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产β_内酰胺酶是其对β_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所产β_内酰胺酶种类繁多、特性各异,并在β_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应用的选择压力下,不断有新的β_内酰胺酶产生。文中对铜绿假单胞菌产β_内酰胺酶(ESBL、AmpC、金属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检出率并分析其药敏谱.方法 收集深圳南山区2007年6月-2008年6月共323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Expression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ATBPSE5药敏试剂条测试;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同时耐药菌株用改良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 共分离出323株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46株(14.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45.4%和26.3%,多黏菌素E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依然有非常好的效果,敏感率达到96.9%;铜绿假单胞菌泛耐状况不容忽视.结论 加强金属β-内酰胺酶检测,按照药敏试验选择治疗药物,以防止菌株扩散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外膜通透性降低,外膜蛋白D2缺失,外膜存在独特的药物主动泵出系统、β-内酰胺酶的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的产生、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以及细菌生物被膜形成,本文就其产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方面的国内外近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因素.方法 收集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患者不同标本的铜绿假单胞菌102株,按照CLSI操作规程进行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的确认;采用单因素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其产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0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44株,检出率4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连续使用亚胺培南时间、联合用药和频繁更换用药是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连续使用亚胺培南、联合用药和频繁更换用药均为造成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 CI分别为2.32、10.23、1.38及1.12~3.37、1.86~27.41、1.32~6.81.结论 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药耐药性;长时间使用亚胺培南、联合用药和频繁更换用药者易造成细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特点及其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s)情况.方法 收集2005年7月-2008年8月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95株,采用德灵公司生产的NC21鉴定药敏板及配套试剂和VITEK-32进行鉴定和测定药物敏感性,并对耐亚胺培南的30株菌用K-B法确认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和检测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E的敏感性,其中19株经K-B法确认为哑胺培南耐药的菌株用Etest法检测MBLs.结果 9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结果显示,以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为15.4%,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26.7%~100.0%;经仪器检测耐亚胺培南的30株菌中,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值1.04,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高于亚胺培南(u值2.6,P<0.05),多黏菌素E的敏感性高于亚胺培南(u值527.5,P<0.05);Etest从19株(经K-B法确认为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菌中检出12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亚胺培南耐药株金属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63.2%.结论 临床标本中分离出铜绿假单胞的多药耐药现象十分严重,亚胺培南耐药株产MBLs比例较高;多黏菌素E、头孢哌酮/舒巴坦对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治疗可能有效,产MBLs铜绿假单胞菌有院内间歇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酶检测及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我院2013年度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130株对15种抗生素药敏谱的检测,同时采用双纸片协同试进行金属β-内酰胺酶的检测。结果:IPM耐药菌18株,占1385%;AMP、CZO、CTT、SAM的耐药率分别为99.23%、96.92%、95.38%、94.62%,均显著高于其他药物,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TOB、AMK、GEN、TZP的敏感率分别为93.08%、92.31%、9077%、88.46%;经协同试验,共检出MBL菌株7株,占5.38%,占IPM耐药菌的38.89%(7/18)。产MBL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比较高;其中,TOB、AMK、GEN、TZP的耐药性分别为23.1%、23.1%、30.8%、30.8%。结论: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检测β-内酰胺酶,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对控制耐药菌株的播散及流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医院临床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及类型。方法收集2012年1-12月医院3 472份临床标本进行培养,采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分离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使用PCR技术扩增blaNDM、blaIMP、blaVIM、blaGIM、blaSIM和blaSPM基因,并测序明确基因型。结果 3 472份标本共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547株,其中检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190株,检出率为34.73%;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55.03%和30.53%,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最低为2.19%;19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有46株扩增出blaIMP阳性条带,阳性率为24.21%,PCR产物回收后经测序后证实为IMP-1型,未发现携带blaVIM、blaGIM、blaNDM-1,blaSIM和blaSPM基因的菌株。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以携带blaIMP为主,耐药机制可能与IMP-1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及其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的产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通过改良酶提取物头孢西丁和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和ESBLs,E试验MBL试条检测MBLs。结果186株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最高,达82.3%,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依次为75.3%,74.2%,72.6%,71.0%,70.4%,对替卡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的敏感率均〈60%,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61.8%和55.9%。单产AmpC酶、同时产AmpC酶和ESBLs、单产ESBLs和单产MBLs检出率分别为8、6%(16/186),2.7%(5/186),14.5%(27/186),4.8%(9/186)。结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象不容忽视,产生高活性β内酰胺酶是导致其耐药的机制之一,亚胺培南仍是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青岛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的产生及耐药特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亚胺培南纸片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K-B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在286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有93株对亚胺培南耐药,耐药率为32.5%,在93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15株,产酶率为16.1%;28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分别为16.8%、24.8%、26.6%,对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43.7%和33.6%,耐药率>90.0%的抗菌药物有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泊肟和头孢呋肟等.结论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较高,多药耐药现象较严重,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参考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产生金属β-内酰胺酶的情况,对金属β-内酰胺酶进行分型.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5-2006年耐亚胺培南并对所有受试抗菌药物均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16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特异的酶切位点对聚合酶链反应产物进行酶切反应,确定金属β-内酰胺酶亚型.结果 16株铜绿假单胞菌有2株产生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限制性酶切反应证实为IMP-1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 临床分离的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以IMP-1型为主,在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因素中金属β-内酰胺酶的水解作用并非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34,自引:25,他引:34  
