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稀疏表示和色彩传递的图像融合与彩色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和色彩传递的双波段图像融合与彩色化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改进的基于K_SVD的分块稀疏表示获得红外与微光图像的稀疏融合图像,然后在YUV空间采用基于色彩传递的自然感彩色夜视处理技术,对红外与微光图像进行彩色化融合,最后用稀疏融合图像的灰度值代替彩色融合图像的Y分量,从而实现双波段图像的融合与彩色化。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彩色融合算法能够综合红外与微光特征信息,且使图像具有最佳的亮度对比和细节信息,图像色彩更易于人眼观察。  相似文献   

2.
一种彩色夜视实时图像融合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彩色夜视图像融合基础上,针对线性组合算法和直接映射算法实时性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PLD的双通道彩色夜视的实时图像融合系统,并阐述了其设计原理,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用verilogHDL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相关的算法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图像接近自然色彩,同时能够反映两个波段的图像的特点.该系统可以实现实时的线性组合算法和直接映射算法,将红外与微光或者微光与微光等不同波段组合,是一种简单、高效彩色夜视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拮抗视觉特性的多波段彩色夜视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差分高斯函数(DOG)模拟人眼视网膜中的同心圆拮抗特性,分析了基于DOG的ON-中心OFF-周边分离网络(CSSN)平衡方程,发现其有增强反差、突出边缘和压缩动态范围的特点.将CSSN平衡方程应用于夜视图像的增强与融合,取到了保留图像间共有信息、增强互补信息的作用.提出了以CSSN平衡方程为基础的多种彩色夜视融合结构,包括双波段微光、微光/长波红外、中/长波红外、微光/中/长波红外,其中的彩色映射规则用色彩的冷暖突出红外图像的冷热目标、细节丰富的微光图像作为绿色背景.仿真结果表明,这些融合结构均获得了色彩自然的彩色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何永强  王群  李国松  胡志盛 《激光与红外》2012,42(12):1393-1397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融合技术的夜视图像彩色化方法,结合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利用小波图像融合的方法把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进行融合,从大量的融合图像中提取不同物体的纹理特征,构成野外环境下的纹理图像库,并对每类图像指定相应的彩色参考图像。对目标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目标图像的纹理特征与图像库进行相似性对比,完成目标图像的色彩传递。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真实的场景色彩,使观察者更容易获得图像的场景信息。  相似文献   

5.
基于FPGA的可见光/红外双通道实时视频融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基于色彩传递的双通道自然感彩色视频图像融合算法及DSP实时处理平台的基础上,采用Xilinx公司的XC5VLX50T FPGA为核心处理器件,配以少量外围器件研制成基于FPGA的可见光/红外双路自然感彩色视频融合系统,可为观察者提供包含可见光/热红外信息的自然感彩色融合视频图像.系统输出图像色彩更接近自然,使得两...  相似文献   

6.
何永强  王群  王国培  邹效 《红外技术》2012,34(5):276-279
针对传统色彩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色彩误传的现象,研究一种基于融合和色彩扩展的灰度图像彩色化技术,首先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对微光图像和红外图像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图像作为目标图像,然后利用改进的welsh色彩传递算法对目标图像进行上色得到精确匹配的局部彩色化图像,最后利用最小二乘优化方法对得到的局部彩色化图像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修正了传统算法中色彩误传现象,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和色彩传递的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方法,使观察者更容易获取图像的场景信息。结合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各自的特点,利用NRL法把红外图像和微光图像映射到彩色空间形成假彩色图像(源图像),然后通过小波变换对源图像和参考图像进行多分辨率分解,计算不同分辨率下的均值和标准方差,将各分量根据参考图像和源图像的标准方差比进行缩放,把参考图像的色彩分布传递给源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方法的比较,本文算法不仅获得真实场景色彩,还可以提高图像的细节信息,改善场景感知。  相似文献   

8.
基于颜色对比度增强的红外与微光图像彩色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钒  钱立志 《红外》2016,37(11):14-17
针对用传统的颜色传递算法得到的彩色融合图像 存在目标与背景颜色相近、目标变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对比度 增强的红外与微光图像彩色融合方法。首先对红外和微光图像进行 了伪彩色融合,然后对彩色参考图像与伪彩色融合图像进行了颜色传 递。其次,采用大津分割法分割出了微光图像中的目标信息,并得到了目标 区域。最后,在HSI颜色空间中利用目标区域对颜色传递后的融合图像 的H、S、I分量进行了调整,并得到了最终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利 用该方法得到的彩色融合图像具有目标与背景对比度高、细节丰富、色 彩较好等特点,可提高人眼对场景的理解和对目标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9.
黄成章  李万崇  李凯峰 《激光与红外》2021,51(11):1454-1459
针对双波段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任务需求,基于多核DSP的通用信号处理硬件平台,结合系统功能需求、算法需求及多核DSP硬件特征,设计了一种基于主从架构的多核DSP软件架构,并完成了搜索跟踪算法与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在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中进行了应用验证,试验证明,该技术可以满足系统对红外双波段图像任务功能的实时处理需求。  相似文献   

