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于晓萍  王斌 《农药》2011,50(10)
[目的]建立悬乳剂中咪鲜胺和丙环唑含量的HPLC法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SHIMADZU 10-A VP Plus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100-5-C18不锈钢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杀菌悬乳剂中咪鲜胺和丙环唑含量的分析方法,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pH值2.5,体积比63∶37);流速1.5 mL/min;柱温:室温(温差变化应不大于2℃);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20μL.[结果]咪鲜胺和丙环唑在1~50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91),平均回收率为99.79%、99.62%,咪鲜胺的RSD为0.033 6%.丙环唑的RSD为0.0509%.[结论]方法可同时测定杀菌悬乳剂中咪鲜胺和丙环唑的含量,具有准确、快速、精密度好,简便、方法新颖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水稻秆腐菌核病是苏打盐碱地水稻重要病害,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秆腐菌核病有效杀菌剂对17种杀菌剂进行试验。[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对供试药剂建立毒力回归线,进行EC值分析。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50%异菌脲WP、25%咪鲜胺(德国)EC和25%咪鲜胺EW防治效果明显,达到了80%以上;25%丙环唑EC达到70%。[结论]防治苏打盐碱地水稻秆腐菌核病首选50%异菌脲WP、25%咪鲜胺(德国)EC和25%咪鲜胺EW,25%丙环唑EC可以作为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3.
侯志广  赵晓峰  张浩  王岩  王鑫宏  逯忠斌 《农药》2013,(4):273-274,28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稻米中丙环唑和咪鲜胺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确立丙环唑和咪鲜胺在稻米上的残留测定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硅胶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法测定。[结果]丙环唑、咪鲜胺最小检出量分别为2.3×10-12、1.4×10-11g,最低检测质量分数分别为1.0×10-2、5.0×10-2mg/kg,在稻米中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98.8%、85.4%~104.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2%~8.3%、2.7%~8.9%。[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4.
几种杀菌剂及其混配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并在此基础上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共毒系数法进行了混配剂的筛选. 结果表明:450 g/L咪鲜胺EW的EC50值最小,为0.038 4 mg/L,毒力最强;450 g/L戊唑醇SC、25%吡唑醚菌酯EC、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EC、50%多菌灵WP、25%丙环唑EC、10%苯醚甲环唑WG、15%霉灵AS的毒力依次减弱,EC50 值分别为:0.245 8、0.385 7、0.943 5、1.379 8、2.438 4、10.981 4、33.333 0 mg/L. 多菌灵与霉灵按EC50值剂量9∶1比例混配后共毒系数为131.63,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多菌灵与丙环唑按EC50值剂量3∶7的比例混配后共毒系数为691.87,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咪鲜胺与霉灵、咪鲜胺与丙环唑、咪鲜胺与多菌灵3组混配药剂均无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增加成龄橡胶树炭疽病防治有效剂型—热雾剂的种类。[方法]以10%百菌清油烟剂为对照,大田试验了配制的40.44 g/L苯醚甲环唑热雾剂、40.44 g/L丙环唑热雾剂和市售的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热雾剂的防治效果。[结果]施药1次后4种药剂的防治效果依次为40.44 g/L苯醚甲环唑热雾剂>40.44 g/L丙环唑热雾剂>16%百菌清.咪鲜胺.三唑酮热雾剂>10%百菌清油烟剂,40.44 g/L苯醚甲环唑热雾剂药后30、60 d的防效分别为70.80%、76.73%,明显高于其他3种药剂,可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6.
使用键合5%苯甲基硅酮为固定相的毛细管柱,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试样中的丙环唑和咪鲜胺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丙环唑和咪鲜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8,标准偏差分别为0.035和0.028,变异系数分别为0.34%和0.1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8%和99.95%。  相似文献   

