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吲哚衍生物(INDOLE)共价修饰在碳纳米管的表面获得了一种高效的荧光检测器,并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其表征。研究了常见金属离子Zn~(2+),Cd~(2+),Mg~(2+),Ca~(2+),Ni~(2+)和Cu~(2+)对吲哚衍生物共价修饰的碳纳米管(MWNTs-INDOLE)荧光光谱的影响,通过荧光测试表明MWNTs-INDOLE对铜离子具有荧光选择性,并且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加入1×10~(-5)mol/L的Cu~(2+),MWNTs-INDOLE的荧光被淬灭50%。  相似文献   

2.
3.
4.
利用离子色谱—荧光检测器法对吲哚-3-乙酸和吲哚-3-丁酸进行检测.该检测采用1.0mL/min的0.45V/V CH_3OH与0.01mol/L Na_2CO_3的混合液,利用Dionex OmniPac PAX-500柱分离,吲哚-3-乙酸和吲哚-3-丁酸的检测限分别为0.045ug/mL和0.167ug/mL,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线性关系.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有较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5.
荧光探针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检测手段,已广泛地应用于铜离子检测中,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铜离子荧光探针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冯潇炜  何冬琼  王立升  刘旭 《山东化工》2022,(23):154-157+161
基于吲哚菁设计合成了一种pH荧光探针IC-A并对它的光谱性能以及pH敏感机理进行研究。其中IC-A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00 nm,斯托克斯位移达到140 nm, pKa为2.50。IC-A对pH非常敏感,在pH值1.0~4.0范围内荧光强度增加10倍,并且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pH值呈线性变化。同时IC-A有着良好的抗生物离子或分子干扰的能力,在对荧光可逆性、光稳定性和荧光量子产率等测试中它也表现良好。通过1H NMR谱图和TD-DFT计算分析了IC-A对pH响应的机理,确定了它的pH敏感基团为吲哚菁。吲哚菁基团与质子结合后改变了体系的电荷分布,大共轭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荧光淬灭。  相似文献   

7.
铜离子是生命体系中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对环境可造成污染的重金属离子,如何有效地检测出铜离子是人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课题。目前以荧光为输出信号的化学传感器来检测金属离子的手段颇受人们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对铜离子化学荧光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以含吸电子基2-吲哚酮为原料,通过醋酸铜催化氧气氧化一步合成2,3-吲哚醌衍生物,采用1HNMR、13CNMR、FTIR、MS、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5-氯-2-吲哚酮为模型化合物,最佳合成条件如下:催化剂醋酸铜用量为5%、氧气为氧化剂、N,N-二甲基甲...  相似文献   

9.
针对氰根离子的强亲核反应性,设计并合成了一种以吩嗪为荧光团,吲哚磺酸作为吸电子基团和识别基团的反应型化学传感器PDSI。研究表明,具有强给电子能力的吩嗪和带正电荷的拉电子吲哚双键表现出很强的分子内电荷转移(ICT),当加入氰根离子后,由于双键被破坏,吲哚基团上氮原子的正电荷被中和,吸电子能力迅速降低,750nm处的ICT吸收带吸光度相应下降,肉眼可明显观察到溶液体系的颜色由绿色逐渐变为淡黄色,实现了对氰根离子直观的颜色响应;同时吩嗪荧光团荧光恢复,在580nm左右表现出20倍荧光增强;此外,化合物PDSI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其它阴离子对体系的吸收和荧光没有明显影响。PDSI对氰根离子的检出限达到0.02μmol/L,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环保局规定的饮用水中氰化物含量上限0.02ppm。  相似文献   

10.
以苯胺类衍生物为起始原料,先经Sandmeyer合成得到靛红类衍生物,再经水合肼还原得到系列吲哚-2-酮类衍生物:7-氯吲哚-2-酮、5-氯吲哚-2-酮、5-甲基吲哚-2-酮和5-溴吲哚-2-酮,产率分别为52.1%、49.8%、59.3%和65.2%。  相似文献   

