的验证波形.  相似文献   

4.
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搭建了一个自适应正交频分复用(OFDM)可见光通信(VLC)仿真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自适应高阶OFDM调制和高速数据速率传输,正交振幅调制(QAM)的调制阶数M有16、64、256、1024四种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16.8~42.0Mb/s。  相似文献   

5.
基于CORDIC算法的QAM调制器的FPGA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交振幅调制技术(QAM)作为一种频带利用率较高、误码率相对较低的调制方式,被定义为很多数字通信系统的数字传输标准.QAM调制的载波信号一般采用查找表的方法,为了达到高精度的要求,需要耗费大量的ROM资源,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水线CORDIC的算法实现QAM调制,可有效节省硬件资源,提高运算速度,同时可以实现多制式的QAM调制.最后给出了该设计方案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QAM调制器能产生四种调制方式的QAM信号,性能良好,迭到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QPSK与16QAM调制的概念,详细分析了QPSK与16QAM调制的频带利用率和误码性能,总结了卫星通信中采用16QAM调制的优缺点。得出如下结论:16QAM技术可有效地利用带宽,并在带宽利用率上比QPSK更有效,因而采用16QAM调制有利于节省卫星转发器。但是16QAM的功率利用率比QPSK调制方式要低,所以需要配置较大功率的高功放。  相似文献   

7.
王锦山 《电视技术》2007,31(8):39-40
对QAM解调技术进行了介绍,设计了一种新的QAM解调器,支持16QAM解调和64QAM解调,可应用于手机电视终端,硬件实现简单,节省了系统总体成本.  相似文献   

8.
QAM调制与解调的全数字实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了适用于数字微波系统的全数字正交幅度调制解调方式,并根据星座图的形状指出了16QAM。64QAM(星座图为矩形)与32QAM,128QAM(星座图为十字形)在调制与解调方法上的区别,最后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对16QAM,32QAM,64QAM,128QAM全数字调制与解调过程进行仿真,并给出了64QAM在加性高斯白噪声条件下的误码率。实验证明,全数字正交幅度调制解调易于实现,且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QAM编解码系统的SystemView仿真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基于Windows平台对系统进行设计、仿真和分析的软件环境SystemView,分析了QAM调制原理,提出了基于SystemView平台的16QAM编解码系统的仿真方案,设计了实际仿真模型;仿真结果和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可行,有助于对QAM系统性能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吕海军  陈前斌  吴小平 《通信技术》2007,40(12):113-115
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以其高频谱利用率、高功率谱密度等优势,成为宽带无线接入和无线视频通信的重要技术方案。丈中介绍了QAM调制解调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SystemView的16QAM系统调制解调方案,对16QAM系统的星座图和误码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该系统设计方案简易可行,对于QAM相关产品研发和QAM深入理论研究以及电子教学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单载波400 Gb/s传输是下一代通信系统的主要应用速率,为提高此速率通信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传输效率,理论分析了高速通信系统中不同调制方式与传输谱宽的关系,基于16阶正交幅度调制(16QAM)、16QAM/32QAM混传、32QAM、32QAM/64QAM混传和64QAM 5种不同调制格式,对400 Gb/s传输系统的...  相似文献   

12.
崔潇田  高勇 《电讯技术》2017,57(11):1278-1282
针对高阶正交幅度调制(QAM)类信号的调制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指数范数的调制识别分类方法,实现了由5种QAM类信号所组成信号集的调制识别.首先,对信号集内待识别信号提取指数范数特征,依次将16 QAM和32 QAM信号从信号集内识别出来;然后,对信号集内剩余信号提取高斯指数范数特征,依次识别64 QAM、128 QAM和256 QAM信号;最后,根据决策树原理设计分类器,实现信号集内5种QAM类信号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6 dB时,该方法对信号集内的信号的识别正确率超过96%.  相似文献   

13.
针对IEEE802.11a标准中OFDM调制解调原理,结合软件无线电的思想,采用高效率的System Generator软件,对OFDM部分的解调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设计中采用16QAM对数据符号进行调制,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OFDM解调模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FPGA的高阶QAM调制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全数字正交幅度(QAM)调制技术在数字微波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以64QAM为例提出了一种全数字实现的调制系统结构方案,基于QuartusⅡ及Matlab软件开发平台,用原理图和Verilog HDL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高阶QAM调制器的各个模块的FPGA设计。由于256QAM与64QAM具有相同的矩形星座图,通过修改Verilog HDL程序可以适应256制式的QAM调制。  相似文献   

15.
董明佶 《电视技术》2011,35(9):41-42,46
利用MQAM调制的基本原理,采用基于ISE DS的System Generator工具,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的多进制QAM调制器,在给出了系统设计框图后,重点介绍了扰码器、差分编码器、星座映射单元、nR成形滤波器等模块的设计方法,实现了64QAM的基带调制和中频处理,最终在FPGA上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常承伟  刘荣科  段瑞枫 《电子学报》2012,40(5):1039-104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调制阶数非2的整数幂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设计方法,通过建立特定个连续星座点与特定长度比特序列的映射关系,实现了码速率分辨率更高的QAM调制解调,丰富了自适应调制中QAM的选择,缩小待选QAM调制的性能间隔.本文以28QAM为例说明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交幅度调制(QAM)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因此受到高速通信体制的广泛青睐,3GPP在HS-DPA中也引入了16QAM和64QAM.为了提高QAM系统性能,解调时一般采用软判决译码方式,对数似然比(Log Likelihood Ratio,LLR)软判决准则就是为计算QAM信号软判决译码度量值发展而来的.本文在介绍LLR求取原理的基础上,引入了简单的LLR求取算法,并进行了相关仿真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根据16QAM的调制原理,提出一种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16QAM成形的FIR数字滤波器硬件电路的方案。该方案基于分布式算法的思想,利用FPGA丰富的查找表资源,从时域上对基带信号直接进行成形。因为所采用的成形方法运算量小、精度高,所以适用于实时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主要阐述了信道编码及QAM调制技术在有线数字电视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重点介绍了R-S编码技术,数字交织技术及字节到符号的映射原理,对数字调制技术的特点和分类进行了简单的归类,并介绍了广泛应用于CATV领域的64QAM调制技术,最后对QAM的频道设置和输出电平进行了确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功率利用率,误码率,带宽效率以及实现电路的复杂程度进行比较,选用定长数字脉冲间隔调制作为紫外光通信的调制解调方法,基于XILINX可编程逻辑器件XC4VSX35 FPGA设计实现了一个紫外光通信的调制解调系统,详细介绍了此调制解调系统的实现过程.Model Sim的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