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赭石可用以治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喘证之作,病位在肺,其本在肾,又与风、寒、热、痰诸邪有关。历代医家治疗喘证,多以宣肺、肃肺、化痰、纳气为基本大法,有表证者解表以宣肺定喘,有热者清肺热以定喘,有寒者温肺散寒以定喘,有痰者化痰以定喘,虚喘者纳气以平喘,这是治之常法。然治喘之药,很少有用代猪石者,近代名家张锡纯独辟区径,临床用代蕉石以治喘,并获佳效,接之临床,颇有灵验,兹举病案以验证之。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喘息方参括镇气汤条下记录:治一妇人,年三十余,劳心之后兼以伤心,忽喘过大作,迫促异常,其翁知医,以补敛元气之药治之,觉胸…  相似文献   

2.
浅谈时令咳嗽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当地四时之气特点,春用解表宣肺,疏风清热;夏用醒脾祛湿,宣肺清热;秋用轻宣解表,清肺润燥;冬用发散风寒,宣肺止咳,因时遣方用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方中有麻黄14首,《金匮要略》方中有麻黄13首。从宣肺解表、宣肺平喘、宣肺利水、宣肺祛痹止痛、宣发郁热5方面,论述了张伸景运用麻黄的核心是宣发肺气,其他解表、平喘、利水等功效皆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方中有麻黄14首,《金匮要略》方中有麻黄13首。从宣肺解表、宣肺平喘、宣肺利水、宣肺祛痹止痛、宣发郁热5方面,论述了张仲景运用麻黄的核心是宣发肺气,其他解表、平喘、利水等功效皆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5.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以冬春季多见。其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为主要表现,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是影响小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今年来,我们应用自拟宣肺化痰汤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何璐 《大家健康》2008,(4):36-37
急性肾炎又叫急性肾小球肾炎。该病是因细菌感染肾组织后出现变态反应而引起的以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一种疾病。该病患者常出现血尿、蛋白尿、血压升高、水肿、少尿和氨质血症等症状。急性肾炎患者多为儿童,其中男性多于女性。中医将急性肾炎归入“风水”等疾病的范畴,认为该病多因风邪外袭、肺气不利所致,应使用疏风解表、宣肺利水的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小议麻黄祛湿功能的应用甄绍先河南省宜阳县白杨卫生院(471631)主题词麻黄/治疗应用,湿证/中医药疗法麻黄辛温解表,其性轻扬升散,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施之临床,多用于风寒外感、咳喘、水肿、泄泻、便秘、痹证、黄疸、胸痹等证。然笔者近年来在治疗湿温、膨...  相似文献   

8.
汪受传教授认为可以应用温病学瘟疫理论指导认识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病因病机,提出将儿童流行性感冒辨证分为风瘟犯表证、瘟毒郁肺证、毒犯肺胃证三型,以清瘟解毒法为主,配合解表清热、宣肺止咳、清胃止呕,分别以清瘟解表汤、清瘟宣肺汤和清瘟安胃汤治疗,临床观察65例患儿,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凡患者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不缓解的,称为恶寒.目的 讨论针灸治疗恶寒.方法 根据患者症状使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结论 风寒外束,毛窍闭塞,肺气失宣,故取手太阴络穴列缺宣肺利窍,以治鼻塞,喉痒,咳嗽;太阳主表,外感风寒,先犯太阳,故取风门以疏调太阳经气,祛风散寒,以治恶寒,发热,头痛等症;太阴、阳明互为表里,取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以宣肺解表,更有阳维脉与足少阳之会穴风池祛风解表,四穴相配,以达祛风散寒,宣肺解表的功效.风热灼肺,清肃失司,放取手太阴荥穴鱼际,配合穴尺泽清泄肺热、化痰止咳而利咽喉;风池、大椎、外关,用以疏风解表,以祛邪热.  相似文献   

