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耳部望诊是临床医师很容易忽略的一种望诊方式,是一项根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并且对临床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望诊内容。笔者通过对先秦时期涉及耳部望诊的历史文献进行梳理,进而阐明耳部望诊最初是在《内经》时期被提出,其望诊的核心内容为望耳的色泽、望耳的形态、望耳部血脉情况、望耳的位置情况进而应用于临床诊疗疾病。1望耳的色泽用耳廓的颜色状况、光泽程度作为诊断疾病的方法最早出现在《灵枢经》相应的篇幅中。《灵枢·卫气失常》:"耳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的耳朵都是自身的倒影,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在耳部都有相对应的穴位。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曾经记载,当时人们已经通过对耳部的望、问、触等方法诊断疾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得到人们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耳鸣耳聋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耳鸣耳聋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较为难治的一种耳部疾病,耳呜、耳聋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疾病。近年来笔者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耳鸣耳聋30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耳部按摩降脂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也就是说,耳朵是全身经络的汇集之处,全身的各脏器都与耳相连。当我们的脏器或组织出了问题,就会反映在耳朵上,只要刺激外耳上的各穴位,就可以辅助治疗相关疾病。调节血脂异常可以借助耳部穴位刺激方式,来达到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穴位选择一般情况下,调节血脂异常以按摩胰胆穴、小肠穴和前列腺穴为主穴。此外,刺激三焦穴和胃穴,可消除胀气、帮助消化;刺激肝穴,  相似文献   

5.
耳鸣,是患者耳部的一种感觉。是一种听觉紊乱现象,发病机制往往不明确。绝大部分耳鸣是耳部疾病所致,外耳、中耳、内耳、听觉的神经传导通路、听觉中枢等疾病均可引起耳鸣。少数耳鸣是非耳源性的,如血液、内分泌、肾脏或血管等病变亦可引起耳鸣。耳鸣令患者心情烦躁,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工作、学习。  相似文献   

6.
耳朵是人体非常脆弱、敏感的部位,人们极容易患上外耳道炎等耳部疾病。本文概述了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  相似文献   

7.
耳鸣足指周围环境中无相应的声源,而患者自觉耳内有某种声音。据临床观察,耳鸣常常是反映在耳部的全身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须引起足够重视,常见疾病如下。  相似文献   

8.
养身常摩耳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摩耳可起到健肾养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接受诊断的耳鸣患者的病因,探讨神经内科耳鸣疾病的诊断方法。方法:整理收集2010年2月-2013年4月在汉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所接诊的112例耳鸣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归、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诊治,112例耳鸣患者中有62例存在睡眠以及心理障碍等非常规问题,但是并没有检查出相关器质性损伤问题,剩下的50例患者均出现耳部疾病或者非耳部疾病。结论:神经内科耳鸣患者的病因相当复杂,包括血管性疾病、全身性疾病、耳部的病变以及耳朵周围局部性疾病导致的神经内科耳鸣疾病,且大部分患者还伴有睡眠障碍、心理障碍等非常规疾病。耳鸣患者的诊治应该从明确病因入手,采用心理、病理、药理三项同步治疗。  相似文献   

10.
耳穴疗法是指通过不同方法刺激耳部穴位或敏感点达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耳部神经分布丰富,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早有记载,耳穴疗法对脏腑机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目前有关耳穴疗法作为主要或辅助手段治疗疾病的研究较多,涉及范围较广。本文从镇痛、降压、降糖等方面对耳穴疗法即刻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