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栩  方勇 《广东化工》2010,37(6):200-201
采用污泥回流工艺对云浮硫铁矿尾矿库废水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当用石灰控制废水的pH为10,PAC投加量为200μg/g,PAM的投加量为4μg/g,平流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0.8m3/m2h时,出水的各项指标都满足广东省地方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同时采用污泥回流工艺处理云浮硫铁矿尾矿库废水可使底泥浓度达到5%,节省石灰用量,优于传统的中和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捕集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种低分子量多胺物质与二硫化碳通过二步反应制得重金属捕集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所合成重金属捕集剂对2 mg·L-1Cu2+和Ni2+废水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5%和95.65%.并讨论了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pH值及Cu2+、Ni2+共存条件对捕集剂处理低浓度Cu2+和Ni2+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为0.0621~0.0955 mg·L-1时,处理后的水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pH值为7~10时,重金属捕集剂处理效果较好;在不同比例的Cu2+、Ni2+共存情况下,重金属捕集剂对两种离子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沈巧莲  李文 《化工时刊》2011,25(4):15-18
结合含氰、含铬、酸洗电镀废水的特点,采用氧化法破氰;6价铬还原,碱性沉淀后,加入重金属捕集剂反应,再利用铁碳还原法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达到深度去除重金属的目的;采用接触氧化法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各级沉淀池的污泥通过静水压定期排入集泥池,然后通过机械压滤后作无害化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采用重金属捕集剂三巯三嗪三钠(TMT)深度处理低含量矿山废水中Cu2+、Zn2+、Pb2+、Cd2+、Cr3+等多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研究了pH、添加量、搅拌时间、反应时间、温度以及絮凝剂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废水pH为7左右,投加0.4 mL质量分数为10%的TMT溶液,室温下搅拌5 min再添加适量联合絮凝剂,总反应20 min后,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出水中所考察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均远低于GB 8978-1996排放要求,捕集产物稳定性高,二次污染风险小。因此,TMT在深度处理低浓度多金属离子共存的矿山废水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TMT-20重金属捕集剂沉淀+氧化沉淀+精滤工艺对冶炼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改造及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出水可满足《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处理后废水全部回用于冲渣工段及湿式除尘系统,每年可回用水21.6万m~3,节约新鲜水费108万元。该项目年减排COD_(Cr)12.96 t,总锌319.68 kg,总铅15.12 kg,总镉14.04 kg,总砷41.04 kg,总汞1.94 kg。该综合治理工程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研究了药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H值和加药方式对废水中Ni 2+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超过30min,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按理论量投加,pH值大于4,先投加组合药剂再用NaOH调节pH值的条件下,出水中Ni2+的质量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渣中镍的质量分数大于14%,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2S气体溢出,可以实现工业酸性含镍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结构态亚铁是一种具有高活性结构的亚铁化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还原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处理重金属废水和有机废水。然而,目前结构态亚铁处理含高浓度重金属的实际工业废水的重金属去除效果、作用条件、处理工艺还缺乏深入探究。文中选取3种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工业废水,探究结构态亚铁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效果,设计能够满足排放要求的处理工艺,并对结构态亚铁材料性能、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分步投加1 g/L和0.9 g/L的FHC,能够将金属冶炼废水中Cu、Ni、As等的浓度降至0.5 mg/L以下;对于铜冶炼废水,一步投加1.5 g/L的FHC后,废水中Ni、Cu、Pb的浓度同样能够满足排放标准;对于钢铁冷轧酸洗废水,控制FHC投加量在1.45 g/L、p H值在7.6以上时,预处理后含铬废水中的总铬可以被完全去除。综上,结构态亚铁具有优良的重金属去除能力。设计的处理过程和条件能够实现处理后出水重金属浓度低于相关标准限值的要求,这对结构态亚铁的工程应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厂高浓度酸性含铜废水,研究了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对水中铜离子的去除效果,选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包括药品投加量、反应时间、pH、加药方式等.在反应时间超过20 min,Na2S和捕集剂按理论量投加,pH在4以上,先投加组合药剂后用NaOH调节pH,出水铜离子质量浓度<0.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并且渣中铜质量分数>23%,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2S气体溢出,可以实现工业酸性含铜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以某皮革企业排放的综合废水为研究对象,选取重金属捕集剂作为除铬沉淀剂,探讨捕集剂种类、添加量、体系pH、温度、絮凝剂与助凝剂添加量、沉降时间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X-Y803的除铬效果最好,最佳投药量为90 mg/L,最佳pH为9,温度为50℃。添加絮凝剂和助凝剂强化沉降,结果表明,PAM最佳投加量为2.5 mg/L,助凝剂最佳投加量为0.2 mg/L,最佳沉降时间为15 min。最终,总铬去除率可达98.27%,有机铬去除率为97.08%,无机铬去除率为99.62%,处理后废水中的总铬为0.97 mg/L,达到GB 30486—2013《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乙二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重金属捕集剂DTC(EDA),并将其应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系统考察了DTC(EDA)投加量、反应时间、p 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DTC(EDA)处理含锌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TC(EDA)投加量为90 mg/L,p H为8,反应时间为35 min,PAC投加量为32 mg/L的条件下,捕集率达到97.3%,锌离子残留质量浓度为0.27 mg/L,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在其他重金属离子共存的条件下,DTC(EDA)对锌离子仍有较高的捕集效果,并且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也有较好的捕集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A/O工艺在钢铁冷轧酸洗废水的工程应用表明,在生化反应器进水总氮达1200mg/L的情况下,采用A/O工艺去除废水中总氮,总氮去除负荷达到0.07kgTN/kgMLVSS·d,系统出水总氮在15mg/L以内,生化反应的总氮去除效率达97%以上,整体出水水质符合《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2012)》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本工程案例表明,运用生化工艺对高总氮钢铁冷轧酸洗废水进行脱氮处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南郑州某中药生产企业废水的排放特点和水质,并结合类似废水处理的实际工程经验及实验研究结果,确定采用"混凝沉淀+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UBF(上流式污泥床过滤器)+曝气沉淀+A/O"的主要处理工艺及"曝气生物滤池+过滤"的深度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最终处理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表2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首钢京唐公司第三冷轧厂冷轧废水包括含酸碱废水、含浓油及乳化液废水、稀油(碱)废水。针对冷轧废水成分复杂、含污染物多的特点,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组合处理方法,设计相应的处理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相关设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废水处理站运行稳定,处理工艺合理可靠,出水水质达到《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的要求,运行费用为4.19元/t。  相似文献   

14.
