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萤石中的全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O42-和BaCr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置换出定量的CrO42-, 通过原子吸收法测定Cr, 建立了间接测定萤石中硫的原子吸收光谱法. 方法的工作曲线范围0.05~20 μg/mL SO42-, 检出限为0.017 μg/mL S, 适用于硫质量分数在0.01%~3%范围内萤石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硫氰氧钼(Ⅴ)在不同离子强度溶液中稳定性的研究董国(辽宁师范大学化学系大连116029)钼氧基离子MoO3+中Mo为+5价,其外层电子结构为4d15s°,属d4s°杂化轨道,故MoO3+与硫氰根离子SCN-之间可能会发生如下络合反应,生成三种硫氰氧...  相似文献   

3.
建立高温燃烧碘量法测定萤石中总硫含量的方法。采用铜粉为助熔剂与萤石样品混合,以氧气为载气,萤石样品在高温燃烧管式炉中于1 200℃加热燃烧,将萤石样品中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以酸性碘化钾–淀粉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实验条件:氧气流量为1.5~2.2 L/min;称样质量为500 mg;铜粉用量为1 000 mg。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总硫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2.8%(n=11),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8.0%~103.5%。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检测成本低,可用于萤石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萤石又称氟石,主要成分为氟化钙。萤石因产地不同常含有二氧化硅、磷、硫、氧化铝、硫酸钡和三氧化二铁等杂质,同时还含有砷、铅和汞等微量元素[1-3]。通过萤石矿浮选工艺制备氟化钙含量大于97%的萤石精粉,萤石精粉是化学工业中制备氢氟酸等含氟化合物的主要原料[4],其原料成分的纯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温固硫物相硫铝酸钙的生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XRD、SEM和KZDL 4M型快速智能测硫仪对硫铝酸钙的形成过程及添加剂对其生成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硫铝酸钙的生成与分解反应机理及添加剂对其生成与分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150℃~1450℃能生成硫铝酸钙,同时伴存12CaO7Al2O3,温度高于1350℃时,硫铝酸钙发生分解生成3CaO·Al2O3; MgO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硫铝酸钙的形成;Fe2O3在较低温下能促进硫铝酸钙的形成,高温下则促进其分解;而SiO2能有效抑制CaSO4的高温分解,却不利于硫铝酸钙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迟兴宝  刘洋 《有机化学》2013,(7):1545-1550
4,5-二(2’-氰乙基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一个氰乙基,形成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单钠盐,再与9,10-二(氯甲基)蒽反应生成由两个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DMIT)单元和一个蒽单元构建的新型三组分荧光传感器.这种新的荧光分子传感器与乙酸汞(II)的反应,却生成具有强荧光的二乙酸蒽-9,10-二甲酯(4)和双(1,3-二硫杂环戊烯-2-酮-4,5-二硫)Hg(II)配合物(5),利用化合物4的强荧光性质可以选择性识别Hg(II).还在离子液中研究此荧光分子传感器特殊的荧光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液量的增加,溶液的荧光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锰是钢铁中的基本元素 ,在炼铁、炼钢中作为脱氧剂、脱硫剂。锰和硫的作用防热脆 ,并由此提高钢的可锻性 ,锰在钢中含量一般为 0 .3 % 0 .8% ,在生铁中含量一般为 0 .5 % 2 % ,高锰钢中含量为 13 % 14 % ,锰溶于稀酸生成二价锰离子。由于锰的价态较多 ,为测定锰提供了最有利的因素。测定锰有很多方法 ,一般常用过硫酸铵氧化比色法和过硫酸铵氧化滴定法。但过硫酸铵氧化比色法需在热溶液中进行。过硫酸铵氧化滴定法手续较繁。本文在 0 .5 2mol·L- 1硝酸介质中 ,于室温下用硝酸铈铵作为氧化剂 ,以AgNO3为接触剂 ,定量地将Mn2 + 氧…  相似文献   

