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对透鏡、反射鏡涂层和电子电路的半导、超导涂层的物理性能要求;对耐腐蚀、耐高溫氧化气氛涂层的化学性能要求;以及对高硬度耐磨、耐热涂层和隔热涂层的机械性能要求等。根据工件的材料、性能要求及涂敷层的形状、尺寸差  相似文献   

2.
张亚龙  王茜  李倩  张亮  张峻巍  李继东  金辉  陈东旭 《表面技术》2023,52(10):48-63, 74
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钼及钼合金表面高温防护涂层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钼在不同温度区间的氧化特征,并基于涂层组织结构稳定性、涂层缺陷、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界面物理和化学相容性、氧扩散等多方面,概述了钼及钼合金表面高温防护涂层的性能要求。归纳了现阶段应用于钼及钼合金表面的高温防护涂层体系,主要包括单一硅化物涂层、改性的硅化物涂层、硅化物基梯度复合涂层、铝化物涂层、耐热合金涂层和氧化物涂层,重点讨论了涂层的成分和结构对其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介绍了钼及钼合金表面高温防护涂层常用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料浆烧结法、包埋渗法、等离子喷涂法、熔盐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磁控溅射法等。最后,对钼及钼合金表面高温防护涂层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熔炼铀和铀合金用涂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铀和铀合金用涂层不同于通常的耐高温涂层,不仅要求具有耐高温和抗热震,还要求涂层与基体和熔体之间具有化学稳定性。分析了熔炼过程中的铀和铀合金的碳污染源和污染机理。表明炉内的CO和涂层的缺陷面积是熔体碳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熔体的碳污染对涂层缺陷面积更敏感,并指出了涂层的设计要求。不同涂层材料体系和制备方法的比较表明:单层涂层不能满足高性能高质量铀和铀合金熔炼的要求;内层为阻挡层(碳化物或难熔金属W,Nb,Mo等),外层为Y2O3的复合涂层,能够满足高温铀合金的熔炼要求,是铀和铀合金用涂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具有工艺简单、技术成熟度高、涂层综合质量优异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国防、航天、核工业等领域。首先介绍了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的原理和特点,重点讨论了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的工艺及应用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微观组织控制工艺及在耐辐射、耐磨耐蚀和高温防护领域的应用,同时对新型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一是改善现有工艺存在的反应气源与反应产物毒性大等问题,满足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二是改善现有工艺存在的沉积温度高、沉积速率偏低等问题,实现在不同衬底表面的高效、高质量沉积;三是改善现有化学气相沉积钨涂层结构与功能单一等问题,满足构件对钨涂层高性能和多功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现代刀具涂层制备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具涂层是一种机床工具行业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机械加工精度.概述了刀具涂层材料的特点、要求及涂层制备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及溶胶-凝胶法等几种涂层制备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国内外刀具涂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在大力发展化学气相沉积涂层和物理气相沉积涂层技术的同时,开发两者相结合的新型工艺,推动国内刀具涂层技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硬质薄膜涂层只有在该涂层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达到严格的要求后才有可能。近来,合成并研究了Ti-B-N,Ti-Si-N ,Ti-Al-N这些新的三组元涂层组分,以及Ti-Al-C-N,Ti-Si-C-N和Ti-B-Si-N的四组元薄膜成分。这些涂层的使用特性之所以高是由于若干因素的组合达到的。如雏晶的尺寸小,分界面的体积份额大,存在微观应力和宏观应力,在嵌入相内非金属元素的相互溶解度增大。在对Ti-Si-C-N和Ti-B-Si-N系纳米晶涂层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颇具前景的Ti-B-N系涂层,即研究了不大浓度的铝与不同沉积涂层参数结合的影响问题,并进…  相似文献   

7.
陶瓷涂层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CVD-SiC),等离子喷涂沉积氧化铝(PSD-Al203),等离子喷射沉积氧化铬(PSD-Cr203)等,这些陶瓷涂层具有特殊的结构、物理和力学性能。目前还没能很好地建立起将这些陶瓷涂层精确有效地加工到所需要的质量要求的加工方法。在本文中,为了研究用ELID方法和旋转磨削方法在加工这些陶瓷时的特殊方面,进行了对比试验。对两种方法所产生的表面粗糙度的稳定性,材料性能对磨削结果的影响,磨削后陶瓷涂层的显微结构等都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了稀土Y对真空熔结NiCrBSi合金涂层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Y改变了合金涂层的化学组成、减轻了因碳钢母材中的Fe向合金涂层扩散而造成的“稀释”现象,降低了涂层的Fe含量,基本消除了NiCrBSi合金涂层中的针状相,促进了球状相的析出和细化。含稀土Y的真空熔结NiCrBSi合金涂层还析出了新的第二相Cr7C3和Ni2B。  相似文献   

9.
化学粘涂及粘结技术是将具有一定功能的化学涂料涂敷在零件表面上,以达到一定的性能要求。通过改变涂层的配方,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涂层,以满足各种使  相似文献   