7.
几种杀菌剂对橡胶树多主棒孢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6种杀菌剂对橡胶树多主棒孢的毒力.结果表明:50%咪鲜胺锰盐WP、50%多菌灵WP、25%咪鲜胺EC的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0.045、0.049、0.06 mg/L;12.5%腈菌唑·咪鲜胺EC、10%己唑醇EC、300 g/L苯醚甲环唑EC、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10%氟硅唑EW、40%丙环唑ME的毒力也较高,Ec50值分别为0.17、0.59、0.60、0.62、0.76、0.83 mg/L;12.5%烯唑醇WP、70%甲基硫菌灵WP、50%丙环唑·戊唑醇EC的EC50值分别为1.36、1.41、3.22 mg/L,毒力中等;25%溴菌腈WP、80%代森锰锌WP、50%腈菌唑·代森锰锌WP的EC50值分别为7.90、11.71、22.51 mg/L,毒力较低;75%百菌清WP的毒力最低,EC50值为146.84mg/L.  相似文献   

8.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杀菌剂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ME、25%丙环唑EC、25%咪鲜胺EW、25%戊唑醇EC和25%苯醚甲环唑EC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EW和25%苯醚甲环唑EC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复配制剂中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oroshell 120 ECC18反相不锈钢柱和具有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以乙腈、甲醇和水为流动相,采用外标法对复配制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方法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49%和0.82%,均小于修订后的霍维茨值RSDr,吡唑醚菌酯和丙环唑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和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100.6%。  相似文献   

10.
《农药》2017,(7)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炭疽病的防治药剂,并形成应用技术。[方法]室内测定16种杀菌剂的离体抑菌活性,并进行联合作用评价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对铁皮石斛炭疽病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EC_(50)值分别为1.76、0.43 mg/L;筛选明确了苯醚甲环唑与咪鲜胺配比为1∶4时,具有最大的毒力(EC_(50)值为0.38 mg/L)和最大共毒系数(CTC为133.31),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及其复配(配比为1∶4)不同剂量,对铁皮石斛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在75%以上(75.62%~87.85%);复配处理(苯醚甲环唑100 mg/L+咪鲜胺400 mg/L)的防效在85%以上,极显著好于两单剂(P0.01)。[结论]苯醚甲环唑与咪鲜胺复配对铁皮石斛炭疽病具有更优的控制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杀菌剂对番木瓜胶孢炭疽茵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胶孢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番木瓜最主要的田间及采后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0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氟硅唑、腈菌唑+醚菌酯、丙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吡唑醚菌酯8种药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在0.01~0.47 mg/L之间;其中咪鲜胺对病菌的EC50值最低,抑菌效果明显高于对照多菌灵,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使用药剂,氟硅唑、戊唑醇和丙环唑3种药剂EC50值也较低,抑菌效果仅次于咪鲜胺.  相似文献   

