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研究RAP粒径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毛体积密度和马歇尔稳定度指标,对新旧沥青融合性进行评价,得到新旧沥青融合性较好的拌合工艺。改变基准料中细RAP比例,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不同细RAP比例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力学指标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干拌法"能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性和混合料拌合的均匀性,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和马歇尔稳定度随细RAP比例升高出现峰值,基准料中细RAP比例达到13%时,再生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最大,细RAP比例达到17.5%时,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最大;随着细RAP比例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出现峰值,细RAP掺量超过13%时,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开始下降,高比例细RAP会导致再生沥青混合料缺少自由细矿料填充空隙,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下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设计的基准料组合能有效弥补高RAP掺量对再生沥青路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国产环氧沥青开发的基础上,对国产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马歇尔试验与路用性能的研究,寻求马歇尔试验的技术参数以及高温性能和水稳定性的控制指标,用以指导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国产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分析沥青路面材料的性状,添加部分新沥青、适量的再生剂和新集料,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进行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回收沥青路面(reclaim asphalt pavement,RAP)材料的高掺量应用,保证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进行高掺量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提出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各阶段的关键步骤,并对3种不同RAP材料掺量的再生混合料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的检测。对比测定结果发现,按照该试验方法,RAP材料控制在40%~50%时可以保证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依托实际热再生工程,铺设试验路段,改进并优化施工工艺,实现RAP材料在厂拌热再生中的高掺量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和密级配沥青砼的路用性能,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抗冻融破坏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疲劳耐久性、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结果表明: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研究,系统分析了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和密级配沥青硷的路用性能,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抗冻融破坏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疲劳耐久性、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结果表明: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更好的路用性能,可以改善沥青路面使用品质,延长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与路用性能特点的研究 ,用进一步修订的马歇尔稳定度实验方法设计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验路的铺筑 ,对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方法进行探讨 ,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一般都采用马歇尔击实试验(双面击实75次或50次),其试验操作简单、易学,试验设备和试验条件较为容易满足,因而在各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中应用广泛。但随着路面施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吨位、高性能压路机的广泛应用,以及道路重载车辆的增多,采用此传统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往往存在密实度偏低、油石比偏大等问题,沥青路面施工中经常会出现压实度超百现象,室内的混合料设计指标无法有效进行施工现场控制。而路面通车后又往往会较快出现车辙、拥包、泛油等病害。这些都表明马歇尔试验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因此在一些工程开始采用其它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如Superpave的旋转压实等,所设计出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可以更佳。Superpave旋转压实方法与沥青混合料施工现场压实的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符合现在大吨位压实机械对混合料的压实功,并且一些工程经验表明旋转压实设计得出的油石比明显小于马歇尔方法的油石比,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往往较好;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马歇尔设计方法由于试验方法简便、成本低、工程技术人员易于接受等原因,其使用仍较为广泛。为克服马歇尔法所存在的缺点,提高所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针对沥青路面中使用较为广泛、路用性能要求较高的AC-13沥青混合料,通过提高马歇尔试验击实次数,对不同击实次数成型的马歇尔试件进行测试,检测其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分析提高击实次数后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科学合理的最佳油石比以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别采用Superpave和马歇尔设计方法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下试件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推荐了路用性能较好的设计方法,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体系完善提供了一定参考。结果表明:采用Superpave设计法较马歇尔设计法成型的试件,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均有所提高,且两者水稳定性相差不大;因此Superpave设计方法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铣刨回的2种旧沥青混合料,分别采用不同类型再生剂和掺入不同比例新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并进行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路用性能试验.比较旧沥青混合料与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差异,发现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很好改善,并采用灰色决策理论对不同的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方案进行比选,确定较优的再生方案.  相似文献   

11.
对比了高掺量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的热再生混合料在旋转压实剪切试验机(GTM)旋转压实和马歇尔击实条件下的体积指标和压实参数.GTM 试验表明热再生混合料比非再生混合料容易压实,RA P掺量越大越容易压实,马歇尔击实法在设计高掺量 RA P热再生混合料存在局限性.并利用RAP的扫描电镜(SEM )照片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2.
周烨 《交通标准化》2009,(23):194-196
从环保及资源节约角度,分析热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其中包括对旧路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提后所得原材料的试验、不同掺量再生剂的沥青性能试验、不同部位旧路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检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检验,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能够节约成本和能源并达到路用性能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其配合比设计须结合实际进行。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GTM法和马歇尔方法对AC—13上、中、下限和AC-16中值等四种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可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室内关于四种混合料在最佳沥青用量时的低温抗弯拉强度、低温应变和应变能等指标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GTM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低温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张健 《交通标准化》2014,(5):116-119
结合如皋养护工程,对厂拌热再生AC-16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相关应用研究,重点对旧料的掺配比例确定及相关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性能验证表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达到或超过新拌沥青混合料。同时对AC-16C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施工工艺及控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已成为沥青路面维修改造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就地热再生技术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试验与实际工程,对原路面调查与评价、回收沥青以及再生剂的选择、新旧沥青的掺配性能试验、马歇尔配合比的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所得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彩色沥青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交通视线诱导作用和环境协调性,在城市道路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重点从胶结料、集料、颜料、拌和温度等角度讨论热拌彩色沥青的材料选择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材料性能和拌合条件。同时,推荐混合料级配的范围和调整方法,并建议通过马歇尔体积设计方法,对所设计的彩色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应用GTM法与马歇尔法两种方法,对广东省几种常见类型沥青面层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找出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异同,在综合两种设计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完善了抗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并经路用性能对比试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不但高温稳定性能相对马歇尔法提高了近1倍,而且抗水稳定性也因空隙率的减小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同成型方法的沥青碎石混合料性能对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对沥青碎石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及相关试验指标,分别采用旋转压实法、振动压实法与大型马歇尔击实法成型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对试件各项马歇尔指标与采用不同振动时间成型的试件体积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压实功相同原理,提出了基于旋转压实成型法和振动压实成型法设计的4个指标范围。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指标范围基本相同,仅沥青饱和度下限有5%差别;同时强调,在施工碾压时需保证足够的压实时间,才能使沥青碎石混合料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9.
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湿热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和比较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优缺点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浸水劈裂试验。对相同材料,相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分别进行这3种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浸水马歇尔试验不宜作为沥青混合料水损坏的评价方法;冻融劈裂试验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和黏附性试验相关性也较好,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浸水劈裂试验对冻融劈裂试验进行了改进,比较适宜作为湿热地区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剑华  张金飞 《交通标准化》2010,(7):192-197,165
Superpave和马歇尔是两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通过分析现行路面结构的不足,介绍高性能沥青路面的先进性及其在312国道镇江段老路改造中的应用情况,并讨论在目前Superpave旋转压实仪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实际情况,以Superpave法进行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在施工中用马歇尔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