10.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硬质台金拉丝模上沉积TiC—Ti(CN)-TiN耐磨涂层,经工业试验表明涂层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小,与基体粘附性强、化学稳定性好和耐磨等优良性能。涂层拉丝模比非涂层模提高使用寿命1~4倍。  相似文献   

11.
热障涂层技术是提升航空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对热障涂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镍基合金涡轮叶片热胀涂层的使用要求,热胀涂层的陶瓷面层发展出(YSZ+A2B2O7)结构涂层。热障涂层陶瓷面层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等离子喷涂技术和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金属粘结层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真空电弧镀技术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热障涂层低膨胀系数金属粘结层技术、热障涂层修复技术、新一代热障涂层材料、建立科学的热障涂层性能评价体系等是未来热障涂层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泽西州的Rockaway的IonBond LLC公司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等离子辅助化学气相沉积(PaCVD)法生产涂层材料。其中生产的生物相容性涂层是具有高性能、高使用寿命的医用植入物涂层,薄膜PVD涂层专用用于整形外科植入物、外科手术用具、牙科器具等医用器具的表面涂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以H2、CH4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在硬质合金基体上沉积了金刚石涂层。与一般只使用H2、CH4为原料时的情况相比,金刚石涂层与硬质合金基体间的附着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涂层断面的成分分析表明,Si在涂层与基体间的界面处有富集的倾向,而这将有助于抑制Co对涂层附着力的不利影响,提高金刚石涂层的附着力。  相似文献   

14.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硬质合金拉丝模上沉积TiC-Ti(N)-TiN耐磨涂层,经工业试验表明涂层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小、与基体粘附性强、化学稳定性好和耐磨等优良性能。涂层拉丝模比非涂层模提高使用寿命1~4倍。  相似文献   

15.
纳米涂层应用及主要制备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炜  代明江 《腐蚀与防护》2003,24(5):197-199,196
介绍了纳米涂层的主要应用方面,概括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纳米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刷涂、热喷涂法、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等离子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法等。  相似文献   

16.
搪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结合性,且经济性好、制备工艺简单,有望成为优异的防腐涂层材料,已被尝试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工程、管道运输等领域的防腐工艺中,表现出了相对良好的防护效果。但它在强酸强碱环境下的耐腐蚀性不足且涂层中的气泡结构对耐腐蚀性有不利影响,同时高温烧结工艺也会影响金属基体的力学性能,这限制了防护性搪瓷涂层的应用。阐述了搪瓷作为防腐涂层的结构特点,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搪瓷涂层的2种改良方法,即改进涂层成分和调控涂层结构。改进涂层成分可通过磨加法添加相关成分,调控搪瓷涂层组织结构,达到提高涂层[—Si—O—]网络及致密度的目的,进而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调控涂层结构主要包括制备多层涂层和热处理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涂层孔隙率、控制涂层晶体形核,这有助于提高涂层的有效厚度及可控制生成化学稳定相。在此基础上总结并提炼了这2种工艺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上述2种技术方法对搪瓷涂层在酸、碱、盐腐蚀介质中的改良机理,并阐述了搪瓷涂层在不同服役介质中的耐腐蚀机制。同时,提出了目前技术的难点与可能的新方向,以期为搪瓷涂层的改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硬质合金模具上沉积TiC-Ti(CN)-TiN耐磨涂层,经工业试验表明,涂层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小,与基体结合良好,化学稳定性好和耐磨损等优良性能。有复合耐磨涂层模具比无复合涂层模具使用寿命高1 ̄10多倍。  相似文献   

18.
纤维多功能梯度涂层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并制造了能同时满足金属基复合材料液相成型,界面结构与材料性能的多种要求的多功能梯度涂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完成了涂层制备,并用于C/Al复合材料,采用液相浸渗工艺制备的试样抗拉强度最高达1225MPa,接近理论计算值,获得了预期的界面结构,成分分布和润湿效果,考察了软质层、梯度层及润湿层对复合材料裂形式及抗拉强度的影响,确定了各层最佳厚度。  相似文献   

19.
表面涂层新技术:燃烧反应化学气相传质涂层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皓  傅正义 《表面技术》1996,25(1):1-5,12
介绍了燃烧反应化学气相传质涂层技术的方法和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试件特征尺寸与涂层形成的关系和涂层形成厚度与工艺参数的关系,对所获涂层的结构特征和使用性能进行了概括,从而总结出这种技术的优点,提出了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滕浩军 《表面技术》1997,26(4):42-44
1 引言 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家用电器和机电产品的表面涂层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简单的防锈抗蚀处理,还要求其表面涂层应美观耐用。这种要求使得不少企业纷纷采用更加现代化的表面处理工艺,从而使我国的表面处理工艺得到蓬勃、迅速的发展。表面喷涂工艺是当今最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之一,它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表面涂层坚固美观等许多优点,而被生产企业普遍采用。在对工件表面进行喷涂处理之前,必须对工件表面进行化学预处理,以便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既坚固又清洁的化学薄膜,使随后的喷粉或喷漆能牢固地附着在上面,保证喷涂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