8.
以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具有萤石结构的Ce0.8Gd0.2O1.9(CGO)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用初湿浸润法制备了负载型Pt催化剂.纯异辛烷的重整反应结果显示,600和800℃焙烧的催化剂达到了热力学平衡转化,1000℃焙烧会导致Pt的聚集和氧化物的严重烧结,因而催化剂活性较差.抗硫测试表明,800℃焙烧的催化剂抗硫性能最好,在300μg/g硫存在下,100h内异辛烷均接近完全转化;在500μg/g硫存在下催化剂仍表现出良好抗硫性能.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分析结果显示.800℃焙烧时Pt与CGO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同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是催化剂具有抗硫性能并且抗硫作用持久的根本原因.反应条件下噻吩硫完全转化成H2S,硫的转化可能是通过氧化-还原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燃料的选择对于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的选择、燃料电池的成本及其商业化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寻求电化学活性好、成本低,并且能够为非贵金属催化剂所催化的燃料是一项有前景的工作.硫离子的电化学活性及其低成本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择.本文以碱性硫离子作为燃料构建了碱性硫离子燃料电池.在室温条件下,单体电池在以非贵金属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获得了12.3 mW· cm-2的功率密度,此时的电流密度达到了42.8 mA·cm-2; 50 h寿命测试显示了碱性硫离子燃料电池良好的稳定性.此外,通过离子色谱分析,在放电产物中检测到了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以及硫酸盐.深度氧化使得硫离子具有更高的放电容量.与之前研究的燃料相比,硫离子具有成本低、运输容易、电化学活性高并且能够被非贵金属催化剂催化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激光闪光光解技术对苯甲酰基硫代苯甲酸-S-苯酯激发态的瞬态吸收光谱和胺对该化合物激发态的猝灭过程进行了研究,结合稳态光化学研究的结果,发现该化合物在强光激发下,其激发三重态量增加,由于其弱的C-S键,在强光照射下很快发生分子断裂。在与胺组成的体系中,其猝灭过程较特殊,主要生成自由基离子,但也可能通过质子转移生成半片呐醇自由基和胺自由基。研究发现,该过程与胺的离子化电位(Ip)有关,低Ip值有利于自由基离子的生成,此外也与受体分子的性质有关,BPTB分子具有较强接受电子的能力也促进了自由基离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噻唑硫酮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使其在医学和杂环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本文以离子液体1-丁基-2, 3-二甲基咪唑鎓醋酸盐(BmmimOAc)为催化剂,2-芳氨基乙醇和二硫化碳为起始原料,一步缩合合成3-芳基-2-噻唑硫酮。以2-苯氨基乙醇和二硫化碳的反应为模型,考察了一系列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发现只有阴离子为醋酸根的离子液体才具有催化活性,这可能是由醋酸根的碱性所导致的。在这些阴离子为醋酸根的离子液体中,BmmimOAc的催化活性最高。以其为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二硫化碳和2-苯氨基乙醇摩尔比对该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130 ℃、10%的BmmimOAc用量以及5 : 1的二硫化碳和2-苯氨基乙醇摩尔比。在该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3-苯基-2-噻唑硫酮的收率达到了97%。以不同的2-芳氨基乙醇为原料,考察了该反应的普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具有给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或较大空间位阻的2-芳氨基乙醇均可顺利地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相应的3-芳基-2-噻唑硫酮,且分离收率高达83%–95%。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表明反应过程中BmmimOAc的醋酸根阴离子可以自发地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硫代醋酸根阴离子,因此离子液体1-丁基-2, 3-二甲基咪唑鎓硫代醋酸盐(BmmimCOS)可能是2-芳氨基乙醇和二硫化碳反应的催化剂。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BmmimCOS与反应底物2-苯氨基乙醇和二硫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BmmimCOS与2-苯氨基乙醇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在反应过程中硫代醋酸根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活化2-苯氨基乙醇,从而促进反应高效进行。基于表征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BmmimOAc自发地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BmmimCOS。然后,BmmimCOS中的硫代醋酸根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活化2-苯氨基乙醇。随后,活化的2-苯氨基乙醇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中间体。最后,中间体分子内环化生成目标产物3-苯基-2-噻唑硫酮。  相似文献   

12.
崔卫东  赵翔  彭必先  史扬  高振  朱起鹤  孔繁敖 《化学学报》1999,57(11):1179-1184
采用激光烧蚀银金硫混合物样品产生团簇离子,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银金硫三元团簇离子的形成。研究表明,银硫二元团簇、金硫二元团簇和银金硫三元团簇同时生成,主要系列有(Ag~2~n~+~1S~n~-~1)^+、(Ag~2~n~-~1S~n)^-、(Ag~2~nAuS~n)^+和(Ag~2~nAuS~n~+~1)^-。将其与感光乳剂中的金硫敏化中心相关联,指出正离子团簇和负离子团簇分别在曝光过程中起着光电子陷阱和正空穴陷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顾均  丁祎  柯俊  张亚文  严纯华 《化学学报》2013,71(3):360-366
根据软硬酸碱理论, 中重稀土+3价离子硬度高, 与S2-离子亲合能力弱, 而与O2-离子亲合能力强, 因此很难通过基于高沸点有机溶剂的前驱体热分解法合成中重稀土硫氧化物纳米材料. 发展了制备掺杂或非掺杂的中重稀土(Eu, Gd, Er, Y, Yb)的单分散硫氧化物纳米板的前驱体热分解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 从轻稀土元素到中重稀土元素, 合成硫氧化物所需要的硫元素化学势逐渐升高. 实验结果表明: 在油胺中以H2S气体为硫化试剂, 以分解温度低的稀土乙酰丙酮盐为前驱体在280 ℃条件下反应, 可以有效提高反应体系中硫元素的化学势, 从而利于目标硫氧化物纳米晶的生成. 其中, 所获得的Y2O2S:Eu纳米板在251 nm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出红色荧光; 而与体相材料相比, 因其表面原子比例很高且晶化度较低, 导致其荧光寿命较短、量子产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应用硅钼蓝光度法测定了高硫温泉水中偏硅酸含量。泉水中共存的硫离子(S2-)对硅的测定严重干扰,加入Fe2+离子共沉淀并经陈化1h可消除其干扰。在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和钼酸铵溶液使生成钼硅杂多酸,经抗坏血酸还原为钼蓝,在波长68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相似文献   

