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苦参类生物碱制剂抑制HBV转基因小鼠HBV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HBV转基因小鼠比较苦参素和肝炎灵注射液的抗HBV病毒作用。方法:30只HBV转基因小鼠随机分生理盐水组、肝炎灵注射液组和苦参素注射液组,同种同龄非转基因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苦参素注射液组和肝炎灵注射液组分别按照82.2mg/kg.d和14.38mg/kg.d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以及正常对照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共30d;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以及治疗后肝脏中的HBV-DNA含量,ELISA法检测治疗后肝组织中HBsAg以及HBeAg含量。结果:治疗前各组小鼠血清HBVDNA含量没有明显差别,治疗后各用药组小鼠血清HBVDNA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苦参素注射液组血清HBVDNA显著下降,肝炎灵注射液有下降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肝炎灵注射液与苦参素注射液组肝组织HBV-DNA均没有明显下降;正常组小鼠肝组织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其他组小鼠肝组织均可检测到HBsAg和HBeAg不同程度的表达,其ELISA检测OD值显示两治疗组肝脏HBsAg以及HBeAg的表达均有所降低,对HBsAg抑制作用苦参素注射液组略胜于肝炎灵注射液组,对肝脏HBeA...  相似文献   

2.
慢性活动型肝炎目前尚无满意的疗法,对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更缺乏理想药物。以往曾报道肝炎灵(山豆根注射液)治疗慢性活动型肝炎改善肝功能有显著的疗效。1983~1984年我们首先观察肝炎灵对HBV复制指标阳性的患者35例(共观察38个疗程),发现本品对HBV复制有抑制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炎灵对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雪英  朱路佳 《中成药》1997,19(1):33-34
本文研究了口服肝炎灵对急性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肝炎灵20、40和80mg/kg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SGPT和SGOT值,也可明显改善四氯化碳模型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提示肝炎灵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对HBV转基因小鼠体内HBV-DNA含量及其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的影响,探讨其抗病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0只HBV转基因小鼠,将其随机分为苦参素注射液和生理盐水组,10只同种同龄健康小鼠作为正常对照;苦参素注射液按照82.2 mg/(kg·d)每日腹腔注射1次,生理盐水组以同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共30d.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治疗前后HBV转基因小鼠血清以及治疗后肝脏中HBV-DNA含量;并取脾脏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结果:治疗前两组小鼠血清HBV-DNA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HBV-DNA含量均有明显下降,但是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苦参素注射液组又具有明显下降,两组小鼠肝组织HBV-DN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转基因小鼠脾脏来源树突状细胞均有MHC-Ⅱ、CD80与CD86的表达,与正常鼠比较,生理盐水组转基因小鼠MHC-Ⅱ的表达明显下降,苦参素注射液对其表现出显著的上调作用.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具有抑制HBV转基因小鼠体内HBV-DNA复制的能力,通过调节其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抗HBV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4周。治疗组给予肝炎灵注射液70mg肌肉注射,1次/d,疗程12周。对照组给予护肝片4片,3次/d,疗程1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2组ALT复常率分别为98%和96%;治疗组HBehg和HBV—DHA阴转率分别为10%和42%,明显优于对照组。蛄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能有效抑制HBV—DNA复制;促进HBehg阴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血清肝纤维指标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血清肝纤维指标的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联合肝炎灵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血清肝纤维指标的变化情况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混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肌肉注射。结果: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HBV-DNA的抑制、HBeAg血的阴转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注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升压灵注射液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和抗脂质过氧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氧自由基生成系统和FRGS系统诱导的小鼠心肌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反应,评价升压灵注射液抗氧化作用。结果:升压灵注射液可消除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所产生的O2^-和Fenton反应生成的OH,并能抑制FRGS诱导的小鼠心肌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结论:升压灵注射液具有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自肝炎灵能抑制HBV复制的资料(1)发表之后,肝炎灵治疗慢性肝炎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我们几年来应用肝炎灵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包括改善肝功能、抑制HBV复制,对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影响作一总的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炎灵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苦参素口服治疗YMDD变异型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YMDD变异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口服苦参素的基础上加用肝炎灵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进行治疗,疗程6月;对照组口服苦参素进行治疗,疗程6月。2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体征及肝功、乙肝病毒标记物、HBV—DNA、白介素(IL)-2、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纽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显著降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提高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升高IL-2及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肝炎灵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苦参素口服对YMDD变异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改善症状、体征,促进肝功能复常,提高乙型肝炎标志物血清学转换率,诱生血清IL-2、IL-6,增加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注射剂相结合,通过对改变肝炎灵注射液的肌内注射部位研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改既往肝炎灵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法为穴位肌内注射(双侧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比较不同部位肌内注射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及HBV-DNA 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肝炎灵穴位注射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ALT、AST、GGT 均有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臀部肌内注射的对照组.但对HBV-DNA 的转阴率,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改变肝炎灵注射液的肌内注射部位,能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体现了穴位给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肝炎灵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功能异常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80例,采取随机对照研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0例,治疗组给予肝炎灵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单用肝炎灵注射液,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动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程度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平均复常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ALT、AST、DBIL、TBIL等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肝炎灵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综合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肝酶灵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酶灵是从中药山豆根、黄芪中提取的有效成分配制而成的复方注射液。山豆根属豆科植物SophorasubprostratachunetT .chen的根 ,主要成分是苦参碱 ;黄芪属豆科植物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 .)Beg .var.monghlicus (Bge .)Hsiao的干燥根 ,主要有效成分是黄芪甲苷。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用肝酶灵注射液治疗急慢性肝炎已有多年 ,结果表明其灵治疗肝炎效果显著。为进一步验证其作用 ,研究了肝酶灵对小鼠四氯化碳中毒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并与阳性…  相似文献   