10.
试论桑菊饮加减治疗小儿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菊饮源于《温病条辨》,在治疗外感风热初起但身不甚热一症时不失为良方,临床应用于感冒、咳嗽、气管炎、咽炎等症确有疗效。但在肺炎的治疗中,本方根据其组成分析及临床观察,就显得解表有余而宣肺祛痰不足。由于小儿肺炎每每以外感起病,病情转变较快,故有“上午感冒,下午肺炎”之说,往往表里同时见症,在治疗中单纯解表而肺闭不宣,  相似文献   

11.
系统整理并剖析评介了清代医家夏鼎在其所撰的《幼科铁镜》中,应用自制天保采薇汤的临床经验和学术主张。认为此方药性偏温,具有解表宣肺,祛痰化湿,行气活血之功。此方外、内兼治,以祛邪为主。  相似文献   

12.
简述咳、喘、痰的证治李金华黄存垣(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关键词咳喘痰中医药疗法1咳的证治1.1外感咳嗽1.1.1外感风寒:治法以疏散风寒,宣肺解表。方药可选杏苏散、止嗽散或三拗汤、小青龙汤等化裁。1.1.2外感风热:治法宜疏风宣肺,清热止咳,...  相似文献   

13.
咳嗽一证是小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证情复杂,缠绵难愈,日久演变它症,轻则影响患儿食欲睡眠,重则患儿生命垂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咳嗽,获得较为满意效果。一、选方的理论依据止嗽散具有理气化痰止咳,疏风解表宣肺的功用。历代医家认为咳嗽多与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小儿易  相似文献   

14.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是辛凉重剂的经典方,方由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组成。功用是辛凉宣肺,清肺平喘。以发热、咳喘为辨证要点。笔者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不拘泥于有喘证,只要辨为小儿肺热咳嗽,即在原方的基础上去甘草,增大石膏的用量至30g,再酌加清肺化痰止咳药,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太阳、阳明篇中关于喘证的论述有13条,现将其归类辨治如下。1 表证误下 气逆微喘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太阳病,虽经误下,其正气尚能与欲陷之邪气抗争,而为冲逆微喘,说明表证未解有外出之势,所以仍须用桂枝汤辛温解表,但因已有气逆微喘之变证,故治疗中须加厚朴、杏仁以利气降逆定喘。2 宿有喘疾 复感表邪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素有喘病,又感大阳表邪,触动宿疾而喘作,治疗除以桂枝汤辛温解表治疗新感之邪外,再加厚朴、杏仁宣肺降气治宿喘,使标本兼顾,新感宿喘同愈。  相似文献   

16.
李彦杰  郭健 《中医学报》2011,(6):669-670
目的:总结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支气管炎辨证分型论治.结果:风寒袭肺型:治以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风热犯肺型:治以疏风清热、肃肺止咳;风燥伤肺型:治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风寒束表型: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肺脾肾虚型:治以补肺脾肾、止咳定喘.咽源性咳嗽治以疏风润燥、清热利咽之法;支气管扩张治以清肝泻肺...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作为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一般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和  相似文献   

18.
论散敛升降法治疗喘证李朝平中医系刘新附属医院关键词喘证,哮喘,散敛升降法,治法喘证,常为某些急慢性疾病的重要症状之一,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其特征。笔者认为在治疗喘证中,应始终抓住“气”这个纲,求于肺脾肾三脏,以散敛升降法调其气机,方能...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治肺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伤寒论>中也有脏腑辨证的内容"为前提,从分析有关条文入手,认为<伤寒论>中治肺法主要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清泄肺热,宣肺平喘;发汗解表,温肺化饮;解肌祛风,降气平喘;清肠止利,泄热平喘;发越郁阳,清肺温脾;通腑泻实,泄热平喘;泻肝救肺,平其乘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解表散寒、燥湿化痰类中草药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麻黄汤加味(麻黄、杏仁、白芍、半夏、干姜、苏子等)治疗本病216例.结果 总有效率88%.结论 本方法对支气管炎有解表散寒、宣肺平喘、化痰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