15.
钼氧基离子MoO3+中Mo为+5价,其外层电子结构为4d15s°,属d4s°杂化轨道,故MoO3+与硫氰根离子SCN-之间可能会发生如下络合反应,生成三种硫氰氧钼(V)络合物本文用分光光度法及一系列数学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MoO3+与SCN-间确有络合反应发生,且求出络合物硫氰氧钼(V)在295K不同离子强度的二甲基亚砜-水介质中的各级积累稳定常数[1],进而求出其热力学各级积累稳定常数[2].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硫的测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硫离子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亚甲基蓝光度法,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动力学光度法,间接光度法和化学发光法等。用萃取光度法间接测定硫离子还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利用S^2-和Cu(Ⅱ)生成硫化铜沉淀,从而抑制Cu(Ⅱ)和二苯卡巴腙(DPCZ)显色反应进行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四氟硼酸银存在下, 硫醚与碘甲烷室温下发生碳硫键选择性断裂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只有当二苄基硫醚的苯环对位连有强的供电子基团甲氧基时, 方可发生碳硫键的断裂。提出了一个离子型反应机理且碳硫键的断裂分三步完成。首先, 硫醚与甲基化试剂反应生成甲基锍盐; 继而, 此锍离子离解成由苄基碳正离子和硫醚组成的离子-偶极集合物; 最后, 甲基化试剂再进攻集合物中的硫醚, 从而导致碳硫键的断裂。  相似文献   

18.
迟兴宝  李有桂 《有机化学》2008,28(2):266-273
2,6-二(甲硫基)-3,7-二(2-氰乙基硫基)四硫富瓦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保护基团, 生成四硫富瓦烯双钠盐, 再与9,10-二(氯甲基)蒽反应生成由四硫富瓦烯(TTF)和蒽单元构建的新型TTF环蕃. 分别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对其电化学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此类TTF环蕃化合物对OH离子有识别功能. 并通过电化学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这种新型四硫富瓦烯环蕃在金纳米颗粒表面自组装行为.  相似文献   

19.
离子液体萃取脱硫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探讨了不同离子液体在不同条件下通过萃取降低汽油中硫含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较长碳链的DMImBF4离子液体具有很好的深度脱硫性能,并且能够重复使用.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离子液体可以同时降低低碳烯烃的含量,而低碳烯烃的存在可以促进离子液体对汽油中硫的萃取.  相似文献   

20.
噻唑硫酮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使其在医学和杂环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兴趣。本文以离子液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醋酸盐(Bmmim OAc)为催化剂,2-芳氨基乙醇和二硫化碳为起始原料,一步缩合合成3-芳基-2-噻唑硫酮。以2-苯氨基乙醇和二硫化碳的反应为模型,考察了一系列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发现只有阴离子为醋酸根的离子液体才具有催化活性,这可能是由醋酸根的碱性所导致的。在这些阴离子为醋酸根的离子液体中,Bmmim OAc的催化活性最高。以其为催化剂,系统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以及二硫化碳和2-苯氨基乙醇摩尔比对该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的反应条件: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130℃、10%的Bmmim OAc用量以及5:1的二硫化碳和2-苯氨基乙醇摩尔比。在该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3-苯基-2-噻唑硫酮的收率达到了97%。以不同的2-芳氨基乙醇为原料,考察了该反应的普适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具有给电子基团、吸电子基团或较大空间位阻的2-芳氨基乙醇均可顺利地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相应的3-芳基-2-噻唑硫酮,且分离收率高达83%–95%。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表明反应过程中Bmmim OAc的醋酸根阴离子可以自发地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硫代醋酸根阴离子,因此离子液体1-丁基-2,3-二甲基咪唑鎓硫代醋酸盐(Bmmim COS)可能是2-芳氨基乙醇和二硫化碳反应的催化剂。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研究了Bmmim COS与反应底物2-苯氨基乙醇和二硫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发现Bmmim COS与2-苯氨基乙醇之间存在氢键相互作用。在反应过程中硫代醋酸根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活化2-苯氨基乙醇,从而促进反应高效进行。基于表征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能的反应机理。首先,Bmmim OAc自发地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Bmmim COS。然后,Bmmim COS中的硫代醋酸根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活化2-苯氨基乙醇。随后,活化的2-苯氨基乙醇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中间体。最后,中间体分子内环化生成目标产物3-苯基-2-噻唑硫酮。正2喀土穆大学教育学院化学系,思图曼406,苏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