11.
卢海霞 《广东化工》2013,(20):164-165
文章系统阐述了近年来罗丹明衍生物作为荧光探针在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新进展,并展望了这类重金属荧光探针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王迎春  王恒山 《精细化工》2011,28(3):303-307
以脱氢松香酸甲酯为原料,经溴代、双硝化、还原、关环等步骤合成了一种脱氢松香基二吡啶吩嗪衍生物(Ⅵ),该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质谱(MS)、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Ⅵ对二价铜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3.
胡娅琪  马瑞龙  陈庆庆  张博  姚琳  秦蓓 《当代化工》2022,51(5):1061-1065
建立了一种基于牛血清蛋白(BSA)包裹的金纳米簇(BSA/AuNCs)高选择性检测水中Cu2+的方法。探讨了BSA-Au NCs的合成条件,在p H=8、氯金酸浓度为10 mmol·L-1、反应时间为24 h、反应温度为37℃的条件下,制备了发射红色荧光的BSA-Au NCs,避免了复杂生物基质背景荧光的干扰,可快速、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Cu2+,荧光强度的改变值与Cu2+浓度在20~550μmol·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6μmol·L-1。测得水样中Cu2+的加标回收率为96.3%~99.5%,有望应用于环境监测、临床诊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15.
以2-喹啉甲酸和邻苯二胺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技术合成出新化合物L,对化合物L的结构进行了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表征。把化合物L应用于检测Zn~(2+),研究发现探针L能够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检测溶液中的Zn~(2+)。在0~1.4当量范围内,探针L能够线性检测Zn~(2+)的含量。通过Job’s曲线研究发现L与Zn~(2+)的配位比为1︰1。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可溶性铜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将铜酞菁氯磺化后 ,与带活性羟基质子的苯酚反应 ,合成了一种与铜酞菁基体色光基本不变 ,但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十分大的新型铜钛菁衍生物———铜酞菁磺酸苯酯。用元素分析、IR和热重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用UV光谱分析了产物的色光。测试了产物的溶解度和凝聚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罗丹明B与苯胺为原料,经过缩合反应制得一种罗丹明B衍生物的荧光探针F-1[3',6'-二(二乙基氨基)-2-苯基螺[异吲哚-3,9'-氧杂蒽]-1-酮],其结构通过1HNMR、13CNMR、红外光谱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确证。Fe~(3+)加入探针体系后,体系颜色由无色变为紫色,荧光显著增强,而不受其他金属离子(Na~+、K~+、Ca~(2+)、Mg~(2+)、Zn~(2+)、Hg~(2+)、Co~(2+)、Cd~(2+)、Ni~(2+)、Cu~(2+)、Mn~(2+)、Ag+、Pb~(2+)、Cr~(3+)、Fe~(2+))干扰。通过测定探针化合物F-1的离子选择性、离子竞争性、浓度梯度、Job’s曲线和pH对探针分子荧光强度的影响,发现在p H=5~7的环境中,Fe~(3+)浓度在2.0×10~(–6)~1.8×10~(–5) mol/L时,探针F-1对其检测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具备定性、定量检测生物机体或者环境中痕量Fe~(3+)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喻淼  曹晓五 《化学试剂》2020,42(1):86-89
利用C=N异构机制,以苝酰亚胺为骨架设计合成了一种香草醛席夫碱荧光探针,通过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和荧光光谱仪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490 nm的激发波长对该化合物进行激发时,化合物对Cd^2+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在530 nm处的荧光发射峰强度显著上升。干扰实验表明,Zn^2+、Cu^2+和Hg^2+对Cd^2+的识别存在干扰,大多数金属离子对识别过程影响不大。荧光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形成了1∶1的键合关系,键合常数lgK为5.37。该荧光探针对Cd^2+的检出限为0.2 nmol/L(约22.8 ng/L),可以满足水体中镉离子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罗丹明6G、乙二胺、水杨醛为原料在无水乙醇中合成了一种新型罗丹明B类衍生物。在pH=6.54条件下,该衍生物的乙醇溶液无荧光及紫外-可见吸收。相比于其它一些常见金属离子,其对Cu(Ⅱ)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响应:加入Cu2+溶液后,溶液迅速由无色变为粉红色,表现出较大的荧光强度和紫外-可见吸收且结合过程为可逆反应。由该衍生物对Cu(Ⅱ)响应的工作曲线得出:Cu(Ⅱ)浓度在0~1.0×10-4mol/L范围内服从朗伯-比尔定律,相关系数r=0.9973,检出限为6.328×10-8μg/mL。应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求得该衍生物与Cu(Ⅱ)络合比为1:1,条件稳定常数K=2.561×105(室温)。  相似文献   

20.
以咔唑为起始原料,经过与亲电取代反应、Vilsmeier反应、溴化反应以及与双联频哪醇硼酸酯的偶联反应,合成了N-乙基咔唑-3-甲醛-6-苯硼酸酯,以合成的N-乙基咔唑-3-甲醛-6-苯硼酸酯,以合成的乙基取代咔唑硼酸,以合成的乙基取代咔唑硼酸酯醛与1,2,3,3-四甲基-3H-吲哚碘化物缩合,合成了一种新型近红外咔唑吲哚啉类硼酸酯荧光探针,其结构经过1H NMR,I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