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减少焊接变形对建造精度、质量和周期影响,结合薄板、中厚板焊后的变形特点,以及中小型船舶建造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通过对小组立,中、大组立,总组及搭载等阶段中焊接变形实船记录,找出船板选择、船体分段划分、坡口设计、装配及工装、焊接试验、焊接工艺设计、焊接顺序等对焊接变形产生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应在设计阶段考虑焊接变形控制,从而解决船体构件焊接后变形复杂、矫正困难和精度偏差大的难点,为后续中小型船舶建造从焊接工艺设计进行预防和控制焊接变形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小型船舶因尺度较小,历来是整体建造,即先将船体安装好后再焊接,基本造好后再交付轮机钳工安装轮机构件.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船舶在上一道工序中的变形可以在下一道工序开工前予以消除,从而保证船舶的建造质量.  相似文献   

3.
范庆  周烈 《江苏船舶》2008,25(1):20-21
叙述了焊接变形的原理和变形种类,详细介绍了船舶建造中正确的焊接结构设计、合理的装配焊接工艺、反变形措施、刚性固定法约束控制,提出了在采取控制变形措施后仍无法消除船体件的焊接变形时,可采用的矫正变形的基本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船舶建造质量,缩短船舶建造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船体焊接结构件残余应力消除的若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雷  严俊  宗培 《船舶》2002,(4):26-29
船体构件装焊过程中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降低船体焊接结构件的性能,还会使得船体建造精度不易控制,从而最终影响到船舶的建造质量,因而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本文介绍了船舶建造过程中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分析各种残余应力消除方法的特点,探讨了这些方法在船体建造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徐振江 《中国修船》2006,19(6):28-30
船体构件装焊过程中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降低船体焊接结构件的性能,还会影响结构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而且可能降低其承载能力。焊接残余应力变形矫正不仅费时、费工,甚至还会带来新的问题。使得船体建造精度不易控制,从而最终影响到船舶的修造质量,因而采取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是必要的。文章介绍了某潜艇艉端船体结构加强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以控制和调整变形,强调在施工工艺制定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如何控制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6.
吴漪  杨启  王美飞 《中国修船》2007,20(6):10-13,16
船舶市场日趋繁荣的今天,船舶修造过程中变形控制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船体结构的大面积换板。文章主要从工程实际控制及焊接方面阐述船体构件在大面积换板过程中的变形问题,并通过实例分析从而探讨防止过大变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江南造船厂在建造5艘同型长江船舶过程中,对船体焊接变形的测量研究情况,着重介绍了双层底分段装焊和船台合拢中的焊接变形测量、变形原因分析,以及所采取的控制焊接变形的简便而有效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8.
船体结构件在装焊过程中所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降低船体焊接结构件的性能,还会使船体的建造精度难以控制,从而影响了船舶的建造质量。本文阐述了在建造船体过程中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整体结构中,各个部件的尺寸不协调,强行装配而产生残余应力;另一类是材料内部产生各区域之间自平衡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9.
船体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不仅会降低船体结构的性能,还会使得建造精度难以控制,从而最终影响到船舶建造质量.本文以热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利用ANSYS非线性分析有限元程序,对船体结构焊缝进行了数值分析,获得了焊接顺序、构件尺寸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显示,分段焊接可以有效降低残余应力的峰值,尤其是对控制横向残余应力更为明显,焊缝方向上的残余应力会造成较大的残余变形.本文研究结果为优化生产工艺,控制残余应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般小型船舶,由于所用板材较薄,因此在建造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容易产生变形.船舶结构的变形,不仅影响结构强度,而且会造成实际线型与理论形状不符,使船舶性能的一些实际数据与理论数据不符,影响船舶的使用.此外,还将使船体建造工作复杂化,大大增加船体矫形工作量,增加了船舶建造成本,影响经济效益.而在高档船舶中,甲板室围壁的建造质量是备受关注的项目之一,用户所需的甲板室围壁外表是在油漆喷涂之后能给人一种平整、光顺的高品质感受,而不是波浪起伏、凹凸不平的外表.  相似文献   

11.
《江苏船舶》2015,(5):31-33
采用薄板焊接结构的船舶在建造中为了保证建造质量,必须对薄板变形加以控制。薄板变形问题不仅影响着船舶整体外观,而且关系到船舶安全与性能。为减少船舶建造过程中的薄板变形,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引起薄板变形的原因,并结合实际建造经验,对不同阶段控制薄板变形的有效工艺措施做了总结,给出了有效控制薄板变形的焊接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刘华友 《江苏船舶》2005,22(2):43-44
1船舶纵向变形带来的问题.船舶建造中的纵向变形是常见现象,主要表现为艏艉部向上翘,这在船舶整体建造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船舶整体建造中的纵向变形带来的问题有2个。一是变形程度的不确定性,必须等船体施工中的纵向变形结束后,轮机施工人员上船安装的轴系才能保证质量,延长了工期。二是可能使原设计的船舶型线发生变化,进而使船舶在使用中不能达到原设计状态。  相似文献   

13.
焊接工作之所以在船舶建造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因为船体焊接工作量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左右,焊接成本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50%。焊接生产效率和成本直接影响船舶建造周期和生产成本。同时焊接质量不仅与船体建造质量密切相关,而且最直观地反映船体建造质量。因此,凡造船工业发达的国家,尤其是日本各造船厂,都把降低焊接成本,提高焊接效率和质量作为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船体是船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船舶的水密性、强度和稳性。船体建造中应满足有关造船规范和榆验规程的要求一本文就船体监造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监控点及其常见缺陷和危害性作一分析,并提出纠正措施,以期共同提高船舶建造质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船体建造在检验过程中应该引起重视的、检查监控的重点及常见的缺陷和危害性作一一分析,并提出纠正措施,以待共同提高船舶的建造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卞鸣煜 《江苏船舶》2009,26(1):34-36
介绍了17 000 t近海散货船的主要量度和船型特点、生产设计内容,重点叙述了此船的船体建造特点和焊接工艺特点、环氧树脂施工工艺及下水工艺。此船建造过程中采用了新工艺,减少了造船周期,保证了造船质量,为建造同类船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李越 《中国船检》2005,(2):68-69
船体是船舶的主要部分。船体及设备的自然蚀耗,建造中构件潜在缺陷的逐渐暴露,设备在使用中的磨损以及各种外力的冲击.都将影响船舶的性能。长期失修失养将会使船舶完全失去营运能力.而及时检查保养则是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保证营运安全和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方建辉 《船舶工程》2013,35(Z2):110-113
摘船舶设计阶段,主要是按照外载荷对船体结构进行强度校核,未充分考虑到建造过程中构件所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影响。从船厂生产实际出发,分析船舶建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残余应力的部位以及产生原因,并对典型部位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结合船体建造过程及船舶航运期间出现的若干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改进工艺,从实际生产反馈的效果来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船体建造中,焊接工时约占船体建造总工时的30%-40%,焊接成本约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50%。船舶焊接质量是评价船舶质量的重要指标,焊接的生产效率也是影响造船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船舶精度控制是船舶建造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关系着船舶的质量。精度控制不仅能缩短造船周期,降低造船成本,并且能提高船舶质量,在船舶建造中起到了重要的地位。介绍了船舶建造的特点和船舶建造精度控制的发展过程以及船体分段精度控制的发展趋势和可行性分析,详细分析了船体建造的具体精度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