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杨 《兰州学刊》2012,(3):8-11
雷锋精神作为不断传承、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是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探索新时期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党的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共产主义先进思想相结合的一种崇高时代精神,代表了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潮流,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在深刻理解雷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时代价值;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自觉把学雷锋活动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群众性志愿活动和党的创先争优活动中去,努力构建学雷锋的长效机制,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3.
绩效评估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动力.社会管理绩效评估不力是当前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实践中遭遇诸多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诸如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滞后、社会管理价值取向错位、社会管理主体结构单一、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表层化、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不当等.因此,推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必须从评估指导思想、制度、组织、指标、方法等方面重构社会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充分发挥其对推动社会管理职能创新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剑  徐茂华 《晋阳学刊》2022,(4):92-100
微传播时代的话语主体呈现多元化与圈层化趋向、话语空间呈现拓展化与交叉化趋势、话语范畴呈现生活化和娱乐化倾向、话语单元呈现片段化和碎片化特征。微传播时代对雷锋精神话语体系建设提出新要求:微传播时代雷锋精神传播应注重多元并进、应注重融入圈层、应注重个人观感、应注重话语重叠、应注重生活旨趣、应注重范畴转化、应注重语体精悍、应防止碎片解构。新时期,我国应从健全雷锋精神话语主体拓展制度、完善雷锋精神话语空间拓展机制、构建雷锋精神话语范畴创新机制、建立雷锋精神叙事微话语转化机制等方面推动微传播时代雷锋精神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雷锋精神”作为新时代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曾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新时代为更好发扬“雷锋精神”,应阐释“雷锋精神”“形而下”与“形而上”双重向度的内涵,就其本身的产生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而言,它就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形而下”的真实存在;就其作为一种社会精神而言,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即它也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就对未来社会创造和追求的价值而言,它也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作为一种精神,它既是一种“形而下”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只有作为一种“形而下”的存在,它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落实或实现;只有作为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它才能在社会发展中与时俱进,彰显生命力和活力。就目前“雷锋精神”落实的现状和中国现实社会状况而言,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弘扬:第一,通过文化道德教育途径弘扬“雷锋精神”;第二,通过“典型模范”的示范力量感染众人,对“雷锋精神”产生浓厚的情感;第三,通过社会法律制度落实“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6.
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社会组织管理实践和管理环境变化的产物,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包含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管理是构建和谐海西的重要抓手,而和谐海西建设也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习雷锋精神首先要回答的就是为什么要学习雷锋精神和雷锋精神有无当代价值,本文从人的社会属性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雷锋精神实质上是共产主义新型社会关系在思想方面的体现,学习雷锋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内在要求,是抵制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学习雷锋精神首先要回答的就是为什么要学习雷锋精神和雷锋精神有无当代价值,本文从人的社会属性层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雷锋精神实质上是共产主义新型社会关系在思想方面的体现,学习雷锋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内在要求,是抵制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多种高贵精神。雷锋精神是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之名命名、以在雷锋身上体现的精神为基础、在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伟大事业与美好生活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崇高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的宝贵财富,体现了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特征,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现阶段弘扬雷锋精神,要以党员干部学雷锋为抓手,把握着力点,创新学雷锋的方式方法,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关键词雷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2016,(6)
雷锋精神提出距今已经五十多年了,在这五十多年中,雷锋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学习,报效祖国,钻研业务,献身使命。雷锋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浓缩了人类互利互助,向善向美的普遍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雷锋精神依然具有内在的先进性、鲜明的民族特点、广泛的群众基础、强烈的实践特征。这些主要体现在,它能够在铸魂育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回应新时代诉求,推动社会进步。雷锋精神的深厚内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人类文明精神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各国在追求和谐的道路上提供了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1.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也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党的理论的光辉榜样.重视理论学习是雷锋成长进步的关键因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雷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理论学习要合理利用时间,要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理论学习的不竭动力源于对党的热爱与忠诚;理论学习要"坚决做到边学、边想、边改、边运用",坚持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学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践行理论著作倡导的革命精神.重温雷锋关于理论学习的论述与实践,对于当前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治理的效度及能量。国家治理向现代性转型的内在逻辑说明,治理不能仅仅维系于体制革新等技术要素,而要受制于相应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础正是以合作为核心的公共精神。因而,能否培育公共精神构成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议题。公共精神对于现代国家治理如此重要.但是现实生活中公共精神的缺失和匮乏正成为阻碍现代国家治理的一大难题。基于此,要通过培育适应现代政治社会生活的“公众文化”,引导公众参与公共生活,充分发挥公民素质教育的效用等途径来积极培育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夏 《晋阳学刊》2006,3(4):64-6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深度的哲学——人学思考,在这一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根基处阐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须从人的发展视角入手。马克思哲学不仅设定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人文意义,而且确立了与之相关的科学认识。建构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理解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应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4.
刘胜梅 《学术探索》2012,(10):10-13
市场经济是自由与民主的商品交换经济。作为包含着自由、平等、民主、协商等诸多品格的契约精神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当今中国社会,契约精神严重缺失。中国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进步,就必须培育契约精神,实现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实现社会生活的契约化,并构建完善的契约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转折时期铸就的文化精神 ,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柏坡精神与新民主主义时期形成的文化精神有着共同的血脉 ,也有其独特的科学内涵。弘扬西柏坡精神 ,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对于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为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大历史使命 ,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以及塑造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 ,但当前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着重在大学生中全面培育爱国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团体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契约意识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比任何时期都重要和迫切。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作为客体,分别是科学家、企业家等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系统输出的一部分,二者具有共享目标,跨界、融合符合文化历史活动发展规律。由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案例得出,创设科学家和企业家交流平台,构建异质性活动系统联盟,加快共享目标迭代创新,有助于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形成个体层次、组织层次和社会层次三位一体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8.
张勇 《云梦学刊》2014,(1):104-108
冯骥才的小说创作包含了独特的中国文学现代性意义,是新时期文学回归和复兴“五四”文学精神的表征,也是冯骥才文化精英意识的体现。但冯骥才小说的民间文化定位表明了他对中国文学更深远的文化传统的回归,冯骥才的这种小说创作道路极具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