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文档进行分类,具有不使用语法知识、不使用词法规则、无监督等特点.采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文档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普通的聚类算法,聚类结果能充分体现文本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自适应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聚类数预先不可知的缺陷,提出了自适应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该算法利用已有的有效性函数自动确定聚类数目,继而进行模糊聚类,实验表明,该方法无须人工的干预,并且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难以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对噪声数据敏感等问题,基于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FCOM),结合single-pass和online增量架构,分别提出了single-pass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SPFCOM)和online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OFCOM).SPFCOM和OFCOM算法首先对FCOM算法加权,然后以数据块为单位对数据集合进行增量式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算法,SPFCOM和OFCOM算法在聚类准确率方面得到了提高,还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后置近邻函数准则的改进型模糊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规则形状分布的数据,提出了一种新型模糊聚类算法.该方法结合了近邻函数准则分类算法,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了拓展.仿真实验表明对球形分布的数据和非球形分布的数据,这种新算法的聚类性能优于模糊均值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算法无法获得复杂图像的细节信息问题,提出一种相对熵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算法。该算法利用划分隶属度构造相对熵,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进行正则化约束,将其作为正则化因子添加到传统FCM的目标函数,得到新的聚类目标函数。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最优化推导,得到新的隶属度和聚类中心的迭代更新表达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于图像与背景灰度相近的复杂图像可以清晰的分割出图像的轮廓,也比FCM方法获得更多的图像细节信息。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模糊均值聚类算法的遥感图像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存在缺陷,该文给出了一种结合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与聚类有效性指数的算法.利用数据点的密度大小作为权值,借助数据本身的分布特性,该方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模糊均值算法的缺陷——有对数据集进行等划分的趋势,而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传递闭包的模糊聚类方法,并应用于Web日志聚类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实现Web用户聚类,并且能够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最后与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比较,并讨论了算法的运行时间和错分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聚类的电力系统负荷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变电站负荷构成比例作为基本特征向量,提出采用自适应矢量量化(AVQ)神经网络模糊聚类方法对电力负荷特性进行分类与综合.将AVQ神经网络模糊聚类方法和模糊C均值(FCM)聚妾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福建电网44个变电站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两种聚类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聚类综合能力,同时能够通过优化理论获得聚类中心矩阵,与其他聚类方法相比有明显优势;两者相比,AVQ神经网络模糊聚类算法本身机时小,处理速度更快,而且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客观评定织物平整度等级。首先介绍了模糊C均值聚类的基本方法和思路,模糊聚类可以将输入特征值进行聚类并分组;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对输入特征值进行聚类分析,不同平整度等级的织物模板被分属于不同的模糊聚类中心;最后选取26种不同类型的织物样本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相关系数达到97.38%,评定准确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两阶段判别嵌入式聚类算法无法有效地反映数据的真实结构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判别嵌入模糊聚类算法。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算法对数据进行初始聚类,得到数据的初始隶属度矩阵,然后通过奇异值分解和求解最大散度差对数据降维处理,最后在低维子空间中对降维后的数据再次进行模糊C-均值聚类。通过对初始数据和降维后的数据进行模糊聚类提高算法的准确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获取最优聚类精度,并能更有效地反映数据的真实结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研究,用遗传算法的相关知识对其进行优化与改进.并使用著名的IRIS数据集分别对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用遗传算法改进后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测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用遗传算法改进后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比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更加准确、高效.这将为以后的聚类分析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C-均值聚类及其各种变形和推广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获得了国际学者的广泛认可。目前,国际上形成了以硬C-均值聚类、模糊C-均值聚类、可能性C-均值聚类为基础的三大聚类算法簇。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架起了连接硬C-均值聚类算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一个桥梁,本文就抑制式模糊C-均值聚类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算法的更深入研究和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纵向数据集的数据特征,如多维、含缺失值、序列不等间隔和不全等长等特点,研究一种基于Eros距离的纵向数据的相似性度量方法,并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基于Eros距离度量的模糊聚类数据处理方法.对于纵向数据集,首先进行缺失值填充、变量标准化等预处理,使用粗糙集理论对冗余属性进行约简,然后基于FErosCM聚类方法进行数据自动分类.对比实验证实此方法可用于纵向数据集的自动聚类处理,并使用信息熵作为聚类效果的评价手段。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聚类效率还是准确度上,FErosCM方法对于纵向数据的分类处理均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将特征技术引入概念设计阶段,对概念设计过程中功能特征和设计特征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给出了功能特征的一般构成,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法对构成产品所必须的设计特征进行聚类,提高了方案生成时设计特征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5.
在医学图像分割研究中,针对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聚类个数难于确定、搜索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把蚁群算法与FCM聚类算法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蚁群算法全局性和鲁棒性的优点,得到聚类中心和聚类个数,再将其作为模糊C均值聚类的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个数,弥补了传统FCM聚类算法的不足,得到了较好的分割效果.实例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未确知均值聚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未确知系统理论分析特征对样本分类所作贡献,定义特征的分类权重,并作为启发性知识用于确定样本与各类间的加权距离及样本属于各类的隶属度,建立未确知均值聚类算法。IRIS数据检验表明,未确知均值聚类算法误判样本数少、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无监督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7.
未确知均值聚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未确知系统理论分析特征对样本分类所作贡献,定义特征的分类权重,并作为启发性知识用于确定样本与各类间的加权距离及样本属于各类的隶属度,建立未确知均值聚类算法。IRIS数据检验表明,未确知均值聚类算法误判样本数少、收敛速度快、鲁棒性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无监督聚类算法。  相似文献   

18.
传统建模方法对于建立精确的存在多变量、强耦合、大时滞以及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模型无能为力,从而难于精确表达复杂系统及实施整体优化控制.针对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初始值敏感及无法确定最优规则数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聚类算法的模糊辨识方法.它通过减法聚类和有效性函数确定初始聚类中心,然后采用一种全局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寻找出最终聚类中心,并利用最近临域法确定合适的区域半径,最后通过递推最小二乘法建立系统的T-S模糊模型,对电阻炉温度系统进行仿真,说明本文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医学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学图像分割研究中,针对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聚类个数难于确定、搜索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把蚁群算法与FCM聚类算法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 该算法首先利用蚁群算法全局性和鲁棒性的优点,得到聚类中心和聚类个数,再将其作为模糊C均值聚类的初始聚类中心和聚类个数,弥补了传统FCM聚类算法的不足,得到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实例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SCADA系统采集的电力负荷数据由于各种原因,会存在一些坏数据。在负荷预测中,必须仔细而合理地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处理。电力负荷预处理应该充分考虑负荷曲线本身的特征,即平滑性和相似性。模糊C均值算法可以较好地进行聚类,但是其由于存在聚类数和初始聚类中心未知的问题,因此提出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IFCM,即使用改进K均值算法确定初始聚类中心,引入粒度原理确定最佳聚类数。首先采用IFCM对日负荷曲线进行聚类,产生各类特征曲线;然后计算每个时刻点的方差,根据3σ法则进行坏数据的辨识;最后利用特征曲线对坏数据进行修正。针对四川某电网的实际电力负荷进行分析,表明了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