14.
肝炎灵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太原市传染病医院(030012)李彩霞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黄奇雷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炎灵注射液我们从1994年起采用江苏常熟制药厂生产的肝炎灵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并选丹参注射液治疗者50例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炎灵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27例肝炎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肝炎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25~40岁间发生率高,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的前30min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较为简单,主要表现为中毒反应和变态反应。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肝炎灵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肝炎灵注射液致腱鞘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50岁 ,因患慢性活动性肝炎 ,肌注肝炎灵注射液 4 m L,每日 1次 ,3个月为 1疗程。使用 2个月后 ,患者双手大拇指指关节弯曲疼痛 ,伸展不自如 ,诊断为腱鞘炎 ,行普鲁卡因、强的松龙封闭治疗后好转。继续肌注肝炎灵注射液 4 m L,每日 1次 ,15天后患者双手中指又发生腱鞘炎。因怀疑是肝炎灵注射液所致 ,1个疗程后即停止使用 ,10余天后腱鞘炎症状减轻。由于肝炎灵注射液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效果较好 ,患者继续使用第 2个疗程 ,10余天后腱鞘炎加重 ,以致手指不能伸展 ,而停用肝炎灵注射液 15天左右 ,症状又缓慢减轻。因腱鞘炎发生于 2次肌…  相似文献   

17.
穴位注射的穴位相对特异性续探   总被引:34,自引:5,他引:29  
目的为探讨药物穴位注射是否具有穴位相对特异性。方法与结果肝炎灵3种给药途径注射防治CCl4所致小鼠肝炎的疗效。足三里注射肝炎灵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肌肉和内关注射给药。小鼠4种给药途径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足三里组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显著大于内关、委中、肌注组。速尿经注射三阴交、复溜、三阴交旁和静脉给药后的排钠、排钾、利尿量明显不同,三阴交组与静脉组效应相当,显著大于复溜、三阴交旁组。结论表明药物穴位注射,取穴适当,效果显著,穴位注射具有穴位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戒酒灵酊剂戒酒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以戒酒灵酊剂对小鼠小肠蠕动与大肠蠕动的影响为评价指标,计算小肠的墨汁推进百分率以及小鼠首次出现含墨汁粪便的时间,以及6h内小鼠出现稀便个数,确定戒酒灵酊剂具有泻下作用,以泻下作用作为戒酒作用的评价指标;采用硅胶柱层析为分离手段,分别用正己烷、氯仿、氯仿:乙酸乙酯(1∶1)、乙酸乙酯、乙醇、水梯次洗脱戒酒灵酊剂提取物得洗脱物,以试药对小鼠大肠蠕动的影响为评价指标,记录小鼠首次出现含墨汁粪便的时间,以及6h内小鼠出现稀便个数,分析各组动物上述各项指标。结果:戒酒灵酊剂能增加小鼠小肠的墨汁推进百分率,戒酒灵酊剂和戒酒灵酊剂的乙酸乙酯部位能明显缩短小鼠首次出现含墨汁黑便的时间,增加6h内小鼠出现稀便的个数。结论:戒酒灵酊剂具有明显的戒酒作用,其乙酸乙酯部位为戒酒灵酊剂戒酒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健肝灵胶囊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小鼠iv卡介苗(BCG)5×106个菌/只,10d后再iv脂多糖(LPS)7.5 μg/只,造成免疫性肝炎模型.结果健肝灵胶囊能明显降低免疫性肝炎模型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并能显著减轻肝炎小鼠的肝指数和脾指数.结论健肝灵胶囊对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痛风灵抗炎、镇痛、抗痛风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传统古方痛风灵的抗炎、镇痛、抗痛风等作用。方法:采用了炎症、疼痛及痛风模型进行药效学研究。结果:痛风灵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及角叉菜胶所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痛风灵能明显对抗尿酸钠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热板引起小鼠足痛有对抗作用。结论:痛风灵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和抗痛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