目的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所产β-内酰胺酶(ESBLs)进行分析. 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再进行改良三维试验,对多重耐药菌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 结果在66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产ESBLs有15株(22.7%),26株高产AmpC β-内酰胺酶(39.4%),14株为SSBLs(21.2%),有43株菌(65.2%)显示碳青酶烯酶活性. 结论产ESBLs、高产AmpC β-内酰胺酶和(或)碳青酶烯酶是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耐药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分布及其基因型与表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VITEK-2Compact高级专家系统判定2010年1-9月分离的8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耐药表型,用PCR方法检测2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1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 8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耐药表型共有9种,主要表型为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酶(不渗透性)占47.3%;连续分离的25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药表型共有4种,主要表型为高水平耐药+碳青霉烯酶12株占48.0%;检出阳性耐药基因9种:blaOXA-10、blaDHA基因阳性率均为4.0%,blaSHV20.0%,blaCARB12.0%,blaGIM 8.0%,blaGES8.0%,blaTEM16.0%,oprD2基因缺失率60.0%,未检出blaIMP,blaVIM,blaPER,blaVEB,blaSPM。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类药物耐药表型和基因型基本相符,推测该地区β-内酰胺酶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是β-内酰胺酶基因的存在导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用纸片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的可行性,建立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β-内酰胺酶的常规过筛检测方法。方法用纸片法(扩散法,协同法)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金属β-内酰胺酶(BLA)、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检测。用三维试验作对照。结果纸片法检出产ESBLs阳性菌株19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7株,AmpC酶阳性菌株10株,三维试验则分别检出21、7、9株,符合率在90%以上。结论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操作简便,与三维试验符合率高(P>0.05),适合临床实验室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4.
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协同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27  
目的 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建立简便的纸片扩散试验,用于检测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方法 以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亚胺培南为底物,依地酸二钠(EDTA-Na2)为酶抑制剂,在MH平板上用纸片扩散法进行抗生素协同敏感试验,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比较。结果 任一药敏纸片与含酶抑制剂纸片间出现抑菌环扩大现象则表示受试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在82株受试菌中,协同试验阳性7株,与PCR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阳性结果一致。结论 协同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与PCR技术相媲美,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日常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情况及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test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是否产生MBL,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在分离的18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耐碳青霉烯类的有54株(28.6%),其中产MBL的有13株(24.1%);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与碳青霉烯类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大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高,多药耐药现象较严重,产MBL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医师应参考微生物实验室的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流行株基因型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收集铜绿假单胞菌95株,分别用金属酶IMP、VIM、SIM、GIM、SPM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扩增产物阳性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检出8株金属酶阳性菌株,经基因测序确认4株产IMP-6型金属酶,4株产VIM-2型金属酶,其余基因均阴性;产金属酶菌株均耐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且产酶株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等抗菌药物均不敏感,而对氨曲南较敏感.结论 新疆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株金属酶基因型主要为IMP-6型和VIM-2型;其耐药性强,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以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7.
铜绿假单胞菌携带新GES亚型β-内酰胺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1278所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序列,并确定其所产ESBLs亚型。方法琼脂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PCR法扩增GES型ESBLs基因,并对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确定亚型。结果该菌株除对碳青酶烯类中介外,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PCR扩增GES基因阳性,基因片段长543个核苷酸,核苷酸及相应的氨基酸序列经BLASTn程序比对无相同序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PA1278所产GES型ESBLs为一种新发现的GES亚型基因(GES-1 like)。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某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株主要基因型及其耐药性。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该市3所医院2002年8月—2007年6月分离的100株耐亚胺培南和(或)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并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10种抗菌药物对产金属酶株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出9株金属酶阳性菌株,其中3株IMP-1扩增阳性;6株VIM扩增阳性,经基因测序确认为VIM-2型。产酶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全部耐药,部分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较为敏感。结论该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金属酶基因型主要为VIM-2型和IMP-1型;其耐药性强,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某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株主要基因型及其耐药性。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该市3所医院2002年8月—2007年6月分离的100株耐亚胺培南和(或)头孢他啶铜绿假单胞菌中产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并用二倍琼脂稀释法检测10种抗菌药物对产金属酶株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检出9株金属酶阳性菌株,其中3株IMP-1扩增阳性;6株VIM扩增阳性,经基因测序确认为VIM-2型。产酶株对头孢哌酮、头孢吡肟、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全部耐药,部分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较为敏感。结论该地区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金属酶基因型主要为VIM-2型和IMP-1型;其耐药性强,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谱及产金属β-内酰胺酶情况.方法 K-B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亚胺培南纸片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结果 19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44株(22.9%)对亚胺培南耐药,这44株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左氧氟沙星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部分敏感;对亚胺培南耐药的44株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11.3%.结论产金属β-内酰胺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及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的机制之一,治疗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宜参考实验室的细菌药敏结果选用较敏感的四代头孢或环丙沙星结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用药;实验室提高对其检出可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减少耐药性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