12.
《农药》2017,(1)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低毒防治冬枣炭疽病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及田间小区试验。[结果]各药剂对冬枣炭疽病菌均有较好的室内抑菌活性,药后8 d EC50值为0.0246~2.1329 mg a.i./kg,3种混配剂试验配比下均表现出增效作用,且试验用量下对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均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尤其是4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ME(10∶30),防效为87.64%、91.47%。各药剂对冬枣树安全。[结论]在冬枣炭疽病始发期,选用40%苯醚甲环唑·咪鲜胺ME、35%苯醚甲环唑·醚菌酯WG 400~666.7 mg/L或5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ME 285.7~400 mg/L连续施药3次,对冬枣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8,(12)
[目的]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对茶叶灰斑病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的杀菌剂。[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药剂敏感性测定,并对茶叶灰斑病高度敏感的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药剂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45%咪鲜胺EC、38%唑醚·啶酰菌WG、250 g/L丙环唑EC、65%代森锌WP、70%甲基硫菌灵WP、250g/L吡唑醚菌酯EC、42.8%氟菌·肟菌脂SC、10%苯醚甲环唑WG、25 g/L咯菌腈SD、10%己唑醇SC、325 g/L苯甲·嘧菌酯SC、430 g/L戊唑醇SC和500 g/L异菌脲WP对茶叶灰斑病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很好(EC501 mg/L)。田间药效结果表明:45%咪鲜胺EC、250 g/L吡唑醚菌酯EC、250 g/L丙环唑EC、30%嘧菌脂SC和50%异菌脲WP对茶叶灰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效。[结论] 45%咪鲜胺EC、250 g/L吡唑醚菌酯EC和50%异菌脲WP均为高效药剂,可生产上推荐使用;为减缓抗药性产生,宜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丙环唑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丙环唑在香蕉及土壤中的残留降解情况,评价其施用于香蕉后的安全性。采用GC–NPD进行定量检测,丙环唑在香蕉全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108.0%;在香蕉蕉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1.0%~96.2%;在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7.3%~110.4%。研究结果表明,丙环唑在香蕉全蕉中比在土壤中消解快,2010年其在香蕉全蕉和土壤中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1.4 d和17.5 d,2011年分别为15.3 d和24.3 d。在香蕉上按照推荐剂量施药3次,采收期距最后一次施药42 d,香蕉蕉肉中丙环唑残留量小于0.1 mg/kg,低于GB 2763—2005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0.1 mg/kg。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使用C_(18)为填充物,4.6 mm×250 mm/5μm的不锈钢柱和Waters 2489 UV-Vis检测器,在225 nm波长下对30%咪鲜胺·氟环唑微乳剂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咪鲜胺和氟环唑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7%和0.6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9%和99.94%;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均符合分析标准。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复配制剂中丙环唑和嘧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VP-ODS反相不锈钢柱和具有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采用外标法对复配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有效成分丙环唑和嘧菌酯方法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9%和1.70%,均小于霍维茨值RSDR(Horwits),丙环唑和嘧菌酯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 0和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和98.7%.  相似文献   

17.
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戊唑醇·咪鲜胺中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5毛细管柱,内标法测定试样中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含量。[结果]戊唑醇和咪鲜胺的线性相关系数均为0.9999,标准偏差分别为0.025和0.037,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9%和98.86%。[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分离效果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适用于农药中戊唑醇与咪鲜胺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6,(11)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硅唑·丙环唑混合药剂有效成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和水(体积比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以220 nm为检测波长,对混合样中氟硅唑和丙环唑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结果]氟硅唑和丙环唑保留时间分别为4.627、5.640 min,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83,标准偏差分别为0.0873、0.0707,变异系数分别为0.3363%、0.094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0%、97.3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氟硅唑和丙环唑含量。  相似文献   

19.
常用杀菌剂及其混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常用杀菌剂对芒果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45%咪鲜胺EW对芒果炭疽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其EC50值为0.01 mg/L;40%氟硅唑EC、25%丙环唑Ec、95%苯醚甲环唑TC、50%~b海因WP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其EC50值范围为0.03~0.81 mg/L;96%睛菌唑TC、15%三唑酮WP、96%百菌清TC、30%醚菌酯WP的抑制作用较小,其EC50值范围为4~65.2 mg/L;50%代森锰锌WP抑制作用最小,其EC50值为105.0 mg/L;采用Horsfall法,将8个组合进行混配,咪鲜胺与三唑酮的混配中,其各个配比的毒力指数均大于1,于6:4的配比达到最大,毒力指数为1.2,共毒系数(CTC)为166.61大于1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余7组混配组合均没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防治贡柑黑腐病的有效药剂。[方法]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苯醚甲环唑等15种药剂的EC50、EC95值,并做氟硅唑等5种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以EC95(mg a.i./L)排序,抑菌活性较高的有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丙森锌、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田间防效较好的有10%氟硅唑WP、25%苯醚甲环唑.咪鲜胺WP、50%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锰锌WP和72%代森锰锌.霜脲氰WP,而10%氟硅唑EW防效较差。[结论]耐雨水冲刷的杀菌剂和剂型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