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磊  于宁  陈颖 《中国粮油学报》2023,38(1):177-185
杂豆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但也含有植酸、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这大大降低了其生物利用率。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降低或去除抗营养因子,从而改善杂豆的营养品质、风味品质和感官特性,提升杂豆适用性。常见加工方式主要包括浸泡、脱壳、煮制、微波处理、高压处理、挤压膨化、烘烤、发酵和发芽等。本文总结不同加工方式对杂豆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精准调控杂豆品质和发展新型杂豆加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专用品种筛选、品质形成机理及营养素综合评价、工艺技术与装备研发、质量检测技术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开发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已公开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发明专利记录共186项,其中传统大众化主食产品发明专利48项、地域民族特色主食产品发明专利72项、休闲快餐及功能性主食产品发明专利56项、马铃薯面条专用配料发明技术4项、加工装备专技术5项、质量检测技术发明专利1项。目前的研究存在固有技术屏障、营养与加工机理不明、现有技术科技含量不高等三大瓶颈,今后研究重点要从品种筛选与培育技术、加工工艺与装备技术、营养功能评价技术等多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建立我国马铃薯主食化的关键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燕麦等杂粮主食化是引导国民增加杂粮消费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燕麦主食化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产品开发和销售有限,主食化进程滞缓。本文对燕麦主食化原料和产品加工工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今后燕麦主食化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工业》1994,(10):12-12
<正> 高蛋白挂面是一种新型方便食品,由蛋白质含量约为30%的杂豆类和糖类含量约为74%的小麦混合磨粉加工而成,其面质精细,食用可口,营养丰富,是强化我国人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 近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小麦粉和大米的摄入量越来越高,豆类  相似文献   

5.
生物加工和非热加工处理在改善谷物及杂豆类食品的食用品质的同时,可显著增加其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系统综述了生物加工和非热加工对谷物及杂豆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展望今后谷豆加工深入发展的重点探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主食加工产品及加工技术装备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食是指供应人们一日三餐、能够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均衡营养摄入需求的正餐食物。我国传统主食在营养组成上一般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米饭、馒头、面条或者其他谷物类食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主食的内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迁,主食的概念也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现代主食除了传统的谷物类食品外,还包括以畜禽、水产品、果蔬等含多种营养成分的原料加工而成的菜肴食品及混合类食品。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主食?主食一般是指供应人们一日三餐消费,满足人体基本能量和营养摄入需求的主要食品。传统主食营养组成上一般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如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米饭、馒头、面条或者其它谷类、薯类制品等。现代主食还包括以畜禽、水产品、果蔬、豆类等为原料、含多种营养成分的菜肴等家庭餐桌食品。我国主食食用习惯有什么地域特点?受自然环境、农作物种植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及民族等因素影响,我国主食消费存在非常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总的特点是:南方主产大米,以米制品为主;北方主产小麦、玉米等,以面制品为主,而东北、华北部分地区也将大米作为主食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消费者在参加家庭聚会、走亲访友、外出旅行等活动时,要注意饮食安全和营养搭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特做如下提示。一、主食类——粗细搭配,多食豆、薯在精米白面等精细谷物的基础上,适当搭配糙米、全麦等全谷物。这种搭配不但可以增加主食的营养物质,还可以丰富主食的风味,如全麦产生的麦香味。在日常主食中也可交替或搭配食用杂豆、薯类等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9.
杂豆是人类主要粮食作物的来源之一,产量仅次于禾谷类作物,是人类获取蛋白质的第二来源。由于杂豆具有高蛋白、高淀粉、低脂肪、多纤维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消费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关注和喜爱。我国杂豆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于全国各地,本文就杂豆国内外分布、分类、营养特点及功能活性进行综述,并介绍了杂豆相关产品开发和利用情况,以期更加系统、科学地认识杂豆,并为今后相关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作为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的补充,马铃薯被列为第四大主粮作物,其营养较为丰富,且脂肪含量低,除了鲜食,还具有较强的加工转化能力。目前,马铃薯主粮化趋势明显,其产业也随之高速发展。马铃薯主粮化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将马铃薯加工成满足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饼、馒头等食物,并逐渐走向工厂,由副食消费转变为主食消费。家庭制作马铃薯卷饼,需要经过蒸制马铃薯、捣制薯泥、和面、松弛、分割、成形等多道工序,利用现代工业手段则能将熟制成型的马铃薯卷饼速冻后冷冻储存,随吃随加热,给主食增加营养的同时,也增添了很多便利。但在马铃薯卷饼的广泛生产与推广中,品质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