刘培  陈晨 《电镀与涂饰》2013,32(5):45-48
以NaHSO3为还原剂,新型重金属离子捕集剂DTCR为螯合剂,采用螯合沉淀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了还原剂投加量、还原反应阶段的废水pH、螯合剂投加量、絮凝剂(PAM)投加量、螯合沉淀阶段的废水pH和搅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反应的较优工艺为:NaHSO3200mg/L,废水pH1.84,搅拌时间30min。螯合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TCR70mg/L,PAM8mg/L,废水pH8.0,搅拌时间40min。采用最佳螯合沉淀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时,总铬去除率在95%以上,出水总铬为0.14mg/L,且未检测到其他重金属离子,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中,重金属捕集剂法具有反应效率高、污泥沉淀快、含水率低、残渣稳定以及选择性良好等优点,特别是对重金属浓度较低的废水,也有明显效果,因而成为国内外重金属废水处理研究的热点。文章旨在综述DTC类重金属捕集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简述了捕集剂与重金属作用的基本原理,并阐述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重金属捕集剂法处理重金属废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重金属捕集剂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化学沉淀方法处理实际电镀综合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无法达标的问题,选取了3种市售重金属捕集剂对实际电镀废水中的Cu2+、Zn2+、Ni2+进行同步深度处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3种捕集剂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比较了三者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效果。结果发现,三聚硫氰酸三钠(Trimercaptotriazine,简称TMT)对Cu2+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投加量少且效果稳定,但对Ni2+的去除效果较差。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ithiocarbamate,简称DTC)捕集剂中,Me2DTC(Me=—CH3)的适用性最强,对3种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达到《电镀废水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的排放标准,且在p H=9.70时,处理效果最佳;Et2DTC(Et=—CH2CH3)对Ni2+的去除效果不佳,表明DTC分子结构中的取代基种类不同,可能会对Ni2+的捕集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常规絮凝工艺与加载絮凝工艺处理锌、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  朱佳  张朝升  韦伟 《广州化工》2012,40(18):1-4
以含锌废水和含铜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絮凝工艺和加载絮凝工艺中,对其处理含锌废水和含铜废水时pH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以及助凝剂投加量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各自的最佳工况下,加载絮凝工艺比常规絮凝工艺对pH变化适应性更强,投药量更少,重金属去除效果更好,出水总锌、总铜、浊度分别稳定在1 mg/L、0.1 mg/L、0.5 NTU以下,远低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DB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某冶炼厂硫酸装置采用"石灰预中和"加"硫化钠预脱铊"加"生物制剂深度处理"3级处理工艺处理污酸污水的工程设计,详述了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试运行结果表明,出水有害物质浓度达到GB 25466—2010《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ρ(Tl)<0.05 mg/L,满足当地环保部门要求;钙离子浓度可控;出水可直接回用或经膜处理后深度回用。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捕集剂对废水中铅捕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几种重金属捕集剂对含铅废水的处理效果,讨论了反应时间、捕集剂加入量、pH值及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各种捕集剂对铅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20min,捕集剂加入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pH值为2~6时处理效果较好,捕集效率在99%以上,且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对捕集效果没有影响,处理后的废水能达到重金属国家排放标准。因此采用该方法优于传统处理方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赵伟荣  任大庆  朱瑞芬 《水处理技术》2012,38(7):105-107,110
针对某企业两片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乳化液废水和酸洗废水具有排放不规律、波动性大以及酸洗废水易对处理工艺造成pH冲击的特点,提出了乳化液废水和酸洗废水的预处理方案。对乳化液废水采用酸化破乳联合高效油水分离器的预处理方法;对酸洗废水和破乳后的乳化液废水采用两级pH调节处理工艺,提高含油废水的抗pH冲击负荷能力、降低废水中F-、PO43-和SO42-等复合无机污染物的浓度,实现除油中和沉淀一体化。出水水质达到GB 8978-1996中的三级标准,处理费用为2.59元/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