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楠竹小母竹造林快速成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楠竹实生苗培育的小母竹造林后疏伐保留立竹株数、施肥种类、数量及季节对竹林平均地(胸)径、发笋数、发笋成竹率的影响,并对竹林平均胸径连年增长规律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小母竹造林快速成材最佳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实生楠竹林培育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新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4):53-55,57
利用楠竹实生苗培育的小母竹来营造竹林,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可永续利用、造林成活率高、成林快等优点,为大力发展楠竹资源开辟了新途径。试验初步探讨了实生楠竹林保留株数对楠竹林地径生长、发笋成竹的影响以及叶面积与发笋数、成竹数和平均地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嵊州市目前部分笋用小竹造林单位成活率较差的状况,对1986年以来营造的笋用小竹在确保造林质量的前提下开展了调查,调查面积1000余亩,母竹总株数为47897株。通过对造林季节、土壤种类、母竹年龄、水分管理、母竹质量等因子对笋用小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分析,阐明影响笋用小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因子,提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造石竹林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新造林的郁闭,对新造石竹林进行施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新造石竹成林(繁殖)即增加成竹株数、增大成竹直径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施复合肥对增加出笋数和成竹数效果最好,在对成竹直径影响上,以施尿素最好。新造林后应优先选择对成竹数量影响大的处理,即施用复合肥500 g、300 g。  相似文献   

5.
毛竹种源新竹生长地理变异的趋势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全国毛竹分布区北带、中带、南带8省16个种源的母竹,在福建建瓯市和华安县进行种源试验.经过5 a连续观测不同种源的发笋成竹数量及新竹胸径、高度等生长指标,应用趋势面分析毛竹种源胸径等性状在经纬2维方向的地理变异,结果表明,毛竹种源的新竹胸径、平均发笋数和新竹数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不同竹龄早竹母竹对造林效果的影响,实地调查了1年生与2年生母竹造林地的早竹胸径、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退笋高度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2年生母竹造林其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与新竹胸径均显著高于采用1年生母竹造林,退笋高度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早竹造林的母竹年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发掘绿竹在南充地区的培育潜力,在南充3个区县采用绿竹桶装苗开展夏季和冬季栽培试验,对绿竹成活、发笋数量、成竹地径和株高等形态性状,耐寒能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绿竹成活率均在82%以上;夏季种植后,当年即可发笋,平均出笋3.4~5个,冬季笋发育为一代成竹时,平均地径1.76 cm~2.49 cm、平均株高于2.4 m~3.1 m;第二年一代成竹平均出笋2个,笋成竹后平均地径为一代地径的1.5倍,平均株高为一代株高的1.56~1.85倍。冬季种植后,第二年夏秋季可出笋5.1~5.8个,其发育的成竹平均地径2.11 cm~3 cm,平均株高2.65 m~3.86 m;绿竹冬季未表现出明显的冻害。研究认为重庆绿竹适宜于在南充地区引种培养,相关研究将重庆绿竹适生范围往北提高了2~3个纬度。  相似文献   

8.
毛竹低产林分改造与经营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修山、垦覆、施肥、采伐、挖笋等工程技术和经营措施对毛竹发笋成竹影响显著:修山、垦覆、施肥能促进发笋成竹,低改后四年内其作用逐年提高;挖笋虽能显著提高春笋成竹率,但应严格控制采挖数量和时间:新竹中大径竹比例与母竹中大径竹比例成正相关。因此,工程技术措施与经营技术措施应配套应用才能尽快地使毛竹低产林分复壮。  相似文献   

9.
经对天目翠竹季节造林试验和笋和笋期观测3年调查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梅雨季节移栽天目早竹,成活率高,发笋成竹快,3年即中满园。天目早竹自然出笋期注3月26日-4月12日,分为初期、盛期、后期、各期成率和早期退经以及新竹表明显差异,母竹系统质量和距母竹远近对新造竹林的出笋成竹能力有一定影响,笋竹高了从S型曲线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不同经营措施对麻竹林培育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云南省屏边县的麻竹林进行了3种经营措施对麻竹林培育效应影响的试验.经连续4年的培育效应观测得出:3年生时不同经营措施处理的麻竹林竹丛保存率均达95 %以上.1~3年麻竹林的竹木发笋高峰期均在7~9月.1年生麻竹林的竹木发笋数量、新笋平均地径、成竹数量、成竹平均胸径和平均高表现最好的是经营措施处理2(每年施N、P、K复合肥2次,松土、扩塘、除草抚育2次),其次是经营措施处理1(每年施N、P、K复合肥1次,松土、扩塘、除草1次),表现最差的是经营措施处理3(对照,每年仅进行松土、扩塘、除草抚育1次,不施肥).在2~3年生对麻竹林进行抚育间伐,此举促进了麻竹林的发笋和竹株的生长.其2年生麻竹林竹木的发笋数量、新笋平均地径、成竹数量、成竹平均胸径和平均高表现最好是经营措施处理2,经营措施处理1和处理3的麻竹竹木发笋数量相等,但经营措施处理1的新笋地径、成竹平均胸径和平均高比经营措施处理3大;3年生麻竹林竹木发笋数量最多的是经营措施处理3,其次是经营措施处理2,最后是经营措施处理1;新笋地径最大和成竹率表现最好的是经营措施处理2,经营措施处理1和处理3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