10.
《红外技术》2016,(2):157-162
针对红外与微光的灰度融合图像不利于人眼观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YCbCr颜色空间的基于多尺度多分辨率分析的色彩传递算法,帮助观察者获取丰富的场景信息和舒适的观察效果。该算法首先在Y通道将红外和微光图像进行灰度融合;然后将灰度融合图像和彩色参考图像的Y分量做拉普拉斯金字塔分解,比较其金字塔各层系数差异,综合各层系数差异找出最佳匹配点;最后将参考图像中最佳匹配点的Cb和Cr值传输到灰度融合图像中,生成最终的具有自然色彩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生成的彩色融合图像接近自然真实的颜色,有利于人眼对目标的观察与场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DSP实时图像处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高速图像目标测量系统的DSP实现,运用了高性能DSP(TMS320C6202)完成实时图像目标处理,研究了一种快速图像匹配的相关跟踪算法,并结合大规模可编程逻辑阵列CPLD进行逻辑控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采集的视频图像做预处理.实验证明该系统性能可靠,跟踪效果较好,并有较高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和DSP的高速图像处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图像处理系统的高性能和低功耗,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协同作业的高速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其中DSP为主处理器,负责图像处理,而FPGA为协处理器,负责系统的所有数字逻辑。整个系统中FPGA和DSP的工作之间形成流水,同时借助于单片双口RAM(CY7C025AV-15AI)完成两者的通信,比使用单片DSP建立的处理系统性能提高25%左右。该系统具有可重构性,方便其他的算法于该系统上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高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和实时性相冲突的要求,设计了以多DSP(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416)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相结合的实时图像处理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资源选择、基本组成、工作原理、电源设计、DSP引导方式以及软件设计等,通过对每秒25帧14位640×512像素的数字图像处理结果表明,该系...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一种以DSP为核心,FPGA协助数据采集、传输的图像处理平台。DSP运行复杂图像处理算法,通过EMIF接口和FPGA进行高速数据传输。FPGA对EMIF接口进行扩展,将图像传感器、SDRAM存储器、USB接口等统一到EMIF接口,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和灵活性,实现DSP与FPGA、外设之间数据准确、高效、可靠的传输。实验表明,该系统满足实时性设计需求,易于扩展和升级,具备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5.
祝清瑞  汤心溢  李争  吕侃  代具亭 《激光与红外》2016,46(12):1491-1495
针对传统嵌入式系统难以处理和显示高速大数据量的红外图像的问题,介绍了基于Xilinx公司集成了双核ARM和FPGA的全可编程Zynq SOC的高速红外成像系统,其FPGA实现探测器图像采集、非均匀校正、VDMA视频流传输等功能,ARM处理器运行Linux系统,完成通过USB WiFi或千兆以太网的网络视频传输。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实现高速率、高分辨率的红外成像,功耗低,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相似文献   

16.
基于TMS320C6203 DSP的实时红外图像处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永仲  郭豪  何永强 《红外技术》2004,26(5):46-48,51
遵从模块化设计思想,提出了以11公司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203为核心器件的实时红外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结合大规模可编程逻辑阵列CPLD进行逻辑控制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对采集的红外图像进行预处理,完成对图像的实时采集和图像目标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DSP+FPGA在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高效数据运算能力,并能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而可编程逻辑器件则具有高度灵活的可配置性。文中描述了用TMS320C32浮点DSP和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相结合来构成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器的设计思想,给出了通过B样条插值算法对该系统运动曲线进行平滑处理以及运用离散PID算法对运动过程进行控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舰载搜索雷达中,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为硬件基础。运用改进型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实现稳定平台控制系统数字化设计,提高了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高精度红外焦平面成像实时处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实时红外焦平面成像处理系统的原理、结构及特点.系统采用FPGA DSP的结构,由DSP进行非均匀性校正等高层算法,而由FPGA完成系统的时序逻辑设计和图像增强等低层算法.给出了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系统能够满足实时红外焦平面成像系统的要求,具有高速、高精度、大容量及灵活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鲁湛  代作晓 《半导体光电》2018,39(5):753-757
红外实时人体目标检测因无需主动光源、易于去除环境干扰等优点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当前主流实时红外嵌入式图像采集处理方式因图像传输、接口速度、工程量等技术局限,制约了红外人体目标检测的便捷实现和实时利用。针对传统嵌入式处理器难以同时采集和处理红外数据这一影响红外人体目标检测实时性的技术问题,研究了基于ZYNQ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实时检测技术。采用FPGA+多核ARM架构,由FPGA端实现人体红外图像的VDMA采集、预处理及显示,由多核ARM端完成HOG-SVM算法处理,并使用TBB进行加速。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完成人体目标的实时有效检测,兼具功耗低、开发简单、实用性强和集成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